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被比鄰星人盯上?科學家:恰恰相反,我們已經鎖定比鄰星了

2021-01-15 娛樂場記

探索未知的世界,讓更多的神秘出現在大眾的視野,是對於好奇心很強的人類具有很大吸引力的,尤其是對於外太空是否有生命體,一直都是天文愛好者,科研工作者特別期待揭露的大難題。

曾經澳洲射電望遠鏡收到來自鄰近星球的訊息,引發了新一輪關於外星人的討論,外星人真的存在嗎?再一次,這個問題的答案變得撲朔迷離,沒人能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

不管外星文明是否存在,我們身在地球上,只是地球文明的一部分,要做的,就是繼續保持自身文明的發展。如果外星文明並不存在於高我們中的一維,那麼它們的生命進化也必須與我們一樣,從初級到高級。

從比鄰星信號中得到了這個信息,實際上有很多細節值得分析。第一,比鄰星是最接近太陽系的恆星系統中的可居住的行星,據推測,它上面可能有水。

但是,現在對比鄰星的觀測結果,也就是有水,我們所說的宜居行星,是指人類在登陸後能夠改造的行星,使之能迅速建立自己的運行系統,對於生物而言,有水跟大氣就夠了,對於文明而言,還遠遠不夠,如果上面真的有文明,對於它們,恐怕地球才是那個「可怕的外星人」。

到達比鄰星時,我們將攜帶武器和資源,在那裡發展殖民活動,現在看起來,那邊的信號仍然可以傳遞到地球,這簡直太妙了,它可以使兩個星球之間的聯繫不被切斷。

目前接收到的信號實際上基本上是白噪音,沒有實質的內容,如果有,人類也許會有些慌張,可以沒有,那麼我們什麼都不怕,這表明如果有一天我們與比鄰星的文明交流,我們將是強大的一方,這就夠了。

因此,人類應該謹慎地對待宇宙事務,這是對的,但是我們也不必妄自菲薄,人類文明的發展軌跡不一定會輸給外星文明,說不定以後還有地球人盯著外星人看一天,不對,我們現在已經鎖定了比鄰星。

一直以來,「外星人」這個話題都是熱門話題,更是造就了很多優秀的科幻世界。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宇宙之廣,人類未必就是獨一無二的,但迄今為止,人類並不能直接肯定外星球上是否存在外星人,外星人是否抵達地球。

外星人的話題歷來就是個熱門話題,更是構造了科幻作品這一大領域。正如我們所說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宇宙之廣,人類未必就是獨特的,但迄今為止人類還沒有直接確定外星球存在外星人、外星人到達地球等問題。

如果你對於宇宙文明間的設想很好奇,不妨看看劉慈欣的《三體》,在《三體》裡,劉慈欣曾提出過一個冰冷而殘酷的定律——黑暗森林法則。而《三體》三部曲,完全都是圍繞著這個法則,進行了展開。

憑藉《三體》,劉慈欣獲得了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為亞洲首次獲獎。

說他一個人單槍匹馬將中國科幻文學提升至世界級水平,一點也不誇張。

讀完《三體》之後,歐巴馬感到震驚:「三體太有想像力了,讀了它以後,我覺得做一個美國總統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畢竟,我要做的無非就是和國會辯論的瑣事,而不必擔心外星人入侵。」

除了歐巴馬以外,FaceBook總裁扎克伯格、小米雷軍、360周鴻禕、騰訊馬化騰,也都是《三體》的推崇者。在雷軍看來,《三體》對他們公司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黑暗森林、降維打擊等概念,都值得他們警醒。

我在剛接觸《三體》時,立刻就被書中緊湊的劇情和作者超乎常人的想像力所吸引,書中所出現的「黑暗森林法則」、「降維打擊」等內容,徹底顛覆了我對宇宙和這個世界的認知。

《三體》共3本,尤其是第三部《三體—死神永生》,絕對算得上是一篇大手筆,它將整個地球,整個銀河系,展現在宇宙的大背景下,真正觸發靈魂深處對於人性的思考。

還沒有看過《三體》的朋友們,我強烈推薦大家去看一下,它不僅可以給你帶來閱讀的震撼,更會引發對人性的深層次思考,對你的價值觀會有所啟迪。

劉慈欣把我們帶到一個嶄新的世界,這個世界是中國的文字從未創造過的一個恢弘而邏輯自洽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地球如海中一片樹葉,微不足道,朝不保夕。

