研究表明:沙塵暴成因與太陽黑子密切相關(圖)

2020-11-26 搜狐網
研究表明:沙塵暴成因與太陽黑子密切相關(圖)

NEWS.SOHU.COM  2004年05月19日09:29  來源:新華網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新華網蘭州5月19日電 (王進東張目)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李棟梁通過研究發現:2004年中國北方沙塵暴呈增加之勢,主要與太陽黑子活動周期變長、青藏高原地面加熱場強度減弱等原因有關。

  李棟梁研究發現,當前一年青藏高原地面加熱場強度異常偏弱時,次年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沙塵暴就會偏多。如2003年青藏高原地面加熱場強度偏弱,今年新疆中西部、河西走廊地區的沙塵暴即呈明顯增加之勢。

  另一方面,青藏高原地面加熱場強度又與太陽黑子活動周期長度關係密切,因此太陽黑子活動成為影響沙塵暴的又一重要因素。

  李棟梁從已有資料中發現:在上世紀50年代,太陽黑子活動減弱,到1976年達到近60年來最弱時期;與之相對應的是,青藏高原地面加熱場強度從上世紀50年代末的強位開始逐漸減弱,到1981年達到近50年的最弱。繼而太陽黑子活動又開始加強,1997年達到近50年活動的最強期;與此對應的是青藏高原地面加熱場強度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加強,到2001年達到近50年的最強。然後太陽黑子活動又一次開始減弱,青藏高原地面加熱場強度也開始變弱,這種循環規律與近50年來沙塵暴的發展趨勢相吻合。根據對以上近50年資料的分析研究,李棟梁得出結論:青藏高原地面加熱場強度與太陽黑子活動周期長度呈反相關關係。

