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阿里巴巴集團合伙人、螞蟻金服董事長兼CEO井賢棟在出席聯合國大會相關活動期間,與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執行幹事大衛·比斯利一起,共同宣布有「世界飢餓地圖」之稱的全球飢餓信息系統發布。受氣候變化、地區衝突和經濟發展放緩的影響,2015年以來,全球飢餓人口數量上升,糧食安全狀況有惡化的趨勢。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糧食計劃署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編制了2018年《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旨在為國際社會提供有關消除飢餓和改善營養等方面的信息。
報告指出,2017年世界飢餓人口數量上升至8.21億人,相當於全球人口每9人中就有一人處於飢餓狀態。非洲仍是飢餓問題最嚴重的地區。
據悉,阿里巴巴和WFP在去年11月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通過阿里巴巴提供的尖端技術和平臺生態資源,幫助WFP實現數位化轉型。阿里云為「飢餓地圖」項目提供全面技術支持。依靠機器學習技術,阿里雲幫助WFP就糧食安全情況做出預測,助力包括WFP在內的人道主義機構做出更好判斷,提升救援效率,並節省成本。
25日的雲棲大會期間,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張勇曾表示,數位技術對未來發展會越來越重要。
而全球飢餓信息系統正是信息聯動和新技術的成果之一。井賢棟在發布儀式上介紹,通過技術實現信息聯動,可以實時做出正確決定,對緊急情況進行迅速反應。
「科技的力量在於怎麼運用。我們要打開科技的力量,幫助社會解決問題。「 井賢棟說,「阿里巴巴和WFP有一個共同目標,就是消除飢餓,推進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2018年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顯示,目前世界上有8.21億人面臨飢餓問題。聯合國在2015年制定的17個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中,也明確提出了「零飢餓」的目標,承諾消除飢餓、實現糧食安全、改善營養並促進可持續農業。
WFP執行幹事比斯利也在發布儀式上表示,WFP已經意識到要和私營部門展開合作,一起完成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比斯利說:「現在我們有了強大的分析手段來指導我們的工作,比方說,這個系統可以告訴我們尼日的糧食安全狀況,葉門有多少人處於飢餓狀態,糧食價格多少等等,並通過分析來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阿里巴巴與WFP在2017年就曾圍繞農村展開合作,幫助安徽的農民銷售獼猴桃。阿里巴巴商學院也與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合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創業者提供培訓。
「『飢餓地圖』是我們與WFP全面合作的開始,」阿里巴巴集團合伙人、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孫利軍也在接受採訪時介紹道,「隨著我們調動全阿里巴巴經濟體的技術和生態系統力量,我們可以和WFP一起,通過科技塑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此外,從兒童發育遲緩到成人肥胖,人類在解決多種形式的營養不良問題方面進展有限。全球營養不良人口的比例從2016年的10.8%增長到2017年的10.9%。目前,世界約八分之一成年人有肥胖症,這一問題在北美地區最嚴重,在非洲和亞洲也有惡化的趨勢。
報告指出,除地區衝突和世界經濟發展放緩因素外,氣候變化造成的乾旱、洪水等極端天氣是導致世界飢餓人口上升的主要因素。極端天氣已在全球部分地區嚴重威脅糧食生產,如不採取行動,情況可能繼續惡化。
報告警告說,糧食不安全狀況惡化和各種形式的營養不良現象令人震驚,如果想在2030年前實現零飢餓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有關國家必須加速落實有效措施,以加強糧食系統和民眾應對氣候變化等情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