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墮胎禁令」引燃全球討論,各國選擇呈兩極化

2021-01-10 大白新聞

【編輯/何婧 統籌/劉姝蓉】當地時間5月30日,迪士尼公司CEO鮑勃·伊格爾(Bob Iger)向路透社表示,如果喬治亞州新的法案生效,迪士尼將繼續在該州拍攝電影「是不現實的」,「我認為很多員工會不希望在喬治亞州工作,而我們也必須考慮他們的想法。目前我們正在觀望中。」這項法案就是5月7日喬治亞州的共和黨州長籤署的《心跳法案》,法案禁止孕婦在檢測到胎兒心跳後墮胎。

「墮胎禁令」反對者5月21日在美國國會大廈舉行抗議(圖片來源:法新社)

美國法案拉鋸戰仍在持續

據福克斯新聞報導,在懷孕六周左右時,許多女性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懷孕了。該法案還規定,為孕婦實施墮胎手術的醫生或將面臨2年監禁及被吊銷醫生執照。不過法案也規定,在懷孕危及母親生命安全,或是專家確認未出世的嬰兒患有嚴重先天性疾病導致其出生後難以存活,可以實施墮胎。

隨後美國視頻流媒體Netflix、華納集團、NBC環球集團、CBS、AMC、索尼和Viacom也公開表示,將考慮不在美國喬治亞州拍攝影視作品。根據美國電影協會(MPAA)的數據,影視行業在喬治亞州創造了超過9.2萬個工作崗位,2018年大約455個電影和電視在喬治亞州拍攝。

而就在迪士尼公司表態的同一天,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州長表示他在當天籤署了《心跳法案》。這是美國南部和中西部各州限制女性墮胎權的最新立法動向。

此前美國的密西西比州、俄亥俄州、肯塔基州都已通過了此法案。除上述5個州以外,密蘇裡州禁止懷孕8周以上孕婦進行墮胎,猶他州和阿肯色州規定懷孕18周以上禁止墮胎,阿拉巴馬州則幾乎禁止所有情況下的墮胎。

密西西比州的這項法案原定於7月1日正式生效。據美國中文網報導,當地時間24日,美國一名聯邦法官做出裁決,駁回了密西西比州此前通過的「心跳法案」。聯邦法官卡爾頓·裡夫斯法官在裁決中寫道,該法律「對婦女權利有直接傷害的威脅,特別是考慮到大多數婦女在6周之後才開始尋求墮胎服務。」

同日,公民自由聯盟(ACLU)等就阿拉巴馬州日前通過的墮胎禁令提起上訴。這項法案的阿拉巴馬州州長艾維承認該法案是無法執行。但該法案的提出者表示,這是試圖讓最高法院重新審視其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羅伊訴韋德案裁決,該裁決確立了美國婦女墮胎的權利。

胎兒到底是不是「人」?

1973年「羅伊訴韋德案」(Roe vs. Wade)既是世界女權史上的經典判例之一,也是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開創性傑作。

華東政法學院法律史研究中心的陳靈海教授曾對此案進行述評。

1969年,原告瓊·羅伊聲稱自己遭強姦懷孕,德州法律卻禁止墮胎,她付不起到其他州做墮胎手術的錢,不得不繼續懷孕。她向法院提起訴訟,主張孕婦有權單獨決定何時、何地、以何種理由、何種方式終止妊娠。德州法律侵犯了她的選擇權。

反對墮胎的美國民眾在聯邦最高法院門口示威 (圖片來源於網絡)

韋德代表德州政府應訴,主張生命始於受孕,法律對「人」的保護理應包含胎兒。妊娠過程中,婦女應保護胎兒生命,非經合法正當程序,不得墮胎。

經過漫長訟戰,四年之後,「羅伊訴韋德案」終於在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迎來決戰。首席大法官沃倫及其他六位大法官主張羅伊有權墮胎,大法官倫奎斯特(1986至2005年任首席大法官)和另一位大法官則主張應當保護胎兒權利。最終,羅伊以7:2的比分勝訴。

