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件淬硬層深度的電磁無損檢測 -測控技術在線 自動化技術 CK365...

2020-12-05 CK365測控網

電磁無損檢測是利用材料在電磁場作用下呈現出的電學或磁學性質的變化,判斷材料內部組織及有關性能的試驗方法。電磁方法檢測材料表面具有檢測靈敏度高、信號藕合簡單、方便等優點,廣泛應用於工業生產與科學研究中,是無損檢測技術的一個重要分支。目前鋼鐵件表面加熱淬火後硬化層深度(的的測定,通常用金相法(由表面測至50%馬氏體區)、硬度法(按半馬氏體區硬度為準)和酸蝕法來測定。而這些方法都是破壞性的,無法實現100%檢測。本文通過分析磁矯頑力與淬硬層深度之間的關係,試製了一種應用電磁原理、採用微機控制的硬化層深度電磁無損檢測儀(DWY一1)。

1檢測原理

1.1鋼鐵材料表面加熱淬火後的金相組織

鋼鐵材料經表面加熱淬火後的金相組織與加熱溫度沿截面分布有關。一般可分為淬硬層(I),過渡層(11)和心部組織(m)三部分,如圖1所示。其中第工區加熱溫度高於弋,淬火後得到全部馬氏體組織,稱全淬硬層。第11區,加熱溫度在人:一Acl之間,淬火後得到馬氏體十鐵素體組織,稱過渡層。第m區,加熱溫度低於Acl為原始組織。

 

 

1.2鋼鐵材料的磁特性

除奧氏體不鏽鋼外,一般鋼都是鐵磁性材料,都具有如圖2所示表面加熱淬火後組織與硬度的分布的磁特性。一些表示磁特性的參數,如磁感應強度、磁導率、矯頑力等都與金屬及合金的晶粒大小、形狀、第相分布相關。鋼鐵件經過熱處理後,組織結構發生變化,磁性參數也隨之變化。大量實驗證明,如將不同含碳量的鋼,經不同熱處理後,測量各磁性參數和硬度、含碳量之間的關係,便可發現矯頑力和含碳量、硬度關係為最好。從圖3所示碳鋼的硬度、矯頑力和含碳量之間的關係曲線,可以看出,硬度和矯頑力都隨含碳量增高而上升。其中當碳鋼的含碳量小於或等於0.6%時,在相同的熱處理條件下,矯頑力Hc與鋼的含碳量成正比,當含碳量大於0.6%時,矯頑力HC與鋼的含碳量成單值對應關係,當回火溫度低於300℃時,不同成分的碳鋼經不同的熱處理後,其硬度和矯頑力之間基本上呈直線關係,見圖4。

 

 

 

 

 

 

1.3電磁檢測原理

由金屬及合金的鐵磁性可知,馬氏體的矯頑力為最高,珠光體次之,鐵素體為最低。因此,可以通過測量工件淬火後的矯頑力來檢測淬硬層的深度。

磁性檢測儀的磁路模型如圖5所示,在被測工件的表面上放置一個門字型的電磁鐵,電磁鐵中間放置霍爾元件,用以測量磁路中的磁通量,當磁化線圈通過直流電後,電磁鐵與被測工件便組成一個閉合磁路。測量時先用飽和勵磁電流Im將工件局部磁化,然後通人反向退磁電流Ic,當反向電流增加到使磁感應強度Br=O時,測出此時對應的反向電流值Ic,根據安培環路定律,可列出如下方程:

 

 

式中:Fc一總磁勢;

N一探頭電磁線圈匝數;

HcZ一淬硬層的矯頑力;

Ic一反向電流強度;

Hcl一探頭電磁鐵的矯頑力;

Hc3一未淬硬部分的矯頑力;

佔一淬硬層部分磁路長,即淬硬層深度;

Ll一探頭電磁鐵的磁路長;

L3一未淬硬部分的磁路長;

 

 

當工件未淬火時(1)式為:

 

 