想閱讀的小夥伴們,點擊下方連結就可以購買哦,一起來感受劉慈欣的大千宇宙吧~

相關焦點

  • 地球被比鄰星人盯上?科學家:恰恰相反,是地球人盯上比鄰星了
    前幾日,澳洲射電望遠鏡接收到來自比鄰星信號的消息掀起了新一輪的外星人討論熱潮,外星人是真實存在的嗎?這個問題的答案再次變得撲朔迷離,或者說從來也沒有人能給出一個準確的答覆。無論外星文明存在與否,我們身處地球,就是地球文明的一份子,要做的,就是繼續維護自己文明的發展就是了,沒必要把我們想像中的那些設定強加到外星文明身上。只要外星文明不是高我們一個維度的存在,那麼他們生命的演化也必須和我們一樣,由初級到高級。地球被比鄰星人盯上?科學家:恰恰相反,是地球人盯上比鄰星了。這次我們接受到來自比鄰星信號這件事,其實有很多細節值得分析。
  • 比鄰星b被潮汐鎖定沒法宜居?科學家:超算模擬結果是這樣的
    當然,也有研究表明,某些行星是有可能具備孕育生命的潛力的,如離我們超過5500萬公裡遠的火星,離我們大約4.24光年遠的比鄰星b。當然,這些行星目前只是列為可能適宜孕育生命、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暫時未確認這些行星是否和地球一樣存在生命。想在這些遙遠的行星上尋找外星生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對火星進行了幾十年的探索,至今都還沒確認火星是否存在生命。
  • 另一個地球實現!科學家詳解比鄰星附近的宜居星球
    歐洲南方天文臺公布了一項重要發現,科學家們在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除太陽外)比鄰星的周圍發現了一顆系外行星,引發廣泛關注。比鄰星位於半人馬座,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最新研究確認其周圍存在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並且由於到恆星的距離適中,這顆行星的表面溫度很有可能較為溫和,從而能夠允許水體以液態形式在其地表存在。
  • 我們所知道的最近的比鄰星b,可能比我們想像中的更像地球
    Kornmesser)新的觀測表明,離我們太陽系最近的外星球比科學家想像中更像地球。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距離地球僅4.2光年的比鄰星b,僅比我們的地球打17%。新的測量數據表明,比起之前的觀測,它在大小上可能更向我們的地球。研究小組使用了對巖石系外行星的Echelle光譜儀和穩定光譜儀(ESPRESSO)進行了對比鄰星b的研究。ESPRESSO是一種來自瑞士的光譜儀,目前安裝在位於智利歐洲南部天文臺(ESO)的超大望遠鏡上。
  • 地球的位置是否暴露?科學家收到比鄰星信號,應該回復嗎?
    面對地球上所接收到的無線電信號,引發了該不該回復的激烈討論。對於這樣的位置,信號如果真的是其他的高級文明所發出的,貿然的回覆對於我們來說只會暴露地球的位置,這並不是一件好事。在2019年加拿大信號之後,科學家也在積極的尋找其他的無線電信號,在2020年12月18日,英國衛報披露來自於澳大利亞帕克斯天文臺的射電望遠鏡收到了來自於比鄰星系的無線電信號。
  • 來自比鄰星的「通話申請」!疑似外星人對人類信號的回覆!
    而我們的科學家的確向比鄰星發射過人類的無線信號,澳大利亞截獲的這個無線信號難道是比鄰星對人類的「回應」?經過進一步的研究,科學家發現這串信號的頻率是982兆赫,這個頻率可謂意義非凡!因為這個頻率在宇宙中是非常罕見的,人類所使用的2G通信頻率也在這個區間,科學家認為,這很可能並非自然形成的電磁波。
  • 科學家在比鄰星軌道發現第二顆超級地球!
    天文學家發現了另一顆可能圍繞我們的鄰居——半人馬座比鄰星運行的系外行星。如果得到證實,這將是第二顆環繞該恆星的系外行星,同時也是一顆超級地球!比鄰星是在1915年被發現的,大約13000個天文單位。比鄰星是一顆紅矮星,或稱M矮星。它離太陽大約4.2光年,是我們最近的鄰居。它是三叉星系中的第三顆恆星,與半人馬座阿爾法AB雙星一起組成三叉星系的三大主體。
  • 科學家發現比鄰星不只一顆行星,還有一顆6倍地球質量的潛在行星
    比鄰星是距離我們太陽系最近的恆星,只有4.22光年,它也是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中人類攜帶地球前往的地方,4.22光年的距離也使得地球航行了2500年才得以到達。那麼比鄰星系是怎樣的情況呢?那裡有行星存在嗎?
  • 離我們最近的恆星比鄰星
    2016年,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圍繞著比鄰星運行的行星,被命名為比鄰星b。這顆行星幾天前才被確認。現在,天文學家已經證實了第二顆行星比鄰星c的存在。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有三顆恆星。比鄰星是最小的,也是離我們最近的。
  • 比鄰星發來的無線電,信號源正在高速移動,我們到底該不該回復?
    來自比鄰星的無線電信號發現比鄰星的行星後由於代入感太強,一度有很多朋友正在感嘆,《三體》人已經在前往地球的路上,而且在日前的2020年12月18日,英國衛報披露了一個令人無比震驚的消息,澳大利亞帕克斯天文臺的六十四米射電望遠鏡在2019年接收到了一個來自比鄰星系的無線電信號!
