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數學,不刷題是不行的——從小學到大學,這句話我們聽了一萬遍。
都說題海戰術殘酷,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刷題學數學這回事,包含了一個最簡單也最靠譜的道理,那就是熟能生巧。
對於多數人來說,刷題是學數學繞不過去的笨辦法。但數學這樣飽含智慧的學科,當然不可能只靠笨辦法。即便是過題海這件事本身,也有境界的不同。
不然你看,為什麼人人都刷題,有的人成了學霸,有的人卻一直在海裡撲騰,上不了岸?當然是因為有的人裝備齊全,航線清晰,有的人卻指望赤膊上陣,拼蠻力遊過去。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學數學時過題海的四種境界,歡迎大家對號入座。
第一級 遊泳
典型表現:拿起題就做,做完一對答案就心灰意冷,萌生「我只是個寶寶,我為什麼要學這麼難的東西」的想法;進而化悲痛為飯量,點外賣吃夜宵玩手機……經常虎頭蛇尾,刷題很難堅持完成計劃。
過海成功率:半顆星
這就是傳說中的赤膊上陣,指望從題海裡遊過去啊……
遊泳派最大的問題是一無所有,既沒有做好心理準備,也沒有做好技術準備。稀裡糊塗跳下海,結果往往就是稀裡糊塗折返,或者稀裡糊塗溺水。
親愛的朋友們,剛開始刷題的時候錯誤率高是正常的,就是因為不太會,才要努力練習的,不是嗎?練習的時候出錯,總好過考試甚至應用的時候出錯。
更重要的是,刷題不是能孤立採用的方法,為了做題而做題毫無意義。不複習基本理論,不思考知識脈絡,就指望掄題成為高手,這和閉著眼睛開槍卻想要百發百中有什麼區別呢?如果你不是天才中的天才,那還是不要冒這個險吧。
第二級 衝浪
典型表現:會按要求做好筆記,也會自備錯題本,可以完成任務,但是心裡一直覺得沒什麼意思,進步倒是會進步,不過稍微鬆懈一點點就發現自己退步了很多。
過海成功率:兩顆星
會衝浪過題海的,大概是最常見的「中不溜」同學。會聽老師的話,但除此之外也不太清楚要做什麼。他們不會毫無準備,也不會準備得特別細緻。在數學題的茫茫大海上,他們只依靠著小小的衝浪板前進,搖搖晃晃,搖搖晃晃。
因為需要照顧到儘可能多的學生,所以老師多數時候強調的是通用型的基本學習方法。聽老師的話,過題海不算沒有準備,但滿足於此,你的題海徵途也不會很順利。
學習的過程和航海一樣,不會永遠風平浪靜。今天有一個浪叫「這題真的很難老師一點沒講過」,明天來了一陣風叫「用老師講的方法算不出來這個啊」,後天又來了場暴風雨,叫「刷題好累好累最近一次考試提高了十分,我是不是可以休息一個星期了」……在每天都有新情況的題之大海上,你真的不考慮多為自己準備些東西嗎?
第三級 劃小船
典型表現:已經養成了很好的學習習慣,會自己掌握節奏,認真定下來的計劃一般都能完成,成績還不錯,離學霸團很近,卻還是差了那麼一點點,按說還有提高的空間,卻覺得自己到了天花板。
過海成功率:三星半
消化知識,消化課本,消化老師講的基本方法,再根據自己的特點做出調整,基本形成一套自己的應對方式——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可以說是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權。
到了這一步,面對每一道題,你都能有條不紊地進行分析,從知識體系裡找到知識點,再找到求解的思路。遇到難題,你還會隨時啟用各種竅門:從題幹出發找答案很難,那你就從答案出發,倒推回去試試看;題幹線索太多,那就給它們分分類,梳理清楚;哪怕遇到了毫無頭緒的情況,你也能從枚舉中觀察到線索……
拿老師發的木板自己造一艘小船,這樣在題海上漂流著前進,還挺悠閒自在的。連自己的小船都有了,還有什麼煩惱嗎?有的,這個煩惱就是老也過不去的高原期——大部分的航程都走完了,明明勝利在望,卻有點走不動了。
第四級 開小艇
典型表現:突破高原期,讓自己的整個知識體系和解題方法大升級,不動聲色地做好了所有的事情,默默成為讓大家又愛又恨的學霸。
過海成功率:四星半
小船還不夠好,那就再升級一下,來個小遊艇。
理論都懂了,知識都會了,方法也能用起來了,還缺什麼?還缺系統化的方法論。學習時間長了,很多人都會養成自己的數學直覺。事實上,很多劃小船的人就是在用數學直覺做題,看到題目的時候調動經驗和思維,解法自然就有了。這當然是件了不起的事,可是直覺也有脆弱的一面,它最初總是來自一種自然形成的、沒有經過系統梳理的思維方式。
其實,數學直覺是可以升級的——來一套解題方法論吧!復盤單個方法(你聽說過極端原理和鴿籠原理嗎?),整理一下多種方法交叉使用的場景(還有同一種方法在不同數學門類裡的用法!),再回歸題目……對了,還有心理戰術,這個也可以有。
升級完畢,從知識到用法,從心態到對策,你都有了更好的準備。可以打開發動機,乘著你的小遊艇去當海賊,不,題海王了!
那麼問題來了,上哪去找這樣一部貫通數學知識,磨鍊解題方法的方法論呢?學數學的時候,怎樣才能增加自己過題海的成功率呢?看什麼書才能擁有自己的豪華小遊艇呢?當然是這一本啦——
《怎樣解題:數學競賽攻關寶典(第3版)》將數學的統一性貫穿始終,將理論方法與經典例題相結合,以戰略、戰術及工具為主線,把解題提到了藝術高度。首先教總結解決問題的方法論,這也是全書的核心內容,進而通過實例闡述了具體的解題戰術,如極端原理、抽屜原理等。並從解題者的角度分別講述了代數學、組合數學、數論、幾何和微積分。
《怎樣解題》主要是為了幫助大家學習兩個方面的內容: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特定的數學思想。通過閱讀這本書,你將會逐步學到更多的數學知識,也將會對解決問題越來越熟練。你在某一個領域所取得的進步將會激勵你在更多的領域獲得成功。
本書作者保羅·蔡茨中學時代即親身參加過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後來又長期負責培訓數學競技選手,具有豐富的解題經驗。在書中,他總結了典型的解題方法,提供了系統而獨到的觀點。眾多例題和習題選自各國數學競賽真題,極具實戰性,讓你盡覽不同風格的種類難題,盡享解題之美。
作者簡介:保羅·蔡茨,曾就讀於哈佛大學歷史系,繼而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數學博士學位。目前是舊金山大學的一名數學教授。
他曾獲得美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大獎,並且是1974年美國代表隊第一次參與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光榮一員。2003年榮獲著名的Deborah Tepper Haimo獎,這是由美國數學協會頒發的全國性的大學數學教育獎項。
作者假定本書的讀者為以下三類人:
· 喜歡數學;
· 已經很好地掌握了高中數學的內容,並且至少已經初步學習了高等數學的內容,如微積分和線性代數;
· 希望進一步提高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少年,做好最充分的準備,勇敢地衝向大海吧,神秘又美麗的數學寶藏在等待著你!
▌轉自圖靈教育, 作者喵頭鷹同學, [遇見]已獲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