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國雄
蟬,是蟬科昆蟲的代表種類,在昆蟲世界裡,很有名氣。人們對蟬,最感興趣的,莫過於它的低吟淺唱。炎熱的夏天,從日出到日落,綠樹叢中,它們都在引吭高歌,精力的充沛令人嘆服。這些「大自然的歌手」,是「昆蟲王國」的音樂大師,以歌聲作畫,為夏日描繪了生動的背景。
蟬文化歷史,長數幾千年之久,昆蟲學家法布爾,在《昆蟲記》裡收入了《蟬》,及《蟬和螞蟻的寓 言》。賈祖章先生的科學小品,也寫了題為《蟬》的佳構。蟬的鳴唱,使無數多愁善感的詩人,留下了難以計數柔情細膩和優美動人的詩篇。
(黑夜的精靈)
對蟬的鳴叫,法布爾是這樣描繪的:「蟬是非常喜歡音樂的。蟬的翼後的空腔裡,帶著一種像鈸一般的樂器。它還不滿足,還要在胸部安置一種響板,以增強聲音的強度。的確,這種蟬為了滿足對音樂的嗜好,犧牲了很多。因為有這種巨大的響板,使得生命器官都無處安置,只好把它們壓緊到最小的角落裡。當然了,要熱心委身於音樂,那麼只有縮小內部器官,來安置樂器了。」法布爾認為,雄蟬是地地道道的「聾子」。但是,現代科學家經過精細的觀察研究後表示,蟬是有聽覺器官的。其聽覺器官,長在腹部的第二節附近,由比較肥厚的象絲一樣的物體組成,上面,布滿靈敏的感覺細胞,和腦神經相連。當聲波傳到聽覺器官的時候,感覺細胞,就把信號傳遞到腦子,蟬也因此就聽到了聲音。
蟬鳴對蟬的本身而言,又有什麼實際意義?
對此問題,我們可作這樣的解釋:雌性的蟬並不發聲,但雄蟬可以發出三種不同的鳴響。一是集合聲,受每日天氣變動和其它雄蟬鳴聲的調節。蟬的鳴叫能預報天氣,如果蟬很早就在樹端高聲歌唱,這就意味著它告訴人們:「今天的天氣可真熱啊!」二是求偶音,用美妙的音喉,來引誘異性。三是悲鳴聲,被人、鳥捕捉,被蜂刺整時,它們都會發出驚駭或乞憐之聲,甚至以發聲來威嚇對方。
蟬用自己尖細的口器,刺入樹皮來吮吸樹汁,所以,當蟬引吭高歌時,你千萬別被其表象迷惑。頗有意思的,是螞蟻等昆蟲,也會遠遠地聞聲而來,享受它們剩下的食物。而這時,蟬又開啟了新的戰場。但樹上的孔,會導致那些樹木枯萎。由此可見,蟬還真是草木躲之不及的害蟲。
[想一想]
蟬鳴的聲音是怎麼產生的呢?
◎議一議
蟬鳴限於雄蟬,雌蟬被剝奪了鳴叫的本能,就這個問題發表評說。
[做一做]
詩歌賞析
蟬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駱賓王這首託物寓志的小詩,是唐人詠蟬詩歌當中最早的一首,頗為後世之人稱道,需好好記憶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