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又從西邊落下,東西半球的明暗交替,讓我們看到了太陽與地球之間的微妙關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是人類每天都要經歷的事情,生活在地球上的我們,不僅要依靠著遠在天邊的太陽,安排著自己的生活作息,還要從它散發的光芒中吸收能量,供應我們的日常所需。太陽在普照大地的同時,也給生活在地球上的每個生命帶來了希望與光明,因此太陽對於生命而言,是一個必不可少的能量之源。
我們都知道,現在人類社會使用的核能是通過核裂變產生的,人類只需要運用一些材料,就可以獲取源源不斷的能量。而太陽所散發出來的能量,是由其內部的核聚變所產生的,這種物理變化要比核裂變更為劇烈,產生的能量也多得多,但是當前我們人類還沒有掌握核聚變的技術。每天都在劇烈運動的太陽內部,溫度十分的高,地球上的任何物質在靠近的時候,都會被融化或者是燒為灰燼,但是人類歷史上,卻有一個探測器,卻毫髮無傷的進入了太陽內部,這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2018年的時候,美國發射了一枚名為帕克的探測器,它的主要任務就是用來了解太陽的一些基本情況,而且它還要穿過日冕,完成一次艱難的任務。在第一次近日飛行的時候,帕克探測器打破了所有探測器距離太陽表面的最近距離,如今它已經完成了四次近日飛行。科學家在製造該探測器的時候,特地採用了11.4cm得以碳元素為主的複合材料,這種材料作為防熱罩能夠讓探測器在高溫環境下正常工作。同時,探測器上還安裝了溫度傳感器和自主控制溫度等組件,它們的主要任務只有一個,就是防止探測器被日冕層高達100萬攝氏度的高溫所融化。
太陽作為人類每天都能看到的事物,我們似乎對它並不陌生,然而呈現在我哦們眼前的太陽,由於距離太過遙遠,早已看不清它真實的面貌。探索太陽,對於人類而言不僅僅是為了滿足自己心中的好奇心,更是因為太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果能夠準確地掌握它的更多信息,在未來遇到一些突發情況時,人類也可以做出一些準備來積極面對,將損失降低到最小。
帕克探測器如今已經在太陽周圍飛行了近兩年的時間,長時期的面對高溫環境,它的性能還依舊完好,不得不讚嘆一番研製它的科學家們。人類如今對於宇宙的探索還只是皮毛,很多我們想要試圖去了解的地方,由於各種複雜條件和環境的影響,再加上人類科技水平的有限,最後都迫不得已地選擇了放棄。但是,所有東西都要經歷從無到有的過程的,人類在未來會通過自己的智慧,到往宇宙更多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