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竟是我自己」反映了當代年輕人一種怎樣的心理?

2021-01-08 思想文學會

「小丑竟是我自己」,意味著本來以為小丑是別人咯。

與這句話共情的各位,有沒有想過這句話悲涼的真正原因?

這句話可悲的地方,不是「竟然是我」,而是每個人都把別人看作小丑,然後每個人都是別人眼中的小丑啊。

這不是一座金字塔,好像塔下的人才是小丑,塔尖的人都是「才俊」。這是一個圓,一個輪迴,一個每個人都作為共犯參與其中的輪迴。

你既是看戲的,也是戲中人!

誰的人生圓滿無缺?誰的生活無可指摘?「社會精英」就不在情海裡浮沉了?「成功人士」就沒有育兒焦慮了?你的甲方不也是別人的乙方,你的爸爸也是別人的兒子啊。

只要這個世界上還存在把別人看作小丑這檔子事,「小丑竟然是我」就是每個人不可避免的結局。

這是一種非常可怕的世界觀。

費孝通先生在研究「差序格局」的人際關係時指出,在一種等級制度下,一個「人」不是按照某些普世價值來定義的,而是被社會等級以及等級中的他人來定義。

正因為如此,人的價值和尊嚴具有一種不確定性,取決於ta在某個社會場景中的等級高低。比如在場景A中被等級低的人高高抬舉,在場景B就會被等級更高的人踩在腳下,在場景C是萬人矚目,到了場景D也許連說話的資格都沒有。

這對大多數人來說也許並不陌生。想想有多少人在上級面前噤若寒蟬,回家在妻小面前變成暴君?

世界的秩序和運作的確需要分工和等級,但真正有助於個人身心健康和良好人際關係的社會秩序,依靠的並不是這種我們從小耳濡目染的」等級關係「。

我們熟悉的」等級制「其實是一種「剝削制」。

在上位者不是為了更好地服務和給予下位者,而是為了控制、奪取和佔有。

」人「在這種「等級關係」中不再是目的,而變成了手段。所有人都擠破了頭嚮往更高的等級,是為了把更多的人踩在腳下,合理化對他們的操控,奪取他們的自由。登上高位是為了利用下面的人為自己的利益服務。所以孩子變成了未來的擔保,妻子變成了家務和性的提供者,同事變成了往上爬的墊腳石,下屬變成奴隸,乙方變成廉價勞動力,男人變成舔狗,女人變成「小娟」。

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人面前帶上不同的假面,總有一款是「小丑」。

於是這種等級關係就變成了一個日夜開工製造小丑面具的巨型工廠。通過層層疊疊的「等級」零售商們進行分銷,確保人手一份。

而那些身居高位的人就能倖免了嗎?並不能。

基於剝削關係的」等級「並不如很多人所想像的那般穩固。辛辛苦苦爬上高位也不代表你就不是「小丑」了。

這是由人的有限性決定的。一個人活著必然要依賴複雜的社會分工,依賴他人的給予,依賴各種各樣的人際關係。這對等級高的人也不例外。甚至於等級越高,ta所依賴的人際關係和社會資源就越是複雜和密不透風。

一個entry level的打工人和老闆鬧翻,大不了換個工作,但你想想愛潑斯坦這樣的人,他敢得罪某些人嗎?等待ta的後果是什麼?——是在監獄中蹊蹺地被自殺!

