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蟬所代表的寓意嗎?你可發現蟬其實是沒有聽覺的

2020-12-04 無憂無慮的燕子

每當天氣炎熱的時候,到處都有嘰嘰喳喳的叫聲,我婆婆每到吃完晚飯之後,便會拿著電燈出去給孩子們捉知了吃。孩子們一開始不敢吃,看到大人吃了她們也就不害怕了。記得我懷孕的時候,婆婆給我捉了很多,說是蛋白質極高,我也是捏著鼻子吃了兩個。別看蟬樣子不好看,吃起來挺香的,不知道你吃過沒有?

說起蟬很多人都再熟悉不過了,蟬又稱知了。是一種較大的吸食植物的昆蟲。蟬的一生必須經過卵、幼蟲和成蟲三個階段。卵產在樹上,幼蟲生活在樹下。成蟲之後則又回到樹上,產卵的成蟲會在樹上鑽幾十個孔,然後不吃不喝等待死去。到了第二年就會在樹孔裡鑽出幼蟲,雌蟬就這樣完成了它一生的使命。

你知道蟬的寓意嗎?蟬在中國代表復活和永生,這和它的生長特徵有關。蟬的一生幾乎都在樹上,從開始的卵到最後變成飛蟲,它們不喋不休的為下一代而奉獻自己。在古代的葬禮中,人們總把玉蟬放入死者口中,以代表他的生命可以繼續延續。從古至今,人們都對蟬嘹亮的歌聲所好奇。沒人知道它們為什麼會不停的「高歌」,可愛捉蟬的人們應該發現,其實蟬是聽不到聲音的,它可是個地地道道的「聾子」。不可思議吧,我也是偶爾發現的。

如果你在意,你會發現很多動物聽到人類的腳步聲都會本能的逃跑,而蟬從來不會。如果可以做實驗,你將蟬放在樹上,然後站在蟬的身邊很大聲說話,拍手掌,你會發現它還會一直呆在樹上,這就證明了它沒有聽覺。所以只要發現蟬,它肯定跑不了。現在樹木越來越少了,我們這的楊樹都伐的差不多了,估計今年聽不到蟬的叫聲了,不知道你們那還有沒有這種昆蟲了?

