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災來時,「吃貨」可以消滅蝗蟲?史書記載,豬吃蝗蟲長得很快

2020-12-05 文史掠影

蝗蟲俗稱螞蚱,在農村很廣泛,一般認為它是害蟲,但也無法根除,一旦遇到適合大量繁殖的氣候,就會迅速繁殖。然而蝗蟲有個可怕的特性,就是一旦同一區域蝗蟲的數量達到一定值後,它們就會朝著一個方向猛飛,就跟遷徙一樣。而且一邊遷徙,一邊繁殖,越來越多。於是蝗災就來了。

即便是它們飛到不適合其繁殖的地方,依然可以「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所以蝗災時,場面是非常壯觀和可怕的,遮天蔽日,所過之地莊稼不留。根據經歷過民國時期的老人說,40年代初蝗災來時,站到廚房裡,把鍋蓋打開,再把鍋蓋合上,鍋裡就是一鍋螞蚱了,螞蚱連廚房裡的灶王爺貼紙都吃了。因此這樣的蝗災, 無論用什麼農藥,都滅不了,它們碾壓式飛過,無論河流或者村莊,都擋不住它們,會直接撲過去的。

唐朝前半期,是一個跟蝗蟲從始至終作鬥爭的時代。有一則「唐太宗吃蝗蟲」的故事:貞觀二年,京城長安大旱,蝗蟲四起。唐太宗詛咒蝗蟲道:「百姓把糧食當作身家性命,而你吃了莊稼。」拿起蝗蟲就吃,周圍的人忙勸道:「不能吃啊!」太宗說道:「我真希望它把給百姓的災難移給我一個人!」於是就把蝗蟲吃了。

開元三年,蝗蟲遮天蔽日,宰相姚崇主張撲殺蝗蟲,唐玄宗剛剛登基,拿不準主意,很多大臣都不主張撲殺。認為這是上天的示警,任其發展比較好,所做的只是燒香磕頭,希望蝗蟲儘量快點走。當然這是迷信了。

北宋祥符九年,黃河兩岸受蝗災影響顆粒無收,莊稼受到嚴重破壞。某次早朝,王欽若拿著一隻死螞蚱對真宗說:「皇上,我們的誠意已感動上蒼,現在各地的蝗蟲都跳到河裡淹死了,相信用不了太長時間,這場災難就結束了。」宋真宗大喜。次日早朝,只見遮天蔽日的蝗蟲湧入皇宮,蝗蟲在金鑾殿龍椅上歡呼雀躍……。

明朝崇禎初期,蝗蟲肆虐,徐光啟給皇帝上《除蝗書》,裡面有一部分內容,提到了讓「吃貨」消滅蝗蟲,節選其中幾句如下:

蝗可和野菜煮食,曝亁可代鰕米,盡力捕之既除害又佐食,何憚不為?崇禎辛巳,嘉湖旱蝗,鄊民捕蝗飼鴨,鴨極易肥大,又山中人畜豬不能買食,試以蝗飼之,其豬初重二十斤,旬日肥大至五十餘斤……。

上面的意思,是說蝗蟲可以和野菜混到一起煮著吃;曬乾後可以當蝦米吃,盡力撲殺蝗蟲可以除害又可以得到食物。崇禎年間,農民捕殺蝗蟲餵鴨子,鴨子很容易長得又肥又大。用蝗蟲餵豬,十天長30多斤,太快了。

清朝嘉慶、鹹豐年,蝗災肆虐。嘉慶曾寫詩罵大臣:

