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於GIS圈 ,作者GIS菌
GIS圈
聚焦行業熱點、展現行業精英風採、善當行業參謀助手
↑ 點擊上方「中國測繪學會」
可快速關注我們
今天(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早前,NASA地球觀測站為慶祝其20周年紀念日和世界地球日逾50年,舉行了一場名為Tournament Earth - Best of EO(地球錦標賽-最佳地球觀測)的網上投票活動,大眾可以在32張候選作品中選出觀測站有史以來最好的一張地球觀測圖片。目前,投票活動已進入最後一輪,冠軍將於當地時間4月28日誕生。小編整理了32張候選作品與相關介紹,大家也不妨選出你心目中的「冠軍作品」吧~
01
The Dark Side and the Bright Side 陰暗面與光明面
2015年7月份,當月球掠過地球陽光照射一側時,深空氣候觀測站(DSCOVR)衛星拍攝到一幅特殊的月球景象——從地球上無法看到的,完全被照亮的月球暗面。
照片由DSCOVR上的地球多色成像相機(EPIC)拍攝於2015年7月16日15點50分和20點45分(美國東部時間),這是一臺四百萬像素相機,當時DSCOVR距離地球160萬公裡環繞運行,位於太陽和地球之間。
02
Activity at Klyuchevskoy Volcano 克柳切夫火山運動
原圖與標註圖當觀察條件有利時,國際空間站(ISS)的太空人往往能夠捕捉到一些不同尋常的、引人注目的地球影像。這張照片呈現了克柳切夫火山噴發時的景象,克柳切夫火山是俄羅斯堪察加半島上眾多活火山之一。大多數衛星從最低俯視點拍攝的影像往往會使地貌看起來更平坦,從而降低了地形圖中的三維感。相比之下,這張從國際空間站拍攝的圖片,其傾斜的視角賦予觀看者強烈的三維感,火山山峰投射的陰影也突顯了這一點,使其更類似於從低空飛機上觀看到的視角。這張照片是在國際空間站位於西南方1500公裡的地面位置時拍攝的。圖片攝於2013年11月16日,由詹森航天中心的國際空間站地球觀測實驗和圖像科學與分析實驗室提供。圖片已經過裁剪及對比度加強處理,並抹除了鏡頭瑕疵。
03
El Hierro Submarine Eruption 埃爾耶羅島水下火山噴發
火山開始噴發的四個月後,埃爾耶羅島附近的水下火山仍在活動。這張拍攝於2012年2月10日的天然彩色衛星圖像顯示了火山噴發的地點——La Restinga 漁村附近。明亮的碧綠色表明水中的火山巖物質濃度很高。在噴口的正上方,一小片褐色的水就像一個洶湧的熱水浴缸。該圖像由地球觀測一號(EO-1)衛星上的高級陸地成像儀(ALI)拍攝。
04
Ocean Sand, Bahamas 海中的沙丘,巴哈馬
這幅油畫般的作品是巴哈馬群島的沙子與海藻的衛星圖像。這張圖像由陸地衛星7號上的增強型專題製圖儀(ETM+)拍攝。巴哈馬的潮汐與洋流將沙子和海藻床雕刻成如此五彩斑斕的景象,就像風中巨大的沙丘一般。
05
Faults in Xinjiang新疆的斷層
局部圖(上)與完整圖(下)2013年7月30日,陸地8號衛星上的陸地成像儀(OLI)拍攝到了這幅柯坪山(位於中國新疆天山以南)衝斷帶的照片。這些山脊由東北向西南方向,從喀什延伸到中國阿克蘇。大約3億年前,當塔裡木地塊與歐亞大陸相撞時,天山山脈開始形成。當陸塊碰撞時,壓力會產生「褶皺衝斷帶」。水平鋪設的沉積巖板可擠壓成波浪形的背斜和向斜。有時巖層完全破裂,較老的巖層堆積在較年輕的巖層之上。這種類型的斷裂被稱為逆衝斷層,形成了上圖中看到的一系列山脊。
06
Sensing Lightning from the Space Station從空間站觀測到的閃電
