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宣布自2021年1月1日起,將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長期以來,我國一直都是全球最大的垃圾進口國,現在,中國絕不做「世界垃圾桶」,一紙禁令震動世界,看誰還敢為非作歹。
據參考消息網報導,近日,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海關總署發布《關於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有關事項的公告》稱,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將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禁止我國境外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引發外媒關注。據法國《費加羅報》網站2020年12月31日發表題為《中國不願再做世界其他地方的垃圾桶》的報導稱,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近30年時間裡,全球其他地區的垃圾有超過45%都出口到中國內地,全球72%的塑料廢棄物最終都輸出到了中國大陸和中國香港。
報導指出,然而,出口的垃圾並不都是可回收的,對環境的影響也引發了關注。不想再做「世界垃圾桶」、本身也是垃圾產出大國的中國2017年就表達了減少垃圾進口的決心,並在2018年和2019年逐步公布了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的名錄,並最終從2021年起全面禁止進口固定廢物。報導稱,不斷增長的全球垃圾出口的部分份額轉向了東南亞。現在,其他亞洲國家也開始改變規章,減少塑料垃圾進口,自2019年起,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曾將多個被認為對環境有害的塑料垃圾貨櫃原路打回。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國對跨邊境廢棄物的質量要求出臺了更為嚴苛的政策。對於紙板和金屬等產品,要求美國和其他回收商必須改變原有的技術和分類方式來滿足中國的新標準。
據法新社2020年11月27日報導稱,中國全面禁止固體廢物這一舉動,標誌著三年來逐步停止接收境外垃圾的行動到達頂點。一段時間以來,中國一直在進口固體廢物,當地企業對這些廢物進行清潔、粉碎,並將其轉化為工業原材料,當一些材料無法回收或妥善處理時,往往會造成汙染。此後,中國逐步禁止進口不同類型的塑料、汽車零部件、紙張、紡織品以及廢鋼鐵或木材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