內外諸臣盡紫袍,何人肯於朕分勞。

玉杯飲盡千家血,銀燭燒殘百姓膏。

天淚落時人淚落,歌聲高處哭聲高。

平時漫說君恩重,辜負君恩是爾曹。

相關焦點

  • 史書中的蝗災,中國現在為什麼很少見了?蝗蟲被吃成珍稀動物了?
    在中國古代,發生蝗災時,人們為什麼不吃蝗蟲呢?中國現在為什麼沒有「蝗災」了呢今天我們就來重點講一講這個問題。蝗蟲俗稱「螞蚱」,蝗蟲的種類非常多,在生物學分類上有一個蝗總科,地球上大約有1萬多種昆蟲屬於蝗總科,分布最廣泛的蝗蟲則是飛蝗。蝗災,通常就是飛蝗所造成的。
  • 千億蝗蟲逼近邊境,雞鴨等待出擊!吃貨卻在研究蝗蟲怎麼做著吃
    這幾天,看過電視新聞或者是上過網的人估計都知道非洲正在鬧蝗災吧!蝗蟲,又稱為「螞蚱」,是一種害蟲,而且是破壞性極強的遷徙性害蟲。據悉,這次蝗災中的蝗蟲數量估計有四千億隻,一天可飛行百餘公裡,白天逆風而行,如大軍過境,密度非常大。而且蝗蟲的食量驚人。凡是它們所到之處,幾乎都是寸草不生,用「慘烈」來形容也不足為過。
  • 古代常見蝗災,但現在中國為什麼沒有蝗災了?蝗蟲都被吃貨擼了嗎?
    在中國古代,發生蝗災時,人們為什麼不吃蝗蟲呢?困擾中國農民數千年的「蝗災」,為什麼現在很少見了?今天我們就來重點講一講這個問題。蝗蟲俗稱「螞蚱」,蝗蟲的種類非常多,在生物學分類上有一個蝗總科,地球上大約有1萬多種昆蟲屬於蝗總科,分布最廣泛的蝗蟲則是飛蝗。蝗災,通常就是飛蝗所造成的。
  • 蛙類鳥類都是蝗蟲的天敵,為何蝗災來的時候依然無法阻止?
    元朝泰定四年(1327)洛陽蝗災,蝗蟲前後來了兩次,鳥群也飛來兩次,在洛陽上空開了兩場「蝗蟲宴」。明朝天啟二年(1622)的山東新泰蝗災,更把禿鷲都招來了,又是一頓猛吃……除了飛鳥外,其他「蝗蟲天敵」也常來湊熱鬧,清朝同治二年(1863)的曹縣蝗災,就引來了漫山遍野的蛤蟆,逮著蝗蟲就「便吞食之」。
  • 蝗蟲,蝗災與人類
    不過很多學者認為,侏羅紀時期,恐龍成為霸主時,蝗蟲的蹤跡也已經在地球上隨處可見啦。 蝗蟲的後腿普遍很發達,用後腿可以跳到身體數十倍長的距離。後翅為半透明。一些種類的蝗蟲翅膀退化變小,一些種類如菱蝗已喪失飛行能力。
  • 蝗災時的蝗蟲不能吃嗎?有人吃蝗蟲和蝗災靠人吃完全是兩碼事!
    有人吃蝗蟲和蝗災靠人吃解決兩碼事,你不會真覺得靠人吃能消滅蝗災吧?太文盲了,一是大規模蝗災蝗蟲有毒,吃多了會死人,其次數量太多,快速吃完一個地方的糧食就飛走,蝗蟲能飛一兩千米高。在沒有現代科技加持的古代,蝗災是無解的。其實吃不吃的真的沒所謂,人類不缺這點蛋白質,主要也還是因為不好捉,現在工業滅蝗普遍還是飛機噴灑農藥,但都集中在前期預防,對這種成規模的流動性大群體是否有效真的存疑。
  • 古代蝗災頻發,為何我國現在卻很難見了?蝗蟲被吃成珍稀物種了?
    前段時間出了一則熱搜,標題為「浙江10萬隻鴨子出徵巴基斯坦滅蝗」,網友們了解過後紛紛表示「衝鴨,滅了可惡的蝗蟲」「想不到鴨子們那麼厲害!」其實早在2005年,我國就曾出動30000隻「鴨兵」前往新疆北部滅蝗,根據統計,1隻鴨子1頓能吃100多隻蝗蟲,著實厲害。
  • 蝗災時的蝗蟲不能吃嗎?為什麼?
    由於4000億沙漠蝗蟲到達印度之後,有概率會東移南下,甚至會進入到我國雲南地區,所以如今控制了,那對我國的影響基本上解除,但是印度也說明了。在6月份的時候,「蝗災」可能會「捲土重來」,那麼我們也必須提前準備下,這不是說一定會來,但是準備是沒有錯誤的。在這麼多的蝗蟲面前,可能不少的人「嘴又不聽話了」,很多人會這樣的一個問題。蝗災時的蝗蟲不能吃嗎?
  • 史書中的「蝗災」,為何中國現在很少見?蝗蟲被吃成珍稀動物了?
    文/淺弋道歷史看過古裝劇的小夥伴對封建時期的都蝗災略知一二,突如其來的蝗災對食不果腹的百姓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在科技落後的封建時期,人們對蝗災束手無策,由於沒有科學的根治方法,鋪天蓋地的蝗蟲讓百姓頭痛不已。
  • 蝗蟲來襲!建立防禦蝗蟲11道防線
    該來的總會來的,不要抱有僥倖心理。要積極防疫,我即將發布消滅蝗蟲十一套方案。幾公裡長几百米高的捕蝗網一次可以捕捉幾百噸蝗蟲,高的網可以用直升機拉。這道防線可以捕捉到大量蝗蟲。但是還有漏網的,我們要繼續捕捉。