因此:

 

 

其中:} H}z一Hc3)對於相同鋼種,相同熱處理條件的同種工件為定值,其值可通過實驗測得。因此,與8成線性關係,通過測量△I。值便可測出淬硬層深度8值。

測試系統原理框圖如圖6所示,由微機控制整個系統的檢測過程和數據處理。

 

 

2 檢測方法

2.1原材料平均1的測定

表面淬火前,我們將所有工件進行逐件檢測、分組,並計算每組平均Ic。這樣不僅可測定每組平均I。值,而且可以通過分組解決相同牌號不同爐號鋼材的電磁特性相差較大而造成的測量誤差,同時通過檢測還可進行混料分選。

2.2表面淬火後Ic『的測定及佔值的確定

表面淬火後我們用同樣的方法對工件進行逐件檢測,測出每個工件的Ic、值。並由△Ic、Ic(Hc:一Hc3)確定每個工件的淬硬層深度佔值。

3實例

根據上述原理,我們設計了一臺電磁無損檢測儀(DWY一1)。用於對某廠生產的曲軸進行淬硬層深度無損檢測。該曲軸材料為47MnTi感應加熱淬火,180一220℃低溫回火後要求到HRc45處淬硬層深度為5-5.smm。我們在生產現場任意抽取工件20件。首先採用硬度法即用顯微硬度計測硬度法測量淬硬層深度,然後用DWY一1型電磁無損檢測儀進行測量,結果見表1。可以發現測量誤差不超過0.Zmm完全滿足生產的需要。

 

 

4誤差分析

產生上述測量誤差的主要原因為,工件經熱處理後產生變形,導致工件與探頭鐵心之間出現間隙;工件在機加工過程中產生尺寸偏差,使得工件與探頭鐵心接觸不夠緊密;工件的表面質量不佳,如存在氧化皮、鐵鏽等。由於空氣隙的磁導率遠遠小於鐵心和工件的磁導率,所以空氣隙處的磁阻很大,影響了反向電流Ic的值。

