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 的 2 張地球燈光圖,告訴了我們這個世界哪些秘密?

2020-12-05 好奇心日報

NASA曾經發布過一張經典的地球夜間燈光圖,「黑色大理石」(BlackMarble)。

大部分被深藍色覆蓋的地球上,無數光點勾勒出城市的輪廓。「沒什麼能比城市燈光更多地告訴我們人類在地球上的分布」,美國大氣管理局科學家ChrisElvidge說。

2012年的「黑色大理石」

一定程度上,各個地區的燈光亮度代表了當地的生活水準和經濟活動活躍度。不同領域的學者們以這張圖為基礎,試圖研究人類足跡或各地區政治經濟的活動。

全球信息定位系統公司Esri的產品工程師JohnNelson也開始了一個名為的比較分析項目。他將NASA分別在2012和2016年的燈光亮度數據覆蓋到一張可交互地圖上,假如某地區的燈光亮度增強,就使用藍色的點表示,如果亮度減弱,則使用粉紅色。「LightsOnLightOut」

「LightsOnLightOut」項目圖

將這張圖放大看,短短4年之間,一些地區的變化頗為驚人。

印度呈現一片藍色,而在它和巴基斯坦交接的地方則呈現出少部分粉紅色。

前者是印度電氣化普及的結果。印度的電氣化始於20世紀50年代,但早期資源有限,當時只有少數幾個村莊獲得名額。數十年來,印度政府還在為城市化以及農村電氣化努力。

2012年,印度約四分之一人家缺乏電力,而到了2016年,印度政府宣布全國60萬個村莊中,只有1.85萬個村莊還未通電。目前為止,只有4300個村莊仍然需要電力。根據印度政府的說法,

而印巴交界處的燈光減弱,則很可能是因為兩國衝突帶來了逃亡以及基礎設施遭破壞。

同樣因戰亂導致燈光亮度變暗的還有敘利亞和伊拉克的部分地區。

實際上,2012年,在NASA拍攝最初夜晚照片時,敘利亞內戰已經開始。隨後的空襲轟炸對當地的經濟和建築造成更大傷害,敘利亞西部邊境大面積陷入黑暗中。

大馬士革本是個都市,擁有繁華市集和歷史遺蹟。但它現在就像阿勒頗一樣,被遺棄在瓦礫中。而被ISIS軍隊掃蕩的伊拉克北部城市Mosul和Ragga也都遭遇了浩劫。

如同描述的:「電力和水量明顯惡化。在ISIS到來以前,Mosul的電網供電每天20小時,但在被ISIS佔領的四個月內,供電時間下降到了6-8個小時。過去的三個月,通電時間只剩每天2小時。在Ragga,通電則取決於武裝分子對當地居民的滿意程度。」《衛報》

除了戰爭,大片光源減弱的原因,還有可能是像奈及利亞這樣,停止了北部海岸的石油開採,夜間操作的燈光因此熄滅。

我們能夠得出一些結論,一個地區燈光亮度大幅度增加的原因有:該地區是新近完成電氣化的農村、是人口越發稠密的城市、該地出現了天然氣井口,或是那是漁船在夜間的操作光源。

而亮度減少則相反,它可能代表了經濟衰退、表明了該地漁業或石油開採業的衰落、人口因經濟困難自然收縮、戰爭和動蕩導致人口和基礎設施的崩潰,當然,也有可能是發達國家刻意減少的光汙染。

種種複雜而微妙的原因實際上加深了人們解讀燈光的難度。

比如歐洲,大部分地區原因不明地沉入了粉色的海洋,而西歐則大部分被淡藍色統治著。

Nelson也承認,他並沒有確切答案解釋這些地區發生變化的原因。但他認為,這個項目最棒的地方就是拋磚引玉,獲得公眾關注並談論它。

「我只是比較兩個圖像,軟體本身不知道這些圖像是什麼,所以很多東西對我來說還是個謎」,他說,「我製作這個地圖並非因為我是一個專家,而是要開啟一段對話。我喜歡那些能讓人發問的事實。」

