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雞一天能吃下70隻蝗蟲,為何巴基斯坦不用雞來消滅蝗蟲?

2020-12-04 策神歷史

肆虐巴基斯坦的蝗蟲,又叫沙漠飛蝗,發源地在東非地帶。正所謂百因必有果,它的泛濫要從萬惡之源的全球氣候變暖說起。

全球氣候變暖,使得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升華,在空中形成大量的水蒸汽,一經冷凝,於是在2019年的冬天,東非就出現了連續三個月個大暴雨,在這樣的氣候下,使得沙漠飛蝗的數量呈爆炸指數性增長。

這支飛蝗大軍從東非出發,沿途經過紅海,中東,南亞,目前到達巴基斯坦,這個時候飛蝗的數量已達4000億隻。

蝗蟲大軍所到之處,寸草不生,途徑國家大多糧食大幅度減產,甚至部分國家出現饑荒,其中印度就因為這場蝗災,使得他們的軍糧損失殆盡,印度政府急於向巴基斯坦停戰求和。

如何治蝗已成為巴基斯坦的重中之重,這段時間網上都在流傳若干年前河北牧場用雞治蝗的經典案例,很多人也就都想,要不要空運「戰鬥雞」大軍過去,然而巴基斯坦為什麼不用雞呢?

有人認為巴方(下文的巴基斯坦都用巴方,巴國來代替)的雞不夠用,河北牧場治蝗的時候,號稱「戰鬥雞」的牧雞,一天能吃70隻蝗蟲不在話下。

但是面對4000億隻恐怖的沙漠飛蝗,筆者粗略算下,這得需要57.14億隻雞,這麼細想想,巴方確實很難拿出這麼多隻雞,還是「戰鬥雞」,巴方拿不出來沒關係,還有它老鐵中國啊,中國一個大型養雞場都有上億隻雞呢,幫巴方空運個幾十億隻不難。

既然不缺雞,那為什麼還不用雞呢?

如果真把一日吃70隻蝗蟲的「戰鬥雞」空運到巴國,那些雞除了不能把蝗蟲消滅乾淨,還會表示:「我盡力了,我太難了,臣妾做不到啊!」

要是仔細看過河北牧場治蝗案例和視頻,不難發現,河北的用雞治蝗,治的是什麼蝗?那些雞吃的八成都是蝗蟲的若蟲形態。而肆虐巴國的沙漠飛蝗,是成蟲形態。

若蟲和成蟲的區別是什麼,若蟲可以理解為蝗蟲的青春期,成蟲就是成年人形態了,若蟲形態的蝗蟲,飛得沒有成蟲的高和遠,外殼沒有成蟲硬,但是若蟲在地面上蹦躂得比成蟲勤。

雞吃蟲子都是在地上叨著吃,只有鳥才會飛起來吃,再野的雞,也就能飛過平房房頂吧,飛得還挺費勁的。

所以說面對成蟲形態的沙漠飛蝗,即便是「戰鬥雞」,想逮住它們也不容易吧。這也是為什麼印度也沒辦法治理蝗災的原因之一,印度不缺雞不假,但是印度的雞多半都是吃了激素吃了激素長大的肉雞,這種肉雞本身自己就一身病,就更不能治蝗了。

所以說對於泛濫的蝗蟲,要麼就噴灑農藥,要麼就用比雞能吃的鴨子去對付他們,其實最好的辦法是人工築巢,吸引鳥類,經實例驗證,利用鳥類治蝗的效率才是最高的,而且專治各種猖獗的成蟲飛蝗。

總之就是不要用雞,大量轉運雞,除了會增加禽流感的風險,剩下的沒啥好處。

之所以這4000億隻沙漠蝗能夠聚在一起,「團結一致」地製造災害,最大的原因就是「蝗蟲效應」,那麼蝗蟲效應是什麼?

沙漠蝗蟲的腸道裡會產生愈創木酚,會將蝗蟲所蠶食的植物裡的物質分解。過程由一種腸道細菌Pantoea agglomerans進行。愈創木酚是其中造成蝗蟲成群的費洛蒙裡的化合物之一。

在這裡筆者需要解釋一下,費洛蒙是一種信號素,信號素就是使這些蝗蟲「團結一致」的主要來源,而愈創木酚是一種刺激性有毒物質,易揮發。

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可想而知,4000億隻蝗蟲一起散發這種物質,足以能夠讓「戰鬥雞」,或者是一些其他的天敵,望而卻步,有所忌憚了。

既然來自東非的沙漠蝗蟲這麼猖獗,那麼這個災害會不會殃及中國?

