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害死貓!因好奇尿道終點在哪,東莞13歲少年竟用電線這樣做……

2020-12-06 瀟湘晨報

不少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

由於對周圍世界充滿好奇

往往會做出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近日,東莞市松山湖中心醫院泌尿外科

接診了一名尿血、尿頻、尿急的13歲少年,

一問,原來他出於好奇,

三個月前竟然將一段長約70釐米的電線

塞入了尿道,並進入到了膀胱裡面…

上周,小何(化名)因為尿血、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在父母的陪同下來到了市松山湖中心醫院。泌尿外科醫生袁浩鋒接診了他。

當詢問病情,小何支支吾吾,一旁的父母解釋了病因:小何將電線塞入了尿道,一問是三個月前塞的。

袁浩鋒立即安排小何做X光檢查,X光片上可以清晰看到小何的膀胱中有一團線圈,需要手術取出。

袁浩鋒隨後安排小何住院,經過術前準備,第二天為他實施了「膀胱鏡經尿道異物取出術」。

術中,一根長達70釐米的富有彈性的塑料軟電線被取出,表面附著尿垢和硬化晶體,很粗糙,主刀醫生蔡崇嶽醫生感慨:「真沒想到這麼長的電線都能從尿道塞進去,幸好電線沒有在膀胱中造成二次傷害。」

▲從小何膀胱內取出的電線,足足70釐米…

為什麼要往尿道塞電線?

術後,小何向醫生回憶,三個月前的一次小便時,他產生了疑問:尿液是來自哪裡?尿道通向什麼地方?於是便拿起身邊的塑料電線一探究竟,伴隨著痛癢感覺,70釐米的電線慢慢被塞了進去,塞進去容易取出來難,當發現電線因肌肉收縮拔不出來的時候,為時已晚。

因為這件事難以啟齒,又不覺得很痛,小何就試著忘記了這件事。三個月後,尿血等不適症狀讓小何想起那根被遺忘的電線,害怕的他最終告訴了父母。

該院泌尿外科主任史向民解釋,電線是有彈性的,如果大部分進了膀胱,在膀胱裡會形成固定點,一鬆手就會彈進去盤卷在膀胱裡。而多數患者怕別人知道,並不會立即就醫,隨著時間推移,併發症會接踵而來。

史向民曾接診過水蛭從尿道爬入膀胱的患者、節育器移位到膀胱的患者,還有將魚線塞入尿道的患者。他提醒,如果異物進入尿道或膀胱,一定要及時就醫,避免造成更多併發症和傷害。