圖像原圖與標註圖上圖拍攝於2013年12月12日,在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的黃色城市燈光中,白色閃電清晰可見。據相關報導介紹,這是國際空間站科學家拍攝到地球表面大氣層出現閃電的過程,科學家還利用新的科學設備對閃電過程以及產生的伽馬輻射進行了深入研究。
07
A View of Earth from Saturn從土星看向地球
圖像原圖與局部特寫圖這張土星及其光環的圖像仿佛是藝術家的創作,但實際上,這張圖像是由卡西尼號太空飛行器上的廣角相機在2006年9月15日近3個小時內拍攝的165張圖像合成的(分層圖像)。科學家們通過數字合成紫外線、紅外線和透明濾光片圖像,然後將最終圖像調整至接近自然顏色,從而誕生了這幅作品。在局部特寫圖中,還可以看到距離土星很遠很遠的地球。
08
Blooming Baltic Sea盛開中的波羅的海
2015年8月11日,陸地衛星8號上運行的陸地成像儀(OLI)捕捉到了這張似乎是波羅的海藍藻大量漩渦的假彩色照片。圖像分別由紅色、綠色和藍色分量的波段4(640-670納米)、3(530-590納米)和2(450-510納米)組成。。
09
Twin Blue Marbles雙胞胎般的藍色玻璃球
這幅令人驚嘆的,從太空視角觀俯瞰地球的圖像事實上是科學與藝術的融合,遙感技術使這種景象成為了可能。
NASA的一個科學與視覺藝術團隊利用多個衛星任務的數據(並非所有數據都是同時收集的),為從陸地表面到極地海冰,再到生長在海洋中的數十億種微型植物葉綠素反射的光線,創建了多層全球數據。他們將這些層包裹在地球上,並置於黑色背景下,模擬出太空人拍攝的地球照片中地球大氣層的模糊邊緣。
10
Auroras Light Up the Antarctic Night極光點亮了南極的夜晚
2012年7月15日,索米NPP衛星上搭載的可見光紅外成像輻射儀套件(VIIRS)捕捉到了這幅南極光景象。這張圖像由VIIRS的「晝夜波段」拍攝,它可以檢測從綠色到近紅外的各種波長的光,並使用過濾技術來觀察暗淡的信號,例如城市的燈光、極光、野火和反射的月光等。
11
A Voyager Far From Home遠離家鄉的旅行者
1977年9月5日,NASA的旅行者1號(Voyager 1)空間探測器升空。如今,這個行星探測器已經成為了一枚星際旅行者,它比歷史上任何人造物體都離地球更遠。上圖是在旅行者1號離地球較近的時候拍攝的。1977年9月18日,旅行者號在距離地球1166萬公裡的地方,拍攝到了一張月牙形的地球與更遠處月球的合影。
12
Paris at Night夜色中的巴黎
2015年4月8日,當地午夜時分,國際空間站的太空人拍下了這張照片。巴黎的夜晚呈現出和白天完全不同的視覺特徵,夜色中的燈光交織成一張張「網」。而在這密集的街道網絡中,最明亮的大道是17世紀設計的香榭麗舍大道,它也是這座城市的歷史軸心。
13
All of You on the Good Earth你們都在這美好的地球上
1968年12月21日,弗蘭克·博爾曼、吉姆·洛威爾和威廉·安德斯三人踏上了名為「阿波羅8號」的月球之旅。像任何旅行者一樣,他們偶爾也會想念家鄉。1968年12日24日,威廉·安德斯拍下了這張計劃外的照片。在他拍下這張照片之前,安德斯驚呼道:「天哪,看看那邊!地球就要升起來了,太美了。」
14
An EPIC Eclipse史詩般的日食
當西太平洋島嶼和國家的居民在清晨抬頭觀察日全食的時候,DSCOVR衛星從太空向下拍攝到了月亮的影子掠過地球的景象。這張動圖由NASA的地球多色成像相機(EPIC)於2016年3月9日拍攝的13張圖像合成,這也是2016年的唯一一次日全食。
15
Night Light Maps Open Up New Applications夜光地圖開拓全新應用
