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莪山:猙、畢方
又西二百八十裡,曰章莪之山,無草木,多瑤碧。所為甚怪。有獸焉,其狀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擊石,其名如猙。有鳥焉,其狀如鶴,一足,赤文青質而白喙,名曰畢方,其鳴自叫也,見則其邑有譌火。
從長留山往西走大約二百八十餘裡,就到了章莪山,這座山像一片荒地,山上沒有一草一木,而且,你越是靠近這座山,就會感覺到越熱,若是上了山,你可能會覺得自己站在太陽的旁邊了,不過山上倒是有許多玉石,非常的清澈精美,像是被熾熱的火焰燃盡了所有的雜質。
山上有一種野獸喚做「猙」,它渾身赤紅,樣子像是豹子,行走時如同一團移動的火焰,好在不用擔心,這座沒有草木的山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被它點燃。它還有著五條神奇的尾巴,每當它安靜下來,五條尾巴擺動著可以發出清靈的聲音。時而聲慢而緩,曰「宮」;時而聲促以清,曰「商」;時而聲呼以長,曰「角」;時而聲雄以明,曰」徵」;時而聲沉以細,曰」羽」。雖然它的樣子很醜,但是發出的聲音卻像人間天籟。
不過當它移動時,發出的聲音就是從嘴裡發出來的,它的嘴裡發出來的「崩、崩」聲,像是錘子重擊石頭一般。
章莪山除了「猙」,還生活著一隻喚做「畢方」的鳥,它的樣子像是鶴,渾身也是火紅色,但其實它的羽毛是青色的,只是上面有很多火紅色的花紋,而這些花紋有著神奇的力量,無時無刻不再散發著紅色的火焰。同樣奇怪是它總是用它的那隻獨腳站立著,包括睡覺的時候。它的嘴巴是白色的,像白玉一樣。相比較"猙",它的樣子美極了。
雖然"猙"醜而"畢方"很美,但它們不僅是鄰居,還是最好的朋友,而且它們的智慧都非常高。
畢方的性格簡單而易激動,而且當它出現急躁、生氣、憤怒、激動等情緒的時候,身上的火紋就會向外釋放火焰。據說,曾經的章莪山也是有草木的,只是逐漸被畢方給燒盡了。這也是畢方很少離開章莪山的原因,它不想一激動而犯下什麼錯誤。
而每當畢方激動時,"猙"就會靜靜地待在它龐邊。用它的尾巴發出空靈的聲音,畢方每當聽見"猙"發出的這些聲音,也就會安靜下來。
章莪山遠處有一個人類部落,但是因為章莪山附近的食物來源並不多,這個部落也不是很大,畢方倒是很喜歡人類的部落,它常常飛到部落遠處一棵高高的大樹上,遠遠的看著人類在土地上春耕秋收,在河裡捕魚,在原野上打獵。不過它並不敢靠近,因為這裡的人類並不喜歡它。
畢方只拜訪過一次人類,卻給部落裡的人們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那是一次糧食收穫的季節,畢方非常好奇就靠近了耕地,人們看見它漂亮神異的樣子沒有去趕它,還將收穫的稻米摘下一些給它。畢方也很開心,然後很激動,然後稻米就燃著了,田裡那些沒有收穫的稻米也全部被燒毀了。最後畢方被人類趕走了,並且在人們心中留下了帶來災火的印象。
從此畢方只是遠遠看著人類的生活,卻從不靠近。
章莪山上有一處火眼,這個火眼總是不定時的噴發出熾熱的火焰,火眼噴發時的溫度極高,連「猙」也難以承受,所以每次火眼噴發的時候,畢方會讓「猙」待在它的背上,然後飛到空中去,直到噴髮結束。幸運的是「猙」的體型和狗一樣大,畢方倒是還能勉強背起來。有一年火眼噴發,畢方正準備將「猙」背著飛上天空以躲避之,可是,這時突然傳來孩子的哭聲,原來,有兩個孩子好奇章莪山的神異,偷偷跑到章莪山來,此時火眼已經顫顫欲動,畢方十分為難,「猙」告訴它,讓它先帶兩個孩子飛走,自己可以用尾巴堅持一會,畢方猶豫了一下,決定相信朋友的話,可是當兩個孩子邊哭邊爬上畢方的背的時候,畢方有些急躁,身上的火紋不由自主地冒出了火焰,孩子被「畢方」的火燒的哭聲大作,這無疑是火上澆油,畢方的火焰更大了,「猙」遲疑了一下,展開了包裹自己的神奇的尾巴,空靈的聲音響了起來,畢方安靜了,孩子也安靜了。
