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之年,他鄉難為家,生個孩子好作伴

2021-01-14 香山文藝

生 個 孩 子 好 作 伴 文:王 託 弟

畢業那年我27歲,四年後,也就是在我31歲時,生下兒子小威威。

之於我這種以求學之名進京,繼而憑自己的努力在京城紮根立足的女孩子,畢業四年後有了寶寶,其實,不算晚,尤其環視四周,目睹現在還有不少渴慕婚姻卻尚未嫁娶的同齡人,便因自己結婚生子的步伐不晚而倍感幸運。

儘管如此,儘管我以為自己在生孩子這件事上可謂不急不緩,簡直是恰逢其時,但媽媽卻沒少為我勞神費心,她甚至多次直言催勸,讓我趕緊生個孩子。

是呢,當其他人覺得你還飛得不夠遠時,只有媽媽以為你離她已經足夠遠;當其他人覺得你混得也就那樣時,只有媽媽以為你已經很優秀;當其他人對你結婚生子無感時,只有媽媽以為你需要有個孩子。

媽媽催我生孩子的理由很簡單很樸素,她說:「身邊有個喘聲,就有人給額的娃作伴了。」

言中之意彰彰。

媽媽讓我生孩子,並非出於為我成家立業、生兒育女的人生大事考量,而僅僅,僅僅是為了讓我身邊有個聲音,讓我在一個人的時候,不至於滿屋空寂,也就是說,她關心的並非孫兒,她只是關心自己的女兒。

記得好幾次,我戲謔地回復媽媽:「那我先養只狗吧,娃嘛,還生不起哩。」

媽媽卻說不一樣,她說娃娃給一個女人帶來的意義狗不能,還說:「有狗的房子不一定是家,有娃娃的房子才叫家。養活嘛,生下來就能拉扯大——額把你們五個都拉扯大了。」

那時,我也是將近三十歲的人了,兼之生長在一個龐大的家族,看得多了,關於生活、關於人生、關於生命等命題,雖然尚未結婚生子,但也看得明白,所以,我怎麼會不知道「家」是什麼:有至親至愛的地方,才是家。

可當時,在北京,放眼望去,無垠的荒野中,只有小汪——從男友到老公——和我相依為命,而他,還算不上我的至親至愛。

一個女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發現:少不經事時奉若生命的愛情,畢竟只是人生的錦上添花;只有風雨同舟、養老撫幼的婚姻,才是你人生的雪中送炭。家,則是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在歲月的洗禮淬鍊後,綻放出來的花兒;家裡的人,才是你的至親至愛。

他鄉難為家,從2005年負笈進京時我就知道這個道理,故而對七年沒有親人陪伴的求學生涯甘之如飴,因為當時以為,遠離家鄉和親人是為了往後餘生和親人相依為命的權宜之計——畢業,肯定是要回去的。

結果是,畢業後在小汪軟磨硬泡下,我忘記了進京的初衷,沒有回到我的家鄉、回到我親人的身邊。

我是心中沒有「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何處不青山」這句詩的人。在我的心中,無論活著時置身何地,死後定要埋骨桑梓的,因為那裡是我唯一的青山。

然而,當答應了小汪放棄回家的那一刻,我便知曉,無論身前何地,我身後的青山,就算不是北京,也斷不會是家鄉了。

記得那些年,我和小汪搬至亦莊,沒有親人,朋友也寥寥,小汪隔三差五值夜班,然後呢,不上班的時候,我一個人就在房子裡,看書、寫字,看著看著就睡著了,睡醒了接著看書、寫字。

那時自詡是個文藝青年,沉浸在一個人的光陰裡不能自拔,一副越孤獨越享受的樣子,且對那些生養了孩子的同齡人的焦頭爛額的模樣報以同情和不屑。

可我享受的樣子,在媽媽看來,很可憐,每次電話得知我又一個人在家,在看書、在寫字,她莫不哀嘆一聲,並以建議早日生個孩子對我自命帝王般的生活予以全盤否定。

不管媽媽是否催勸,作為一個女人,結婚、生子,當時機成熟,我一樣也沒想過落下。於是,29歲,領證結婚;31歲,生下兒子小威威。

如媽媽所願,從生下孩子,是有人給我作伴了,這是她意料之中的事。

但出乎我們所有人意料的是,從小威威呱呱墜地那一天起,我便不再是我了。在家看書、寫字肯定成為不可能;睡到自然醒堪稱奢侈,缺覺成為常態;我也不再首先是媽媽的女兒了,而是首先是小威威的媽媽了,從被操心的人變成操心的人。

