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害死剛蛻殼的蟬

2020-12-05 東方網

  東方網8月24日消息:因為好奇,採用不當的方式觀察「蟬蛻殼」的過程,一場出生即死亡的「血案」發生在一隻幼蟬身上。

  讓昆蟲愛好者感嘆的是,城市裡能見的昆蟲種類已經在減少,向「觀察家」普及昆蟲知識十分必要。

  撿到蟬幼後引發好奇

  「真不知道怎麼會搞成這樣,我是蟬盲,不知道這種事情是不是蟬界常

見的?」昨天,一位昆蟲觀察者向記者描述他2天前看到的心酸一幕。

  據他說,上周日下午的時候,他在翠屏山玩的時候撿到一隻蟬幼。「因為以前看過蟬類知識的介紹,知道它們從泥土裡爬出來很不容易,所以就把它帶回家裡觀察它是怎麼蛻殼的。」他告訴記者,「帶回家裡的當天晚上,差不多1點多鐘時,這隻蟬開始蛻殼,大約花了20多分鐘它才艱難地把殼完全蛻了下來。」

  可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當它的翅膀也慢慢舒展開來時,「血案」就發生了:先是蟬的翅膀開始往上卷;然後開始分泌一種黑色液體,而且身上非常溼;接著整個翅膀就跟燒焦的稻草一樣,全部枯敗;最後這隻蟬就死亡了。

  死亡原因惹來「爭議」

  這位好奇觀察蟬蛻殼的先生非常沮喪,而從他拍攝的一系列死亡過程照片中,記者也發現幼蟬死得相當慘烈。「到底是怎麼回事?是我犯了什麼錯嗎?整個過程我除了拍照什麼都沒做啊!」這些疑問讓他很壓抑。

  根據拍攝的情況來看,這隻蟬也就是在家裡的地板上安靜地蛻殼而已,怎會莫名其妙地死亡了呢?而這個過程讓很多人不得其解。據昆蟲愛好者介紹,蟬的幼蟲在地下呆了漫長的7年,以吸食樹根的汁液為生,不管那汁液算不算得上美食,最起碼深藏地下,無生命之虞。一旦爬上枝頭,對它而言,每分每秒都是「地獄」。

  一位昆蟲愛好者看了照片告訴記者,「它流出來的液體就是血液,但是什麼原因造成如此慘況,我也不是很清楚,但估計可能是翅膀接觸地板造成的。」他說。

  蛻殼的蟬必須掛著

  這個迷惑立刻在很多昆蟲愛好者中引起了爭議,一位上海的昆蟲愛好者說:「前幾天我也撿到一個鳴蟬的幼蟲,放在陽臺紗網上讓他掛在上面,半夜10點多開始羽化,翅大概10分鐘左右展完,口器像是在吸取蟬蛻裡的液體,第二天早上發現體色已變為正常的深色,就很正常地放生了。」

  不少昆蟲愛好者或者在校研究昆蟲的學生都說,他們經常去觀察蟬蛻殼,但都沒遇到此類現象,「我們每次都把它們掛在枝上,蛻出來都很好啊。」最後,昆蟲專家說,蟬的成蟲是一種生存能力極差的昆蟲,人們所熟知的昆蟲的多種自我保護能力,蟬幾乎一個也不具備。蟬甚至連飛行都是那麼笨拙,非但速度不快,更無飛行技巧可言。

  所以,專家說,不僅是蟬,幾乎所有蛻殼的昆蟲都是需要掛立的,剛剛蛻殼的蟲體很軟,需要仰掛的重力來拉直柔軟的肢體(特別是腿部和翅膀),如果此時的蟲體位置是水平放在物體表面的話,那麼它自身的重量將壓迫六足和翅膀的伸展成型,造成殘廢。

 