2016年,NASA的科學家們發布了這幅新的夜間全球地圖,為我們了解地球上人類定居點的格局提供了清晰的視角,展示了人類如何塑造了這個星球,並照亮了黑暗。
16
Fire in the Sky and on the Ground天空和地面上的火焰
2011年9月17日,國際空間站的太空人在飛越印度洋時,用數位相機捕捉了數百張南極光的照片。充滿躍動感的極光仿佛是熾熱的火焰一般「點燃」了南極上空。
17
A Curious Ensemble of Wonderful Features奇妙的地貌特徵合奏
2016年,國際空間站上的一名太空人俯瞰美國的葛蘭峽谷並拍攝了幾張照片,將這些照片組合在一起後便形成了上面這張這幅長長的圖片。圖像經過裁剪和提高對比度處理。
18
Where the Dunes End沙丘的盡頭在哪?
原圖與局部標註圖
堆積如山的沙子,有些甚至高達300米,從非洲納米布沙漠的底部一直延伸到天空。2019年11月13日,運行中的陸地成像儀(OLI)在陸地衛星8號上拍攝了這一圖像。照片顯示了納米布沙漠的北部——納米布-諾克盧福國家公園內的一片沙丘,面積超過300萬公頃,該公園於201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19
Roiling Flows on Holuhraun Lava FieldHoluhraun熔巖地帶的巖漿流動
這是位於冰島西北部的Holuhraun熔巖地帶。2014年9月6日,陸地衛星8號上的運行中的陸地成像儀(OLI)捕捉到了該地帶火山正在噴發的照片。假彩色圖像結合了短波紅外、近紅外和綠光(OLI波段6-5-3)。冰、蒸汽和二氧化硫的羽流呈現青色和明亮的藍色,液態水則呈現海軍藍。在這個波段組合中,Holuhraun熔巖地帶周邊的裸地或巖石地面呈現出綠色或棕色的陰影。新鮮的巖漿則是鮮豔的橙紅色。
20
Crop Circles in the Desert沙漠中的麥田怪圈
這幅假彩色圖像拍攝於2012年1月17日的沙烏地阿拉伯瓦迪阿斯-塞爾漢盆地,這些怪異的圓圈是一個個圓形麥田灌溉區。以下這幅動圖則顯示了1987年、1991年、2000年和2012年衛星觀測到該地的農業作業演變。
21
Icy Art in the Sannikov Strait桑尼科夫海峽的冰雪藝術
在西伯利亞大陸以北,一組島嶼從北冰洋突起。新西伯利亞群島佔地3萬平方公裡,被桑尼科夫海峽一分為二。在一年之中的大部分時間,該海峽都處於冰封的狀態。該圖像由陸地衛星8號上的陸地成像儀(OLI)拍攝,顯示了2016年6月的海冰,此時正值夏季融冰季節。
22
Retreat of the Columbia Glacier哥倫比亞冰川的消退
該圖像拍攝於2014年7月2日,由陸地衛星8號上的運行陸地成像儀獲取,顯示了哥倫比亞冰川的消退程度。作為對比,下圖為1986年7月同地區的假彩色圖像,由陸地5號衛星上搭載的專題製圖儀(TM)傳感器捕獲。
23
Ice Scours the North Caspian Sea被冰塊衝刷著的北裏海
2016年4月初,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海洋科學家諾曼·庫林發現了一幅令人費解的圖像,圖像顯示裏海的北部縱橫交錯。這是由陸地衛星8號上的運行陸地成像儀(OLI)捕捉到的自然彩色圖像。
24
Antarctica Melts Under Its Hottest Days on Record南極洲在有記錄以來最熱的日子裡融化
2020年2月4日的南極洲
2020年2月13日的南極洲2020年2月6日,氣象站記錄到南極洲有記錄以來最熱的溫度。位於南極半島北端的埃斯佩蘭薩基地的溫度計達到了18.3攝氏度——這與當天洛杉磯的溫度大致相同。溫暖的天氣導致附近冰川大範圍融化。
對比圖
25
Some Tea With Your River?河流中的茶水?