真是好奇害死貓

醫生提醒廣大家長

如果發生類似情況,

不要過分責備孩子,

應向其科普醫學知識,

避免再發生類似情況。

來源:東莞報業全媒體記者李廣

【來源:東莞時報官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13歲少年出於好奇,把70釐米電線塞進膀胱!長達三個月
    「對世界充滿好奇」DV君想這應該是所有孩子小時候經常會做的一件事「我是怎麼來的?」↓↓↓前幾天一位13歲的少年因為身體不舒服被爸媽帶到醫院就診醫生一問才知道更可怕的是這團線圈已經存在少年體內長達3個月了事不宜遲醫生趕緊給少年準備了手術順利把電線取出來
  • 民法典 | 「好奇害死貓」,他人的隱私不能「碰」
    民法典 | 「好奇害死貓」,他人的隱私不能「碰」 2020-11-30 18: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好奇害死貓 1秒致盲!被「小看」的雷射筆
    市場上的雷射筆多數存在產品說明不準確、隱瞞實際瓦數的情況■天府早報記者宋永坤5月20日,寧波12歲男孩因在家玩雷射筆導致雙眼幾近失明。近日,成都一名蔡姓男子因被雷射筆照射後右眼出現眼前暗點,被急送成都愛迪眼科醫院就診。為其接診的張軍軍教授提醒,功率>5MW 的雷射筆直射人眼就會導致黃斑損傷。雷射筆不能玩,只有醫生「友情提示」還不夠,有關部門要從源頭上管控。
  • 好奇不僅害死貓還有我自己!
    好奇不僅害死貓還有我自己!----語出非著名修仙玩家:清楚說(遊戲名就不打了)。昨天用新練的110的DZ做了絕版幻化任務,今天為了開啟8.0新地圖任務,在我們希女王的指引下跟我們的NPC 組成3人組,開始了暴風城救人的任務。三人組開始行動而就在我要進入這個下水道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來之前 希女王的腦殘粉凋零老哥給了一瓶叫做:凋零者的輕鬆死亡藥水。
  • 《異星覺醒》讓你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好奇害死貓」!
    單從外太空這樣的取材,《異星覺醒》的票房號召力就已經秒殺許多國外電影了,更何復這部電影裡面所摻雜的元素,還遠遠不止宇宙飛船這麼簡單。怎麼說呢,《異星覺醒》是一部集冒險、殺戮、恐怖、懸疑為一體的電影,取材和拍攝手法都相當牛。
  • 兩名少年前後腳因巴克球住進醫院
    從患兒體內取出的磁珠 圖由醫院提供  一心想「探索人體」,男孩竟將帶磁力的巴克球塞入尿道。最近,武漢兒童醫院前後腳接診了兩個類似案例:一名少年往體內塞了53顆磁珠,引發失血性休克;另一個則是因腹痛就醫,才被發現已將磁珠塞入體內兩個月。專家提醒,對青春期孩子,家長要加強青春期知識的引導和教育。  想用磁珠吸出磁珠 誰知越塞越多  14歲的江華(化名)家住黃陂,從小跟著爺爺奶奶長大,性格比較內向。前不久,他迷上玩巴克球,平時都把磁珠串成手鍊隨身帶。
  • 15歲少年趁家裡沒人,將直徑4釐米鋼瓶塞進肛門,一周後苦不堪言
    常言道好奇害死貓,說得一點也不假,雖然說對事物抱有一定的求知慾是好事,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話就不是勇敢而是莽撞了。就好像人人都知道闖紅燈不應該,可你卻偏要為了體驗一下闖紅燈的下場而故意闖紅燈一樣,沒人會誇你年少輕狂喜歡挑戰,大家只會說你蠢,而你、你的家人也都將因你的無知承擔責任。
  • 《好奇心害死貓》,角逐奧斯卡失敗帶來意外廣告效應
    南京日報報導(記者 章傑)因宣稱要和《夜宴》、《滿城盡帶黃金甲》共同角逐中國電影報名奧斯卡的資格,文藝片導演張一白的《好奇害死貓》曾經名噪一時。雖然最後該片未能入選,但通過此次「申奧」,該片在全國的發行拷貝數量大幅度增加,原本只在幾個城市上映的電影今天起也將在南京各大電影院上映。
  • Curiosity killed the cat好奇心害死貓,貓還有哪些習慣表達
    Curiosity killed the cat好奇心害死貓全世界人都知道,貓有九條命Cat has nine lives ,但好奇心害死了它。「好奇心害死貓」這句俗語,通常用於阻止別人提出不想要的問題。對於好奇心,一直沒有積極的肯定。
  • 好奇害死貓,他們竟用微波爐熱這些奇葩~