  • 離地球最近的系外行星——比鄰星b,比我們以前想像中的更像地球
    比鄰星與地球的距離僅有4.22光年,在宇宙空間的大尺度下,這種距離可以說是我們太陽系的「隔壁」了。——比鄰星b(Proxima b),根據當時的推測,這顆行星的質量為地球質量的1.27倍至3倍,因此在我們的想像中,比鄰星b應該是一個比地球大得多的「大個子行星」。
  • 4.2光年比鄰星發來無線電,地外生命在家門口?科學家正在調查
    為什麼科學家會認為這是人造信號呢?而不是天體發出的?例如脈衝星、磁星、黑洞、超新星?因為天體發出的無線電信號不會集中在一個頻率上,而是在光譜上有很寬的範圍,單一頻率更像是人為。雖然它離地球最近,只有4.2光年,但是由於它的質量太小了,是一顆自身光度很暗的紅矮星,因此我們在地球上肉眼還是看不見它。
  • 地球去流浪 比鄰星是個好歸宿嗎
    「宜居帶的計算模型有很多種,地球必然處於地球宜居帶之中,火星則在一些模型中處於『邊緣地帶』。人們最近幾年在火星上發現了液態水和地下液態冰,進一步佐證了火星確實處於宜居帶中。」苟利軍指出。 如果地球能夠順利在新的宜居帶上「定居」,將滿足人類生存的最基本條件。但在追求生活質量方面,還有一個問題不得不考慮。「恆星能量爆發活動的頻率將會對人類日常生活產生重要影響。」
  • 地球去流浪,比鄰星是個好歸宿嗎
    你可曾想過,如果沒有了太陽,地球的歸宿將是哪裡?        科幻作家劉慈欣或許想過這個問題,他在科幻小說《流浪地球》中寫到,當太陽生命走到盡頭,人類唯一的生路是向外太空恆星際移民——將整個地球「甩出」太陽系,向著半人馬座比鄰星進發。
  • 距地球僅4光年的比鄰星,致命輻射或已經消滅生命!
    位於地球夜空中的半人馬座阿爾法星實際上不是一顆星星,它是由三顆恆星組成的恆星系,距離地球只有約4光年,雖然這對於人類來說仍然是一個很遙遠的的距離,但對於目前的人類而言,它已經是最接近太陽的恆星。第三個成員是半人馬座阿爾法C星,也稱為比鄰星,是一個小得多的紅矮星,它圍繞著雙星系統在一個更大的軌道上運行,比鄰星是目前最接近的地球的恆星,而雙星系統則稍微要遠一些。這三顆恆星周圍,哪一顆適合生命居住?來自美國宇航局(NASA)錢德拉太空望遠鏡的數據顯示,就目前X射線的觀測情況而言,A星周圍的生命前景實際上比太陽還要還要好!而B星的狀況要差一些。
  • 太陽膨脹之後,我們要去哪裡?比鄰星怎麼樣?
    地球文明需要一顆恆星,而距離地球最近的系外恆星就是比鄰星了,它距離我們約4.2光年。4.2光年就是以光速行進4.2年所經過的距離,這聽起來十分遙遠,但在宇宙的尺度之下,這個距離可以說是非常近了,近得幾乎貼在一起了,所以比鄰星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那麼我們怎樣前往比鄰星呢?能夠帶著地球一起去呢?
  • 離太陽最近的比鄰星或許擁有第二顆系外行星,來認識一下比鄰星c
    比鄰星b可能終究並不是比鄰星唯一的行星。2016年8月,天文學家宣布一顆大致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圍繞著紅矮星比鄰星,這顆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運轉。比鄰星距離我們僅有4.2光年遠(為便於比照,銀河系的銀盤大約寬10萬光年。)那顆行星被稱為比鄰星b,它位於比鄰星的「宜居帶」內,即距離恆星剛好的距離,使液態水可以在行星地表穩定存在。
  • 地球暴露:科學家2017年向宇宙發射信號,現在比鄰星回信息了!
    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是半人馬座α星C,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比鄰星,它被大家所熟悉絕對要感謝一部科幻小說《三體》,因為這就是講述一個人類向宇宙發送一個無線電信號,被比鄰星的行星上的文明接收到以後,然後侵略地球的故事,因為代入感太強,引發了到底要不要回復宇宙信號的大討論!比鄰星真的發來信號,我們要不要回復?
  • 地球暴露:科學家2017年向宇宙發射信號,現在比鄰星回信息了
    ,被比鄰星的行星上的文明接收到以後,然後侵略地球的故事,因為代入感太強,引發了到底要不要回復宇宙信號的大討論!比鄰星真的發來信號,我們要不要回復?2020年12月18日,英國衛報披露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澳大利亞帕克斯天文臺的六十四米射電望遠鏡在2019年接收到了一個來自比鄰星系的無線電信號,原本並沒有引起科學家注意,因為早在2016年科學家就判定比鄰星的行星上不可能存在文明!
  • 比鄰星b附近可能有「超級地球」作伴
    繼2016年在比鄰星附近發現比鄰星b之後,天文學家最新研究發現,這顆恆星附近可能還存在另一顆行星——比鄰星c。相關研究日前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  比鄰星是太陽最近的鄰居,離我們只有大約4.2光年。自從在比鄰星旁邊發現第一顆行星後,研究人員就在疑惑:會不會還有第二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