  專家預計下一個太陽黑子周期長度的極大值(太陽活動的極弱期)將出現在2030年前後,屆時中國北方沙塵暴將進入新一輪的相對活躍期。





相關焦點

  • 沙塵暴增多原因有新解 與太陽黑子活動周期有關
    中新社蘭州五月十七日電 (殷春永王進東) 據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今日披露,二00四年中國北方沙塵暴呈增加之勢,主要與太陽黑子活動周期變長等因素有關。  中科院寒旱所研究員李棟梁通過對太陽黑子活動周期、青藏高原地面加熱場等的研究得出上述結論。
  • 如何解讀太陽黑子與太陽磁場的密切關係?
    太陽的有效溫度或黑體溫度(5777K)是一個相同大小的黑體,在產生完全輻射的功率時所對應的溫度。當你看發射的不同波長的光的強度(我們稱為頻譜),可得到的結果如圖1所示。在上面的這張圖中,短劃線代表的是天文學家所稱的太陽的黑體譜,也就是太陽表面溫度輻射能量的理想分布。
  • 新聞背景:中國沙塵暴的四大氣候成因
    大風、不穩定氣流和豐富的沙塵源是形成沙塵暴三個不可或缺的因素,沙塵暴專家最新的研究表明,影響中國北方沙塵暴的氣候因素主要有如下四個:  一、大氣環流是影響中國北方沙塵暴的主因。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李棟梁教授認為,影響中國北方沙塵暴的主要系統是位於貝加爾湖地區的蒙古氣旋,以及與其相配合的烏拉爾高壓。
  • 科學發現|太陽上為什麼會有太陽黑子
    太陽公公臉上的「小黑痣」,其實叫做太陽黑子。太陽黑子是在太陽的光球層上發生的一種太陽活動,是太陽活動中最基本、最明顯的。一般認為,太陽黑子實際上是太陽表面一種熾熱氣體的巨大漩渦,溫度大約為3000-4500℃。因為其溫度比太陽的光球層表面溫度要低1000到2000攝氏度,所以看上去像一些深暗色的斑點。一個發展完全的黑子由較暗的核和周圍較亮的部分構成,中間凹陷大約500千米。
  • 2011年太陽進入活躍期 太陽黑子隨時可能大爆發
    但是目前,據科學家觀測認為,最近一段時間太陽黑子的運動非常劇烈,隨時有可能發生大爆發,而伴隨著此前一直困擾科學界的「末日準備」理論,一些科學家甚至認為,太陽黑子的劇烈活動,可能會引發地球磁極的變化。  據報導,按照正常的理論和情況,太陽黑子的數量大約是以11年為周期循環增長及減少,當時間進入2011年,越來越多的太陽黑子表明太陽進入了一個最活躍的時期。
  • 如何推斷太陽黑子與太陽磁場的相關性?
    在上面的這張圖中,短劃線代表的是天文學家所稱的太陽的黑體譜,也就是太陽表面溫度輻射能量的理想分布。而實線就是實際觀測到的光譜;這兩者之間的不同是由特定波長的譜線強度急劇下降或者上升造成的:本應平滑的光譜被太陽表面分散過渡的原子和分子所「侵蝕」。
  • 太陽黑子是什麼?
    說起太陽黑子,大多數人可能會說聽說過,但不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跟人類有什麼關係。太陽黑子,不僅跟人類有關係,而且關係重大。因此,人類研究太陽黑子活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    據了解,我國《漢書》中有記載: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
  • 黑子猛獸表明強烈太陽耀斑的強烈來襲
    感謝翻譯帖的投遞太陽表面已有大量太陽黑子群顯現出來,這表明太陽已經噴射出強烈的黑子風暴。
  • 太陽黑子出現多年來最大的太陽耀斑,太陽是否開始覺醒?
    這種光是從太陽能材料發出的,描繪出了磁場線,這些磁場線懸停在一組將在太陽左側上方旋轉的黑子上。圖片來源:NASA /太陽動力學觀測站 2020年5月29日,一個太陽黑子家族——太陽表面的黑點,代表複雜的磁場區域——發生了自2017年10月以來最大的太陽耀斑。雖然太陽黑子在地球上還看不見,但航空航天局的宇宙飛船在它們上方還是發現了太陽耀斑。
  • 科學家重修太陽黑子記錄
    圖片來源:NASA/SDO/HMI  天文學家終於糾正了一個涉及到科學史上最長觀測記錄的令人尷尬的矛盾:關於太陽黑子活動的數據可以回溯到4個世紀之前。這項研究對於理解太陽曾經如何以及仍將如何影響地球上的生命具有重要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修訂後的太陽黑子統計結果表明,太陽活動在最近幾十年並未像人們曾經以為的那樣變得頻繁。
  • 什麼是「太陽黑子」?「太陽黑子」會對地球造成影響嗎?
    其實對於「太陽黑子」從古代的時候就有過這樣的記載,但是當時人們看到的「太陽黑子」是被理解為一些「神靈現象」。但現在由於人類科技的發展人們已經了解過「太陽黑子」並且科學家們發表說「太陽黑子」只是太陽表明的一種自然現象。但是關於「太陽黑子」還是少之又少。
  • 周金濤:主宰世界宏觀經濟的規律是太陽黑子周期
    而周金濤發現,太陽活動的這種循環周期與世界經濟活動的周期驚人吻合。所以周金濤才會感嘆,主宰地球的經濟規律是太陽規律!太陽的活動真的會影響到世界經濟運行軌跡嗎?這到底是周金濤本人的主觀臆斷,還是說確實存在科學依據?太陽的活動規律到底與世界經濟有著怎樣密切的關係。 目前太陽活動正處於太陽黑子「極小期」,它又會對世界經濟產生怎樣的影響?
  • 太陽表面無黑子,或暗示太陽能間歇的到來
    【每日科技網】    上圖分別為2014年2月27號(左)與2017年3月20號(右),太陽表面太陽黑子的分布情況。  從對比圖可以清楚的看到,3月20日時的太陽表面已經看不到太陽黑子的存在了。
  • 歐洲GREGOR太陽望遠鏡升級後首次拍到太陽黑子細節
    太陽上竟然出現了一個巨大的不規則「黑洞」,就像2017年中國科學家發現的寒武紀動物皺囊蟲(Saccorhytus)的嘴巴——或許還兼了肛門的功能,動圖上看來這張嘴巴還在不斷「咀嚼」,內部似乎還有一些閃閃發光的食物「殘渣」。
  • 流感爆發強度弱因太陽黑子谷年
    新華網華盛頓2009年4月5日電 美國航天局報告說,太陽近期「平靜」得很,太陽黑子活動很可能已經達到近一個世紀以來的最低谷。美國航天局監測顯示,在今年頭3個月的90天裡,有78天沒有觀測到任何太陽黑子活動,無黑子天數比例為87%。而在2008 年全年的366天中,無黑子天數是266天,佔全年總天數的73%。
  • 太陽黑子活動跡象明顯!預計未來活動將加劇
    據英國天空新聞網當地時間11月29日報導,NASA天文學家在太陽面向地球的一側發現了一系列新的太陽黑子,預計未來太陽活動將會增加。太陽黑子是太陽表面的黑暗區域,由強烈的磁場活動引起。太陽活動每11年自然起伏一次,儘管不太像自然的時間流逝,天文學家認為我們即將進入一個繁忙的時期。今年早些時候在太陽表面發現了一個新的太陽黑子活動跡象,這次是自2017年以來科學家們看到的最大的太陽耀斑。這張照片拍攝於2020年5月29日NASA太陽動力學天文臺。
  • 太陽黑子半影形成和衰退研究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撫仙湖太陽觀測與研究基地博士李巧玲、研究員閆曉理等人,在太陽活動區12673黑子半影的形成與消失過程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於
  • 太陽黑子活動可用於預測洪災
    太陽黑子研究可幫助預防東非疫情。(圖片提供:Curt Stager, Paul Smith's College) 本報訊 一支由來自英美5個研究機構的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小組證實,太陽黑子活動周期可以用於預測東非的暴雨、洪災以及隨後引發的疫情。這些結果向利用古氣候分析預測未來環境及其對社會的影響邁出了重要一步。相關論文在線發表在8月7日的《地球物理研究雜誌》上。
  • 關於太陽黑子的認知被推翻 等離子體的流動成就了神奇的太陽黑子
    太陽黑子的活動周期為11年人類科學家對於太陽的研究從未停止,就目前而言,關於太陽黑子的理論很多,但沒有一個能完美解釋為什麼每隔11年,太陽黑子的活動會到達一次峰值。為了更好的解釋和理解它,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提出了用等離子體運動模型來解釋太陽黑子和其它什麼太陽特徵的想法。科學家通過一個以前的聚變能研究工作創建了這個模型。該模型表明,太陽表層下方的一個微小層,是我們從地球上能觀測到許多太陽現象的關鍵,例如太陽黑子,磁場反轉和太陽流。
  • 證實,太陽黑子上方存在共振腔
    ❞太陽黑子通常出現在太陽表面較暗的區域,它們是由強烈的磁場聚集所引起的,面積大小可以和地球一樣大,甚至更大。從1960年代末開始,這些黑子在大氣中的振蕩現象就已經被人們所知,並被解釋為電磁波的證據。這些電磁波吸引了研究人員的興趣,因為它們可以將能量從太陽內層傳送到太陽大氣的外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