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人類已知最遠親戚 系一種單細胞生物

2020-11-27 搜狐網

科學家發現人類已知最遠親戚 系一種單細胞生物

2012年04月30日04:07

來源:大眾網-齊魯晚報

  據新華社電挪威奧斯陸大學研究人員藉助顯微鏡觀察挪威湖泊中一種單細胞生物體20多年後宣布,這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體之一,是已知的人類最遠親戚。

  這種單細胞生物大約形成於10億年前,以捕食藻類為生,體長30至50微米,必須藉助顯微鏡才能看到。與植物、真菌以及包括人類在內的動物相同的是,這一生物體的細胞核外覆蓋著細胞膜,屬於真核細胞生物。而真核細胞生物是動植物的共同祖先。

相關焦點

  • 挪威科學家發現人類已知最遠親 為單細胞生物體
    挪威奧斯陸大學研究人員藉助顯微鏡觀察挪威湖泊中一種單細胞生物體20多年後宣布,這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體之一,是已知的人類最遠親戚。
  • 人類現在依然無法創造單細胞生物,大自然是如何誕生生命的?
    雖然人類現在的科技很發達,但人類卻製造不出一個最簡單的生命,其實就拿我們常見的單細胞生命草履蟲來說,其精巧的結構,複雜的生命過程,還有繁殖的方式都是人類目前不可逾越的一種生命方法。什麼是單細胞生物?單細胞生物和它的名字相似,指的就是只由單個細胞組成的生物,而且它們經常會聚集在一起成為細胞集落。雖然只是由單個細胞組成的,但據生物學家們了解,在地球上最早的生物形成就是大約在距今35億年前至41億年前,而原核生物就是最原始的生物,單細胞生物就包括所有的古細菌和真細菌以及很多的原生生物。
  • 從單細胞到多細胞 科學家揭開十億年前的生物進化大事
    從單細胞到多細胞,一次10億年前的進化節點,成為地球上生物演化中最重要的節點之一,從此,生物有了分化根莖葉、進行光合作用、適應環境等能力,也由此拉開了生物進化中最重要的一幕。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谷曉峰課題組、張芃芃課題組與國內外科學家合作,獲得了綠色植物界最古老單細胞輪藻的首個基因組,在表觀組和轉錄組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該研究揭示了植物單細胞到多細胞進化和陸生植物起源的機制,補上了生命進化研究過程中一直缺失的重要節點,對認識整個生命系統起源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 科學家發現一種古老生物,如果它們沒滅絕,人類會提前15億年出現
    我們都知道,地球最早期的生命形式都是單細胞生物,後來不斷地演化才最終出現了多細胞的生物。而且,早期的地球是沒有氧氣的,一直到28億年之前,伴隨著藍細菌的出現,地球上才開始有了氧氣,厭氧生物滅絕,喜氧生物出現在地球之上。
  • 馬裡亞納海溝發現世界最大單細胞生物 超過10釐米
    2011年7月,加州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和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科學家們通力合作,向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的底部釋放一臺無纜繩自動深海著陸器,它裝備了數碼攝像機以及光源,對這片我們幾乎一無所知的深邃海底進行了一次探險考察。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11034米,是地球大洋海底的最深處。考察小組首次在此確認了一種名為「xenophyophore」的單細胞生物的最深生存深度紀錄。
  • 科學家深入8152米海底,發現了一種神秘的魚!
    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表面70%都被海洋覆蓋,地球上約有94%的生物生活在水下,作為地球的「主人」,我們人類的數量在所有生物面前堪稱微乎其微,事實上人類對廣闊海洋的了解程度少之又少,甚至還未超過5%,這猶如浩瀚的宇宙般,還有太多的秘密等待人類去探若論人類與天空和海洋的距離,自然是海洋更近,然而目前人類對月球的了解,都已遠超對海洋的探索,尤其是深海,不少人知道地球的深海到現在為止一直是人類無法完全探測的地區
  • 人類發現外星生命:如果只是單細胞動物,那意義何在?
    人類很早就幻想天上的群星是眾神的居所,希望自己並不是孤獨的智慧生命,但是迄今為止,我們依然沒有發現外星人的行蹤。退一步說,如果我們發現了外星生命,卻發現僅僅是一種單細胞動物,這種發現有意義嗎?如果一顆星球上的原始環境,恰好能夠允許單細胞生物的繁殖,就像幾十億年的地球那樣。如果我們發現了一個這樣的星球,這有什麼意義嗎? 這要分兩種情況考慮。
  • 人類發現外星生命:如果只是單細胞動物,那意義何在?
    人類很早就幻想天上的群星是眾神的居所,希望自己並不是孤獨的智慧生命,但是迄今為止,我們依然沒有發現外星人的行蹤。退一步說,如果我們發現了外星生命,卻發現僅僅是一種單細胞動物,這種發現有意義嗎?如果一顆星球上的原始環境,恰好能夠允許單細胞生物的繁殖,就像幾十億年的地球那樣。如果我們發現了一個這樣的星球,這有什麼意義嗎?這要分兩種情況考慮。
  • 誰說單細胞生物很微小?這些單細胞生物大到超乎你的想像
    如果是從微觀角度來解析生命的話,那麼所有的細胞生物都是由各種各樣的細胞組成的。當然自然界中也存在由單細胞組成的生物,它們普遍都不可以用肉眼直接觀察。那麼單細胞生物就一定非常微小嗎?生物學家表示並非如此,雖然人類需要藉助顯微鏡才能看得清單細胞生物的結構,但是自然界中還是存在一些「另類」的單細胞生物,它們的體積超出了人類的認知。