本案關鍵問題之一,在於胎兒到底是不是「人」,是否具備法律上的人格。

大法官布萊克門代表多數派撰寫判決意見,判決書開頭卻閃爍其辭:「生命始於何時,不但不是一個可以由法院決斷的問題,即使在哲學界、醫學界、神學界,也從來沒有形成過一致的意見,人類的知識還不足以完全揭示生命的全部奧秘。」

他接著寫道:「由法院來回答這個問題是冒昧的和不適當的,同樣,德州法律根據他們認定的某種生命理論而禁止墮胎,也是不恰當的。」

先否定法院自己的認定權,再否定德州立法機構的認定權,為了推出支持墮胎的結論。布萊克門從法律史中找到了依據:西方法律傳統一直對墮胎持寬容態度,19世紀以前的法律從未視墮胎為犯罪,甚至從古希臘、古羅馬時代以來就是如此。英國普通法中,對胎動之前進行的墮胎也不予追訴。

判決進而對反對墮胎的立法理由進行駁斥。立法禁止墮胎,一般有三層考量:遏制性放縱,保證醫療安全,保護未出生的生命。然而,三點都難成立。妊娠早期階段的墮胎危險性,小於繼續懷孕。胎兒未具有體外存活性,也不成為生命保護的客體。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是,任何權利都不是絕對的。生存權是絕對的嗎?似乎是絕對的,但果真如此嗎?胎兒的生存權,就遭到了孕婦健康權、選擇權和隱私權的挑戰。

不過,大法官們也清楚,徹底放任墮胎在深受基督教教義影響的美國仍是不得人心的,採取劃分妊娠階段的折衷方案才是穩妥的:以胎兒能夠脫離母體、藉助人工輔助而成為生命的「母體外存活可能性」作為分界線,分為妊娠前3個月、3個月之後、已具有母體外存活的可能共三個階段,分別設定允許或禁止規則。

「羅伊訴韋德案」之後,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又陸續受理了幾起墮胎案,頗具戲劇性的是,判決結果隨著大法官的人事變動而變動。1983年的「阿克隆市訴阿克隆生育健康中心案」中,支持墮胎的意見勝出,但支持者陣營縮小了(6:3)。1986年的「索恩伯格訴美國婦產科學會案」中,支持墮胎的意見僅一票險勝(5:4)。1989年的「韋伯斯特訴生育健康部門案」中,情況終於發生逆轉(4:5)。1994年的「馬德森訴婦女健康中心案」中,天平再次倒向支持墮胎的一方(6:3)。

2016年6月27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再次對婦女墮胎權做出重大裁決,推翻了2013年德州的嚴苛墮胎限制法案。這是「羅伊訴韋德案」之後又一起重大墮胎訴訟,被視為支持墮胎陣營的又一大勝利。

韓國法院裁定「墮胎禁令」違憲

就在美國各州相繼推出「墮胎禁令」的同時,韓國在這件事上也有了新的動作。

韓國憲法法院當地時間4月11日裁定,韓國現行墮胎禁令違反憲法。韓國憲法法院認為,禁止在懷孕早期墮胎是對孕婦自主決定權的過分侵害,應在一定程度上允許在懷孕早期終止妊娠。

此前,一名婦科醫生主張韓國《刑法》第269條和第270條規定的自願墮胎罪和同意墮胎罪違憲,就此提出違憲審查訴訟。韓國憲法法院9名法官以7比2的結果認為《刑法》中該法條違憲。