筆者認為大概率不會。

巴基斯坦跟中國新疆,可是隔著雪域高原的,就算這群蝗蟲意志力強大,忍著寒冷飛過了這道屏障,咱們中國成熟豐富的治蝗經驗,也不會讓它們存活的,要知道咱們國家從上世紀60年代之後,就再也沒有大規模蝗災了,再者,這種蝗蟲的壽命在3個月左右,這些在巴基斯坦的蝗蟲,很多從東非出來也快3個月了,已經到了強弩之末。

衷心地希望巴基斯坦能挺過這次蝗災,更加希望人類對地球好一點,對大自然敬畏一點,除了蝗災,再看看新冠病毒,西歐的大洪水,美國的流感,顯然做了什麼遲早都是要還的。不要等到毀滅的時候,只能無力地聽著來自地球大自然嘲諷:「百因必有果,你的報應就是我!」

相關焦點

  • 4000億蝗蟲侵入亞洲,蝗蟲都怕什麼呢?我國人民治理蝗蟲的方法?
    近日,源起東非的蝗災呈現擴大之勢且進入亞洲,巴基斯坦和印度已有多地受到了共4000億隻蝗蟲的攻擊。中科院生態和昆蟲學家康樂院士康樂介紹,我國蝗災治理非常成功,本輪不會對我國形成嚴重威脅。從非洲開始肆虐的蝗蟲,已經蔓延至巴基斯坦和印度,蝗蟲數量之多、密度之大是近七十年來最多的一次,這次的蝗蟲是沙漠蝗蟲
  • 把雞、鴨送到巴鐵去吃蝗蟲真的有作用嗎?
    我們來看,在養雞場,一隻150天以上的蛋雞一天的食量在100克,這是養雞的常識。一直蝗蟲的體重按照沙漠蝗蟲的平均2g來計算,一隻雞一天的食量是50隻蝗蟲。300萬隻雞一天吃掉的蝗蟲數量是1.5億隻。而蝗蟲有多少呢?根據現在的報導,一些地區蝗蟲數量上千億,密度達到每平方米上萬隻。一旦蝗蟲數量達到億這個數量級,它繁殖的速度是相當快的。蝗蟲從卵中出生到成蝗交配繁殖需要30天,一隻成熟雌蝗一生平均能產卵200~1000粒。在溫帶地區,蝗蟲一般一年生兩代,亞熱帶和熱帶地區可以繁殖3~4代。當年生的蝗蟲多數都可以繁殖,所以一隻蝗蟲當年產的卵,發育成成蟲之後仍然可以繁殖1~3代。
  • 蝗蟲最怕什麼?採取怎樣的綠色環保的方法消滅?
    導讀摘要:蝗蟲最怕什麼?人們採取什麼樣的綠色環保的方法消滅蝗蟲,不破壞生態?蝗蟲最怕什麼?為什麼?目前印度和巴基斯坦境內有四億隻蝗蟲群正在橫掃中亞和東南亞各國,印度和巴基斯坦都與我國接壤,山水相連,很有可能蝗群飛到我國境內的危險綠色植物。
  • 千億蝗蟲逼近邊境,雞鴨等待出擊!吃貨卻在研究蝗蟲怎麼做著吃
    蝗蟲,又稱為「螞蚱」,是一種害蟲,而且是破壞性極強的遷徙性害蟲。據悉,這次蝗災中的蝗蟲數量估計有四千億隻,一天可飛行百餘公裡,白天逆風而行,如大軍過境,密度非常大。而且蝗蟲的食量驚人。凡是它們所到之處,幾乎都是寸草不生,用「慘烈」來形容也不足為過。
  • 一隻蝗蟲20斤,這種鳥一天能吃180隻蝗蟲,它也搞不定
    赫爾西走紅後,一張令人驚嘆的明信片問世了:巨型蝗蟲明信片明信片中有一隻巨大的蝗蟲,提著這隻蝗蟲的獵手,似乎是用獵槍去射殺蝗蟲的。如果這張明信片出現在當代,人們顯然會發覺它是電腦製作的假照片,但在當時,這隻蝗蟲騙過了大眾的雙眼。
  • 蝗蟲聚集後變「喪屍」,「戰鬥雞」也束手無策