    我可是港劇迷,一不小心會當真的啊~到現在每次我用微波爐都先上網查查手中的東西能放不?咋個放法~微波爐好用,但並非萬能啊,挑剔不說脾氣也大~據說這些東西千萬不能叮!他們還用微波爐轉過哪些奇葩?活貓:轉過活貓,貓沒事~(估計轉的時間不長,這作死的想法怎麼想出來噠?)
  • 這種衣服害死幾十個孩子,千萬別再這樣穿了
    先問個問題:下圖中這樣的童裝,你能看出有什麼不妥嗎?很多人都不覺得這種衣服有什麼問題,自己都會給孩子買這樣的衣服。答案是:這樣帶拉繩的連帽衫可能成為害死兒童的兇手!
  • 好奇害死剛蛻殼的蟬
    東方網8月24日消息:因為好奇,採用不當的方式觀察「蟬蛻殼」的過程,一場出生即死亡的「血案」發生在一隻幼蟬身上。  讓昆蟲愛好者感嘆的是,城市裡能見的昆蟲種類已經在減少,向「觀察家」普及昆蟲知識十分必要。
  • 貓咪吃塑膠袋、繩子,啃電線?帶你了解貓咪的異食癖和奇怪食譜
    此外報告還指出異食癖可能在貓咪4歲前發生,因此可能與性成熟或領地行為有關,並且絕育對異食癖的影響不大。另外一項對家養貓咪異食癖的病例對照研究發現,貓咪的異食癖以鞋帶或線為主,其次是塑料、織物、其他物品、橡膠、紙或紙板、木材為主。
  • 「客廳裡的一束花,害死了我家的貓!」
    一位網友在客廳擺放了一束鬱金香,家裡的貓咪Kiki很好奇,跳上桌子觀察這個「新朋友」。網友覺得這個畫面很有愛,於是拍了貓咪和鬱金香的合照。 把貓咪送醫後,醫生表示貓咪因中毒已經嚴重腎衰竭,無藥可醫,建議主人給貓咪安樂死,這樣能減少痛苦。 這位網友非常懊悔和心碎,她說:「這一輩子只買過兩次鬱金香,沒想到這次卻害死了Kiki。」
  • 男子因好奇掰開毒蛇嘴 被咬傷搶救四天方脫險(圖)
    西方有一句諺語,「好奇害死貓」。意思是貓有九條命,最後卻死於自己的好奇心。最近,蕭山小夥子小張,也差點因為好奇心丟掉了性命。  5月24日,小張捉到一條黑白相間的蛇。好奇心驅使下,他掰開了蛇的嘴巴,結果右手食指被咬傷。偏偏這條蛇是毒性極強的銀環蛇。最後,小張搶救了整整4天才脫離危險。
  • 13歲少年誤食兩塊小磁鐵 醫生用大磁鐵把它們吸出來!
    醫生用磁鐵來幹嘛?做手術!別不信,就在三天之前,一對貴州父母在輾轉雲貴兩省多家醫院後,抱著一線希望帶著13歲的兒子小強(化名)來到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原來在10月28日,小強將兩塊小磁鐵吞下,隔著食管壁和胃壁緊緊相吸,並隱藏了起來。多地醫院的醫生都覺得只能開胸,做外科手術取出磁鐵。而父母並不願意,因為讓小小年紀的小強做大手術是一種折磨。怎麼辦?
  • 【禁毒攻堅】對毒品好奇?希望你永遠不要嘗試第一次!
    【禁毒攻堅】對毒品好奇?希望你永遠不要嘗試第一次!不要看到別人吸毒,樣子很「享受」、「很酷」,就想去嘗試一下,要知道好奇不但會害死貓,也會害死人!「享受」有時候需要付出慘痛代價。心存僥倖
  • 古有範德彪吞燈泡,今有山東小夥舔鋼管,當真是好奇心害死貓!
    他沒多做猶豫,腳部一用力,就跳進了遊泳池裡。這位小哥的水性很好,跳進泳池後立馬踩水,整個腦袋浮出了水面。也就幾分鐘的時間,出於人的本能,保鮮膜就被這位小哥給脫掉了。之後是第二位小哥下水,吸取了第一位小哥的經驗,為了避免落水後保鮮膜被掙脫掉,他裹的保鮮膜要比第一位小哥結實多了,裡三層外三層,整個人徹底不能動彈了。可真正跳水以後,他卻突然腿部抽筋,被水嗆了一下。
  • ​因未知而渴望,為好奇而遠行
    這一幕,讓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兩幅歷史畫面:一個是戰國時代的大詩人屈原,他仰望蒼穹,一連發出了百餘個提問,其中關於天文的就有三十個;一個是明朝時期的天文發燒友萬戶,他嘗試用四十多個火箭作動力把自己送上天空,結果失敗。多年之後,屈原的《天問》成為今天中國人探索火星的探測器名字;而那個好奇心爆棚的萬戶,也被人們尊為中國「飛天第一人」。 這一幕,也讓人眼前浮現出中國航天的鏗鏘步伐。
  • 世界頂尖科學家們的「好奇」故事
    也正是這樣的「好奇心」讓他們充分地享受科研工作帶來的樂趣,即使年逾古稀,仍如孩童般眼神清澈、熱情洋溢。81歲的阿達約納特,依然記得5歲時候的自己,那個出生在以色列耶路撒冷、一個赤貧家庭的小女孩。我所做的工作,就是我熱愛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