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記者上壹點|公園的鴨子「走失」了?負責人:遷徙北飛未被捕殺

2020-12-05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建煒

近日,來自淄博的「壹粉03261840」通過齊魯壹點APP向記者提供消息,稱在淄博北京路以西水系公園體育館北邊湖中,大約一大九小的斑嘴鴨不時在湖中嬉戲遊玩,一群剛剛孵化的斑嘴鴨出現在中心城區一個很小的湖面上,非常罕見。可在六月初這一群斑嘴鴨被個別壞人害了,六月中旬,人們發現只剩下一隻小鴨子,令人非常痛心。建議利用這個事件,開展熱愛自然環境保護鳥類的教育,切實提高人們的文明意識。

為此,記者來到水系公園,公園內未能找到野鴨的蹤跡。在公園,每隔幾百米就有一個便利服務亭,記者在服務亭聯繫到安保人員,「確實在這有一家鴨子,兩個大的,一群小的,挺可愛的。在公園橋南邊活動,很多攝影愛好者在清晨和下午都會來拍照,非常怕人,隔大老遠就會走的,最近鴨子不見了,我們也不清楚,可能是飛走了吧。」在問及是否有人「謀害」斑嘴鴨時,安保人員表示不清楚,自己在值班期間沒有遇到過類似情況,斑嘴鴨屬於國家「三有」動物,如果真的有打殺野鴨的行為,公園相關人員肯定會制止。

壹粉告訴記者,自己聽別人說,有兩個小夥子想用彈弓打鴨,被人制止後憤憤而去,後來不久這一家野鴨就不見了蹤跡。「我前兩天去水系公園,只發現了一隻野鴨,其他的鴨子全部不見了,會不會是被攆走或者抓走了?」壹粉說。

記者又走訪了三家定點服務廳,安保人員均未了解到有人惡意逮殺野鴨的情況。記者找到水系公園相關負責人,「斑嘴鴨是野生保護動物,我們是不允許有人用彈弓打鳥等行為的,即使是有人向野生動物扔小石子我們的安保人員看到也會制止的。」負責人表示,公園的管理人員非常重視在公園「借住」的小動物們,自己關注這一家鴨子也是很長時間了,「小鴨子一共有9到10隻,只有早上出來,9點左右就躲起來了,下午一般不出來。」他說。

「這些鴨子是野生的,最近幾年的春秋都會有野鴨子來這裡歇腳,去年秋天時候更是達20隻多。今年的這一對鴨子在這裡呆了兩個月,在我們水系公園『抱了窩』生下來一窩小鴨子。」水系公園負責人說,等秋天公園裡大概率還會有野鴨等鳥類歇腳,市民們在觀賞、拍照的時候要注意自身安全,同時不要用石頭投擲傷害它們。

「斑嘴鴨等野鴨都有遷徙的習性,一般來說在淄博這裡不會呆很長的時間,候鳥為了避暑,最遠可以飛到西伯利亞處過冬。」淄博市自然資源局張店分局負責野生動物的劉主任告訴記者,候鳥一年之中大部分的時間都在遷徙,等到小鴨子可以飛了,老鴨便會和小鴨一起北遷。