不要看億萬富翁人前多麼風光,他們做舔狗、做孫子的時候只是我們沒看到而已。多少次夜不能寐在床頭抽屜中翻找安眠藥,深深感嘆「小丑竟是我自己」。聽到的大概只有空氣吧。

所以你注意到了嗎?這種世界觀的可怕之處,就在於一種「集體無意識」。

當你抱怨自己是受害人的時候,卻完全意識不到自己也是加害者。更意識不到自己所受的傷害,恰恰是先前加諸於他人身上而今反彈回來對自己的吞噬。

這就是基於剝削的等級關係的詛咒。

每個人嘲笑別人是小丑,每個人自己都是小丑。

很多人總以為是人生境遇製造了「小丑」,其實不然,是這種世界觀製造了「小丑」。

只有當人不再以譏諷、嘲笑、霸凌、剝奪來對待他人,而代之以仁慈、友愛、給予的時候,當人不再將任何人看作小丑,由己及人,推而廣之的時候,才是破除這個詛咒的開始。

相關焦點

  • 「小丑竟是我自己」是個什麼梗?反映當代年輕人一種怎樣的心理?
    反映了一開始我們自嘲自己是做題家的時候,我們其實沒有想太多。就是一種自嘲的心理,大家也別想太多,沒必要過多的解讀。就是一種對生活的不易發發牢騷。牢騷過後,該幹嘛還得幹嘛。我們當,寒窗苦讀才勉強畢業,之後又過上打工人的生活。
  • 「小丑竟是我自己」是個什麼梗?這屆年輕人活得最清醒,也最痛苦
    當人們承受現實無情的打擊,而又無力反抗時,「小丑」就會站出來,把滿身傷痕掩藏在厚厚的面部塗料之下。「自嘲」可以說是對抗這個世界的惡意,最無奈的絕佳方式。既能幫我們走出情緒低谷,還不會傷害到別人……所以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小丑」開始變成了一個符號。你我都戴著面具,在騙與被騙中扮演著自己的小丑。
  • 小丑竟是我自己是什麼梗?小丑竟是我自己表情包走一波
    小丑竟是我自己是什麼梗?小丑竟是我自己表情包走一波時間:2021-01-05 20:41   來源:手遊之家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丑竟是我自己是什麼梗?小丑竟是我自己表情包走一波 小丑竟是我自己是最近流行起來的一個梗,主要講的就是那些舔狗求而不得,像一個小丑一樣,來源是之前的一個長途,不斷的卸掉小丑的妝容,然後對方打一個招呼,立馬就變成了小丑,下面就是具體的小丑竟是我   原標題:小丑竟是我自己是什麼梗?
  • 「小丑竟是我自己」到底是什麼梗?
    大家好,我是小狐鯉精。今天早上有小夥伴向本鯉哭訴:「沒想到小丑竟是我自己!」原來是因為昨天平安夜他熬夜幫女神上分,正想趁此機會表個白,沒想到女神回答說:「謝謝你哦~你能幫我男朋友也打上去嗎?」於是他只好在「小丑竟是我自己」的自嘲下暗自療傷。
  • 小丑竟是我自己是什麼梗 小丑竟是我自己是什麼意思出處在哪
    小丑竟是我自己是什麼梗 小丑竟是我自己是什麼意思出處在哪 「小丑竟是我自己」這句話最近在各大社交平臺上非常流行,很多人猜的到意思但是還是不清楚具體的出處在哪
  • 網絡流行語科普 小丑竟是我自己是什麼梗?
    網絡流行語科普 小丑竟是我自己是什麼梗?時間:2021-01-03 18:52   來源:親親寶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小丑竟是我自己是什麼梗?小丑竟是我自己是什麼梗 最近很多人用小丑竟是我自己來表達自己的心境,這個小丑的意思其實就是舔狗,就是說突然之間好像發現了自己竟然是個舔狗,多方面來指向舔著臉來盡力的討好別人自己的卻得不到任何的回報。 小   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小丑竟是我自己是什麼梗?
  • 「小丑竟是我自己」
    「小丑竟是我自己」 約老師今天又打加時了
  • 小丑竟是我自己,為何最近「喪」梗頻出?
    這時候你就可以守備表示召喚怪物「小丑竟是我自己」,並發動其出場效果:通過表情包的方式來緩解尷尬,以抵擋對方的直接攻擊,保留自己的HP(尊嚴)點數(打牌打到神志不清的我)。「小丑竟是我自己」是什麼?  小丑兩字,原本指馬戲團裡塗滿濃妝、做出滑稽表情動作來供人取笑的表演者,但像是其他網絡熱梗一樣,「小丑竟是我自己」中的「小丑」,也隨著時代的變化被賦予了新的「內涵」,比如說最普遍的——「舔狗」。
  • 小丑竟是她自己
    小丑竟是她自己 2021-01-15 21: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當代年輕人到底該不該「精緻窮」?
    反正我是忙忙碌碌一整年,快到年底了,依然很窮不知道從何時開始,「精緻窮」逐漸成為這屆年輕人的主流生活方式。關於「精緻窮」,網上的解釋是這樣的:說到「精緻窮」的生活方式,最近讓大家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三十而已》中的王漫妮。30歲的女人,沒有存款,每天還過著「精緻窮」的生活,生活不將就,甚至還對愛情保留著天真浪漫的觀念想法。