「轟」,火眼噴發了,畢方將孩子扔在了漫天流火的範圍之外,可是等它回到章莪山之時,卻再也找不到「猙」了,畢方靜靜地矗立在「猙」最後待的地方,渾身燃放著似乎要將整座山都燒去的熊熊大火,眼裡卻流下了淚珠。淚珠湮滅了一些塵土和火焰,露出了五根美麗的絲線,輕輕擺動,依舊能發出宮—商—角—徵—羽五種音符,五條絲線化成五根彩色的羽毛附著在畢方身上,仿佛是「猙」呆在它的背上搖動著它那美妙的尾巴。
從此,畢方可以自由控制自身的火焰了,可是,它也再不出現在人類的世界裡。
孩子們把這件事告訴了部落的大人們,這件事便口口流傳了下來,畢方掌火的神異被部落的人們尊稱為」火神」,並且這個部落的人們根據記憶將它的樣子繪製下來,便成了部落的圖騰。
可是,那個同樣善良的猙卻很少人記得了,人們只是聽聞有一種很醜的獸好像叫做「猙」,也不,有一種鳥記得,它叫「畢方」。
你聽,畢方飛過的地方,除了火焰划過的痕跡,還傳來一陣陣美妙的音符,那就是「猙」。
看《山海經》中所描繪的一切,初讀只是覺得荒誕不經,但是細思下來,的確可能是有所根據的。
雖然世界史上關於五千年前的文化幾乎沒有任何記載,留下的只有各種各樣的神話傳說。但不可否認的是,《山海經》是一本包羅萬象的天書。
不少教育專家都提出,要看一看山海經,因為書中的神話故事,表現出了中國人面對困難時,不怕輸、不畏神的抗爭精神,和自力更生的發展精神,比如說夸父追日,女媧補天等等。這都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核,讓中國一直強大至今。
大人的讀物,孩子的玩伴
雖然《山海經》裡面記載的內容,與現在的生活現實有很多大相逕庭的地方,但現在仍然對我們的影響非常大,探究歷史人文風俗,了解世界地理樣貌,都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閱讀《山海經》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我們對古文獻的駕馭能力,因為《山海經》裡有很多神話故事,孩子對這些很感興趣,就會耐著性子讀下去,學起古文來,也更輕鬆了。
因此還是很建議大家讀一讀《山海經》的,它不是一本小說,而是先祖留下來的上古地理歷史書,是探索古世界的一個好方式。它並不是單純的神話,其中很多山川河流都是有據可循的,甚至裡面的很多鳥獸都是真實存在的。
不過想要看的朋友,應該都有一個擔心,那就是怕看不懂裡面的文言文,想像不出來裡面的千奇百怪的異獸模樣,也無法在腦袋裡面描繪出書中記載的地理方位記載。
因此,我給大家的建議是,相比於一邊拿著工具書查閱釋義,還不如閱讀這種自帶全注全譯+圖解版本版本的《山海經》。
它不但添加白話文注釋,還有導讀,注釋,一應俱全,讀起來毫無障礙,翻譯的語言還非常流暢,能幫助我們盡情的體驗《山海經》裡面的神奇。
為了可以讓我們可以身臨其境般地領略它的神奇,它還貼心地附上了插圖。
一些想像不出來的怪誕動物,用一張張精美的繪圖傳神地呈現出來,不再需要你苦思冥想它到底長什麼樣,可以增加我們閱讀時的樂趣。
包括書中記載的一些地理方位古地圖,它也給我們畫了出來。
一本僅需要,只需要48塊錢,就是幾盒煙錢,兩頓飯錢,但是卻可以讓你無聊的時刻變得有趣起來。何樂而不為呢?
點擊下方商品就可以購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