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昆蟲,與蟬一樣,很能引起人的興趣

2020-12-03 農研常識小天地

在南方有一種昆蟲,與蟬一樣,很能引起人的興趣,但因為它不能歌唱,所以不像蟬那樣出名。它在形狀與習性方面都很不尋常,如果它也有一種鈸,它的聲譽,一定會遠遠超過那有名的音樂家。

多年以前,在古希臘時期,這種昆蟲叫做螳螂,或先知者。農民們看見它半身直起,威嚴端莊地立在太陽照著的青草上,寬闊的輕紗般的薄翼,如披風拖曳著,前腿形狀像臂,伸向半空,好像是在祈禱。在當時的農民看來,它好像一個女尼,所以後來,就被人稱為祈禱的螳螂了。

從外表上看來,它並不可畏,而且看上去相當的美麗,有纖細而嫻雅的外形,淡綠的色彩,輕薄如紗的長翼。頸部是柔軟的,頭可朝任何方向自由旋轉。只有這種昆蟲能隨心所欲地向各方面凝視。它差不多可以說具有一個完整的驗。

嫻雅的身材,和前足殘殺的機械,兩者間的差異,真是太大了。它的腰部,非常長面有力;大腿更長,下面有兩排鋒利的鋸齒。在鋸齒之後,再有三個大齒。總之,大腿像一把具有兩排刀口的鋸,摺疊起來時,腿放在中間。

