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份,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發布了一篇《2020年全球糧食危機報告》,報告數據顯示,因為疫情衝擊,今年全世界每天有8.21億人在挨餓,將有2.5億人遭受嚴重飢餓,比去年多出1億3千萬人,世界饑荒人口數額巨大。經濟經濟學家阿里夫海珊還表示:未來3個月,全球每天會有30萬人被餓死。
再來看一組數據,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2019年全球糧食展望報告》中顯示的信息,2019年全球穀物類糧食產量約為27.15億噸,創記錄。所以可能大家很難理解,都2020年怎麼還會有這麼的饑荒人口,糧食為什麼不夠吃,但事實就是如此,全球一邊糧食大豐收,一邊鬧饑荒。
2013年,我國開始大力推行光碟行動,提倡糧食節約,杜絕浪費。今年,全球各地掀起節約糧食熱潮,先是武漢於8月份發起N-1點餐倡議,建議10個人只點9個菜,後續遼寧又緊跟則推出N-2倡議,以及全國上下開始了大胃王主播的整治。
今年4月份開始,受疫情影響,印尼、菲律賓已經面臨糧荒,儲備糧最多只能撐6個月,
在剛果、委內瑞拉、南蘇丹等地,全國一半以上人口都在瀕臨餓死。許多國家陸續出臺政策停止糧食出口,哈薩克斯坦停止出口麵粉、玉米和糖等,埃及決定未來3個月內停止各種豆類產品的出口,印度大米出口幾乎停滯。
而我們沒有感受到糧食不夠吃,是因為中國目前的糧食是很安全的。根據聯合國糧農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糧食總產量接近6.64億噸,約為全球糧食總產量的24.4%,此外,中國的大米庫存超過了1.15億噸,小麥庫存也超過了1億噸。目前中國最缺的是大豆,非常依賴國際市場,2019年大約進口了8800萬噸。
疫情掀開了全球性糧食危機,事實是世界饑荒主要集中在亞非拉等地,根據聯合國今年發布的《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數據顯示,非洲19.1%的人口處於食物不足狀態,是亞洲(8.3%)和拉丁美洲及加勒比(7.4%)的兩倍多,按照此種趨勢,到2030年非洲將成為飢餓人口最多的區域。
而在糧食危機集中在亞非拉等地的背後,是美國新自由主義對第三世界農業市場的危害。
因為美國的新自由主義倡導的是政府不幹預,讓市場自由化,糧食生產和分配達自己定會達到最高效率,不少亞非拉國家都效仿美國。但事實是,在農業方面,一旦政府退出公共性投入之後,對於農民來說,拋開人力成本,種糧根本就賺不到什麼錢。
而美國自己又背棄新自由主義政府不幹預的理念,對農業進行補貼,以高於國際糧價的價格補貼國內生產方。
但是放到亞非拉等第三世界,政府完全不幹預,自由市場使糧食價格變很低,農民把所有糧食賣光也賠不起種子錢和農機錢,所以很多掌握土地的大農場主很快放棄了糧食種植,轉而種植能出口創匯的經濟作物,造成了糧食產量不夠,嚴重依賴進口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