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蟲不是在天上飛嗎,怎麼用鴨子去吃呢?鴨子能滅蝗蟲嗎?

2021-02-13 電力工程技術官方

鴨子治理蝗災靠譜嗎?答案是肯定的。蝗災在我國古代就發生過多次,在科技落後的古代,人們沒有農藥、沒有無人機,所以蝗災的遏制成了一個大問題。於是,聰明的古代人想到了用鴨子治理蝗災的辦法,也就是「牧鴨治蝗」。

牧鴨治蝗是有可行性的,畢竟鴨子也是鳥類的一種,而鳥類大都以昆蟲為食,並且蝗蟲是常見的一種昆蟲,所以,從天敵的角度看,用鴨子來滅蝗蟲確實是可以的。

利用鴨子除蝗蟲,是一項創新的探索性的方法。主要原因還是在於蝗蟲的卵產在土壤之中,等到溫度氣溫合適了,卵就會發展成若蟲,若蟲再進化就會變成成蟲。

而是養鴨子,利用鴨子去啄食在土壤之中的卵再把它吃掉,從而減少緩蝗蟲的數量。這其實是最初的時候所採取的一種創新的探索新的方法。這項方法到底效果怎麼樣呢?實際上,專家們也給出了結論,那就是效果很一般。

鴨子吃蝗蟲的戰鬥力遠遠超過鳥類和雞,鴨子是地毯式的「全面掃蕩」,而且吃蝗蟲長大的鴨子肉蛋味道特別好,生長速度還很快,等它們吃完蝗蟲後,基本就可以長成熟了,可以出欄上餐桌。

用鴨兵滅蝗蟲,是兩全其美的辦法。

假如4000億蝗蟲入侵,需要多少「鴨兵」上陣?專家:最少得百萬

如果滅掉4000億隻蝗蟲需要多少鴨子?其實不必要這樣算。

蝗蟲不光有翅膀還有腳啊,所有的昆蟲都要在地面或其它宿主比如植物或動物身上產卵孵化,所以有一部分時間是在地面的,而且昆蟲也飛不高,飛行能力比我們的烤鴨好不到哪兒去。

蝗蟲不可能一下子4千億隻都跑過來,我們派出100萬鴨兵基本就可以擋住蝗蟲的攻勢了,100萬隻鴨兵每天可以吃掉2億隻蝗蟲,10天就是20億蝗蟲,一鴨當關,萬蝗莫開。

在每天早上捕捉,因為每天晚上空氣中有潮水,是蝗蟲翅膀潮水了,飛不動所以每天早上太陽沒有出來時候,也就是說七點以前把鴨子趕出去捕殺是最好的時間

就讓鴨子和蝗蟲耗在邊境線上就不錯,就當養鴨了,等一批鴨子長大了再換一批小鴨苗放過去,不斷的回收,不斷的投放這等於是免費養鴨子。

曾經有一次我國河南、山東等地鬧蝗災,有人提出用鴨子來滅蝗。鴨子的嘴又寬又扁,吃起蝗蟲來又快又準。有人曾統計過, 一隻鴨子一天能吃 四百多隻蝗蟲,同時蝗蟲也是鴨子的最佳美餐。

幾萬隻鴨子 被放入莊稼地裡,地裡的蝗蟲數量便開始迅速減少,養鴨與滅蝗不但各不相誤,還 能相互影響。如果幼鴨從小吃蝗蟲長大,就會長得非常肥壯,會成為最好的肉鴨, 並且肉鮮味美。因此,曾有人專門養鴨用來滅蝗,這樣既保護了莊稼,又使鴨子長 得肥碩。