  • 古代發生蝗災時,為啥災民寧可挨餓也不吃蝗蟲?專家:想吃也不能吃
    我們經常聽到除四害,比如蒼蠅、老鼠、蟑螂、蚊子這些個動物昆蟲都會對人類的生活質量產生負面的影響,所以政府才會號召大家一起消滅它們,把家園建設得更加美好。 在古時候也有這麼一種昆蟲,它的泛濫成災不僅會干擾到生活質量,更多的時候是直接威脅人的生命的,它就是蝗蟲。
  • 吃貨治蝗?醒醒吧,群居蝗蟲有毒!
    幾個月來,非洲和亞洲部分地區都遭受蝗災。儘管印度蝗災已經基本結束,但非洲的蝗蟲卻似乎有著愈演愈烈的趨勢。面對這樣的新聞,有人甩出了「吃貨治災」的老思路,調侃道:「蝗蟲要是敢來,我們就起鍋燒油,吃絕它。」然而蝗災真的可以靠吃貨解決嗎?
  • 東非蝗災蔓延 是誰吹響幾千億隻蝗蟲的「衝鋒號」
    近日,憑藉著驚人的遷徙能力和繁殖能力,幾千億隻蝗蟲從非洲蔓延至中東地區,並直抵南亞進入印巴,逼近我國。引起蝗災的主角就是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直翅目蝗科下的成員,它們在全世界範圍內共有1萬多種,在中國有300多種。一隻蝗蟲不可怕,千億蝗蟲卻能摧枯拉朽,蝗災來時,密密麻麻的蝗蟲鋪天蓋地,所到之處寸草不生。這種身披「利甲」的昆蟲何以有如此大的破壞能力?
  • 十九世紀那場人類最大蝗災 美國人究竟是如何「消滅」蝗蟲的?
    今天我們要對比想像和現實,說說十幾年前關於蝗災的一部紀錄片與一部電影。剛剛孵化的幼蟲一天就能吃下等於體重三倍的食物,如果換成人類,那等於一名青少年一天要吃掉180斤的食物。這部《蝗蟲過境》的紀錄片播放於2005年。它記錄的是一場新世紀初發生在西非和中非地區的巨大蝗災。在這裡,導演提出了一些非常新穎的觀點,比如蚱蜢如何變成蝗蟲?
  • 靠吃貨治蝗可行嗎?答案是——群居蝗蟲有毒!
    幾個月來,非洲和亞洲部分地區都遭受蝗災。儘管印度蝗災已經基本結束,但非洲的蝗蟲卻似乎有著愈演愈烈的趨勢。面對這樣的新聞,有人甩出了「吃貨治災」的老思路,調侃道:「蝗蟲要是敢來,我們就起鍋燒油,吃絕它。」然而蝗災真的可以靠吃貨解決嗎?
  • 敘詭筆記|1644年蝗災:蝗蟲竟然「環抱人而蠶食之」
    畢竟,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農業大國,中國曾經飽受蝗災之苦,這一點不僅在史書裡多有記載,而且在古代筆記中,更是從方方面面都有所體現。一、眼望蝗蟲不敢滅早在《詩經》裡,就有「去其螟螣,及其蟊賊,無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的記載,蝗蟲即是為害田稚的「螟螣」之一。在中國古代,因滅蝗而在歷史上留下英名者,首推姚崇。
  • 蝗蟲為什麼這麼厲害?
    朱廣思 科普作者,北京科普作協會員 2019年12月以來,非洲肯亞發生70年來最嚴重的蝗災,衣索比亞和索馬利亞也發生25年來最嚴重的蝗災。
  • 一隻雞一天能吃下70隻蝗蟲,為何巴基斯坦不用雞來消滅蝗蟲?
    蝗蟲大軍所到之處,寸草不生,途徑國家大多糧食大幅度減產,甚至部分國家出現饑荒,其中印度就因為這場蝗災,使得他們的軍糧損失殆盡,印度政府急於向巴基斯坦停戰求和。有人認為巴方(下文的巴基斯坦都用巴方,巴國來代替)的雞不夠用,河北牧場治蝗的時候,號稱「戰鬥雞」的牧雞,一天能吃70隻蝗蟲不在話下。
  • 古代鬧蝗災,為啥百姓寧願挨餓也不吃蝗蟲?專家:他們不能也不想
    而今年又是一個庚子年,結果就是全球新冠疫情,非洲蝗災等等。而且,在這個秋天時候,非洲的蝗災在夏天消停了一會兒之後,又再次捲土重來。蝗災發生時,會有鋪天蓋地的蝗蟲四處取食,所到之處是寸草不生,是一種非常可怕的自然災害。
  • 印巴蝗災有多恐怖?蝗蟲聚集後變「喪屍」,「戰鬥雞」也束手無策
    印度此次蝗災主要集中在西部的拉賈斯坦邦和古吉拉特邦,導致40萬公頃面積農作物減產或絕收。中國農科院專家稱,沙漠蝗災通常每年5、6月份才會在印巴等國爆發,今年提前了好幾個月,是因為去年較嚴重的蝗災使很多蝗蟲在巴基斯坦和印度交界處留下了蟲卵,目前發生的沙漠蝗災是由當地留下的蟲卵孵化形成的。按照專家的意思,很多蝗蟲還處於「幼年階段」,還沒發育成完全體,所以危害沒有達到極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