相關焦點

  • 蟬戀夏日情
    這一階段,讓我們最容易感受到的物候就是「蟬始鳴」了。 炎炎夏日,行走在鋼筋水泥和柏油馬路之間,加之多半居住在高層建築中,即便是身邊有陣陣蟬聲,人們也可能充耳不聞。那種荷香柳動新蟬鳴的意境或許只能到郊野去體驗了。尤其對有過鄉村生活經歷的人來說,那蟬聲卻常常會激發起他們昔日的鄉土記憶。 蟬這種現今看起來很普通的昆蟲,實際上在中華民族的文化發展史上扮演著重要角色。
  • 蟬花的功效你知道嗎?
    2、隋唐甄權的《藥性論》記載:「其蛻殼,頭上有一角,如冠狀,謂之蟬花,最佳。味甘寒,無毒。主小兒天吊,驚癇瘈,夜啼心悸。」3、宋朝蘇頌《圖經本草》中有「今蜀中有一種蟬,其蛻殼頭上有一角,如花冠狀,謂之蟬花。」
  • 蟬的脆弱和人類面對 災難的無助
    抓蟬隨想 2020年新冠疫情有感 隨著樹上的蟬開始沒完沒了的鳴叫,它告訴我們盛夏到來了。每年都會去抓蟬的幼蟲,今年突然感覺有些感慨,2020年這樣不同尋常的一年,人類面對著一場突入奇來的災難,在災難面前人類是那樣的渺小,和蟬的幼蟲有什麼區別?
  • 市民曬金蟬脫殼圖:從洞裡爬出的幼蟲一夜成蟬
    近日,黃女士曬出微信圖片:家裡花盆一株半米高的芍藥上,掛著七八隻蟬,加上蟬蛻,看起來像有十多隻。此外,黃女士用圖片展示了蟬從幼蟲到成年不同時段的蛻變過程,引來朋友圈一片好奇:「哪兒來的?」「怎麼會有這麼多?」「在家養蟬?太神奇了!」大家都知道,蟬一般棲居在馬路邊、小區、公園的樹上,它們是怎麼「養」在黃女士的家中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 揭秘夏日驚奇自然現象:從洞裡爬出的幼蟲一夜成蟬
    廈門網-廈門晚報訊(文/圖 記者白麗)近日,黃女士曬出微信圖片:家裡花盆一株半米高的芍藥上,掛著七八隻蟬,加上蟬蛻,看起來像有十多隻。此外,黃女士用圖片展示了蟬從幼蟲到成年不同時段的蛻變過程,引來朋友圈一片好奇:「哪兒來的?」「怎麼會有這麼多?」「在家養蟬?太神奇了!」  大家都知道,蟬一般棲居在馬路邊、小區、公園的樹上,它們是怎麼「養」在黃女士的家中呢?
  • 民法典 | 「好奇害死貓」,他人的隱私不能「碰」
    民法典 | 「好奇害死貓」,他人的隱私不能「碰」 2020-11-30 18: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命歌者——蟬
    劉青海 在落葉飄零的秋天,突然懷念起,在喧囂的夏天,用生命來歌唱的蟬。 對於蟬,古往今來,人們就有許多種說法:「一聞愁意結,再聽鄉心起。渭上新蟬聲,先聽渾相似。」在白居易的筆下,蟬是化不去的鄉愁。「寒蟬悽切,對長亭晚。」在柳永的筆下,蟬成了傷感的化身。
  • 烏龜會蛻殼?
    天靜莫寂:  聽說過烏龜蛻殼嗎?  都市快報:  沒有,聽說過蛇蛻皮。  天靜莫寂:  我家裡養的兩隻烏龜這幾天蛻殼了,有點搞不懂啊。  都市快報:  怎麼個蛻殼?  杭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水產研究所的馮曉宇說,烏龜的生長中極少會出現蛻殼的情況。「蝦和蟹的生長都必須經歷蛻殼階段,只有脫了殼才能長。比如說河蟹,從幼蟹到長成大蟹,一共要蛻殼近20次。烏龜蛻殼,我見過,但非常少。有時個別烏龜殼會掉下來一兩塊,新長出的殼看上去顏色更亮。「烏龜蛻殼的原因,有可能是受環境的影響和刺激,有可能是這隻烏龜本身有病,還有可能是因為個體體質差異。
  • 好奇不僅害死貓還有我自己!
    好奇不僅害死貓還有我自己!----語出非著名修仙玩家:清楚說(遊戲名就不打了)。昨天用新練的110的DZ做了絕版幻化任務,今天為了開啟8.0新地圖任務,在我們希女王的指引下跟我們的NPC 組成3人組,開始了暴風城救人的任務。三人組開始行動而就在我要進入這個下水道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來之前 希女王的腦殘粉凋零老哥給了一瓶叫做:凋零者的輕鬆死亡藥水。
  • 對蝦什麼時候最容易蛻殼
    白對蝦多在這個時候蛻殼,但這是指幼蝦以後。南美白對蝦的變態和生長發育總是伴隨幼體的不斷蛻皮和幼蝦的不斷蛻殼而進行的。蛻殼(皮)是對蝦生長發育的結果,當機體組織生長及營養物質累積到一點程度的時候必然要進行蛻殼(皮)。鑑於白對蝦的生長發育期變化,其主要可分成幼體期和成蝦期。
  • 網傳「每公斤售價14000元」 「蟬殼」真的如此金貴?