相關焦點

  • 鴨子能滅蝗,蝗蟲會變異?這些上了熱搜榜的動物,值得讓我們思考地球...
    近日,「浙江10萬隻鴨子出徵巴基斯坦滅蝗」,衝上了微博熱搜的榜單。 這批鴨子能否成行,尚無定論。可以確定的是,鴨子喜歡吃蝗蟲,紹興麻鴨曾在2000年前往新疆草原,成功撲食了大批蝗蟲。
  • 4000億蝗蟲侵入亞洲,蝗蟲都怕什麼呢?我國人民治理蝗蟲的方法?
    蝗蟲對於農業生產危害極大,從古至今人類想盡辦法對付它們,我國究竟是如何治理的呢?今天,央視2014年的一段紀錄片《牧雞治蝗》被網友贊上熱搜,誰能想到,為了治理蝗蟲,我國勞動人民用的是一群大家都熟悉的雞、鴨……
  • 蝗蟲來襲!建立防禦蝗蟲11道防線
    人吃, 鳥吃,鴨子吃,雞吃,鴿子吃,大膽的放吃貨進去吃蝗蟲。可以省很多飼料。人類吃蝗蟲不是生吃,而是做成美食。蝗蟲突破了四道防線就進入第五道防線,前面四道放線吸蝗機,捕蝗網,人工網兜捕捉,到放鴨子公雞吃蝗蟲,這四道防護網都是利用蝗蟲的價值,用來吃或者做飼料。
  • 無人機滅蝗有奇效 能從根源上將蝗蟲消滅
    打開APP 無人機滅蝗有奇效 能從根源上將蝗蟲消滅 智能製造網 發表於 2020-02-28 14:35:04 2月27日,網上就曾曝出消息表示,浙江已經計劃「派遣10萬隻鴨子支援巴基斯坦滅蝗」。同時多家媒體也都爆料,我國政府不僅打算派鴨子去吃蝗蟲,還計劃讓一些博士學習牧鴨技術,跟隨「鴨子大軍」一併「援巴」。 據了解,「牧鴨治蝗」辦法在我國由來已久。
  • 蝗蟲,原來你是這樣的蟲子
    根據近來的消息稱,非洲發生了大面積的蝗蟲災害,預計今年下半年蝗蟲將會來到我們國家。更有假消息說,浙江十萬鴨子代表國家出徵,去巴基斯坦消滅蝗蟲。真是一時難以分辨,還好國家權威媒體出來闢謠,說是沒有鴨子出徵消滅蝗蟲的事情。說起蝗蟲,在古代,那往往是災難的象徵。
  • 蝗蟲為何成災?因為一種可怕的進化策略
    中國科學院院士康樂率領的飛蝗研究團隊發現了蝗蟲的一種特殊的進化策略,這種策略導致了蝗蟲的奇怪變異,我們先來看一張圖:圖中的蝗蟲似乎和我們印象中的不太一樣,因為在我們記憶中,不管是蚱蜢、草蜢還是螞蚱,都是綠色的,應該不是黑褐色的,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 兒童睡前小故事:蝗蟲的小聰明把自己給害了
    怎樣才能讓你離開這片麥田呢?」突然,蝗蟲一下就想到了蛇,據說蛇是青蛙的天敵。再說蛇有個蟲字,應該是自己的同類中的高手,這樣自己就能求它幫這個小忙了。蝗蟲不知道蛇長什麼樣?心想,問問別人應該知道吧!不知不覺就飛到了河邊,看見一群鴨子在戲水,就大叫道:「你們看見蛇沒啊?」「蛇?蛇?蛇在哪裡?在哪裡?」看著混亂成一團的鴨子。蝗蟲又大叫道:「我,是在問你們看見蛇沒?」「啊!」
  • 神奇的椋鳥與雞鴨,是蝗蟲的殺手
    上世紀80年代,新疆用人工堆放石巢、修建磚混鳥巢的辦法,招引粉紅椋鳥遷徙至此。2019年4月新疆多地發生蝗蟲災害,數以萬計的粉紅椋鳥發動「空襲」。一隻粉紅椋鳥一天能捕食120至180隻蝗蟲。椋鳥除了粉紅椋鳥,雞鴨鵝鷹也能食蝗於成災之初。2018年曾出動數千隻鴨子和雞。2001年6月新華社報導說,除了粉紅椋鳥,新疆養殖的滅蝗雞鴨也有近70萬隻。
  • 蝗蟲為什麼這麼厲害?
    蝗蟲雄蟲可發音,是靠後足腿節與前翅外緣相互摩擦,發出類似響尾蛇的譁啦聲,但少數無翅或翅十分退化的種類發音器。蝗蟲的繁殖力特別強,一次能產卵60-80個。產卵的時候,會把肚子插入土地中,在地表完全找不到它。蝗蟲是不完全變態昆蟲,包括卵、若蟲、成蟲三個階段,蝗蟲的若蟲被稱為跳蝻,不會像蝴蝶一樣變成蛹。
  • 蝗災來時,「吃貨」可以消滅蝗蟲?史書記載,豬吃蝗蟲長得很快
    即便是它們飛到不適合其繁殖的地方,依然可以「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所以蝗災時,場面是非常壯觀和可怕的,遮天蔽日,所過之地莊稼不留。根據經歷過民國時期的老人說,40年代初蝗災來時,站到廚房裡,把鍋蓋打開,再把鍋蓋合上,鍋裡就是一鍋螞蚱了,螞蚱連廚房裡的灶王爺貼紙都吃了。
  • 十萬鴨子的背後是什麼
