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弦理論——看扁宇宙?

2021-01-13 科學網

 

■本報見習記者 趙廣立

 

長久以來,我們生活在熟悉的三維世界,無論什麼物體,無論在哪兒,可以左右、上下、前後移動,但電影中的一切有所不同。儘管屏幕中的角色看起來是三維的,其實它們僅「困在」二維空間,因為電影屏幕沒有前後之分。更直白地說,電影中的「三維」僅是視覺上的錯覺,要活動於「前後維」,只有走出屏幕。

 

可是卻有人這樣告訴我們:其實,我們也被「困在」類似屏幕的二維空間裡。

 

先別急著大跌眼鏡,理論物理學家們正在試圖用這種看法,解釋自然界所有的物質和力量。

 

那麼,我們首先不禁要問,我們的世界到底是二維的,還是三維的?

 

「人們在研究引力的時候發現了具有萬有引力的這個宇宙,實際上是可以約化成二維空間的。」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淼對《中國科學報》記者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這是什麼意思呢?李淼說,要有效地描述三維空間,用三維來描述是多餘的,用二維就夠了——這就像在我們的宇宙裡演電影一樣。

 

「這並不是說三維的東西變成了二維,只是說三維的空間裡面,它所承載的內容如果用信息來比喻的話,它的信息不是真正的三維信息,而是二維信息。」

 

李淼說,這個理論使物理學家去研究如何用二維的物理學去研究三維的帶有萬有引力的系統。直到1992年,有兩位物理學家提出了全息原理,基於這個原理,基本的物理學變成了不帶萬有引力、降低了一維的物理學。而一個二維的、沒有萬有引力的系統,當然這是一個特殊的系統,它可以描述三維的帶有萬有引力的系統。

 

這個理論發展到人們較為熟知的「弦理論」之後,才較為完備。

 

弦理論大致如此:幾十年來,物理學家相信構成原子的最小物質是點粒子,外部運轉的是電子,裡面是由夸克組成的質子和中子。弦理論認為,不可分割的粒子事實上是微小的、振動的弦,它或是接近環狀,或是有埠的尖形,但不過是小的弦。

 

弦的最大吸引力之一在於它們的多樣性,正如大提琴上的弦能以不同的頻率振動,奏出獨立的音符。同樣,弦理論中小的弦以不同的形式振動和舞動,創造出自然界最基本的粒子。如果這個觀點正確,把弦合起來,會奏出宏偉優美的交響樂,即我們的宇宙。

 

令人興奮的是,它提供了難得的可能,要是我們能掌握弦的節奏,就有更好的機會解釋自然界中所有的物質和力量,從最微小的粒子到外太空的星系。

 

弦理論向我們顯示宇宙比我們所想像的要奇異得多。比方說,弦理論認為我們被隱藏的維包圍著,超越我們熟悉的三維空間的神秘的地方。弦理論預測,我們心中的宇宙僅僅是更大的系統中很小的部分,也許我們生活在一層膜上,一層懸在更高維空間的三維的膜,就像吐司麵包的一片,但還有完整的世界與我們相鄰,我們卻完全看不見。而這些另外的世界,是與我們平行的「宇宙」。

 

就是說,我們的宇宙像一片麵包,我們只是生活在一塊麵包裡。如果這個理論正確,那麼麵包還有其他片,即其他的宇宙,和我們相鄰。

 

果真如此的話,我們的宇宙不僅沒什麼特別,我們還有很多鄰居,有些跟我們的宇宙相似,可能有物質和行星,說不定還有某種生物。也可能其他的宇宙奇怪得多,它們可能被截然不同的物理定律約束著,他們甚至可能距離我們很近,但是我們彼此碰不到,因為我們無法脫離自己所在的宇宙,我們對宇宙的整個視野,受制於我們被困在一個「薄片」上。

 

弦理論之所以會吸引這麼多注意,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它很有可能會成為終極理論。目前,描述微觀世界的量子力學與描述宏觀引力的廣義相對論在根本上有衝突,廣義相對論的平滑時空與微觀下時空劇烈的量子漲落相矛盾,這意味著二者不可能都正確,它們不能完整地描述世界。而除了引力之外,量子力學很自然地成功描述了其他三種基本作用力:電磁力、強力和弱力。弦理論也可能是量子引力的解決方案之一。

 

然而,這一切到底是人們用數學堆砌的想像空間,還是未被證實的存在?李淼認為,就目前來看,兩種都有可能。「理論還在發展,真正什麼時候找出確切答案來,還不知道。」

 

《中國科學報》 (2013-08-02 第12版 新知)

