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億人還在挨餓!酒足飯飽的我們該做點什麼?

2020-11-24 西部網

今天,你「光碟」了嗎?

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有8.9%的人口處於飢餓狀態。聯合國此前預警,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瀕臨近50年來最嚴重糧食危機。

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特殊之年,我們如何能夠端牢飯碗,又怎樣做到厲行節約?

全球糧食浪費量驚人,仍有6.9億人挨餓

這個世界上還有多少人在挨餓?答案是6.9億!

聯合國統計顯示,目前全球有近6.9億人(佔全球總人口的8.9%)處於飢餓狀態,預計到2030年,將有超過8.9億人,即全球人口的9.8%受到飢餓影響。

但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每年全球的食物浪費量驚人。

根據2019年10月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2019世界糧食及農業狀況》,全球約有14%的糧食在收穫後到零售前的一系列環節遭受損失。

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報告稱,全球每年總值約4000億美元的糧食在未進入商店前已遭浪費,原因包括錯誤地收割和處理食物、疾病及氣候等問題。此外,發達國家在消費層面浪費糧食較多,其中東南亞、北美及歐洲等地,浪費食物的情況嚴重。

另外,據統計,全球每年食物浪費產生的碳足跡相當於33億噸二氧化碳。如果把它比喻成一個國家,將成為僅次於美國和中國的第三大排放國,是美國2010年道路運輸排放二氧化碳的二倍多,是歐洲的三倍多。

而在中國,此前有數據測算,中國每年僅在糧食儲存、運輸和加工環節造成的損失浪費就高達700億斤。

餐桌的消費環節更是大頭,國家統計局重慶調查總隊課題組2015年撰文《中國糧食供求及「十三五」時期趨勢預測》指出,據估算,在消費環節,全國每年浪費食物總量折合糧食約1000億斤,可供養約3.5億人一年的需要。

全球瀕臨近50年來最嚴重糧食危機

與以往不同,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全球糧食生產、物流、消費等多個環節受到嚴重衝擊。

疫情會否引發糧食危機?這成了一個全球關注的話題。

今年4月,聯合國糧農組織會同其他國際組織聯合發布的《全球糧食危機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末,全球55個國家和地區有逾1.35億人處於重度糧食不安全狀況,其中一半以上位於非洲。

分析稱,疫情已經對全球糧食系統造成影響,使既有的糧食問題加劇。

生產層面,疫情影響農業勞動力和相關生產要素的投入,導致生產受阻;物流層面,疫情導致的人員和物資流動受限影響糧食物流;消費層面,疫情導致經濟增長放緩,收入下降、失業以及當地市場糧食供應受限影響了人們及時獲取糧食。

《全球糧食危機報告》預警,2020年全球面臨嚴重糧食危機的人口可能增至2.65億人。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孫致陸此前就曾分析稱,「人的要素」是農業生產、加工、流通環節的重中之重,所以疫情對農業衝擊尤其嚴重。農業的供應鏈一旦被打破,就很難恢復。

此前,聯合國預警,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經濟衰退,全球瀕臨近50年來最嚴重糧食危機。

中國糧食連年豐收,但仍需居安思危!

今年9月23日,中國農業農村部宣布,2020年中國秋糧豐收已成定局,全年糧食產量有望高位增產,中國糧食產量將連續6年穩定在13000億斤以上。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9年10月發布的《中國的糧食安全》白皮書顯示,近幾年中國稻穀和小麥產需有餘,完全能夠自給,進出口主要是品種調劑。2001年至2018年年均進口的糧食總量中,稻穀和小麥品種合計佔比不足6%。

在特殊之年,中國的糧食豐收意味著佔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國人吃飯問題無虞。

不過,既然糧食連年豐收、供應充足,為何我們仍要樹立危機意識?