    就是鴨子,為什麼呢?消息是這樣的,某知名網發布了這樣一則新聞:「中國政府已派出蝗災防治工作組抵達巴基斯坦。隨後,10萬「鴨子軍隊」也將代表國家出徵滅蝗。」為什麼想到要用鴨子?而不是用農藥?這是因為山東省有關部門曾在東營搞過培育蝗蟲天敵——中華雛蜂虻的實驗,取得了一定效果。新疆等地採取牧鴨、牧雞等方式消滅蝗蟲,效果也比較明顯。
  • 4000億蝗蟲逼近?曾有3萬隻鴨坐飛機去新疆吃蟲救災
    一個女人用鏟子猛擊蝗蟲。 「連母牛都在想出什麼事了,」肯亞農民當達·馬坎加說,他花了幾小時想將蝗蟲趕出農場,「玉米、高粱、豇豆,它們什麼都吃了。」 肯亞政府的聲明說:「一個沙漠蝗蟲群每平方公裡可容納多達1.5億隻蝗蟲。蝗蟲群隨風遷移,一天可以覆蓋100到150公裡。一個普通的蝗蟲群一天能摧毀的糧食數量足以養活2500人。」
  • 數千億隻蝗蟲,不斷的侵蝕農作物,人類會因此而滅絕嗎?
    被蝗蟲坑多後的人們開始了反抗,想起了計謀。蝗蟲能夠長時間遷移,如果一整片土地都是用作耕種農作物,很可能就會被蝗蟲一掃而空,於是人們就開始想辦法截止蝗蟲的移動途徑。例如開始了綜合性的種植加漁業的共同發展。農田和池塘相結合的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蝗蟲的移動速度,成群的蝗蟲飛著飛著數量就開始減少。
  • 蝗蟲被吃成珍稀物種了?
    前段時間出了一則熱搜,標題為「浙江10萬隻鴨子出徵巴基斯坦滅蝗」,網友們了解過後紛紛表示「衝鴨,滅了可惡的蝗蟲」「想不到鴨子們那麼厲害!」其實早在2005年,我國就曾出動30000隻「鴨兵」前往新疆北部滅蝗,根據統計,1隻鴨子1頓能吃100多隻蝗蟲,著實厲害。
  • 一隻雞一天能吃下70隻蝗蟲,為何巴基斯坦不用雞來消滅蝗蟲?
    如何治蝗已成為巴基斯坦的重中之重,這段時間網上都在流傳若干年前河北牧場用雞治蝗的經典案例,很多人也就都想,要不要空運「戰鬥雞」大軍過去,然而巴基斯坦為什麼不用雞呢?有人認為巴方(下文的巴基斯坦都用巴方,巴國來代替)的雞不夠用,河北牧場治蝗的時候,號稱「戰鬥雞」的牧雞,一天能吃70隻蝗蟲不在話下。
  • 蛙類鳥類都是蝗蟲的天敵,為何蝗災來的時候依然無法阻止?
    這種「養鴨治蝗」的傳統智慧,還在21世紀初新疆治蝗時大放異彩:2000年5月,新疆北部爆發特大蝗災,3萬隻浙江鴨子被緊急空運到新疆,迎擊黑壓壓的蝗蟲。而當時類似這般投入新疆滅蝗的雞鴨,總數更有10萬隻之多。之後的三個月裡,曾威脅新疆百萬畝草原的蝗災,被10萬「鴨兵」一口氣擊敗。「鴨子滅蝗」的場景,也叫當地牧民連呼精彩:「一隻鴨子一口氣能吃100多隻蝗蟲。」
  • 蝗災時的蝗蟲不能吃嗎?有人吃蝗蟲和蝗災靠人吃完全是兩碼事!
    有人吃蝗蟲和蝗災靠人吃解決兩碼事,你不會真覺得靠人吃能消滅蝗災吧?太文盲了,一是大規模蝗災蝗蟲有毒,吃多了會死人,其次數量太多,快速吃完一個地方的糧食就飛走,蝗蟲能飛一兩千米高。在沒有現代科技加持的古代,蝗災是無解的。其實吃不吃的真的沒所謂,人類不缺這點蛋白質,主要也還是因為不好捉,現在工業滅蝗普遍還是飛機噴灑農藥,但都集中在前期預防,對這種成規模的流動性大群體是否有效真的存疑。
  • 十萬鴨兵擬「打飛的」出國滅蝗,背後公司什麼來頭?
    「鴨子軍隊」出徵滅蝗瞬間引來關注,也有報導引用中國蝗災防治工作組專家的說法,鴨子捕食蝗蟲的方法不適合巴基斯坦,以鴨治蝗暫時沒有進入政府援助方案。 2月27日,新京報記者採訪國偉禽業的工作人員,對方表示,「國紹I號」鴨苗確實來自國偉禽業,至於出國滅蝗一事,還在和巴基斯坦那邊對接中,無法透露更多信息。
  • 蝗蟲來時 民國百姓為何沒有支起油鍋?
    闊太為什麼要從村民手裡收購蝗蟲呢?是為了支起油鍋嗎?是為了大快朵頤嗎?絕對不是,人家是在用自己的錢做慈善,誘導村民儘可能多殺蝗蟲,希望控制住蝗災的規模,減輕些蝗災的危害。萬一蝗災來臨,億萬母蝗在田地產卵,老百姓可以將蝗卵翻出地面,讓鴨子捕食。集體出擊的成年蝗蟲是有毒的,鴨子絕對不會吃,但是蝗蟲的幼蟲卻能成為家禽的美食,不僅鴨子愛吃,雞也愛吃。  如今短視頻平臺上被瘋狂點擊的那些用雞鴨大軍出擊蝗蟲的鏡頭,實際上只有可能出現在成年蝗蟲過境以後、幼年蝗蟲長成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