相關焦點

  • 弦理論和M-弦理論
    ( 在任何結合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量子引力理論中,若在時間短於普朗克時間、距離小於普朗克長度的尺度下,我們傳統上對時間、空間的標示將會全盤瓦解。 )如今,在普朗克尺度中,一切理論都只是純理論。    在弦理論之前, 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是二十世紀兩個非常成功的理論,但令人驚訝的是這兩個理論在現有的框架下是相衝突的。
  • 弦理論
    更深的弦理論學說不只是描述弦狀物體,還包含了點狀、薄膜狀物體,更高維度的空間,甚至平行宇宙。值得注意的是,弦理論目前尚未能做出可以實驗驗證的準確預測,關於這一點,以下內文會說明。另外,「弦理論」這一用詞所指的原本包含26維的玻色弦理論,和加入超對稱性的超弦理論。在近日的物理界,「弦理論」 一般是專指「超弦理論」,為了方便區分,較早的「玻色弦理論」則以全名稱呼。
  • 跳出弦理論的陷阱,曾經的弦理論家揭露弦理論圈內真相
    曾經有一個權威統計,說過去的20多年裡,只要是做量子引力理論的助理教授們,如果不以弦理論或高維理論為基礎,沒有一個能被美國相關大學錄用,弦理論的風靡程度由此可見一斑。細心的讀者可能會從文章的標題上猜測作者可能是一個「反弦論者」,在這裡筆者也不諱言,自己曾經是弦理論的擁躉,但現在不是!
  • String Theory 弦理論
    在弦理論中,基本對象不是佔據空間單獨一點的基本粒子,而是一維的弦。這些弦可以有端點,或者他們可以自己連接成一個閉合圈環。正如小提琴上的弦,弦理論中支持一定的振蕩模式,或者共振頻率,其波長準確地配合。我就是這樣理解突破性的:大家都從這個方向看問題,而你卻從後面看過去。不同的思路往往可以發現全新的東西。判斷SA:能不能給我們提供一些這種「走後門」的例子?格林:嗯,最好的例子也許是維頓(Edward Witten)的突破。
  • 平行宇宙:多世界理論?弦理論?
    加來道雄(Michio Kaku),弦理論的奠基人(TED THAI/TIME LIFE PICTURES/GETTY IMAGES)用於解釋宇宙基礎的理論不僅僅只有「多世界詮釋」與「哥本哈根詮釋」。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理論被稱為「萬物理論」(Theory of Everything)。量子力學的研究者堅信他們正在朝這個終極理論前進。但是還有一部分研究者認為量子的理論不是最末的層面,因此萬物理論無法從中得出。這些研究者於是轉向量子之下的更小的層面進行理論研究,得出了「弦理論」,用於解答所有的問題。
  • 弦理論到底在說啥?
    在這樣的背景下,有物理學家提出了弦理論,認為它是能夠統一這兩大學說的「萬有理論」。你聽說過弦理論嗎?它真的能解答宇宙的終極問題嗎?為什麼要用弦來代替粒子作為萬物基元,而不是其他東西?弦理論所提出的高維空間真的存在嗎?它可以被證實嗎?關於弦理論,你不知道、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 為什麼弦理論不是科學理論?
    似乎,通過稱其為「弦理論」而將其表示為一種科學問題的解決方案,我們已經給出了肯定的回答:是的,弦理論就是一種科學理論。但它僅僅是數學意義上的理論, 這意味著它有自己獨有的一套公式、假設、元素與由其推導的定理和推論。集合論、群論、數論都是數學理論的例子,弦理論也是如此。
  • 為什麼弦理論不是科學理論
    這表明,儘管標準模型取得了成功,而且需要量子引力理論,但宇宙中還有比我們目前所能理解的更多的東西。解決這個難題的一種方法是弦理論,即我們認為的所有粒子或力都只是閉合或開放弦的激發,以特定的頻率振動。看起來,通過將其稱為「弦理論」並將其作為一個科學問題的可能解決方案,我們已經得到了肯定的回答:是的,弦理論是一個科學理論。
  • 為什麼會有弦理論
    我這裡所說的「弦理論」,並不是單指早期的「玻色弦理論」,或「超弦理論」,而是包含「M理論」在內的所有弦理論,可以說是廣義上的弦理論,另外因為這個理論不像,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那樣成熟,它相對來說比較前沿,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弦理論,在一向重視實驗的物理學中。
  • 弦理論到M理論,你知道弦理論的發展軌跡,和弦理論的科學依據嗎
    畢竟沒有科學證據能夠證明,宇宙大爆炸實實在在的發生過,同時現在的科學家開始有了一系列新的發現,弦理論就是在這個基礎上,逐漸的開始發展起來,隨著我國科教頻道的一個紀錄片出現,弦理論更加引起大家的注意。所以弦理論幾乎處於一個停滯的階段,這讓科學界對於弦理論是否正確,開始提出了一系列的質疑。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重離子和超重力開始出現,此時弦理論終於找到了一些依據。一九八零的時候終於第一個超弦理論模型出現了,這個科學研究帶來了一個新的變化。
  • 弦理論的十一維空間