事實上,在連年豐收、自給自足的背後,是中國糧食消費量的增長仍快於產量的提高。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負責人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表示,從中長期來講,中國的糧食產需仍將保持緊平衡態勢。確保國家糧食安全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鬆。

放眼外部,從去年底至今,世界多地接連暴發了蝗災,禍延東非、中東和印度等地。此外,一些嚴重自然災害增加了全球農產品供給的不確定性,引致糧食市場波動。

有專家還分析稱,疫情對全球糧食生產和需求造成全面衝擊,加之部分國家蝗災影響糧食生產,有可能會惡化全球糧食市場預期,形成各國搶購、限賣及物流不暢的恐慌疊加效應,導致國際糧價飆升。

因此,居安思危,安不忘危,十分必要。

中國人端穩手中飯碗,從「光碟」做起

聯合國糧農組織此前發布的分析文章中曾強調,在減少食物浪費的戰略中,相比於循環利用、垃圾填埋等措施,減少損失是環境友好度最高的舉措。

文章認為,食物產品對自然資源的影響是巨大的,提升食物價值鏈,減少食物浪費是保護資源的長遠且最佳的方式。

而在中國,從2013年起,全國就已經開展了「光碟行動」。

2014年,兩辦就印發了《關於厲行節約反對食品浪費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出要杜絕公務活動用餐浪費、推進單位食堂節儉用餐等。此外,地方層面也相繼出臺過各類文件。

今年,「光碟行動」更成為網絡熱詞。

8月,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中國烹飪協會等向全國餐飲行業發起了《關於制止餐飲浪費行為 培養節約習慣的倡議書》。此後,中國飯店協會再發倡議書,鼓勵自助餐企業採取獎懲措施,提醒顧客按需、少量、多次取餐,增強顧客節約消費的主動性。

早前,多省份的餐飲、烹飪類協會也發出倡議,號召全行業行動,倡議內容大致包括餐企不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提供半份餐、適當獎勵「光碟」等。

曝光違規吃喝、實施N-1點餐、餐廳推出半份菜……「反對浪費、厲行節約」的風潮在全國颳起。

在一些城市,成效已經十分顯著。

例如,在重慶,在今年疫情後餐飲消費全面持續恢復的情況下,9月主城中心城區餐廚垃圾日均收運量同比減少2.15%、約38噸。此外,多地的高校、機關食堂的飯菜浪費量也明顯減少。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特殊之年,端牢手中的飯碗,每個中國人要從節約每一餐糧食做起。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梁宇芳)