相關焦點

  • 一種吸食植物汁液的昆蟲——蟬
    一種吸食植物汁液的昆蟲,一到夏天的時候就會聽到它們響亮的聲音,它們的頭部又寬又扁並且長有長鬚,眼睛突出但是沒有脖子,飛行速度很快,渾身呈現黑褐色,皮很厚實,像披著一身堅硬的鎧甲,主要分布在熱帶地區。要想分辨一隻蟬是雌的還是雄的很簡單,因為凡是會叫的都是雄蟬,不會叫的都是雌的,雄性發音器在腹基部,當鼓膜受到震動時就會發出聲音,雌蟬由於這個部位構造不完全,所以不能發聲。
  • 讀《昆蟲記·蟬》有感
    來之不易的幸福——讀《昆蟲記·蟬》有感        中山路小學五(7)班 李若妍
  • 玩蟲小記——昆蟲界的變相怪傑——角蟬!
    提起角蟬也許大家沒啥印象,不過它在昆蟲界可是大大的有特點,堪稱昆蟲界的變相怪傑!為啥這麼說呢?
  • 世上昆蟲千萬種,為何偏愛蟬一個
    我們知道,蟬是一種昆蟲。很多同學都讀過法布爾的《昆蟲記》吧,在《昆蟲記》中,法布爾以三個章節的篇幅介紹蟬:有關蟬的詩歌和寓言、蟬的生活和形態的演化……從《昆蟲記》中我們看到,在西方傳說中,蟬是熱情似火的歌手,卻也是一個缺乏遠見的借糧者——一個簡單卻有些滑稽的形象。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蟬,向來被視為純潔、淡泊、清高、通靈的象徵。 關於蟬在中國古人心目中的特殊地位,很多考古發現可得以證實。
  • 「昆蟲界殺手」!黃山發現習性兇猛能吃蟬的蠅
    7月28日,在安徽大學主持的GEF黃山風景區昆蟲資源調查與評估(一期)項目7月調查活動中,來自安徽大學的韓德民教授在黃山發現了安徽省最大蠅類28日上午,韓德民正在黃山猴谷進行昆蟲調查,一隻體型碩大的蜻蜓引起了他的注意。正當他拿起相機記錄蜻蜓時,旁邊的灌木叢中飛出了一隻食蟲虻,緩緩地落在了葉片上。一開始,韓德民也沒太在意,直到他拍完蜻蜓,才發現這隻食蟲虻似乎和以前見到的有些不一樣。他小心翼翼地接近這隻食蟲虻,但這隻蟲很警覺,一連輾轉了5個地方,才最終在茶樹葉上落了腳。韓德民見狀,將其帶回了調查點。
  • 「昆蟲界殺手」!黃山發現習性兇猛能吃蟬的蠅
    7月28日,在安徽大學主持的GEF黃山風景區昆蟲資源調查與評估(一期)項目7月調查活動中,來自安徽大學的韓德民教授在黃山發現了安徽省最大蠅類:大琉璃食蟲虻。該種也是安徽省分布的新記錄物種。28日上午,韓德民正在黃山猴谷進行昆蟲調查,一隻體型碩大的蜻蜓引起了他的注意。正當他拿起相機記錄蜻蜓時,旁邊的灌木叢中飛出了一隻食蟲虻,緩緩地落在了葉片上。一開始,韓德民也沒太在意,直到他拍完蜻蜓,才發現這隻食蟲虻似乎和以前見到的有些不一樣。他小心翼翼地接近這隻食蟲虻,但這隻蟲很警覺,一連輾轉了5個地方,才最終在茶樹葉上落了腳。韓德民見狀,將其帶回了調查點。
  • 長相古怪的角蟬,看起來就像外星物種一樣
    昆蟲中能被列入保護動物的,多數都是比較罕見的物種。而估計很多人也想不到,蟬也就是所謂的知了中,也是有保護動物的。比如在我們國家周氏角蟬就隸屬於國家三有保護動物的行列。那麼角蟬科是啥稀有的物種嗎?其實也不是,作為蟬亞目下的一個科,角蟬科以下有多達兩千六百多種角蟬,算是種類最多的半翅目昆蟲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國家就是角蟬的典型棲息地,目前已經發現並且命名歸類的就有多達一百五十種。不過我們國家的角蟬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尤其以四川省、廣東省和福建省最多,北方地區的小夥伴見到角蟬的機會相對來說比較少。
  • 好奇害死剛蛻殼的蟬
    讓昆蟲愛好者感嘆的是,城市裡能見的昆蟲種類已經在減少,向「觀察家」普及昆蟲知識十分必要。  撿到蟬幼後引發好奇  「真不知道怎麼會搞成這樣,我是蟬盲,不知道這種事情是不是蟬界常見的?」昨天,一位昆蟲觀察者向記者描述他2天前看到的心酸一幕。  據他說,上周日下午的時候,他在翠屏山玩的時候撿到一隻蟬幼。
  • 科學家發現一種長相奇怪的角蟬 以Lady Gaga命名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外媒報導,日前,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的一名研究生發現了一種新的角蟬,其外形古怪,特徵突出,形狀看起來像鹿角又像枯葉,並且它們能夠通過振動植物莖來「唱歌」。