為人父母,真是操不完的心吶。

如今六七十的父母,每天也為我們姐弟五個操心不止呢,讓他們省心些,他們偏不,說什麼「父母不死兒不大」。言下之意,就是只要他們活著,我們五個再大,在他們眼中也是孩子,就有他們操不完的心。

看來,這生孩子啊,是一條不歸路。想到我七老八十時也在為小威威操心,頭疼呀!

哎,也不知道這小子,今天在幼兒園中聽老師話了沒?有沒有抓小朋友?有沒有被小朋友抓?和老師小朋友相處得是否融洽?中午吃啥了?這孩子,何時才會不挑食……

越想越勞心,越想越覺得生孩子收支嚴重不平——什麼陪伴我,簡直把我都搭進去了。拿起手機就去質問媽媽:「不是讓我生個娃好給我作伴嘛,現在好了。有時真煩人!」

視頻中,媽媽竊笑不語,倒是父親,伸過頭來,說:「你以為養娃娃就那麼容易?容易了,還叫活人嘛。娃娃,你還碎著哩……」

父親又要開始他的長篇大論了,但,我喜歡聽。

恍惚中,七老八十的我,在小威威面前正喋喋不休,而他,已經是個四五十歲的大男人了。我說著,他聽著,彼此陪伴著。

相關焦點

  • 第二個家:不知不覺,把他鄉當做了故鄉
    他從未覺得自己的家僅僅是眼前的260平方米。「只要我活著,家的界限就很模糊。可能我會覺得,日本是我的書房,倫敦是客廳,巴黎就是廚房。」巴黎莊潔|有好機會,我會回去的攝影:楊毅採訪、撰文:小威幾年前,莊潔辭去LouisVuitton中國的工作,到巴黎Moynat上班,當時BernardArnault剛開始著手振興這個法國老字號的皮具品牌。
  • 14歲開始生娃,連續生了21個,日子卻讓人羨慕,人類其實很能生
    然而就在少生優生在我國成為一種社會趨勢的今天,一位來自英國的超級媽媽因為婚後連續生下了21個娃,而成為了一名「英國網紅」。第二年這位寶媽年僅14歲就為愛人生下了第一個孩子,接下來事情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在婚後的這幾十年時間裡,這位超級寶媽幾乎不間斷地生下了21個孩子,也因此成為了英國的「明星家庭」。
  • 13年連生7個孩子,寶媽:這麼好的基因不傳承下去是「暴殄天物」
    在近幾年計劃生育制度終於放開了,一對小夫妻可以生育兩個孩子,有特殊情況的還可以生育三胎。那麼到底生一個好,還是多個好呢?大家會怎麼樣來選擇呢?最近一個生孩子的新聞上了熱搜,之所以大家對此都非常關注,那是因為剛剛34歲的寶媽,在13年間連續生了七個孩子。
  • 而立之年,成功的定義是什麼
    曾經的我(剛考上公務員時),也自認為我的人生是成功的,至少我已經跳出農門困境,不必像父輩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用我母親的話說:「咱們家總算有個吃公家飯的!」自打我考上公務員後,父母對待我的態度也截然不同了,之前總是給我灌輸要學一門手藝,將來不至於餓著或啃老的思想,雖經常教育我長大了要懂事,要為自己前途考慮,但他們心中對我這個次子是不看好的,至於原因嘛可能與我的性格有關,還有就是中國家長評判孩子的唯一標準——學習成績,不用說我的成績一直很穩定,所以父母才會對我不抱有幻想,聽之任之。
  • 香港富二代曾繼承5千萬遺產,揮霍一空後,現在流浪街頭與狗作伴
    ——司馬光 人生在世,錢財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而有些人卻因為錢財糾結半生。人這一生並不會永遠富貴,生活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意外接踵而來。有些時候,有的人此時富貴享樂,但可能過些日子會遭遇一些無妄之災。人生就是如此的變幻莫測,無法琢磨,比如說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人,香港富二代曾繼承5千萬遺產,揮霍一空後,現在流浪街頭與狗作伴。