韓國憲法法院還裁定,懲罰實施墮胎程序的醫生違憲。該法院要求在2020年12月31日前修訂相關法律,若在期限內相關法律沒有得到修訂,「墮胎罪」法條將被刪除。

韓國《朝鮮日報》稱,所謂「不符合憲法」,事實上認定「墮胎罪」違憲,但為避免引發社會混亂,憲法法院並未立即宣布「墮胎罪」相關法律無效,而是給出了修改法律的緩衝期。

1953年,韓國首次頒布相關法律,禁止在幾乎所有情況下終止妊娠。墮胎女性將被判處1年以下監禁或200萬韓元(約合1.2萬元人民幣)以下罰款;實施墮胎程序的醫生,則面臨2年以下有期徒刑。韓國憲法法院在2012年8月最後一次審查該法的合法性時,以4票對4票維持了這項長期存在爭議的法律。

墮胎禁令的討論蔓延至全球

5月25日,愛爾蘭就是否廢除墮胎禁令舉行全民公投。結果顯示,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投票者投票贊成廢除墮胎法案,投票率達到64.13%。

這一公投結果很快就會讓北愛爾蘭成為英國以及愛爾蘭島地區唯一一個墮胎不合法的地方。

在北愛爾蘭,只有當懷孕嚴重威脅孕婦的生命或健康時墮胎才被允許,強姦、亂倫以及致命的胎兒畸形都不能算作執行法律程序的理由。

支持合法墮胎的組織選擇聯盟(Alliance for Choice)主席坎貝爾(Emma Campbell)堅持認為,民主統一黨的立場違背了北愛爾蘭地區大多數人的意願。「北部地區的投票顯示,正如南部公投的結果一樣,62%到72%的人希望修改法律」,坎貝爾說道。「尤其是在醫療健康領域,我們的權利被無視,這會帶來真正的精神和身體上後果」。

民主統一黨領導人福斯特(Arlene Foster)則表示,愛爾蘭公投的結果對北愛爾蘭的法律不會有任何影響,得由北愛爾蘭議會來討論相關話題。

華東政法學院的陳靈海教授稱,沒有任何人知道,墮胎訟戰之路還要走多遠,還要走多久。【資料來源:觀察者網、路透社、環球時報、美國科技媒體TheVerge、澎湃新聞、福克斯新聞、美國中文網、中國新聞網、法制日報、新京報、朝鮮日報、封面新聞】