    這樣我們看到一個令人驚訝的事實,雖然我們知道宇宙只有3個延展的 空間維度,但卡魯扎的論證卻說明了並不排除還存在別的捲曲的維度,如果那些維度很小,宇宙很可能有我們看不見的維度。                                                  但那些看不見的維度要多小才能算小呢?
  • 弦理論簡說
    要看一個東西,我們需要光,一種電磁波,這種波遇到物體表面然後被反射回來進入你的眼睛,這段波攜帶了大腦用於產生圖像的信息,所以你不與那個物體以某種方式進行接觸便無法看到它,看」便是接觸,是一個主動而非被動的過程,這點對於大多數物體來說不算問題,但是粒子非常非常非常小,小到我們用於「看」的電磁波對於它們來說都太大難以碰到它們了,可見光只能與它們擦肩而過,我們可以通過製造更多更短波長的電磁波來解決這個問題
  • 最可能成為「統一物理學」的弦理論,其中弦的基本原理是什麼?
    儘管目前弦理論被稱為可能上的「大一統」理論,但它現在的地位還是很低。不過也沒有什麼關係,就像文章開頭的那一句話,至少弦理論學家信心滿滿,這就足夠了。弦理論之前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之間的水火不容。這兩種理論一直都不互通,從沒有聽說過可以用廣義相對論解釋一顆原子,或是運用量子力學分析了一顆星球。就這樣,物理學界一直都沒有一個可以直接解釋萬物的理論,也可以說我們還沒有發現這種理論。弦理論是什麼?通過這個理論,我們可以認為弦理論中的弦就是世界上最小的構成單位。
  • 弦理論簡說
    然後發現了無法再被進一步分割的東西:基本粒子,不過這裡有個問題,它們(基本粒子)太小了以至於我們沒法觀測它們,想想這個問題:「看」是什麼?要看一個東西,我們需要光,一種電磁波,這種波遇到物體表面然後被反射回來進入你的眼睛,這段波攜帶了大腦用於產生圖像的信息,所以你不與那個物體以某種方式進行接觸便無法看到它,看」便是接觸,是一個主動而非被動的過程,這點對於大多數物體來說不算問題,但是粒子非常非常非常小,小到我們用於「看」的電磁波對於它們來說都太大難以碰到它們了,可見光只能與它們擦肩而過,我們可以通過製造更多更短波長的電磁波來解決這個問題
  • 弦理論中,弦為什麼必須振動呢?它為什麼振動?
    弦理論中,弦為什麼必須振動呢?它為什麼振動?我曾經回答過,如何簡單的通俗的講講弦理論,要進一步解釋這個原因,我們得稍微複習一下前文。弦理論假設,將以前我們認為是粒子的夸克和輕子,都作為"弦"——振動的能弦,它們在11維中擺動,包括我們已知的3個,維度再加上時間,以及7個別的維度。這種弦非常微小——小得可以被看成是電粒子。超弦理論使科學家能把量子定律和引力定律相對比較融洽地合在一起。
  • 【弦理論】入門須知,拿去炫,不謝!
    弦理論家認為不是。所有的我們今天所知道的基本粒子,比如電子、夸克或中微子,都是由一種弦組成的。正如小提琴琴弦不同的振動方式可以奏出不同音高一般,基本粒子也是通過弦的不同振動狀態變成電子或夸克的。【2. 是誰提出弦理論的?】弦理論有一個不尋常的歷史。
  • 10歲孩子都可以看明白的「弦理論和量子力學」
    如果你在談論量子物理學,尤其是它們與現代物理學的關係,那麼你可能會遇到「弦理論」這個術語。這聽起來像是對打結或繫繩的研究,取決於你怎麼看,這與事實相去不遠。弦理論家的目標不是打結,而是把廣義相對論和量子物理學聯繫起來。
  • 在可預見的未來無法直接驗證弦理論,弦理論家走的是一條不歸路?
    「弦理論」名稱的由來是振動的基礎「弦」,它也是最初構建該理論的核心。弦理論認為,量子理論中所有基礎的亞原子粒子都存在於弦理論中,它們是由弦的振動而來,弦的不同的振動對應不同的亞原子粒子。這一點非常像是從振動的小提琴琴弦產生出的不同的音符。
  • 弦理論:一種欲描述一切現象的理論
    那麼,超弦理論到底是什麼?理論物理專家用下列概念來定義、評論超弦理論:    ——超弦理論是現在最有希望將自然界的基本粒子和四種相互作用力統一起來的理論;    ——超弦理論認為弦是物質組成的最基本單元,所有的基本粒子如電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都是弦的不同振動激發態;    ——超弦理論第一次將20世紀的兩大基礎理論——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結合到一個數學上自洽的框架裡;    ——超弦理論有可能解決長期困擾物理學家的難題如黑洞的本質和宇宙的起源
  • M理論能把各種弦理論結合在一起嗎?
    在這幾個理論中,弦振動的方式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物質世界,從自然的力量到物質的構成,再到物理常數本身。但涉及到物理理論時,每個弦理論的細節就變得很重要,而這五種相互競爭的弦理論模型在細節上有所不同。一些理論只有閉合的弦環,而另一些理論則允許開放的、擺動的弦;一些理論只允許振動沿弦的一個方向傳播,而另一些則允許沿兩個方向傳播;有些理論則是其他理論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