    更可怕的是今年5、6月份,屆時非洲地區的沙漠蝗蟲大軍將遠赴重洋飛到印巴,再加上伊朗蝗蟲,聯合國糧農組織近日向全球預警,屆時,蝗群規模或可增長至目前的500倍!這是什麼概念?一小群沙漠蝗蟲平均每天吃掉的食物相當於10頭大象或2500人的口糧。一個較大蝗蟲群平均每天要消滅掉3.4萬人的口糧。目前在非洲肆虐的蝗災將使1900萬人面臨糧食危機。
  • 蝗蟲來襲!建立防禦蝗蟲11道防線
    今年非洲沙漠蝗蟲大爆發!四千億隻,一天吃完3.5萬人口糧。遮天蔽日,漫天遍野!其實只要有一隻母蝗蟲到達南美,一年可以繁殖兩萬億隻蝗蟲,目前沙漠蝗蟲只有四千億隻。阿根廷蝗蟲看了讓人恐怖。廣西桂林全州縣蝗蟲開始爆發了。有人說廣西蝗蟲爆發跟沙漠蝗蟲無關,但是這個結論也許下得太早。沙漠蝗蟲一天飛行一百五十公裡,五天就能飛行七百公裡從寮國飛入廣西併到達桂林。我研究了治理沙漠蝗蟲五道防線,現在可以實施了。五道防線是吸蝗機,捕蝗網,人工網兜捕捉,鴨子飛鳥吃,最後毒藥噴殺。前面四道都已經飛過了,只能毒殺。一定要把蝗蟲消滅在廣西境內,不讓蝗蟲擴散到全國各地。
  • 4000億蝗蟲逼近?曾有3萬隻鴨坐飛機去新疆吃蟲救災
    印度拉賈斯坦邦財政部長說,4000億隻蝗蟲襲擊了該邦,大量農作物被毀,並有向鄰邦蔓延之勢;在該邦駐紮的70萬印軍因糧食被吃光不得不撤軍。印度學者預測蝗災將造成印度糧食減產30%-50%。 印度官員說,抵達印度的蝗蟲,一部分從巴基斯坦過來,一部分是伊朗來的。來自東非的沙漠蝗蟲是最主要的群體。
  • 非洲4000億蝗蟲已到印度和巴基斯坦,下一步真的要到中國了嗎?
    CDA數據分析師 出品2020 年 1 月 24 日,電視新聞報導非洲多國遭遇數25年來最嚴重蝗災。對於生在中國又稍微有一點地理知識,外加小時候在田間抓過螞蚱餵過雞的你來說,一定會對遠在8000公裡外的小蝗蟲毫不在意,難道還能比南美洲巴西的那隻動不動就扇翅膀的蝴蝶還厲害?
  • 巴基斯坦應對蝗災出新招:「變害為寶」,把蝗蟲加工成雞飼料
    巴基斯坦政府近日出招應對25年來最嚴重蝗災,有償鼓勵農戶捕捉蝗蟲,並且「變害為寶」,把蝗蟲加工成雞飼料。【捉蟲止損】巴基斯坦農業中心地帶因今年的蝗災嚴重歉收。法新社10日報導,來自巴基斯坦國家糧食安全與研究部的穆罕默德·胡爾希德和生物技術專家喬哈爾·阿里今年早些時候在產糧大省旁遮普設立試點項目,鼓勵當地農民捉蝗蟲賺錢。所獲蝗蟲經乾燥、切碎後加在家禽飼料中。試點項目選在旁遮普省奧卡拉地區,是因為那裡的莊稼沒有打過農藥,捕獲的蝗蟲適合作飼料。胡爾希德說:「我們首先必須學會捉蝗蟲,然後教當地民眾。」
  • 蝗蟲剋星,Chinese!
    根據15號的新聞報導,4000億隻蝗蟲已經抵達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往年的6000萬倍。 上據天空,下佔土地。 看看這陣勢,有點密集恐懼症的都看不下眼。
  • 蝗蟲太逆天了:群居就變態,雌蟲還能自己生娃
    無論是沙漠蝗還是飛蝗都特別能吃每隻蝗蟲每天能吃掉自己體重的糧食成災的蝗群能達到數十億隻400億隻蝗蟲的蝗群國家免費發雞苗讓河北、新疆等地的牧民牧雞吃蝗一隻訓練好的戰鬥雞一天能吃70多隻蝗蟲等150天後吃純天然蝗蟲長大的珍珠雞也剛剛好長成了最好吃的樣子生態產業鏈相當完美
