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牛漫步在路中,鹿在路邊吃草,看看黃石公園的有趣動物們(一)

2020-12-06 風從西岸來

在黃石公園開車,有些路段特別是海登山谷一帶經常堵車,一堵都是十多分鐘,原因無他,是美洲野牛在過馬路。我們進黃石的第一天,就遇幾隻美洲野牛在慢吞吞過馬路,有一隻就停在馬路中間呆立著不走,大家紛紛停車下車拍照,公園局的工作人員也趕到現場維持秩序,讓遊客不要靠得太近。

住的營地每晚有講座,其中就講了美洲野牛,工作人員告誡我們,別看美洲野牛看著傻乎乎的,其實它是個很危險的大型動物,這是北美最大的陸棲哺乳動物,雄性重達2000磅,雌性也有1100磅,當它有攻擊性時非常敏捷,能夠跳得很高,跳過超過1.5米的圍欄對它們來說是很輕鬆的,而且看著憨傻的它們,具有出色的聽覺,視覺和嗅覺,每小時可跑35英裡即55公裡。黃石公園是美國唯一一個美洲野牛自史前時代以來一直生活的地方,也是少數幾個沒有通過與牛雜交的遺傳上是純種的野牛群。現在生活在黃石的野牛群是美國最大的公共的美洲野牛群,從1902年因為偷獵者只有二十幾隻到2017年8月統計數字的4816隻,它們能夠活12到15年,有些能活20年。

野生野牛的保護是黃石資源問題中最為激烈和複雜的問題之一,但是現在,美洲野牛自由地生活在海登山谷和拉馬爾山谷一帶,吃著山谷裡豐沛的莎草和雜草,每天覓食9到11個小時。冬季時它們會到地熱溫泉區和麥迪遜河沿岸這些溫暖的地方。在黃石公園另一常見的動物就是加拿大馬鹿了,有時國人愛稱它為麋鹿。我們的露營地,有三隻加拿大馬鹿是常客,它們清晨在營地邊的草叢裡吃草,晚上就宿在營地中間的草叢裡,人和動物和諧相處,互不幹擾。

這些喜歡高海拔的動物,在黃石公園有許多地方如從Mammoth溫泉、Norris溫泉、Madison河邊的草地上、黃石營地,有些時候在Canyon Village和Old Faithful周圍的一些景點也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加拿大馬鹿的體型很大,雌性加拿大馬鹿的平均體重為500-525磅,公加拿大馬鹿一般重600至800磅或更多。公鹿是攝影師們最喜歡的動物拍攝題材,它們的大大的鹿角威風凜凜,拍起來尤為獨特。它們在近一歲時開始生長鹿角,長到成熟時的鹿角重量超過30磅。黃石公園生活著近一萬隻加拿大馬鹿,秋季來公園,可以聽到它們的叫聲,九月是它們的繁殖季節,叫聲奇特,吸引眾多遊客秋季前來。這時期也常能看到公鹿之間的戰鬥,通常它們之間的戰鬥是輕微的,有些劇烈的打鬥會導致兩敗俱傷,因為它們巨大的角的殺傷力很大。

除了加拿大馬鹿,黃石公園生活著Moose駝鹿,也有著獨特的角,但是遊客看到它們的機會很小。說到駝鹿的英文名Moose,歐洲人用的是Elk來命名駝鹿,所以歐洲來的遊客會感覺混亂,Moose or Elk,這裡的Elk是加拿大馬鹿?體型在鹿科排名第一駝鹿,身高加上鹿角有三米,成年雄性體重接近1000磅,雌性重達900磅,生活在黃石公園的大約有200隻,它們的壽命長達20年。

與大黃石其他有蹄類動物相比,它們喜歡寒冷的天氣,更適合在深雪中生存,它們經常光顧沼澤的草地和湖泊和溪流的邊緣,所以可以在黃石公園的Willow Park,Norris Junction和Mammoth Hot Springs之間看到它們的身影,有時能在黃石湖,漁橋和海登山谷地區看到它們,但是看到它們後不可以靠得太近拍照,年輕的駝鹿十分衝動,帶著小駝鹿的母鹿特別危險,這個時期的它們為了保護幼仔極具攻擊性,有時會在公園裡追逐經過的遊人。

夏天,駝鹿吃水百合,浮萍和香草等水生植物,但它們更主要是吃柳樹的葉子和樹枝,成年駝鹿在冬季每天消耗大約10-12磅的食物,在夏天每天消耗大約22-26磅的食物。營地的工作人員說到駝鹿,告誡大家看到它們要有多遠跑多遠,提及它們的身軀就像一堵厚實的牆,公路上看到它們,一定要慢下來,停下來讓它們,車子撞到它們,它們沒事,車子則會被撞飛,或者被駝鹿壓扁。不過由於駝鹿的毛皮顏色深,它們又喜歡天黑後在公路上走,所以司機不容易及時避讓而撞上,在加拿大,每年因為駝鹿引發的交通事故就有五百多起。