題圖來自:NASA

相關焦點

  • 地球夜晚燈光衛星圖,中國看起來似乎沒有印度亮了
    昨晚我發了一張地球夜晚燈光衛星圖,看起來中國似乎已沒有印度亮了,很多讀者表示不解,有人認為全世界不可能同時進入黑夜,有人認為是PS
  • 地圖湃 | 夜間的地球:從四年內的燈光變化可以看出什麼?
    NASA 地球觀測站發布的「每日一圖」中就有「夜間的地球」圖片,其中不乏對人類活動和氣象事件的有趣解讀。如下圖,除了韓朝明顯的燈光差距外,值得注意的還有韓國東南部海域那一大片星星點點的燈光,乍看百思不得其解。但據 NASA 的解釋,這片長條狀的光其實來自夜間出海的漁船,漁民們很可能在用燈光誘捕日本海魷魚。
  • 世界地球日,與NASA一起探索這顆美麗的藍色星球
    距離阿波羅8號(Apollo 8)太空人威廉•安德斯(William Anders)拍攝地球從月球地平線上升起的圖片,已經過去了50多年。這張「地球升起」(Earthrise)的史詩級畫面,激發了我們對宇宙中地球脆弱性的新認識。兩年後,世界地球日誕生,目的正是紀念我們的藍色母星。
  • NASA最受歡迎的10張照片,看看有沒有你愛的那張
    這被認為是第一張完整清晰的地球全貌被稱為藍色彈珠這張照片公布後許多環保組織都以藍色彈珠標榜形象此後的類似地球照片也都被稱為藍色彈珠05 太空行走已到達最遠距離,有《地心引力》內味兒了,但這比電影早了近30年這張則是他到達最遠距離時拍攝的而現在我們基本看不到這樣的場景了太空梭挑戰者號災難後MMU被判定為過於冒險
  • NASA全球夜間燈光地圖上,為何印度燈光比歐美中國還亮?!
    也有小夥伴從文中發現了驚天秘密:莫非印度真的開掛了?埋頭發展,經濟和電力水平已經超過中國和歐美了?或者NASA被操控了……朋友們,腦洞這麼大啊~既然你們真心誠意地發問了,我們就繼續來嘮嘮這個話題。中印經濟和電力發展水平到底怎樣?來!數據可不會騙人。
  • 釋疑丨NASA全球夜間燈光地圖上,為何印度燈光比中國還亮
    的文章,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布的全球夜間燈光地圖,分析了中國各地的經濟形勢。不少朋友表示:漲知識了~但是!也有小夥伴從文中發現了驚天秘密:莫非印度真的開掛了?埋頭發展,經濟和電力水平已經超過中國和歐美了?
  • 2016年空間站拍攝的16張最佳地球照片
    空間站上的太空人們幾乎每天都會透過穹頂艙拍攝照片,一年下來總共有數千張照片,位於詹森航天中心地球科學和遙感部門的科學家精選了16張地球照片,合成了這段視頻
  • 美國NASA公布「全球夜景圖」,茂名的燈光閃亮無比!
    當地時間4月13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一組最新的全球夜景圖(地球夜間燈光分布圖)。全球夜景圖由NASA下屬的地球觀測站製作,根據蘇奧米國家極衛星(Suomi NPP)在2016年特定時間段拍攝的各地夜景照片合成。衛星夜景圖一方面可以直接反映世界各地的工業化和城市(群)化水平,另一方面也能部分反映世界人口的分布情況。
  • 科普丨這也許是NASA有史以來最出色的32張地球觀測照
    以下文章來源於GIS圈 ,作者GIS菌 GIS圈聚焦行業熱點、展現行業精英風採、善當行業參謀助手↑ 點擊上方「中國測繪學會」可快速關注我們今天(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
  • 60張圖帶你領略乘風破浪的火星探測史
    僅就拍照這一項,水手9號就拍攝了並傳回了7329張火星表面照片(相比之下火星2號和3號共傳回了60張照片),覆蓋了火星表面85%的區域,一舉超過了之前所有火星探測器的拍攝總和。△使用水手9號數據繪製的火星地圖。圖片顯示火星運河並不存在。
  • 揭露NASA不敢公開的月球真相,斯巴克大量揭秘南極和地外信息
    斯巴克說道:是的,我們錄下來了,並且,之後還有對這個現象進一步的研究報告,他們告訴我們已經對這聲音的信息知道了更多,但是我無權得到那些研究報告的詳細內容,我們只被告知至少存在七種外星人與聯盟有過接觸,從好戰,中立,以及熱愛和平的種族都有。
  • 全球燈光圖上為何印度比中國亮?國家電網出面解釋了
