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法為什麼沒有得到普及,記憶法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所以對於它的作用我們不需要質疑。這裡所說的普及是說在公立學校裡面教授學生快速記憶方法,現在在一些私立學校當中,有的學校已經慢慢在教授思維導圖應用到學習當中,但是在公立學校還是比較少的,這裡我來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其實在我們日常學習當中,我們已經在不知不覺的使用記憶法來提升我們的學習效率了,比如我們會用一些口訣或者歌訣來記憶一些比較複雜的信息,但是我們並沒有形成系統。我們學習的一些教材當中,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插圖,在很多輔導書籍中都運用到了思維導圖來整理知識點,通過這些插圖和思維導圖能夠讓學生更快的記憶和理解知識,這也是用到了快速記憶方法。
第二個原因是目前我們在學校裡還是應試教育為主,學習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考一個高成績,而記憶法的學習是需要一個周期的,就像學鋼琴一樣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見到效果,這樣可能會使一些老師和同學對方法失去興趣,大家都想一夜變成天才,這樣導致了記憶法慢慢變成了興趣特長培訓和技能培訓。
第三個原因我認為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師資問題,由於現在大學基本上很少有腦科學專業和記憶法專業,這就導致了沒有記憶法培訓老師的考核標準,其實很多競技的記憶大師他們記憶數字和撲克牌真的很厲害,但是在學科應用上也未必真的能得心應手。而且即使以「世界記憶大師」作為行業標準的話,全國的記憶大師數量也遠遠達不到,而且很多記憶大師也是少年組和兒童組也沒有辦法教學。
第四個原因記憶法提倡的教學理念和傳統教學理念之間差異,在傳統教學中提倡「理解是記憶之父,重複是記憶之母」以及「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認為學習是必須勤奮努力才有效果,而忽視了方法和創新,導致很多孩子死讀書,出現很多學習很努力但是成績卻一直不理想的同學。記憶法教學提倡的是圖像聯想記憶,創造性地發揮大腦的潛力,很多情況下可能在不理解原意的時候就已經記憶完畢了,之前的文章也給大家分享過記憶要比理解難很多。
很多時候,傳統教學模式倡導理解記憶,但是有些內容確實很難理解,比如文言文、歷史、政治等信息,如果沒有處在當時的環境下是很難理解的,這個時候只有跳出必要要理解的圈子才能實現快速記憶。
而且傳統教學都是一門學科在一節課中學習,很難出現在一節課中即學習英語又學習數學或者其它學科的情況,也就是說每個學科都是孤立起來學習,學科與學科之間似乎沒有任何關聯,但是記憶法強調的是整體性學習,用已經學習過的學科知識來解釋未學習學科的內容,學科與學科之間存在著某種聯繫,讓你在大腦裡形成不同學科之間的高速公路。
第五個原因記憶法並不是普世性的方法,雖然每個人都能從記憶法學習中受益,但是能達到的水平跟他的專注力、想像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觀察力有著密切的聯繫,所以不是說每個人都適合學習記憶法,這也導致它沒辦法大面積推廣。
當然還有一些其它原因制約著記憶法的發展,但是我相信隨著5G時代的到來,學習方式也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記憶法會被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和使用,這種古老的學習方法又會煥發出它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