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的西北地區也許不那麼顯著,可在我國的其他地區,蟬,是夏天不容忽視的存在,在天氣溽熱、樹木繁盛蔥蘢的地方,夏日最常聽見的就是蟬鳴,蟬聲如雨,一聲聲、一陣陣,聲嘶力竭般地歌唱著。那麼,蟬在歌唱什麼呢?
1
中國蟬VS西方蟬
我們知道,蟬是一種昆蟲。很多同學都讀過法布爾的《昆蟲記》吧,在《昆蟲記》中,法布爾以三個章節的篇幅介紹蟬:有關蟬的詩歌和寓言、蟬的生活和形態的演化……從《昆蟲記》中我們看到,在西方傳說中,蟬是熱情似火的歌手,卻也是一個缺乏遠見的借糧者——一個簡單卻有些滑稽的形象。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蟬,向來被視為純潔、淡泊、清高、通靈的象徵。
關於蟬在中國古人心目中的特殊地位,很多考古發現可得以證實。早在新石器時代的考古發掘中,就有玉蟬出現,到商代至戰國墓葬中,玉蟬更是常有出土,到了漢代,玉蟬的雕琢與使用更是達到鼎盛。甘肅省博物館就收藏著兩枚青玉玉蟬,一枚玉蟬出土於甘肅省靈臺縣白草坡西周墓,另一枚則是甘肅武威磨嘴子漢墓出土,這兩枚玉蟬正代表著兩個典型的歷史時期。
那麼,為什麼蟬這種昆蟲被古人特地雕琢成玉器,並被廣泛地應用在佩飾和殯葬中呢?換句話說,世上昆蟲千萬種,被人們喜愛推崇的為什麼不是美麗的蝴蝶,或者其他昆蟲,為什麼一定是蟬呢?當然了,夏天群蟬聚噪,蟬是夏季最為常見的昆蟲,按照法布爾的說法,在夏天,人是屋內的主人,蟬是屋外的主人。可是,在萬物繁盛的夏季,可做屋外主人的昆蟲們何其多,蟬又何德何能得此殊譽呢?
沒錯,在我們先人心目中,蟬獨有的品德確實值得人們大加推崇。第一, 蟬飲露不食,高棲枝頭,浮遊塵埃之外。夏天蟬確實棲身於樹木高高的枝頭,卓爾不群,它似乎什麼都不吃,大概只飲樹葉上的露水吧。如此高潔,不沾俗世塵埃;第二,蟬能入土生活,又能出土羽化復生。蛻去舊軀殼,重生天地間,生命竟是如此堅強;第三,蟬數年乃至十數年蟄伏於汙泥濁水中,只為數十天光明中的歌唱!如此熱愛生命,蟬唱的是生命的讚歌!
你瞧,有這許多美德,除了蟬還有哪種昆蟲配用玉雕琢,配被人們推崇備至呢?於是,蟬在中國古人心中是有靈性的生命。除了前面提到的美德,人們又賦予蟬更多的含義:把玉蟬佩在腰間,諧音「腰纏(蟬)萬貫」;雕一隻蟬伏在樹葉上,定名為「金枝(『知了』的諧音)玉葉」;也有人將佩掛在胸前的玉蟬取名為「一鳴驚人」(取蟬的鳴叫聲)……比之高潔,世人更願意發掘蟬的吉祥寓意,想要「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小夥伴是不是趕緊買只玉蟬佩在胸前。
2
西周蟬VS漢代蟬
玉蟬一般分為三種:一、冠蟬,用於帽飾,無穿眼;二、佩蟬,頂端有對穿眼;三、琀蟬,又稱琀,置於亡者口中,刀法簡單,沒有穿眼。冠蟬不多見,一般是佩蟬和琀蟬。
先秦時期的玉蟬大多是做懸掛佩戴的裝飾品用,商周時期的玉蟬主要用於日常佩戴,形制古樸,雕刻粗放,所用玉材質地也欠佳,蟬頭眼大,身翼窄小成細長倒梯形;頭部中央有孔,用來穿繩。蟬身用簡單的陰線刻畫象徵身體部位。省博收藏的這件西周玉蟬就有這個特徵,蟬體扁平,兩面陰線刻畫蟬首、身、翼、足等部位。蟬首寬大,圓睛尖嘴,嘴部有一圓細穿孔,應該是佩玉。
出土於甘肅靈臺縣白草坡西周墓的玉蟬
與白草坡西周墓出土的這件造型古拙的玉蟬相比,省博收藏的磨嘴子漢墓的玉蟬則要精美得多。同樣是青玉,磨嘴子漢墓玉蟬的玉質要純淨細潤得多,該玉蟬背弧鼓微凸,造型簡約,對稱勻美,雕琢手法是典型的「漢八刀」。磨嘴子漢墓這件精美的玉蟬頭中部凸起,下有穿孔,用於系掛,應該也是佩玉。可漢代的玉蟬絕大多數已不僅僅用於佩飾,更多是玉琀,作為喪葬用品中的葬玉而存在。
出土於甘肅武威磨嘴子漢墓的玉蟬
漢代的人多以玉蟬作琀,琀蟬的寓意非常明了:蟬由地下洞出得生。琀在亡人口中,無非是要亡人「蟬蛻」復生,靈魂延續。它的形象是一隻收斂翅膀的蟬。
★欣賞時刻★
(請橫屏觀看)
★小知識★
image2.135editor.com/cache/remote/aHR0cHM6Ly9tbWJpei5xbG9nby5jbi9tbWJpel9wbmcvN1FSVHZrSzJxQzVGYTVjVEhJNndaOXdCem1TMUtZWld2YlpQUFBEcWtwdkRXeldLdlpidE9vaWNaWHRPaWJ6bTlsbUh0UVB6RGcxWnRsYVZSdFpVdzQ2QS8wP3d4X2ZtdD1wbmc=") center center / auto repeat; overflow: hidden;" data-width="100%">
漢八刀
「漢八刀」是中國玉雕技法中十分有特色的技法,是葬玉文化帶來的產物。秦漢時期,在玉器製作上,一變纖巧繁細的作風,表現出雄渾博大、自然豪放的藝術風格。「漢八刀」的代表作品為八刀蟬,其分為佩蟬、冠蟬和「琀」(琀蟬),八刀蟬的形態通常用簡潔的直線,抽象地表現蟬的形態特徵,其特點是每條線條平直有力,入刀力度大,重入輕出,結構對稱,作品用刀乾淨,毫無輔刀之感,整體形象大氣,神韻俱在,俗稱「漢八刀」,其「八刀」表示用寥寥幾刀,即可給玉蟬注入了飽滿的生命力。也就是說漢八刀是指一種刀法簡練的工藝風格,而不是一個工藝專用名稱,更不是專指某一玉器。「漢八刀」技法在中國玉器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是漢玉斷代的一個重要標誌。
★延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