  • 蝗蟲為什麼這麼厲害?
    朱廣思 科普作者,北京科普作協會員 2019年12月以來,非洲肯亞發生70年來最嚴重的蝗災,衣索比亞和索馬利亞也發生25年來最嚴重的蝗災。
  • 神奇的椋鳥與雞鴨,是蝗蟲的殺手
    2019年4月新疆多地發生蝗蟲災害,數以萬計的粉紅椋鳥發動「空襲」。一隻粉紅椋鳥一天能捕食120至180隻蝗蟲。椋鳥除了粉紅椋鳥,雞鴨鵝鷹也能食蝗於成災之初。2018年曾出動數千隻鴨子和雞。2001年6月新華社報導說,除了粉紅椋鳥,新疆養殖的滅蝗雞鴨也有近70萬隻。
  • 古代蝗災頻發,為何我國現在卻很難見了?蝗蟲被吃成珍稀物種了?
    前段時間出了一則熱搜,標題為「浙江10萬隻鴨子出徵巴基斯坦滅蝗」,網友們了解過後紛紛表示「衝鴨,滅了可惡的蝗蟲」「想不到鴨子們那麼厲害!」其實早在2005年,我國就曾出動30000隻「鴨兵」前往新疆北部滅蝗,根據統計,1隻鴨子1頓能吃100多隻蝗蟲,著實厲害。
  • 蝗蟲為何成災?因為一種可怕的進化策略
    它們只不過吃點綠葉子而已,而且看起來沒什麼防禦力,雞、鴨、鳥,都可以吃它們,隨便跑來一個小孩,都能把它們一腳踩死,所以很多人就弄不懂蝗蟲為何會成災?還有一些人會有腦洞大開的想法,他們說蝗蟲來了中國,只怕是不夠中國人吃的,因為中國本就有一道菜,叫「油炸螞蚱」。
  • 蝗蟲害怕什麼?科學家給出3個答案,你認同嗎?
    根據數據顯示,這些蝗蟲一天可以飛行150-200公裡,而且一天要遲到3.5萬人的口糧,因此,很多國家都進入緊急狀態,拿我們的鄰國印度和巴基斯坦來說,如今它們就準備聯手抗災,畢竟如今這些蝗蟲可能至少會導致它們兩國30%-50%的糧食減產。
  • 4千億隻蝗蟲,相當於186艘10萬噸級航母,如何消滅它?
    螞蚱與蝗蟲,不論是習性或體格都不同。前者是散居動物,飛行能力低 ,以植物和矮樹作糧食;後者則以禾穀為主要食糧,嘴部會變得更大更有力,翅膀變長,令飛行能力由數米大增至數百裡,能穿州跨國,令多國受害。另外,螞蚱比較常見,是雞鴨等家禽的好口糧。夏秋季節,田地裡草叢裡隨處可見。
  • 4000億隻蝗蟲在印度被殲滅?恐怕是低估了蝗蟲而高估了「三哥」
    而且,也不是一天兩天就滅掉的,而是印度已經滅了半年了。更甚至,印度的蝗災,如果後續沒有積極的蝗蟲防治體系,蝗災死灰復燃的可能性極大。如果不深入了解蝗蟲的特性,是沒有發言權的。所以,我們不僅是戰略上要重視,在戰術上要更加重視。1蝗災為何能被稱為三大天災之一水災、旱災、蝗災,在古代被稱為三大天災。
  • 數千億隻蝗蟲,不斷的侵蝕農作物,人類會因此而滅絕嗎?
    而最讓人感到憤怒無比的是,和人類吃同樣的食物也就算了,居然還是一個「光明正大」的賊。它不像小偷般需要偷偷摸摸地偷取糧食,相反在光天化日之下,囂張地以強盜的形式去搶人們的農作物。蝗蟲吃東西的速度很快,還不用多花幾分鐘的時間就吃飽喝足,徒留一臉懵逼的人們在傷心哭泣跺地,除此之外,對蝗蟲無可奈何。千百年來,人們和蝗蟲一直在鬥智鬥勇,可是直到今天,蝗蟲依舊沒有被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