相關焦點

  • 美密西西比通過最嚴格墮胎禁令 胎兒滿15周禁墮胎
    美國《世界日報》文章稱,美國密西西比州州長19日籤署全美限制最嚴格的墮胎禁令,胎兒滿15周後,禁止墮胎。但禁令在籤署不到一小時後,就被提出訴訟。墮胎法案在法律及應對挑戰間形成對抗,但相關人士希望聯邦法院最終能判定,在胎兒形成之前,禁止墮胎。目前聯邦法律仍未有此禁令。
  • 「全球暫停」不是永久禁令
    但文中指出,「全球暫停」並不意味著永久禁令。相反,科學家們呼籲建立一個國際框架,在這個框架中,各國在保留自己決定權的同時,自願承諾除非滿足某些條件,否則不批准任何臨床種系編輯的使用。生物技術是「雙刃劍」,影響巨大生物技術引致安全風險,一方面是技術缺陷導致的不良後果;另一方面來自人對生物技術的濫用。
  • 2018年全球最大死因——4190萬列墮胎
    一組冷冰冰的數字永久定格在了「4190萬」,它代表著2018年全球因為墮胎而死亡的未出生嬰兒總數(非自然流產)。2019年1月3日13點全球實時墮胎數據數據來源:www.worldometers.info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最近的統計,世界上每年約有4
  • 電視劇《軍師聯盟》開播引爭議 評價呈兩極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禮智  備受關注的歷史題材大戲《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本版簡稱《軍師聯盟》)才剛剛播出,對這部劇的討論就已經呈現白熱化的趨勢,評價呈兩極化,喜歡的理由是演員演技贊、服化道用心、節奏適當等。不喜歡的主要集中在時間線、人物形象、某些情節與真實歷史不符。
  • 2018年全球最大死因不是事故、不是癌症,竟然是墮胎
    2019年1月3日13點全球實時墮胎數據數據來源:www.worldometers.info2018年全球一般性死亡的總人數為5900萬,而墮胎總數已經達到了4190萬。2018年在全球範圍內,有將近四分之一(23%)的懷孕是以墮胎的方式提前結束的。每出生33個活產嬰兒,同時也會有10個未出生嬰兒是死於墮胎。2018年墮胎所造成的未出生嬰兒總數多於死於癌症、瘧疾、愛滋病/愛滋病毒,吸菸,酗酒和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的總和。
  • 全球安全墮胎會議吸引高級發言人
    全球大會已經吸引了一些極為知名的發言人,其中包括英國國際發展署 (DFID) 新任國際發展次官 Baroness Shriti Vadera 和荷蘭發展合作大臣 Bert Koenders。Population 主席 Christine McCafferty;加納的 Fred Sai 教授;國際計劃生育聯合會 (International Planned Parenthood Federation) 總幹事 Gill Greer;曾任加納衛生部長和 Ipas 非洲副總裁的 Eunice Brookman-Amissah 博士;Catholics for a Free Choice(天主教徒促進選擇自由組織
  • 科迪·羅茲親口承認AEW考慮變成三小時節目,網友反應呈兩極化!
    北京時間2020年7月31日消息,今天整個摔角界出現了兩個大消息,第一個消息便是WWE推出了第二季度的財政報表,在上一篇文章中,平妹也做出專業分析,未留意的朋友可以稍後關注一下,而現在平妹要講另一個重要消息,今天AEW執行副總裁科迪·羅茲做客了知名媒體ESPN的專訪,期間科迪·羅茲親口承認AEW考慮變成三小時節目,此話一出便迎來了網友的激烈討論
  • 9012年了,為何女性墮胎問題卻在美國掀起了「政治風浪」?
    許多人稱,越來越多州出臺反墮胎法案是「一種倒退」。據《紐約時報》報導,今年以來,美國已有八個州通過了反墮胎法案。另還有多個州通過法案,若最高法院推翻了1973年的「羅伊訴韋德案」,他們的反墮胎法案將自動生效。▲當地時間5月21日,美國紐約,墮胎權利活動家抗議阿拉巴馬和喬治亞等州通過嚴厲的反墮胎法。
  • 全球疫情大爆發,美國對歐洲實施旅行禁令,NBA停賽
    他同時強調,各國依然能夠扭轉「大流行」的走勢,遏制「大流行」,全球聯手防控刻不容緩。美國東部時間11日晚9點,美東時間11日晚,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橢圓辦公室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宣布自本周五凌晨起,對歐洲推出旅行禁令,為期30天。川普表示,英國將不受該禁令影響。川普表示,將額外提供2000億美元的流動性,並要求財政部推遲部分納稅繳款,不計利息或罰款。
  • 清研智庫:中國的垃圾進口禁令對西方意味著什麼
    中國嚴格限制垃圾進口的舉措在全球範圍內引起了震動,廢物回收行業機構稱其對全球的影響是破壞性和災難性的。一些發達國家最初試圖將垃圾離岸轉移到東南亞其他市場的努力基本失敗,因為各國紛紛效仿中國,實施自己的禁令。