  • 「把掛職當任職,把他鄉作故鄉」
    「小木耳、大產業,寧商協作的好政策譜寫出新情緣。」「3個月時間復建好受災廠房,讓我感受到蘇陝兩地親如一家的深情厚誼。」……本月22日—23日,「寧商精準幫扶,決勝全面小康」主題宣講在我市舉行,從陝西商洛遠道而來的8位宣講人,現場講述了寧商兩地扶貧協作的感人故事。本次活動由南京市委宣傳部、商洛市委宣傳部、南京市發改委、商洛市發改委聯合主辦。
  • 生完孩子,我才發現,女人真的沒有家
    最近,一個剛生完孩子的朋友來跟我哭訴,她說: "所有人都告訴我,女人要結婚、生孩子,人生才會圓滿。可是生了孩子之後,我卻覺得自己沒有家了"。 這讓我想起前段時間,一條很火的微博,題目叫做:我應該是全世界對寶寶最惡毒的人。
  • 「你倆多生幾個孩子,別浪費好基因!」可寶寶出生後,眾人沉默了
    尤其是即將有娃誕生的家庭,每當看到別人家漂亮的小寶寶,心中的那種嚮往更是難以抑制。然而,現實比想像殘酷,有不少寶媽在看到孩子的第一眼,心中都會想「這麼醜?是不是抱錯了?」寶媽小梁就曾嫌棄過自己剛出生的兒子,甚至鬱悶的悄悄哭泣。小梁是個很漂亮的女孩,她老公的外表也是高大帥氣,俊男美女的組合極為養眼。
  • 孩子記憶力好,有這3個特點,你家孩子有嗎?
    鄰居家孩子今年五歲多了,小名叫圖圖。圖圖平常非常喜歡看書,每當看完一本書時,他總能清楚記得裡面的情節和人物名字。平日裡,他也總能清楚記得身邊人說過的一些話,並能照顧到每個人的喜好。在圖圖不到三歲時,媽媽曾帶著他回過一次河北老家,本以為他在那裡僅僅待了幾天,應該不會有什麼記憶。
  • 這4個時間段出生的孩子,天生「好命」,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家孩子
    古人都講究生辰八字,覺得一個人好的命運是由生辰八字所決定的,所以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好的出生時間。比如,凌晨的孩子更聰明,孩子的屬相最好不要屬羊等等。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80、90後的父母們已經摒棄這種迷信思想,他們更傾向於科學備孕,會提前推算孩子出生時間來決定什麼時候備孕。這種科學的備孕方式,也總結出了這4個時間段出生的孩子最「好命」,讓我們來一起看一看,這4個時間段到底是什麼?
  • 家有中等生在學校常被「忽視」怎麼辦?教孩子「自我認同」是關鍵
    周日去朋友家拜訪的時候,在朋友家見了一幕,對我深有感觸。朋友家的孩子彤彤今年上初一,需要在學校住宿,所以每周末會回來一次。我去的時候剛好遇到孩子準備回學校。朋友一邊跟我聊天,一邊催促著孩子回學校。朋友感到有些疑惑,在平時,彤彤為了避免公交車人太多,一般都會在午後不久後便出發回學校,而那天已經下午五點,仍不見孩子有回學校的動靜。
  • 因為不想浪費老公的好基因,34歲的媽媽生了5兒2女共7個孩子
    因為不想浪費老公的好基因,34歲的媽媽生了7個孩子—5兒2女!讓人感嘆的是,她居然工作生娃兩不誤!孩子教育得謙遜有禮,樂觀開朗!2006年,大女兒出生;2007年,大兒子出生;2008年,又生了一對雙胞胎兒子;2016年,四兒子出生;2018年,二女兒出生;2019年,最小的兒子出生!這個媽媽說,在這13年間,她一邊懷孕生孩子,一邊工作,時刻讓自己保持良好的狀態,她說這樣才能夠帶給孩子們積極的影響。
  • 老闆娘穿這麼短的裙子幹活,確實難為你了,想必大家都理解你