5結論

基於矯頑力研製成功的DWY一1型電磁無損檢測儀能實現淬硬層深度的無損檢測且能滿足生產的需要。

相關焦點

  • CMCIC 2017中國測控技術與儀器大會徵文通知_資訊_信息化新聞_新聞...
    此次大會旨在進一步推動該領域的前沿技術創新與發展,探討國內外先進測控、計量及檢測技術與儀器設備的前沿創新技術成果、優秀的應用解決方案;希望將國際先進的測控、儀器技術和理念與國內實際需求交匯融合,真正搭建起該領域「產、學、研、用」的高質量互動交流平臺。屆時,歡迎業內廣大高校、科研院所、重點實驗室教師、研究生以及國內外高科技企業踴躍投稿,參會。
  • 新型慣性技術的發展 測控論文 自動化論文 測控技術文庫-CK365測控網
    有四種不同的激勵與檢測方式和結構型式。靜電激勵、電容檢測方式,電磁激勵、電容檢測方式,壓電激勵、電容檢測方式和電磁激勵、壓敏電橋檢測方式。在靜電激勵、電容檢測方式下,質量塊的振動有角振動式和線振動式兩種。1988年德雷伯實驗室研製出框架式角振動慣性儀表。它沒有高速旋轉的慣性儀錶轉子,有繞撓性樞軸高頻率振動的部件。
  • 無損檢測市場將達120億美元 超聲測試佔最大份額
    無損檢測是一種在不損害或不影響被檢測對象使用性能不傷害被檢測對象內部組織的前提下,對材料或物體進進行檢測的一種方法。它是利用材料內部結構異常或缺陷存在引起的熱、聲、光、電、磁等反應的變化,以物理或化學方法為手段,藉助現代化的技術和設備器材,從而實現對試件內部及表面的結構、性質、狀態及缺陷的類型、性質、數量、形狀、位置、尺寸、分布及其變化進行檢查和測試。
  • 無損檢測:複合材料的超聲檢測技術
    複合材料及其構件開發與應用的迅速發展,對無損檢測技術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經過不斷的研究、開發和完善,目前超聲檢測已成為最主要和成熟的複合材料無損檢測方法之一。由於複合材料結構多種多樣,要求也不盡相同,僅僅利用超聲檢測方法還難以勝任其質量的檢測與評定,實際檢測工作中往往需要針對不同檢測對象和要求,採用不同的檢測技術和方法。
  • 作為無損檢測行業的你,這些國外無損檢測器材你不能不知...
    德國 Dantec Dynamics GmbH 1) 非接觸式、無損、快速缺陷檢測 Q800系列:雷射錯位散斑檢測技術,可以檢測各種複雜材料、複合材料和構件的各種缺陷,實時顯示材料缺陷並進行準定量分析,同時系統可以提供不同的加載方式,如熱加載、真空加載、振動加載等。
  • 雷射淬火技術及其應用分析
    雷射淬火技術,是利用聚焦後的雷射束快速加熱鋼鐵材料表面,使其發生相變,形成馬氏體淬硬層的過程。雷射淬火的功率密度高,冷卻速度快,不需要水或油等冷卻介質,是清潔、快速的淬火工藝。與感應淬火、火焰淬火、滲碳淬火工藝相比,雷射淬火淬硬層均勻,硬度高(一般比感應淬火高1-3HRC),工件變形小,加熱層深度和加熱軌跡容易控制,易於實現自動化,不需要象感應淬火那樣根據不同的零件尺寸設計相應的感應線圈,對大型零件的加工也無須受到滲碳淬火等化學熱處理時爐膛尺寸的限制,因此,在很多工業領域中,正逐步取代感應淬火和化學熱處理等傳統工藝。
  • 材料小博士:氨氣儲氣罐無損檢測了解一下,無損檢測究竟是什麼?
    無損檢測(NDT或NDE),也叫無損探傷,是在不損害或不影響被檢測對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採用射線、超聲、紅外、電磁等原理技術並結合儀器,對材料、零件、設備進行缺陷、化學、物理參數檢測的技術。無損檢測在我們平常生活中的應用是十分廣泛的,它是壓力容器檢驗中應用最廣泛的方法。
  • 無損檢測技術的起源與發展
    無損檢測技術是以物理現象為基礎的,回顧一下世界無損檢測技術的起源,都是一種新的物理現象被發現後,隨之進行深入研究並投入應用,一般的規律往往首先是在醫學領域、軍工領域應用,然後推廣到 工業領域應用。      下面我們來回顧一下部分無損檢測技術的起源。
  • 瀋陽自動化所開發雷射衝擊強化聲學在線檢測系統
    為解決雷射衝擊強化現有檢測方法存在的問題,促進該技術的大規模工業化生產,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開發了一套雷射衝擊強化聲學在線檢測系統,相關成果發表在Optik -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Light and Electron Optics上。
  • 測控技術與儀器就是看遊標卡尺嗎?
    跟自動化一樣,測控技術與儀器本質上是個交叉專業,優質的萬金油傳統工科,看一眼主要專業課就明白了:電工學、電子技術基礎、C語言、傳感器原理及應用、微機原理及應用、控制工程基礎、信號與測試系統、智能機械設計、數位化測控技術、精密儀器設計、測控電路設計、智能儀器設計、微機電系統……如果去掉和儀器相關的課程,和自動化極為類似。該專業和自動化、電子、通信、機械、光學都有著密切的關係。