相關焦點

  • 不速之客闖進鴿籠捕殺鴿子,原來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過境重慶
    看到康師傅來,大鳥慌忙準備從窗口的籠洞飛出去,被康師傅拿掃把死死按住了。康師傅告訴記者,鴿舍的窗戶上有一個籠洞,平時鴿子經常從這裡飛進飛出,「它應該是跟著鴿子從這裡飛進來的。」康師傅猜測。記者將照片發給重慶觀鳥會總幹事張喬勇。張喬勇介紹,這是一隻鳳頭蒼鷹,又叫鳳頭鷹,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重慶夏季有繁殖,每年遷徙季節在主城平行嶺四山上容易見到。張喬勇介紹,每年春季與秋季都有大量猛禽從主城過境,目前已進入猛禽遷徙期。「這隻鳳頭蒼鷹應該是遷徙過程中餓了,誤入鴿籠找食。」張喬勇推斷。
  • 洪澤湖畔數百水鳥遭捕殺販賣,「野保特攻隊」阻擊
    這些可愛的小生靈,有的停在這裡越冬,有的在短暫的休息之後繼續飛到南方……對於鳥兒來說,這原本是一場愉快的旅行,但卻有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它們,用種種方法捕殺它們,這讓許多愛鳥人士心痛不已。近日,這些不法分子的瘋狂行為遭到了愛鳥志願者組織的阻擊。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從10月26日開始,來自東北的保護野生動物志願者劉懿丹和她的團隊,找到了幾個販賣野鴨等野生動物的經營窩點。
  • 記者暗訪:南遷候鳥正遭殘忍捕殺販賣
    隨著候鳥南遷季節的到來,在候鳥遷徙的路線上,被人們豎起了一片片天羅地網。被捕捉的候鳥,叫聲好聽、模樣好看的會在鳥市上售賣;其他的或被送進餐館,或被賣給鳥販。遷徙,成了候鳥的一場生命搏鬥。公園總有人賣放生鳥周末的八大處公園門口,人頭攢動。
  • 找記者 上壹點|市民買的香蕉中發現青蛙?這是啥品種?
    18日上午10點37分,壹粉「濟寧黃輝」通過齊魯壹點新聞客戶端爆料,18日上午,他朋友買的香蕉裡發現一隻青蛙,「在網上查詢了一下,原來是黃金箭毒蛙,也是這個世界最萌最毒的青蛙。」聞訊後,記者第一時間趕往事發地點。「你看,這個青蛙真可愛。」
  • 伊西曼格利索溼地公園:動物遷徙必經之路,是不折不扣的動物天堂
    伊西曼格利索溼地公園:動物遷徙必經之路,是不折不扣的動物天堂又到了小編每日分享的時刻,今日分享給大家的伊西曼格利索溼地公園。它為南非第一處世界遺產保護區。儘管氣候變化威脅著公園裡5種生態系統脆弱的平衡,但對於許多瀕臨滅絕的動植物而言,它就像天堂一般美好。
  • 北鳥南飛 花城過冬
    南沙溼地景區、海珠國家溼地公園、白雲山風景名勝區、大學城灣咀頭溼地公園、流花湖公園等五處,是目前廣州市觀鳥的主要場所。南沙溼地位於全球候鳥遷徙的8條路線中的一條,每年逾10萬隻候鳥來這裡過冬,也為人們提供了絕佳的觀鳥時機。目前,南沙溼地觀測記錄到的鳥類有金200種,佔廣州市候鳥總數的50%以上,包括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白尾海雕黑臉琵鷺等珍稀鳥類。
  • 春季候鳥遷徙期將至 我省嚴打捕殺販賣候鳥行為
    龍頭新聞訊 14日,記者獲悉,省林草局以視頻形式舉辦了全省春季候鳥等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管理工作培訓,省林草局提前啟動我省候鳥遷徙路線和棲息地保護管理及疫源疫病監測監控工作。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進入關鍵時刻,特別是我省即將進入春季候鳥遷徙期,任何一種野生動物都有攜帶傳播病毒的可能,將對人們生命和身體健康、對經濟和社會發展造成重大危害。省林草局提前啟動了我省候鳥遷徙路線和棲息地保護管理及疫源疫病監測監控工作。
  • 美國警察帶小鴨子找媽媽
    原標題:美國警察帶小鴨子找媽媽 畫面超有愛據《每日郵報》4月12日報導,一名美媒記者湯普森(Priscillia Thompson)在近日拍到了一位警員「遛鴨子」的畫面。原來,4月11日,休斯敦的恩格爾哈特警官(Engelhart)在該市的紀念公園(Memorial Park)內發現了一群小鴨子。該公園因疫情而被關停,但警官還是不忘關照一下這些「滯留」的小動物,戴著口罩帶它們去找媽媽。據湯普森透露,當時她粗心地將鑰匙鎖到了車裡,警官在幫助小鴨之餘,也幫助了她。
  • 蝗蟲不是在天上飛嗎,怎麼用鴨子去吃呢?鴨子能滅蝗蟲嗎?
    於是,聰明的古代人想到了用鴨子治理蝗災的辦法,也就是「牧鴨治蝗」。鴨子吃蝗蟲的戰鬥力遠遠超過鳥類和雞,鴨子是地毯式的「全面掃蕩」,而且吃蝗蟲長大的鴨子肉蛋味道特別好,生長速度還很快,等它們吃完蝗蟲後,基本就可以長成熟了,可以出欄上餐桌。用鴨兵滅蝗蟲,是兩全其美的辦法。
  • 深圳明星候鳥黑臉琵鷺「飛」上央視!附觀鳥最佳時間表