    2、老闆娘穿這麼短的裙子幹活,確實難為你了,想必大家都理解你3、這樣的話就暖和了,你們兩個都不冷了!4、你這頭髮真美,當然了人更美!13、別人家的狗狗,再看看自己家的二哈還在啃沙發,一拖鞋打過去14、高科技智智障機器人麼15、孩子:爹,我是你兒子啊,我不是你買的大白菜!16、大哥是怕油濺起了,才跑的這麼快吧。
  • 中國第一位倡導計劃生育的人,自己卻娶了2位妻子,生下8個孩子
    中國老話常說:「多子多福」,在我國古代,不管有錢的家庭還是沒錢的家庭,那孩子都是一個接一個的生,原因很簡單,除了「多子多福」,還因為古代兒童死亡率太高了,為了延續後代,就不停生。
  • 52歲女子先後生下14個孩子,為養活一家人每天只睡幾個小時
    很難想像,一名生下14個孩子的母親的生活會是怎樣的艱難。在越南,一名曾生下14個孩子的52歲單親母親整日為孩子們的生活而忙碌著。在她的世界裡,根本沒有「休息」這一詞彙,每天晚上都是忙到11點才能睡覺。據越南媒體9月13日報導,近日,一名生下14個孩子的母親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目前,雖然她的5個孩子已經結婚,但也無法幫助她改變生活的困境。據悉,這名母親名為Dang Thi Hai,現年52歲,居住在河內市河東區Co Ban村。因為家中孩子太多,一家人的生活變得很艱難。
  • 34歲媽媽連生7個孩子,問其原因,寶媽:不想浪費老公的好基因
    眾所周知,在一個家庭中,養育一個孩子成本是極高的,若是多個孩子的家庭,就算是家裡經濟還算不錯,但或多或少也會對家庭造成一系列的影響。而便有一位80後的寶媽在網上走紅,這位媽媽34歲,但已連續生下了7個孩子,讓人佩服。
  • 39歲連生44個孩子的非洲女子,跪求醫生切除子宮,現狀如何了?
    這位非洲女39歲,在她12歲結婚,23年連續生了44個孩子,她忍受不了這樣非人般的遭遇,懇求醫生切掉子宮。這個曾經被當作生育機器,現在為自己而活的女人現在怎樣了呢?這個女人名叫瑪利亞姆,來自非洲烏幹達地區。當地的習俗是剛進入青春期的女孩就要結婚,家人給他找來一個身強力壯的男人,這個男人精力旺盛。和瑪利亞姆住在一起的這些天,瑪利亞姆白天無精打採,晚上哼哼連叫。
  • 說好和我作伴,弟弟一個電話,母親就不見了人影
    最麻煩的是她身邊從此就離不開人了,師傅是上六天休六天,也就是說他有六天是乾脆回不了家的。師傅想要往回掉,可部門離沒有一個人願意和他換,看到這樣的情景,老公和我商量之後,主動申請了調過去,也是因為這樣,家裡只剩下了我和三歲的兒子。我家屬於那種老小區,安保設施都比較差,老公想讓我回去和公婆一起住,可孩子還要上幼兒園,我只能硬著頭皮留在了家裡。
  • 蜈蚣殺人蠍作伴 詠春拳師以蟲會友
    蜈蚣殺人蠍作伴 詠春拳師以蟲會友 來源: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時間:2009-09-10 18:18:44 編輯:潘穩     如數家珍40隻爬蟲與他作伴    吳筱康家中飼養著5隻蜥蜴、16隻蜘蛛等近40隻爬蟲。雖有心理準備,但記者走進吳筱康那並不寬敞的住房時,還是被滿屋子的爬蟲「嚇」了一跳。吳筱康家住一樓,在側屋的房間就是他和爬蟲們的住所。    說起屋裡的越南巨人蜈蚣、以色列殺人蠍(以色列金蠍)等名貴品種,吳筱康如數家珍。但最寶貴的,還是一條澳洲鬃獅蜥。
  • 生肖猴:生什麼屬相的孩子好?古人說的錯不了
    1、屬猴宜生什麼屬相孩子 申猴與巳蛇六合,因此最宜生個屬蛇的孩子。 其次是與子鼠辰龍三合,故也宜生個屬鼠屬龍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