  • 我國無損檢測行業的進展與挑戰
    無損檢測技術發展的另一重要標誌是創新能力的迅速增長,一批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技術、新方法和新儀器已經問世,特別是大型和集成型檢測儀器的不斷問世並迅速投入無損檢測市場。  超聲相控陣(包括相控陣超聲波換能器)、超聲衍射時差(TOFD)技術和電磁檢測儀器已形成有很強競爭能力的生產基地。
  • 聊技術,重安全:2020年遠東無損檢測新技術論壇奧林巴斯展位實況回顧
    2020遠東無損檢測新技術論壇?「2020遠東無損檢測新技術論壇」於2020年11月20-22日江蘇省南京市恆大酒店舉辦。本次論壇的主題為:「精密檢測提升性能、質量、安全新高度」。本次論壇吸引了國內外各地的業內人士,高等院校的相關專業人士,以及各地無損檢測行業委員會前往參加。
  • 紅外檢測技術
    可用於檢測膠接或焊接件中的脫粘或未焊透部位,固體材料中的裂紋、空洞和夾雜物等缺陷。利用近紅外光譜的優點有:1.簡單方便,有不同的測樣器件可直接測定液體、固體、半固體和膠狀體等樣品,檢測成本低。2.分析速度快,一般樣品可在1min內完成。
  • 關於混凝土檢測技術要點
    在建築工程開展過程中,混凝土結構是較為基礎的結構形式,由於經濟發展建築的增多,混凝土結構作為建築工程中的基礎性環節,其安全性和使用效果對房屋建築的整體使用效果有著不容忽視得影響,傳統混凝土檢測技術是通過隨機取樣的方式,並藉助立方體試件,在特定環境下養護28天,再按照標準試驗獲取到的抗壓強度判斷混凝土的強度,但是這種檢測方式同樣有一定缺陷
  • 五大常規無損檢測技術之一:射線檢測(RT)的原理和特點
    射線檢測(Radiographic Testing),業內人士簡稱RT,是工業無損檢測(Nondestructive Testing
  • 在線式液位測量儀表的系統設計 測控論文 自動化論文 測控技術文庫...
    γ射線探測技術具有非接觸測量的優勢,同時結合單片機的實時監測分析功能,可以在線監測生產過程,根據設定的報警液位進行報警處理。現場人員能夠及時,準確地掌握生產數據,正確地指導生產和設備維修,提高產品質量和浸漬容器的運行水平,避免事故,為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 系統的工作原理這種測量儀表的基本工作原理主要利用了γ射線透射的有關性質。
  • 常用無損檢測儀器及檢測方法
    現在,技術人員可以利用許多不同種類的儀器和方法來測量塗層或薄膜的厚度。而在選取最合適的測量方法時需要考慮到許多因素,包括塗層的類型、基體材料、塗層厚度範圍、被測件的形狀和尺寸以及測量成本等。塗層厚度測量技術一般有無損測量法,例如磁性測量、渦流測量、超聲波測量以及千分尺測量等;此外還有破壞性的測量法,例如橫斷面測量法和重量分析法等。
  • 航空航天複合材料無損檢測常見方法
    2、射線檢測法過去的50多年裡,射線檢測已成為工業無損檢測的主要技術之一,在工業產品的結構測量、缺陷監測 和損傷評價等方面獲得了廣泛應用。顯示出射線檢測在現代無損檢測領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下面將射線檢測在航空航天複合材料無損評價中的應用作簡要評述。
  • 關於無損檢測的小科普
    其他無損檢測方法有渦流檢測(ECT)、聲發射檢測(AE)、熱像/紅外(TIR)、洩漏試驗(LT)、交流場測量技術(ACFMT)、漏磁檢驗(MFL)、遠場測試檢測方法(RFT)、超聲波衍射時差法(TOFD)等。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無損檢測學會是中國無損檢測學術組織,TC56是其標準化機構。無損檢測是工業發展必不可少的有效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的工業發展水平,其重要性已得到公認。
  • 黃松嶺:無損檢測打造安全工程
    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黃松嶺是著名的結構健康監測與材料無損評估專家,長期從事無損檢測理論方法及應用的研究。從1991年畢業於東南大學檢測技術及儀器專業起,他就投身於檢測技術的研究;2001年,黃松嶺獲得清華大學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專業博士學位,並於2010年被清華大學破格聘任為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