相關焦點

  • 黃石公園發現一野牛,背上長「駝峰」,常把最鮮美的草讓給母牛吃
    黃石公園主要位於美國的懷俄明州,部分位於蒙大拿州和愛達荷州。這裡的原始森林、峽谷、草原、瀑布、河流,每一種自然景觀,都有著震撼人心的美。不僅如此,這裡還棲息著許多野生動物,其中,美洲野牛作為一種重量級巨獸就生活在這裡。
  • 美國黃石公園一男遊客不顧勸阻撫摸巨型野牛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8日報導,近日,美國一名男子在黃石國家公園非法撫摸一頭巨型野牛,野牛明顯受到驚嚇 。目前,公園正在調查事件發生的具體細節。視頻顯示,黃石國家公園的遊客們當時正站在人行道上,觀看並拍攝附近一頭野牛進食的畫面。突然,一名男子向這頭心煩意亂的野牛走去,他的手慢慢地伸向野牛的頭部。而遠處似乎有一名工作人員呼喊到:「不,不,不,不要這麼做,不!」
  • 熊對野牛:戲劇性的鏡頭顯示黃石灰熊吞下一頭野牛
    美國黃石國家公園是大型哺乳動物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北美大型食肉動物捕食的最佳場所之一。 在一天的下午,公園裡的遊客們看到了一種非常罕見的掠食行為:一頭灰熊殺死了一頭野牛,而這隻公園最近才在與科維德19號相關的關閉之後才重新開放。
  • 食草動物看到食肉動物,為何不反抗而是逃跑?看看美國黃石公園!
    食草動物看到食肉動物,為何不反抗而是逃跑?看看美國黃石公園!其實在自然界中,如果碰到成群結隊的食草性動物存在,獅子,獵豹,老虎是不敢輕易發動攻擊的,因為這些食草動物在結對之後戰鬥力是非常強的,可能一隻野牛並不能對獅子造成影響,但是一群野牛如果奮起反抗,這些獅群和獵豹並不是對手。
  • 野生動物怎麼過馬路?黑熊堵住車不讓走,短吻鱷拖著一個大尾巴
    鬃狗過馬路:路邊談戀愛克魯格國家公園內,兩隻非洲鬃狗站在路邊,想過馬路但是又不敢過,前怕狼後怕虎,猶猶豫豫,難道它倆在壓馬路談戀愛?獅子過馬路:萌氣十足在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內,獅子一家七口正沿著一條小路漫步,萌氣十足!
  • 《國家地理》最佳美洲野牛圖集
    編者按:100多年前的20世紀初,由於頻繁獵殺和毛皮貿易,野牛一度險些被人類趕盡殺絕。幸好後來環保人士努力讓野牛回歸牧場,使它們免於滅絕。許多美國人認為,野牛對於美國歷史和本土文化的意義重大,並推崇這種動物作為國家的象徵。來看看《國家地理》檔案中珍藏的野牛照片吧!
  • 用一個黃石公園的故事,來說清楚食物鏈有多重要
    它們是自然界裡搞生產的;而那些需要靠吃其他的東西來維生的動物,是在消費生產者生產出來的東西,它們就是消費者。再看各種各樣的動物,它們的情況也是各不相同。比如像是牛、羊、馬這些動物,它們是直接吃草的,我們管它們叫食草動物。它們直接吃植物,跟生產者離得是最近的,所以,它們算是一級消費者,是消費者裡的第一層級。
  • 美國懷俄明州的黃石公園介紹
    電影「2012」中描繪的全球性災難性災難始於美國懷俄明州黃石地區的地熱異常。之後,大規模的火山和地震爆發,造成山體滑坡和海嘯,造成人類滅絕災難。而在這部電影的末日開始,平日的風景確實非常漂亮。黃石國家公園(簡稱黃石國家公園),簡稱黃石國家公園,是世界上第一個成立於1872年的國家公園。黃石位於美國中西部懷俄明州的西北角,向西北延伸愛達荷州和蒙大拿州,面積達7988平方公裡。
  • 盤點動物界的八大野牛殺手
    野牛是動物界的龐然大物,其龐大的體型、尖銳的角和蹄子以及好鬥的性格,令許多掠食者敬而遠之。當今世界上馬類、鹿類和羚羊類的殺手——豹、美洲獅和非洲獵犬都拿野牛們沒辦法。然而,大自然中總是一物降一物,野牛這種巨獸也有剋星。
  • 美72歲老婦動物園內近距離給野牛拍照將其激怒,被頂撞多次險喪命
    據《太陽報》7月1日報導,美72歲老婦動物園內近距離給野牛拍照將其激怒,被頂撞多次險喪命。 據悉,這名72歲的老人6月25日在懷俄明州的橋灣露營地,為了給這頭野牛拍照,曾多次移動到離它不到10英尺(約3米)的地方,結果這一行為可能激怒了這一動物,造成奶奶不幸被野牛頂傷。