  • 全球航空業2020第三季度業績再創新低 禁令緩和 趨勢或逆轉
    據ainonline網站10月26日報導,ADS(英國航宇、國防及安防工業協會)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航空業訂單和交付再創新低。由於第二波疫情來襲,引發旅客出行需求進一步下降,航空公司也在繼續縮減運力,第三季度僅有13筆新訂單,與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了91.4%。ADS的最新數據顯示,第三季度共交付了173架飛機,這也創下了歷史新低。
  • 周杰倫新歌《不愛我就拉倒》一經發布,網友反應呈「兩極化」
    周杰倫新歌《不愛我就拉倒》一經發布,網友反應「兩極化」。5月15日,周杰倫的新歌2018年第二首單曲《不愛我就拉倒》正式發行,周杰倫接受相關媒體參訪時表示,為了讓粉絲喜歡上新歌,更是吐槽了一回告白氣球。
  • 用流產胎兒細胞研發新冠疫苗,被反墮胎團體抗議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學術頭條隨著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範圍內的迅速蔓延,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成為當務之急且備受矚目。根據目前世界衛生組織的說法,世界各地的研究小組正在努力開發130多種針對新冠肺炎的候選疫苗,截至 6 月 2 日,已有 10 種進入人體試驗。
  • 中國絕不做「世界垃圾桶」,禁令已生效,各國收到強烈信號
    長期以來,我國一直都是全球最大的垃圾進口國,現在,中國絕不做「世界垃圾桶」,一紙禁令震動世界,看誰還敢為非作歹。據參考消息網報導,近日,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海關總署發布《關於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有關事項的公告》稱,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將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禁止我國境外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引發外媒關注。
  • 少女墮胎是二次傷害?該聲討男權還是美國政府?
    這個寡言少語的冷麵女孩,選擇沒有把過去的經歷告訴面前的醫生。她同時回絕的是銀幕之外觀眾的窺探欲望。在此之前,她很堅決地不要肚子裡的孩子,包括Tilda提到的打鼻洞的舉動,都是在強調她自己的意志和決定。另外不得不提的,是那個時刻拖累兩人的大箱子。我在一篇導演採訪裡看到的解釋是,希特曼是在雜誌裡讀到過一篇有關前往紐約墮胎的女性的文章,其中提到,她們總是過度打包。
  • 汽油動力汽車在英國魁北克面臨加急禁令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呼籲從冠狀病毒大流行中尋求「綠色復甦」,這種流行不僅破壞了公共衛生,而且破壞了世界經濟,各國正在為以前採取的措施提出時間表。自2030年起,英國政府禁止銷售由內燃機驅動的新車,這是自政府首次研究該政策以來的10年。
  • 美國這州州長籤字「遭強暴及亂倫」懷孕也不能墮胎
    這份號稱美國「史上最嚴墮胎法案」,禁止了「遭遇強暴及亂倫」等絕大多數墮胎理由,僅放過「孕婦面臨嚴重健康威脅」的情況。協助墮胎的醫生面臨終身或最高99年監禁,但女性當事人不會受罰。周二投票時,民主黨曾試圖加入「遭受強暴及亂倫」的豁免修正案,但未獲同意。
  • 狼殿下口碑兩極化嚴重,差評與劇情無關!
    #肖戰狼殿下#《狼殿下》全集上線,豆瓣雖未開分,但口碑已出現兩極化而且兩極化非常嚴重,參與打分的,要不是一星,要不是五星,站中間的少之又少!關於劇本身的優劣尚未可知!才剛剛上線一夜,男主王大陸發博稱也才看到12集,再快的速度也不可能49集全部看完。可,口碑為何如此快就出現兩極分化?一方面是好評,而另一方面的差評,幾乎都與劇情無關。絕大部分都是吐槽肖戰的差評和大讚肖戰的好評,毫無客觀的打分。
  • 全球水資源危機 對世界各國的外交政策帶來嚴重挑戰
    全球水資源危機,不僅僅是一個關乎生存與死亡的問題,還對世界各國的外交政策帶來嚴重挑戰。水資源危機與技術解決方案近幾十年來,全球在三個方面面臨愈加嚴峻的水資源挑戰。隨著全球人口總量的增加以及城市人口呈爆炸式增長,找到足夠水源既能滿足作物灌溉的需要,又能滿足城市人口的生活用水需求就越發困難。這一挑戰直接導致世界性的對主要河流與地下水過度開發的問題。其次,水文循環變幻無常,太多的降雨會導致洪水災害,太少又會導致乾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