這裡是魁北克省北部偏遠的魯珀特灣的一個角落。由於河流和海水的碰撞,加上潮汐的攪動和流經島嶼的水流,形成了五顏六色的流體漩渦。當它們蜿蜒穿過魁北克省北部的北方森林和溼地時,流入魯珀特灣的河流攜帶著被植物中的單寧和木質素染成棕色的水——根、葉、種子、樹皮和土壤中的單寧和木質素可以滲入水中,使水呈現黃色、棕色甚至黑色,這與茶水由無色到深色的過程相同。
26
Atafu Atoll, Tokelau阿塔富環礁,託克勞群島
這是位於太平洋中南部託克勞群島西北部的阿塔富環礁。圖片拍攝於2009年1月6日,由詹森航天中心的國際空間站地球觀測實驗和圖像科學與分析實驗室所提供。
27
Meeting of the Waters水流的相會
2012年6月17日,NASA地球觀測衛星1號(EO-1)上的高級陸地成像儀拍攝到了巴西內格羅河與索裡芒斯河交匯處的自然色圖像。拍攝這張照片時,巴西瑪瑙斯(巴西亞馬遜州首府,地處內格羅河和索裡芒斯河交匯處)的水位比至少一個世紀以來的最高水平還要高。該地於2012年上半年遭遇了創紀錄的洪水。
28
Making Waves in the Andaman Sea在安達曼海掀起漣漪
陸地衛星8號上的陸地成像儀(OLI)於2019年11月29日拍攝到了該安達曼海的圖像。太陽在海洋上的反射與閃爍使海洋的內波清晰可見。
29
Awesome, Frightening Views of Hurricane Florence令人生畏的佛羅倫斯颶風
2018年的9月12日凌晨,太空人Alex Gerst從國際空間站拍攝了這張佛羅倫斯颶風之「眼」。他在推特上寫道:「你是否凝視過4級颶風的眼睛?即使是從太空上看,也令人不寒而慄。」
30
Raikoke Erupts雷科克火山噴發
2019年6月22日,已經休眠95年的雷科克火山突然噴發。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人拍攝下了這張壯觀的照片。
31
Just Another Day on Aerosol Earth不過是氣溶膠地球上的又一天
即使空氣看起來很清新,但幾乎可以肯定我們在呼吸過程中會吸入數以百萬計的固態或液態顆粒——這些由懸浮在氣體介質中的顆粒組成的氣態分散系統被稱為氣溶膠,它們可以在海洋、沙漠、山脈、森林、冰以及介於兩者之間的每個生態系統的空氣中找到。上圖顯示了2018年8月23日氣溶膠的GEOS FP模型輸出。下圖為含標註圖片,可見藍色表示海鹽氣溶膠,紅色表示黑碳顆粒,紫色為灰塵粒子。
32
Just Another Day on Aerosol Earth特強熱帶氣旋「班西」之眼
2015年1月11日至19日,南印度洋迎來了特強熱帶氣旋「班西(Bansi)」。
這幅看起來像是科幻電影一般的圖片,就是由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在夜間拍攝到的熱帶氣旋「班西」的氣旋眼。
看完全部32張候選作品,哪張是你心目中的「冠軍」呢?
來源:NASA地球觀測站官網
原標題:《科普丨這也許是NASA有史以來最出色的32張地球觀測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