    我們中國,早在2015年年底的時候就已經實現戶戶通電了!聽你這麼說我就放心了,那燈光的問題怎麼解釋呢?在網上,各路大神也探討了這個問題,眾說紛紜。我們把這些觀點集中起來,歸納出了兩點。Number1 地形差異印度的平原面積約佔國土面積的40%,南部的德幹高原平均海拔也在1000米以下。
  • 第一張世界地圖是如何誕生的,其中有哪些「秘密」?
    後一種追求使他享譽世界。據史料記載,這位世界著名的地圖製作者從未乘船旅行過,但這並未妨礙他製作了具有突破性的世界地圖。1569年8月,墨卡託出版了他的世界地圖,這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張世界地圖,它開創了地理學史上的新篇章。墨卡託首次採用等角正圓柱投影編制了這張世界地圖,這是人類首次較為完整地將球狀的地球表面描繪成平面。
  • 第一張世界地圖是如何誕生的,其中有哪些「秘密」?
    這張地圖的意義在於,它允許人們精確定位自己的位置並使用指南針繪製長途路線。1512年,皮匠休伯特·克雷默(Hubert Kremer)一家人住進了小鎮Rupelmonde (當時為荷蘭的一部分),慶祝了他的第七個孩子的誕生,這個男孩名為格哈德(Gerhard)。幾十年後,他成了一名傑出的製圖師並聞名世界。
  • NASA公布土衛六首張地質圖:與地球相似 或能孕育生命
    11月19日,美國宇航局(NASA)在官網公布了全球首張土衛六泰坦全球地質圖。這張地質圖覆蓋了土衛六全球,揭示了其地表上沙丘,湖泊,平原,火山口和其他地形的動態世界。土衛六是我們太陽系中除地球外唯一已知在其表面具有穩定液體的行星體,存在大量有機物,或可孕育生命。
  • NASA航拍地球夜間燈光分布圖 陸地沐浴在燈光中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陽】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5日報導,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一組地球夜間燈光分布圖,這一系列照片清晰反應出英國倫敦和它廣闊的郊區沐浴在一片光芒之中。這些美輪美奐圖像是來自於一個NASA-NOAA聯合推出的觀測地球夜晚的衛星。「與人類不同的是,地球不會睡覺。
  • 10張圖看盡地球6億年板塊「漂流史」,未來,我們何去何從?
    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大家:我們現在所處的7大洲、4大洋只不過是地球的某一個形態表現,地球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事實上,地球上曾經發生過無數次重大變化,每一次變化,都會造成地球上生物的大起大落。人類也才誕生幾十萬年而已(新人),能不能抵抗地球的變化,還真未可知。
  • 2018年地球日
    Credit:NASA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這是一項世界性的環境保護活動。起源於1970年代美國校園,1990年代這項活動從美國走向世界。在每年的地球日,人們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宣傳和實踐環境保護的觀念。值得一提的是,地球日旗幟的主要圖案為NASA阿波羅17號太空人所拍攝。
  • 尋找地球2.0,答案或將由中國給出
    圖1. 德雷克公式(圖源:sites.psu.edu)本文要說的是,以現在的技術,我們可以在幾年內找到地球2.0並測量η地球。更讓人興奮的是,中國的空間技術,或將幫助人類找到這個答案。地球離太陽的距離, 不遠不近,正好在我們所說的恆星宜居帶裡面(圖2)。假若地球離太陽近一點,地表溫度略高,溫室效應強烈到大氣裡的水汽會越聚越多,溫度繼續升高,我們會走上金星的不歸路。又假設地球離太陽稍遠一點,表面溫度將會下降到零度以下。水汽凝結成冰,冰封大地,太陽光都被反射回外空,地球會變得像火星那樣,一年四季冰洋不化。
  • 探索宇宙奧秘 NASA官網開放下載實拍圖
    開Twitter、做直播、和虛擬實境公司合作遊戲、把400多張動圖放上gif圖搜索網站Giphy上之後,美國航空航天管理局(NASA)最近宣布,將NASA的高清圖片、視頻、音頻上傳到一個在線資料庫,供大眾檢索、下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