相關焦點

  • 蟬噪林逾靜,我們看一下古代「蟬」的文化寓意
    蟬,就是我們俗稱的「知了」,炎炎夏日,不停地鳴叫,影響了人們的睡眠,讓人特別心煩。可蟬在古代實際上有著特殊的含義,與現代人感知到心煩的鳴叫大相逕庭,請你們跟隨著我一起來看看蟬的古代意義吧。
  • 大家知道什麼是蟬猴嗎?知道怎麼捉蟬猴嗎?
    「我猜不出來,你快告訴我吧」,正說著星星突然「哎呀」叫了一聲,她趕緊把手裡的東西扔地上,我一看原來是一隻蟬猴,蟬猴也是有一對小鉗子,夾著肉可疼了,我趕緊抓著星星的手,她的手心被蟬猴夾了一下,紅紅的,看來被夾的不輕啊,我抬頭看著星星:『很疼吧』,她抿著嘴點點頭,眼睛裡的淚水直打轉,我生氣得要把地上的蟬猴踩扁:『哼,讓你夾我家星星,看我不收拾你』,星星看我真要把蟬猴踩扁就趕緊拉住我
  • 綠樹深處的琴聲:蟬
    文/張國雄 蟬,是蟬科昆蟲的代表種類,在昆蟲世界裡,很有名氣。人們對蟬,最感興趣的,莫過於它的低吟淺唱。炎熱的夏天,從日出到日落,綠樹叢中,它們都在引吭高歌,精力的充沛令人嘆服。
  • 你遭難了嗎:孤島求生第一天,妹子為了活下來,連蟬都吃!
    初來一座陌生的孤島,其實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水源、食物、安全,如果來到的是《巨蟲列島》,那結果可能會必死無疑,畢竟你手無寸鐵,打不過那些巨蟲。因此當你來到一座孤島的時候,千萬不要深入,現在周邊選個安全地方居住。
  • 走入蟬的世界:金蟬脫殼 一鳴驚人
    長期蟄伏,破土而出蟬是夏天才有的昆蟲嗎?「大家一般都這麼認為,但其實並不是的。在海南,其他季節也同樣有蟬,比如我們會形容春蟬的叫聲類似於『來了來了』,夏蟬是『熱死了熱死了』,秋蟬是『服了服了』。」可以說,在這可寥寥幾筆帶過的成長過程中,蟬的「高光時刻」是發生在蛻皮羽化環節。「蟬在蛻皮時背部會出現一條裂縫,頭先掙扎出來,然後是身軀,沒過一會兒,翅膀會逐漸清晰長出,便開始起飛,只剩下樹幹上滿是泥土的外殼。這真的是現場版的『金蟬脫殼』。」
  • 蟬的蛻變過程你見過嗎?
    各位看官,蟬(爬叉)的蛻變過程你見過嗎?蟬的蛻變,就酷似人們的生活,不經歷風雨,就很難見到美麗彩虹。生活不易,生命無常,且行且珍惜吧!>各位看官,蟬(爬叉)的蛻變過程你是不是沒有見過啊?
  • 蟬花的功效你知道嗎?
    2、隋唐甄權的《藥性論》記載:「其蛻殼,頭上有一角,如冠狀,謂之蟬花,最佳。味甘寒,無毒。主小兒天吊,驚癇瘈,夜啼心悸。」3、宋朝蘇頌《圖經本草》中有「今蜀中有一種蟬,其蛻殼頭上有一角,如花冠狀,謂之蟬花。」
  • 古人為何喜歡蟬?居高食潔,蟬蛻於汙濁,淺談古代蟬紋及蟬文化
    ③貂蟬籠巾其實是罩在梁冠外的網紗狀的方形帽,也就是「內冠外籠巾」,而不是一體的。在整場加冠典禮中,只有中書令李柏舟戴了貂蟬籠巾。可見這「貂蟬籠巾」不是一般大臣能佩戴的。確實如此,只有一二品大員,又是幾朝老臣的才有資格佩戴貂蟬籠巾。此外,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嗎?在皇帝、齊王的冕上也有蟬的紋飾,這也是有例可循的。
  • 蕎麥和十七年蟬
    第三次就在隔夜,我和裡則林約好去上山找蟬猴,帶了手電筒,編織袋和粘著口香糖的長杆。來到樹下時,發現竹蓆猶在,蕎麥卻不見了蹤跡。裡則林檢查了一下席上諸物,並沒有楊梅,正沮喪時,猛聽到上方有人問話,你倆找啥?我倆頓時如遭遇晴天霹靂,忙拿起電筒往樹上照,結果看到發現一隻巨大的蟬猴,哦不,是蕎麥正穩穩騎在樹杈上。我問,你在樹上幹嘛?
  • 海南周刊|走入蟬的世界 金蟬脫殼 一鳴驚人
    跟隨專家學者的解讀,讓我們共同走進蟬的世界。自然愛好者在鸚哥嶺拍到的蟬。袁浪興 供圖長期蟄伏,破土而出蟬是夏天才有的昆蟲嗎?「大家一般都這麼認為,但其實並不是的。可以說,在這可寥寥幾筆帶過的成長過程中,蟬的「高光時刻」是發生在蛻皮羽化環節。「蟬在蛻皮時背部會出現一條裂縫,頭先掙扎出來,然後是身軀,沒過一會兒,翅膀會逐漸清晰長出,便開始起飛,只剩下樹幹上滿是泥土的外殼。這真的是現場版的『金蟬脫殼』。」