編輯:樊婷婷

相關焦點

  • 全世界每天有8.21億人在挨餓,2020年了為何饑荒人口還能破紀錄?
    今年4月份,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發布了一篇《2020年全球糧食危機報告》,報告數據顯示,因為疫情衝擊,今年全世界每天有8.21億人在挨餓,將有2.5億人遭受嚴重飢餓,比去年多出1億3千萬人,世界饑荒人口數額巨大。
  • 專家:若印巴爆發核戰將引起核冬天10億人挨餓
    資料圖:印度1998年核試驗的試驗場據新加坡《聯合早報》26日報導,國際防止核戰爭醫生組織說,如果印度和巴基斯坦發生核戰,全球將有10億人會因此挨餓;該組織指出,即使是「有限度」的核戰,也會對環球氣候造成重大影響。
  • 那麼多人還在忍飢挨餓,我們為何還要發展航天事業?
    然而我跟我身邊的許多朋友都相信,無論是月球火星之行,還是日後各大行星之旅,外太空探索是我們現在就該著手發展的事業。另外,我本人更認為,從長遠看,發展火星計劃對於解決我們在地球上正面臨著的種種嚴峻問題也大有裨益,比起那些討論個沒完沒了,收效卻甚慢甚微的資助計劃,也來得實際。
  • 挨餓荒野食物大全 食譜配方匯總
    挨餓荒野作為冒險生存遊戲,食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都有哪些食物?怎麼製作?效果怎麼樣呢?
  • 挨餓荒野小龍蝦獲取攻略小龍蝦獲取技巧分析
    挨餓荒野手遊中很多小夥伴不知道小龍蝦獲取技巧,也不清楚挨餓荒野小龍蝦獲取方法是什麼,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了解一下挨餓荒野小龍蝦獲取攻略;挨餓荒野小龍蝦獲取攻略;小龍蝦捕捉方法:1、製作蝦巢(建議使用)2、拆開大型水葫蘆(有概率獲得)
  • 當防空警報響起時,我們該做什麼?
    日期:[2018年09月19日] -- 牡丹晚報 -- 版次:[A4] 當防空警報響起時,我們該做什麼  警報響起,眾多市民不知做什麼   「菏澤市2018年度防空警報試鳴活動準備完畢,請下達試鳴指令。」   「我宣布,防空警報試鳴,開始!」   9月18日10時,伴隨著「嗚嗚嗚……」的警報聲,我市防空警報正式拉響。從10時警報響起,到10時20分警報解除,歷時20分鐘。   每年的這一天,我市防空警報就會按時響起。
  • 飢餓使人長壽,是真是假?研究證實:適度挨餓,好處不是一星半點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但是近些年來,大家的飲食結構與習慣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又有了另一種說法,說「飢餓使人長壽,飽食使人生病」。飢餓使人長壽,這句話是真是假?有研究證實,適度挨餓,好處不是一星半點,到底該怎麼吃才有利於健康長壽,這篇文章就跟大家好好說說,會吃的人,長壽或會更青睞於你。飢餓使人長壽,是真是假?
  • 超過4億中國人鋁攝入超標,為什麼我們還在用鋁鍋做飯?
    中科院院士陳君石表示,中國全人群中有32.5%的個體膳食鋁攝入量超過每人每周安全攝入量,其中以4歲~6歲年齡組的超標比例最高,達42.6%。也就是說中國有超過4億人鋁攝入量超標,其中兒童數量達到了1億。
  • 新遊預報(9.21-9.27):《中國式家長》《挨餓荒野》攜手來襲
    ★ 重磅推薦01 | 中國式家長2018年9月一款模擬養成遊戲火了,遊戲中各種扎心橋段和真實讓人不斷回想起自己以前讀書時代被支配的恐懼,上架後遊戲得到了人民日報等官媒的點讚支持,與當年的《太吾繪卷》一道被稱為「國產遊戲崛起的新希望」。遊戲中完美復現,平時點點滴滴,與父母、同學、老師和課業的較量,它能夠引發近30年接觸過高考的所有人的共鳴。
  • 該老的人都老了它還在跑!188億公裡外旅行者傳回兩個字:你好
    不過自今年三月以來,旅行者2號就已實際失去控制,但它自己卻不知道,還在鶯歌燕舞地快樂趕路,希望在電池2025年完全失效之前,為人類發回更多的信息。一個深空中的探測器,失去控制長達8個月,在很多人看來完全是不可想像的事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廣州動物園回應老虎挨餓 說了什麼?