  • 多細胞動物可能並非單細胞進化而來
    也就是說,動物王國所有細胞的「高祖母」可能並非單細胞,而是與幹細胞非常相似。最新發現將有助人類更好地理解自身的幹細胞以及癌症。  昆士蘭大學教授伯尼·德根領導的團隊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撰文稱,這一發現顛覆了生物學家數百年來對動物進化的認知——多細胞動物是從一個單細胞祖先進化而來的,這種單細胞祖先類似於被稱為領細胞的現代海綿細胞。
  • 單細胞生物竟具備「高智商」行為!擱置百年的生物學大發現被證實
    然而,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這些單細胞生物的能力可能遠遠超出它們的遠親人類的想像。哈佛醫學院的系統生物學家通過重複一個多世紀前進行的一項實驗,現在拿出了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至少一種名為 Stentor roeselii 的單細胞生物,具有複雜多樣的行為策略。
  • 英國科學家用單細胞動物打造生物機器人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網站報導,在人們的印象中,生物機器人只出現在科幻小說裡。但是也許這將變成現實,英國西英格蘭大學的科研人員近日獲得了不菲的科研資金,他們將著手將單細胞動物打造成機器人。  地球上絕大多數物種是單細胞生物。看似簡單的單細胞生物,向我們展示著它們無與倫比的能力。有的微生物則可在極端環境中茁壯成長,有的單細胞動物可以存活成千上萬年。此外儘管單細胞動物十分低等,但是許多大細胞動物已經展示其「聰明才智」。
  • 科學家揭秘了最古老單細胞輪藻的首個基因組,破解了生命起源密碼
    近日,科學家獲得了綠色植物界最古老單細胞輪藻的首個基因組,在表觀組合轉錄組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多細胞輪藻具備根莖葉的分化,被學術界認為是陸生植物的祖先,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Advanced Science》。
  • 科學家在深海發現四種新的單細胞生物物種
    科學家在太平洋深處發現了四種新的單細胞生物。科學家發現的巨型阿米巴蟲這四種新的單細胞外生真菌是由英國國家海洋中心、夏威夷大學和瑞士日內瓦大學研究人員發現的。四個新物種是在西克拉裡昂·克裡伯頓地區(western Clarion Clipperton Zone)使用水下無人機發現的,那裡的海底深度超過3英裡。科學家們對2018年採集的標本進行分析,揭示了這些新物種。這項發現發表在《歐洲原生學雜誌》上。
  • 人們以為單細胞生物很弱小,實際上有一種單細胞生物大到難以形容
    換句話而言,雖然人類憑藉著強大的天賦能力和創造力,站在現在食物鏈的巔峰,但是依然無法對大自然了如指掌。大自然千奇百怪,無所不有,只要你用心去研究分析,你的世界觀隨時會被顛覆刷新。接下來我們就以一個案例來探討下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單細胞生物,顧名思義,即是指體內只有一個細胞的生物,經常會聚集成為細胞集落。
  • 首次證實:單細胞生物具備「高智商」行為!擱置百年的生物學大發現終於確認
    直到大約 6 億年前,一些單細胞生物才跨越了多細胞生物的界限。在今天,單細胞生物是原始和簡單的代名詞。然而,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這些單細胞生物的能力可能遠遠超出它們的遠親人類的想像。這些行為構成了一個有序的策略,單細胞生物根據優先級不斷改變應對方式。這一觀察結果表明,這種單核細胞生物,具有一些已知的最複雜的行為。這個實驗引起了廣泛的興趣,但隨後的重複試驗,尤其是 1967 年發表的一項研究,都沒有成功。這也導致 Jennings 的發現在很大程度上遭到現代科學的質疑和遺忘。
  • 古細菌,一種最古老的生物體,細胞起源於原核生物?
    目前,細菌存在於各處,但是卻沒有存在於單細胞微生物中。據專家介紹,單細胞微生物與真核生物一樣,沒有細菌,細胞中只包含了細胞核和細胞膜。目前,我國研究所所認知的古細菌,與細菌有很大的相似之處,簡單來說,他們都缺乏細胞中的細胞核和細胞膜,因此在此種情況下,細菌可以到任何地方。目前,我們擁有了一種生命起源的假說,那就是細胞起源於原核生物。
  • 這些超乎想像的「巨無霸」單細胞生物絕對...
    除了單細胞植物,目前科學家們也發現了許多大型的單細胞動物。1882年夏末,一艘名為「海神」號(Triton)的船隻在蘇格蘭以北冰冷的海面上航行時,從海中打撈出一種巨型變形蟲類生物。它的身體充滿了中空的分支管網絡,表面長有一種稱為介殼的硬殼結構,現在我們稱之為脆性介殼蟲(Syringammina fragilissima)。
  • 不需要顯微鏡就可以觀察的「巨無霸」單細胞生物
    雖然單細胞大象的幻想破滅了,但是比人大的單細胞生物還是存在的。杉葉蕨藻(Caulerpa taxifolia)可以說是目前所發現的最大的單細胞生物。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高中課本裡提到過的傘藻,傘藻也是一種單細胞藻類,其長度可達2-5釐米,由「帽」、柄和假根三部分組成,細胞核位於基部。
  • 人類已知的最堅固的材料
    相信對於在座的各位來說,如果要問大家一個問題,那就是世界上已知最堅硬的物體到底是什麼?可能大部分人首先會想到的就是鋼鐵和鑽石,而在某種不同程度上來說,鑽石確實是人類已知的最堅固物體之一,但是在科技發展的近十幾年裡,人類已知的最堅固材料可遠遠不止這些,今天就讓我們來簡單盤點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