  • 飛蟬你家在哪,為什麼你會來人類居住的地方,你知道嗎?你會受傷
    今晚飛來了三隻綠色草蟬,它們為什麼不怕危險來到人類的家躲著。也許我知道原因,可能是它們生存環境遭到挑戰。看書的,書上這說。它們家在草叢裡,樹上。不知道為什麼人類在世界上最擁有智慧可以決定所以動物和大自然生和死的最高指揮官。問心一句,我們真的有愛過它們嗎?
  • 蟬的生死輪迴
    不過從詩的內容來看,它所傳達的是貴族階層的情緒,應無疑問。從曹國的特定背景來看,一則其地多湖泊,適宜於蜉蝣生存,一則其國力單薄,處於大國的威逼之下,這裡的士大夫也許因此對人生更多憂懼和傷感。這詩的情調自然是有點消沉的。但人一旦追問自己:「你是誰?你往哪裡去?但從另一個角度說,對死的憂傷、困惑、追問,歸根結蒂是表現著對生的眷戀。
  • 世上昆蟲千萬種,為何偏愛蟬一個
    高寒的西北地區也許不那麼顯著,可在我國的其他地區,蟬,是夏天不容忽視的存在,在天氣溽熱、樹木繁盛蔥蘢的地方,夏日最常聽見的就是蟬鳴,蟬聲如雨,一聲聲、一陣陣,聲嘶力竭般地歌唱著。那麼,蟬在歌唱什麼呢?
  • 摩西英語教你趣味學英語——蟬與雪茄有關?
    你了解知了的英語怎麼說嗎?知了的英語又和什麼人或事物是有聯繫的?下面,摩西英語「詞源法」就來跟大家好好說說知了。知了,學名叫蟬,是六足亞門-昆蟲綱-有翅亞綱-半翅目等翅亞目中(現為頸喙亞目)蟬總科中的動物的總稱,目前發現的有2000多種。
  • 童年的樂趣(六)——捕蟬
    每到夏天,門前屋後的小樹林裡處處可聽見蟬們「知了——知了——」地鳴叫,捕蟬是孩提時我們年年如此玩不厭的一種遊戲。那時的我們個個都是捕蟬的高手。在枝繁葉茂的林間,蟬鳴聲此起彼伏。豎耳傾聽,很快就能分辨出蟬潛伏的方位,循聲望去,一隻可愛的蟬就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然而它卻不知道自己大禍將至,還在得意地叫著。捕蟬的方法很多:一是手捉;二是長竹竿或木竿頂部拴一個塑膠袋或者布兜網;三是長竿頂粘一麵筋粘。
  • 聒噪的蟬,竟是漢代人身上的美物,嘴裡的美食,一生的榮光
    又到了酷暑難耐的夏季,不知道您是否能聽到樹上的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呢?也許現在的蟬的蹤跡少了,也許你看到了蟬會覺得它相貌醜陋,棕灰色的身軀上有兩對膜翅,頭部又短又寬,一雙大黑眼珠子凸出來,胸前還有一對鉗子。這麼一看還真是讓人愛不起來呢!
  • 真菌操控下的「殭屍蟬」:即使腹部沒了,交配也不會停止!
    夏日炎炎正好眠,但「知了」「知了」一直鬧的人心緒不寧,儘管我們很多朋友都吃過美味知了猴,但仍然很討厭這些小傢伙沒完沒了的「知了...知了」,不過如果你在今年6月18日看到過《PLOS病原體》上發表的一篇論文的話,你就會對這些「知了...知了」的傢伙表示無限同情!
  • 蟬存十七年,知鳴為一夜.
    蚯蚓的出現似乎只是一個小插曲,十七年蟬重新回歸黑暗,和漫長的等待。但他沒有想到,還能再度遇到蚯蚓。蚯蚓第二次見到十七年蟬,他依舊維持著不變的姿勢,時間在他身上仿佛是靜止的,沒有留下絲毫痕跡。這次的蚯蚓聽說了十七年蟬和水姜的約定,知道他在等一朵花的盛開。
  • 蟬的一生
    夏天的時候,我們總可以聽到蟬的叫聲,聲音很大,而且總是打擾到我們睡午覺,但你有沒有想過,這些蟬是從哪裡來的呢?
  • 各式各樣的玉雕蟬!還有一種你一定沒見過!
    壹玉工作室作品—《望春》   有人說,飽而不食者蟬也。蟬立高枝、飲清露,率性縱情,乃高潔之士。   有人說,蟬蛻於濁穢,以浮遊塵埃之外。隱身止語,出世發聲,恰如君子,不鳴則已,一鳴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