    找「蟬殼」!  所謂「蟬殼」,簡單粗暴地講,就是大多數人想的「蟬蛻下來的殼」。從專業的角度來解釋一遍,蟬從若蟲羽化為成蟲後的蛻殼。  這其中有一個「知識點」,是關於若蟲。  昆蟲的一生,外部形態和內部器官要經歷幾次大的變化。其中,大多數昆蟲會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被叫做「完全變態」。
  • 《異星覺醒》讓你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好奇害死貓」!
    從這部叫《異星覺醒》的電影我們得知,好奇或許不只是會害死貓,而且還可能會害死人,害死整個地球人。其次,導演其實想傳達的是,不要輕易去接近外星生物,做人要對未知的東西存有敬畏感,否則,好奇心,害死的不是貓,而是地球上那些膽大妄為又愚蠢的生命。喜歡電影的小夥伴都加入我們了,你還在等什麼?
  • 蟬在地下能夠活好多年,為什麼爬到地面只能活1個月?
    蟬蟬,俗稱知了猴,在全世界一共有大約2500種蟬,廣泛分布於全球的溫帶以及熱帶地區,在我國地區也有著廣泛的分布。蟬屬於不完全變態昆蟲,一生要經歷蟬卵,若蟲和成蟲三個階段。我們經常見到的蟬,屬於若蟲的後期和成蟲期,成蟲期的蟬就是會飛的蟬。
  • 【蟬花】功效與作用
    《中華本草》:蟬花【藥材名稱】蟬花【拼音】Chán Huā【英文名】Cicada Slough【別名】蟲花、冠蟬、蝘花【出處】出自《本草圖經》;1.《本草圖經》:今蜀中有一種蟬,其蛻殼頭上有一角,如花冠狀,謂之蟬花。西人有GUI至都下者,醫工雲,入藥最奇。  2.《證類本草》:蟬花,所在皆有,七月採。
  • 蟬花知識大科普
    隋唐甄權的《藥性論》記載:「其蛻殼,頭上有一角,如冠狀,謂之蟬花,最佳。味甘寒,無毒。主小兒天吊,驚癇瘈,夜啼心悸。」宋朝蘇頌《圖經本草》中有「今蜀中有一種蟬,其蛻殼頭上有一角,如花冠狀,謂之蟬花。」;中間層為蟬幼蟲的外殼,中藥學名稱為「蟬蛻」;最內層為「菌絲體」即由蟬的營養物質轉化而成。
  • 遊客楊梅山上挖到像冬蟲夏草的蟬花 莫盲目食用
    不久,就有網友回復,指出照片上類似冬蟲夏草的東西是蟬花。劉先生說,最早發現蟬花的是他的一位朋友。「當時我們在山上摘楊梅,而楊梅林旁邊是一片竹林,我朋友就是在那片竹林裡發現的。」劉先生說,「發現一根後,在附近找了一圈就又找到了幾根,一共有四五根吧。」「我們就拿著蟬花問當地的農民,但他們說的是餘姚話,我們聽不大懂,就大概知道這種東西山上很多。
  • 好奇害死貓 1秒致盲!被「小看」的雷射筆
    好奇害死貓男子被雷射筆射傷右眼4月23日,一位41歲的蔡姓男子,因右眼被雷射筆照射後出現眼前暗點,3天後到成都愛迪眼科醫院就診,右眼眼底檢查可見黃斑區一圓點狀黃白色點狀病灶。據患者介紹,因為出於好奇,當時他直視雷射筆1秒鐘左右,雷射筆功率>20MW、紅光波長650NM、射程>1000M。成都愛迪眼科醫院業務院長、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眼科博士生導師張軍軍教授接診該患者。張軍軍教授介紹,如今市場上的雷射筆功率多在1~5W,有的大於5W,甚至大於10W,且功率越大產品力越強,而通常來看,功率>5MW的雷射筆直射人眼就會導致黃斑損傷。
  • 藥知道 | 蟬脫殼後的殼竟是一味極具藥用價值的中藥材!
    膳食小課堂——藥知道Hi~這裡是膳食計開設的小課堂——「藥知道」,膳食君將定期為大家介紹各種重要食材,讓你了解中藥的性格與脾氣,趕快和膳食君一起成為中藥小專家吧~01藥材簡介蟬蛻,即蟬科昆蟲黑蚱羽化後的蛻殼
  • 好奇害死貓!因好奇尿道終點在哪,東莞13歲少年竟用電線這樣做……
    不少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由於對周圍世界充滿好奇往往會做出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近日,東莞市松山湖中心醫院泌尿外科接診了一名尿血、尿頻、尿急的13歲少年,一問,原來他出於好奇,三個月前竟然將一段長約70釐米的電線塞入了尿道,並進入到了膀胱裡面…上周,小何(化名)因為尿血、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在父母的陪同下來到了市松山湖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