  • 真菌感染讓蟬變成「飛行喪屍」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The Quartz網站報導,一種不同尋常的真菌可以使蟬失去四肢,還會引發這種昆蟲的反常行為。美國西維吉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蟬所感染的真菌—蟬團孢黴(Massospora cicadina)所含的化學物質與致幻蘑菇中的化學物質相似。
  • 「布魯德X蟬」瘋狂席捲美國東部15個州(組圖)
    在巴黎,「昆蟲餐館」是一種高貴的時尚,紳士和女士們可以吃到炸蒼蠅、螞蟻獅子頭、清燉蛐蛐湯、烤蟑螂、蒸蛆,以及以蝴蝶、蟬蠶、蟑螂等昆蟲的幼蟲和蛹製作的昆蟲菜100餘種,不少食客特別鍾愛蛐蛐餐,他們說蛐蛐美味勝過魚子醬,據說昆蟲通常是高蛋白的。不知道他們吃這些奇形古怪東西的時候,口感怎麼樣? 有種回到原始社會的感覺。可是接著就有動物保護主義者呼籲,假如一定要吃動物肉的話,你們最好吃大動物。
  • 各式各樣的玉雕蟬!還有一種你一定沒見過!
    ,在人們的眼裡,不再是簡簡單單的昆蟲,而是含有深刻文化底蘊的一種意象。,蟬自古以來就是玉雕中的傳統題材,商朝簡單誇張的蟬,漢代犀利飽滿的蟬,明清寫實的圓雕蟬……蟬在一代代的傳承演變中,積澱成悠久而深厚的文化資源。
  • 綠樹深處的琴聲:蟬
    文/張國雄 蟬,是蟬科昆蟲的代表種類,在昆蟲世界裡,很有名氣。人們對蟬,最感興趣的,莫過於它的低吟淺唱。炎熱的夏天,從日出到日落,綠樹叢中,它們都在引吭高歌,精力的充沛令人嘆服。
  • 蟬是叫聲最響的昆蟲,它為啥能叫那麼響亮?都是為了下一代啊
    蟬的鳴叫是夏天的一大特色,如今正是盛夏季節,蟬的歌唱聲又開始了,很少有昆蟲能發出蟬這麼響亮的聲音,相對於它的體型來說,蟬簡直就是個大喇叭,可以說是叫聲最響的昆蟲,有些蟬比較多的地方會聒噪得人睡不著,那麼蟬為什麼要鳴叫呢?
  • 汪曾祺:夏天的昆蟲
    有時嫌它叫得太吵人了,在它的籠子上拍一下,它就大叫一聲:「呱!」——停止了。它什麼都吃。據說吃了辣椒更愛叫,我就挑頂辣的辣椒餵它。這東西是咬人的。有時捏住籠子,它會從竹篦的洞裡咬你的指頭肚子一口。另有一種秋叫蚰子,較晚出,體小,通體碧綠,叫聲清脆。秋叫蚰子養在牛角做的圓盤中,頂面有一塊玻璃。
  • 走入蟬的世界:金蟬脫殼 一鳴驚人
    「昆蟲音樂家」「大自然的歌手」「高溫天氣預報員」「噪音小能手」……當這些頭銜同步出現時,意味著蟬要登場了。作為昆蟲之一,蟬的「地球年齡」要比人類古老得多,它們有什麼樣的特點?為何能不停地鳴叫?雄蟬和雌蟬有哪些區別?它們又有什麼樣的生存方式?跟隨專家學者的解讀,讓我們共同走進蟬的世界。
  • 蟬,蟬卵的孵化以及天敵
    這些小學是一種狹小的小徑,一個個地斜下去。每個小穴內,一般約有十個卵所以總數約在三四百個之間。這是一個昆蟲的很好的家庭。然面它之所以產這麼多卵,是因為防禦一種特別的危險,必須要產生大量的幼蟲預備被毀掉一部分。經過多次觀察,我才知道這種危險是什麼。是一種極小的蚋,它如果和蟬比較起來,蟬簡直是龐大的怪物。
  • 都是蟬相貌卻又不一樣,有隻好像泡泡糖,還有一隻黃金甲!
    世界上的動物千奇百怪,光是昆蟲就已經千萬種,連蟬都有2600種!蟬別稱知了猴、知拇吖、知了龜、螞知了等,我們常見的有蚱蟬、蟪蛄、草蟬、斑蟬、薄翅蟬、沫蟬等,雖然都是蟬,下面這些你有看過嗎?1.角蟬,多具擬態,似植物的刺或突起。
  • 蟬戀夏日情
    夏至後,小暑登場——高溫加上溼熱,讓人感覺頗不舒服,夏至中的「至」,就是「極」的意思。這一階段,讓我們最容易感受到的物候就是「蟬始鳴」了。 炎炎夏日,行走在鋼筋水泥和柏油馬路之間,加之多半居住在高層建築中,即便是身邊有陣陣蟬聲,人們也可能充耳不聞。那種荷香柳動新蟬鳴的意境或許只能到郊野去體驗了。尤其對有過鄉村生活經歷的人來說,那蟬聲卻常常會激發起他們昔日的鄉土記憶。
  • 被真菌用迷幻劑操控的「殭屍蟬」:即使腹部沒了,繁殖也不停
    科學家發現,相比起各種天敵之外,主要威脅蟬生存的居然是一種真菌,它的名字叫做團孢黴,除了在幼蟲破土而出的時候,真菌對幼蟲進行襲擊,根據研究顯示,在北美有2-5%的周期蟬在鑽入地底前就已經感染這種叫做團孢黴的真菌,並附著在它們外骨骼上,它們會不斷積蓄力量,蟄伏在幼蟲的體內,在幼蟲破土而出的時候開始入侵蟬的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