    深圳明星候鳥黑臉琵鷺「飛」上央視!1月2日下午,記者在深圳灣公園看到,候鳥飛舞的場景吸引了不少遊客的注意。現場志願者告訴記者,近年來因為深圳灣公園的生態修復和禁漁的措施,深圳灣中魚蝦資源充足,足夠候鳥們休憩補充營養,並不需要人工投喂。而且看似友愛的投餵背後可能會對野生水鳥造成嚴重傷害。長期食用遊客投餵的麵包餅乾等高熱能低蛋白食物,會導致鴨子、紅嘴鷗等水鳥營養不良,體重下降;水鳥依賴投餵後,會逐漸喪失野外覓食能力,失去對人的警惕,增加遷徙途中被誘捕的風險;如果鳥類與人過度接近,還有傳播禽流感的隱患。
  • 生態好轉迎來白天鵝 南樂成珍稀鳥類遷徙途「驛站」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映 通訊員 蔣曉宇 馮雲麗  得益於生態環境的改善,南樂縣馬頰河國家溼地公園首次迎來野生白天鵝棲息。
  • 看「鴨」解壓~稱霸上海動物園天鵝湖的鴨子家族來了
    到了扁嘴天鵝需要提一下,這貨是扁嘴天鵝屬的,和上面五位天鵝屬成員還是略有不同: 扁嘴天鵝體羽白色,雁喙和腳為紅色,羽端黑色主要在水中生活,遊泳時頸部彎曲頭部低垂,姿態優雅分布於南美洲,冬天會向北遷徙說起大雁,就不得不提到大雁南飛。大雁遷徙不是因為怕冷,而是因為氣溫降低而導致的多種狀況讓鳥類無法覓食,如河面結冰,植物停長,昆蟲凍死等。而五常中的信,就是指大雁南北遷徙從不爽期,至秋而南翔,秋天也被稱為雁天。
  • 鄱陽湖上白鶴飛——從白鶴遷徙路線之變看生態文明建設
    飛時遮盡雲和日,落時不見湖邊草。」一曲悠然傳唱的民歌,描繪出數十萬隻候鳥在鄱陽湖區安然越冬的情景。30多年前,國際鶴類基金會考察鄱陽湖時,當時除中國鄱陽湖之外,全球還有另外兩處白鶴越冬地。白鶴在南昌市五星農場的溼地上飛翔(12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密 攝30多年後,那兩條遷徙路線幾近喪失,而在鄱陽湖區白鶴數量已佔全球98%。
  • 中山公園來了幾隻"小鴨子" 市民為它叫啥吵翻了
    文/圖 半島記者 李百明 宋泓睿結束連續幾年的旱情之後,中山公園湖光山色景區自去年進入豐水期,暌違已久的水鳥也趕來安家落戶。近日,兩三隻體形短圓的「小鴨子」飛來(如上圖),小野鴨?小水雞?10月21日,記者途經湖光山色景區時看到,草肥水美的景色引得大批市民前來划船、遊玩。「小鴨子!小鴨子!」眼尖的小朋友突然在蘆葦蕩裡發現只「小鴨子」,它顏色灰黑比鴨子小很多。附近遊客紛紛過來圍觀,「小鴨子」到底是啥水鳥呢?大家為此吵翻了。
  • 讓山城夜景動起來 壹華裡打造國內首個動態極限夜景公園
    屆時,南山將迎來多個互動性極強,且具有城市地標級的網紅打卡點。  發展夜經濟打造「不夜重慶」IP  作為國內旅遊熱門城市,在結束不久的國慶、中秋「雙節」長假中,重慶接待遊客上千萬人次。山城夜景是重慶名片,夜遊是重慶旅遊一大特色,位於南山的壹華裡夜景公園作為重慶唯一以夜景為主題的公園,「雙節」期間接待遊客10萬人次。
  • 壹點音頻|杭州家長投訴老師:有幾個家長能批改高中數學作業?
    對此,這所中學相關負責人做了回應:這個事情是個誤會,因為這個班級的同學周末數學作業完成得不好,因此老師請家長督促學生完成作業,並沒有讓家長輔導作業。據了解,近期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示,將從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提升作業的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三個方面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
  • 一隻琵嘴鴨的血色遷徙之旅
    這天凌晨,一隻還不到半歲的琵嘴鴨飛到上虞上空,已是疲憊不堪。從遙遠的西伯利亞來到浙江,它整整飛了一個多月。遷徙之路是那樣的漫長,離它的目的地——南半球的澳大利亞,看起來仍遙遙無期。遷徙,我們要去溫暖的南方每年九月,遍布全世界的幾十億隻候鳥,組成了地球上最大規模的生物遷徙隊伍,這場從北到南的旅程,充滿了意外和波折,堪稱冒險大片。在全球性的八條候鳥遷徙路線中,有三條途經中國,東北風一起,候鳥們順風而行,從西伯利亞甚至更遠的北方一路向南,途經沿途、水塘、溼地丘陵順勢休憩,稍作停留後,它們又將南飛,尋找溫暖的越冬地。
  • 臺灣臺東市區現大批蝴蝶由北往南遷徙奇景(圖)
    臺東市區十三日發現一二十萬隻的小紫斑蝶往南飛,蝴蝶專家趙仁方四月九日也曾發現在南橫公路標放的小紫斑蝶在臺東市區出現。(「中央社」圖)  中新社香港四月十三日電 臺北消息:十三日上午,一、二十萬隻蝴蝶忽然出現在臺東市區上空,由北往南移,許多民眾抬頭目睹了壯觀的生態奇景,贊道「哇!好美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