  • 【BBC紀錄片】黃石公園
  • 美一隻狐狸闖入野牛群,誤被認為是搶食的,遭兩頭野牛聯手驅趕
    在野牛種類中,美洲野牛是世界上最大野牛之一,體重可達1000千克,個性也比較兇悍,面對獵食者,美洲野牛會毫不退縮,所以在動物食物鏈中,它們的天敵很少,對美洲野牛威脅最大的是灰狼和有毒的響尾蛇。而近日在美國黃石國家公園中,一位名為Jon Albert就拍攝到有趣一幕:一隻狐狸闖入野牛群,誤被認為是搶食的,遭兩頭野牛聯手驅趕。
  • 美國黃石國家公園的十大驚人事實
    3、1870年探險小組返回家中,一位目擊者將黃石國家公園的經歷講述出來,人們都非常感興趣,好像他們發現了童年時代的神話故事一樣。4、1871年海登探險隊畫家託馬斯-莫蘭(Thomas Moran)將自己繪畫的《黃石國家公園大峽谷》帆布作品以1萬美元價格出售給美國國會,這幅作品成為美國參議院大廳第一幅風景畫。
  • 黃石公園「熊吃人」 抓到就斃!(組圖)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美國黃石國家公園一名徒步健行男子遭灰熊咬死,當局發現屍體時,部分軀體已被吃掉。目前公園管理局已設陷阱捕捉灰熊,若符合DNA取證,逞兇的灰熊將被處死。  公園管理人員說,死者的額頭有傷口,應是自衛時被咬的。初步調查顯示,可能是遭灰熊攻擊而死。
  • 拯救了歐洲野牛和大熊貓,卻救不了華南虎:野化憑什麼重要?
    例如,獵豹在食物鏈中處於較高的位置,這就是為什麼它們可以控制獵物的數量,比如處於較低營養級的鹿。對獵物數量的控制有助於調節棲息地和其他資源。因此,這種自上而下的種群控制對於修復或重新啟動關鍵的生態系統功能至關重要。
  • 拯救了歐洲野牛和大熊貓,卻救不了華南虎:野化憑什麼重要?
    你可能想知道為什麼只強調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如狼、野牛和熊的野化。這些物種通過自上而下的控制幫助恢復生態功能、食物網和食物鏈。例如,獵豹在食物鏈中處於較高的位置,這就是為什麼它們可以控制獵物的數量,比如處於較低營養級的鹿。對獵物數量的控制有助於調節棲息地和其他資源。
  • 美國國家公園有魔鬼溫泉,氣味便可導致野牛身亡,被稱「化屍水」
    在我們國家公園一般都是人造景觀和建築,是為了在人們的居住區建造一個適合休閒娛樂的場所,但是在歐美一些國家的公園,一般都是為了保護自然景觀而建造的,美國的黃石國家公園,就是世界上第1個最大的國家公園,為保護野生動物和自然資源,1978年還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 能否預測黃石火山何時爆發:美麗而危險的黃石公園
    黃石公園就坐落在這個巨大的熱源之上,它為公園中所有的噴氣口、間歇熱泉、溫泉和冒泡的泥坑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地表之下的這個巖漿池直徑約 72 公裡,幾乎與整個黃石公園一樣大,巖漿池最深的地方能達到 13000 米,比珠峰還高。你可以想像一堆差不多相當於 4、5 個上海市區的面積的 TNT 炸藥,一直堆到 13000 米高,足以觸到最高的捲雲。在黃石公園旅行就象是在這堆炸藥上漫步。
  • 全球體型最大的鹿,體長三米,重達1000公斤!
    提到鹿,想必各位一定都不會陌生,在動物園裡或者在電視中的大自然紀錄片中都看到過和大概了解過。一副比較憨態可掬的樣子,特別是剛出生幾個月的小鹿,特別的可愛惹人喜歡。在全世界鹿一共有50多個品種,它們最大的特點就是頭上長著一對長長的鹿角。
  • 美劇《黃石公園(2009)》第一季第一集Part1-中英文對照臺詞劇本
    "老忠實噴泉"是黃石公園地熱噴泉中的明星It shoots 5,000 gallons of water幾乎每隔一個小時 它就往空中噴出5000 加侖水150 feet into the air almost every h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