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顯微鏡能看清很小的東西?》冒個炮十萬個為什麼動漫視界:
在顯微鏡被發明出來以前,有許多非常微小的東西,像細菌、動植物的細胞等,人們用肉眼是看不見的。可是,為什麼通過顯微鏡就能看見它們了呢?顯微鏡是由幾個圓圓的鏡筒組成,裡面裝著一些透光的鏡片,很微小的東西,在光線的照射下,會透過鏡片形成一個放大的影像。每透過一次鏡片,影像就被放大一次。一臺普通的顯微鏡能把物體的影像放大幾千倍,電子顯微鏡甚至能將物體放大幾百萬倍。如果你透過顯微鏡來觀察,就會發現,一滴看上去透明乾淨的河水裡竟然會有很多活動的小生物。最早的顯微鏡是16世紀末在荷蘭發明製造出來的。發明者可能是一個叫作札恰裡亞斯·詹森的荷蘭眼鏡商,也可能是一位荷蘭科學家漢斯·利珀希,據說他們用兩片透鏡製作了簡易的顯微鏡,但並沒有用這種儀器做過任何的重要觀察。直到1931年,恩斯特·魯斯卡通過研製電子顯微鏡,使生物學發生了一場革命,使得科學家能觀察到只有百萬分之一毫米那樣小的物體。1986年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
冒個炮十萬個為什麼視界《為什麼顯微鏡能看清很小的東西?》:
為什麼顯微鏡能看清很小的東西?最好的光學顯微鏡分辨只能200納米,而電子顯微鏡是0.2納米 其差距產生原因是光的衍射現象。波度長越長,衍射越明顯。可見光波長為400納米——760納米之間,而觀測物體尺寸又很小問,衍射現象不能被忽略,被觀測物體上一個光點經過顯微鏡不再聚成一個光點,而是一個光斑,這樣物象就模糊了。電子顯微鏡用電子束工作,用電場把它加速,使它動量很大,它的德布羅意版波長會很短,衍射的影像就會很小,這就大大提高了分辨能力。
黃鶴樓動漫快樂動漫創享致力於創作更具價值的原創動漫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