  • DC漫畫《蝙蝠俠:三個小丑》解密:各有特色的「小丑」由來與謎團
    隨後在《達克賽德戰爭》劇情最後結局,「綠光戰警」哈爾喬丹以朋友身分來蝙蝠洞關心布魯斯,並問到椅子給予的答案,這時「蝙蝠俠」才透露是因為有「三個小丑」,所以莫比烏斯之椅不知道他要問的是哪個「小丑」真名,加上正要進一步詢問時又被哈爾變回正常人,為此只能靠自己解開這個謎團。
  • 我以為我是氣氛組,後來才知道這叫小丑
    以前看這些經典的喜劇片段,會覺得好笑,又充滿憐憫;但當每個人都對生存壓力感同身受後,「小丑」引起了一種新的同理心:每一個人都是他,他也是每一個人。由此,年輕人的自嘲文化在走向博大精深。儘管此前有「搬磚人」「打工人」以供使用,但如今小丑更踩著了年輕人的敏感點:小丑有一張精繪的面具,可以從外表到內心提供一種成功的隔閡。
  • 《小丑》你們有在聽我說話嗎?
    我們常聽過一句話:「當你笑時,全世界都跟著你笑。」《小丑》,電影裡面所反映的世界觀,似乎不是如此。男主角亞瑟(瓦昆菲尼克斯)母親叫他「Happy」,母親告訴她,一定要裝出笑臉,為這世界帶來歡樂。他的職業是小丑,似乎也是最能實踐這份生之哲學的工作。
  • 「CF」小丑在我身邊?原來CF裡有這麼多「小丑」!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靈狐姐。恰逢年末,回首不平凡的2020,依然是爆梗頻出的一年。從「專業團隊」到「大威天龍」,從「打工人,打工魂」再到「渾元形意太極門」等等,相信每一個都承載了各位小夥伴不同的樂趣及回憶。
  • 年輕人說的「水感」植入是什麼鬼?| 蘑菇青年選
    「蘑菇青年選」每周一話題,動態觀察年輕人看什麼、消費什麼、用什麼持續表達自己,藉以發現年輕人們如何透過選擇持續創造自我、如何透過選擇構建自己的理想生活。朋友,你聽說過「水感」植入嗎?本周「蘑菇青年選」,讓我們聊聊綜藝裡的品(Guang)牌(Gao)營(Zhi)銷(Ru)。
  • 個人提升2021年第1周,當代年輕人不想做讀書規劃
    但是對於當代年輕人來說,讀書規劃是一件相當「奢侈」的事。首先,踏入職場的我們很難騰出時間去讀書學習,其次是很多情況下,我們往往很難完整地讀一本書。這裡面包含兩個阻礙因素:一則讀到一半發現不感興趣,廢之又覺得可惜,再讀下去只是為了「完成任務」;二則讀過了之後便放在一旁,雖然做了讀書筆記,但過了一段時間就忘了其內容,讀了跟沒讀一樣。
  • 若你喜愛「小丑回魂」,那也會愛上這10大佳片
    若科幻動作片《黑暗塔》的慘敗,令「史蒂芬·金」號召力受到質疑,那麼恐怖懸疑片《小丑回魂》的成功,則讓「史蒂芬·金」挽回了面子。他的小說故事依舊能在銀幕創造出奇蹟。中國觀眾對《小丑回魂》可能不太了解,但該片在美國成為了爆款,熱門程度宛若中國《戰狼2》,是北美年度現象級電影。
  • DC《小丑》演技太強!完美詮釋 精神崩潰的「高譚市」犯罪心理
    (圖/翻攝自華納兄弟臺灣粉絲俱樂部)可見該片呈現出偌大、擁擠、繁忙又髒亂的城市,每個人彼此間的疏離與冷漠,即便亞瑟(小丑本名)只是想要逗小孩開心,也會遭到家長的厲聲制止,只因為他相信母親的話:「一定要裝出笑臉。」▲華納釋出DC《小丑》電影海報。
  • 「SHUPL • VOICE」歡迎向我匿名提問!
    「SHUPL • VOICE」歡迎向我匿名提問!QQ悄悄話、坦白說、空間秘密、「關於我的十道題」等都是曾經熱門過或者仍在流行的匿名社交方式。這些匿名社交平臺為什麼總能一次又一次在當代年輕人的心尖上反覆橫跳呢?小精靈經過採訪幾位匿名社交的參與者和使用者,基於真實素材和換位思考來與大家談談譬如提問箱之類的匿名社交。1 你為什麼發起匿名提問?
  • 「劇評」夏洛克的思維宮殿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聲明:我已委託「維權騎士」(rightknights.com)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起初喜歡上《神探夏洛克》,就是因為Sherlock眼中的世界和旁人是不一樣的,在此列舉幾個例子:1.而「思維宮殿」就是一個寶庫一樣的存在了,是「資料庫」,以下簡述S03E03中正面提到的「思維宮殿」的對抗:(1)首先認識下boss是誰這裡特意運用到了Magnussan(麥格納森)模糊的第一視角,因為在這個狀態,他也許是「無害」的,一旦戴上了眼鏡,他看到的就會是——原因在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