    來源標題:廣州動物園回應老虎挨餓 說了什麼? 【廣州動物園回應老虎挨餓】天生苗條清瘦。 【廣州動物園回應老虎挨餓】天生苗條清瘦。
  • 6點起床與9點起床的人,原來差距這麼大
    由於工作和生活習慣等因素影響,每個人都會養成不同的作息規律,有的人喜歡早睡早起,有的人喜歡晚睡晚起。而健康作息對一個人而言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我們都知道要早睡早起身體才會更加健康,那麼每天幾點起床比較好?不同年齡段起床時間有不同要求1.
  • 5千萬美國人挨餓,白宮高層卻在開派對,民眾:這就是現實
    這讓不少美國民眾感到憤怒,他們認為這就是現實,政府不僅沒有為民眾的生命安全負責,還只顧著自己逍遙快活,讓美國人民挨餓受凍。 這一數據增長的速度之快讓人震驚,在2019年,缺少食物的美國人的比例只有如今的一半。這一顯著的變化也被其他的慈善組織注意到了,他們紛紛指出,今年他們的工作量變大了。
  • 用9元的機票,年營148億,是其他航空公司的 6 倍,靠的是什麼?
    9塊錢也能坐飛機?你沒看錯,有家公司不僅有最低9塊錢的機票,正常的機票也比一般公司便宜30%,幾百塊就能飛遍全國。靠著一張餐巾用3天的極致摳門精神,去年春秋航空年營收能超過148億,一架飛機一年能賺 1800 萬,是其他航空公司的 6 倍。春秋航空用事實證明,要想發財,不僅可以掙,還能靠省!
  • 哈佛大學花費20個月,發現「挨餓」促長壽原理
    支持者認為,該男子聽信大師,把節食扭曲成完全斷食,節食不背鍋。反對者認為,節食有害健康,所謂斷食延壽就是一場騙局。而最近,哈佛大學耗費2年時間,發現了「輕斷食」能夠延長壽命的原理。「挨餓」促進長壽的原理在最近的期刊《細胞》上,發表了一項來自哈佛大學的動物研究,揭示了輕斷食模式,延長壽命的原理機制。
  • 20億人吃太多,8億人卻不夠吃?美國人為什麼寧願把食物浪費掉?
    全球每年生產的糧食可以使得一百五十億人吃飽,但七十億的人類卻有八億人在忍受飢餓,這道理是因為什麼?糧食的秘密與悲哀,過去一百年裡,人類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成就。公元一世紀的時候,地球總人數在兩億人左右,然後我們用了整整一千九百年的時間,才使得人口增加了十八億,來到了二十億。但在科技使我們成為地球霸主以後,地球人口一百年就從二十億猛增到七十億。不知您是否想過,有沒有可能隨著人口增加,地球會沒有足夠的糧食可以供應呢?真相可能讓您非常震驚,那其實糧食總量遠遠足夠,但挨餓的人卻會有很多。如果根據理論計算的話,按照地球的資源其實可以供應超過四百億人的生存。
  • 農村老俗話說「釣魚釣蝦餓死全家」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俗話說「釣魚釣蝦餓死全家」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這句農村老話形成於過去唯農是業的農耕經濟時代,在那時候,唯有務農才是正業,「千生意萬買賣,不如老農搬土塊」,一切與農業生產無關的愛好,都被視做不務正業。
  • 《挨餓荒野》帛琉群島寶石有什麼用 帛琉群島寶石速刷技巧分享
    導 讀 挨餓荒野帛琉群島怎麼獲得寶石呢?有什麼辦法可以獲取到寶石呢?玩家滿足什麼條件才能獲取到寶石呢?接下來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豆瓣9.6,讓餘華瘋了般讀完的巨著!
    酒足飯飽之後,柯林頓想知道在座的每位作家最喜歡的一部長篇小說是什麼?馬爾克斯的回答是《基督山伯爵》。 這是一部好看到突破天際的大部頭小說! 可以說是誰看誰服!《基督山伯爵》在全球範圍內,發行了幾億冊,即使是在中國,也出版了數不清的版本,但各個版本的豆瓣評分,清一色9.0以上,最高達到9.6分。可以說是神跡了。
  • 為什麼我們該給豌豆莢掌聲
    「王俊煜」還在,這位明星創業者、豌豆莢CEO說,自己和另外兩位核心管理團隊成員將堅持對豌豆莢的承諾,把這個業務繼續做大。  看起來,一向來勢洶洶的阿里,對豌豆莢給予了足夠的尊重。何小鵬憶起兩年前,UC併入阿里。作為公司創始人的他,從UC員工眼裡看到了「激動、彷徨、興奮和憂慮」,所以他小心地控制自己在豌豆莢辦公室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