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和電腦病毒機理

2021-02-25 墨然勻烯

      有史以來第一次,人類被病毒嚇得不敢出門。

       但這絕不是第一次,這種錯覺源於健忘。

       駭人聽聞的除了伊波拉和愛滋,還有狂犬,天花,鼠疫,甚至感冒。

       它曾帶走千萬乃至上億的人命。我們忘記,是因為「倖存者偏差」,這個概念來自二戰,軍方根據返回飛機統計軍機部位的重要性,比如飛回來的飛機翅膀上中了許多子彈,下一次設計就加固飛機翅膀,而實際上某些部位中一顆子彈就足以墜機,比如油箱,但因為墜落了所以沒法統計,無法統計,便被忽略。

        我們都是倖存者後代,對於每次病毒大爆發死亡人數我們覺得很蒼白,這是欺負死人不會說話。

        我們如果來自一種編碼,類似於計算機語言,便像電腦一樣存在「bug」(漏洞),這些漏洞容易被攻擊,攻擊者一定也是編碼,人類和病毒在生物學上具有同一類編碼,只是病毒的編碼簡單,人類編碼複雜。

         因為人與人編碼有差異,便有人易感,有人不易感。就像有的電腦會自動刪除可疑文件,有的就無法識別。

         我們都不掌握生物「原始碼」,所以當受到危險代碼攻擊時,我們最好辦法是關機,也就是戴口罩。

        很遺憾地說,人類無法根除病毒,病毒也是很大的家族,有的有益於人類,有的有害於人類,但有害只是另一種意義上有益,因為人需要保持代碼健康,清理脆弱代碼。

        這就好比在高速路上突然出現一隻小狗,引起連環撞車,人有人道,狗有狗道,有時它們正好衝突,病毒沒有意識幫助人類或危害人類,只是病毒有病毒的機制,某個時刻它確實有益於或有害於人類。如果小狗在高速路上被車撞了,忽然發現長翅膀的小狗倖存了下來。同理,病毒發現人類在刻意趕走它,也會七十二變,至於變成孫悟空還是二郎神,它也不知道。

        處處消毒只是緩解這種衝突,我們應該相信人類生物學上自愈的本能,也應該承認在所有生物中已經足夠自私,別的生物都饑寒交迫,人類卻在生育年齡過後很久還享受大自然資源。或許5000年前,病毒比現在更厲害,人類卻不以為然。

        大自然有大自然的代碼,比如質量和能量等價,元素出現有周期性,生物也有自己的代碼。從感應上說,微生物對環境變化更為敏感,因此病毒變異也可以看做自然環境發生變化的警報,它先告訴病毒,再讓病毒告訴人類。

        從前我們認為在很熱的非洲才有可怕病毒,但現在我們應該知道,病毒不僅歷史上,而且現在,都從不畏懼寒冷。

相關焦點

  • 中山大學郭德銀教授-新冠病毒的生物學特徵和致病機理
    中山大學郭德銀教授受武漢大學邀請於2020年8月11日在微醫樂問教育平臺做了「 新冠病毒的生物學特徵和致病機理」的精彩報告。
  • 哈獸研揭開新冠病毒水貂傳人機理
    12月8日,《國家科學評論》在線刊出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步志高團隊領銜的研究論文《新冠病毒在水貂中的複製、致病及傳播能力研究》,闡釋了水貂將新冠病毒傳播給人類背後的機理。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在水貂上呼吸道和肺臟高效複製,通過呼吸飛沫高效傳播,引起與人類新冠肺炎重症高度相似病理損傷;同時證明,重組SARS-CoV-2 S蛋白疫苗接種水貂能有效抑制新冠病毒在呼吸系統的複製,成功預防肺部嚴重病理損傷發生。研究證明,新冠病毒通過空氣(飛沫)在水貂高效傳播。
  • |新冠病毒的複製和神藥Remdesivir的作用機理
    |新冠病毒的複製和神藥Remdesivir的作用機理 2020-02-08 15: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有電腦嗎?開機一起參與新冠病毒的研究吧!
    只要你有一臺能上網的電腦,你也可以為抗擊疫情提供幫助。 下面這個動圖,模擬了新冠病毒的刺突糖蛋白在真實世界中不斷變化的樣子。這個蛋白非常重要,是病毒入侵細胞的關鍵。這一成果,將為抗病毒藥物的開發提供指導。
  • 找到新冠病毒死穴,快速戰勝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會給人類製造多少災難和傷害,眾說紛紜。自始至今,新冠病毒四處遊蕩,飄忽不定,時強時弱,時緊時松,善於製造拉鋸戰。在人類發展史上,人類曾經戰勝許多極其狡猾的病毒和細菌。所以,人類實現戰勝新冠病毒目標,或者讓先行動者先戰勝,完全有可能。
  • 新冠病毒和SARS病毒是什麼關係?
    1975年國際病毒命名委員會將這一類病毒正式定名為套病毒目冠狀病毒科。2019新型冠狀病毒效果圖在自然界中,冠狀病毒廣泛存在於動物體內,但是,它有一個明顯的特點是「必須依賴宿主細胞才能繁衍」。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發現冠狀病毒僅感染人、鼠、豬、貓、犬、禽類等脊椎動物,可引起人和動物呼吸道、消化道、肝臟和神經系統疾病。
  • 迷惑新冠病毒,西湖大學研究團隊設計出新冠病毒蛋白抑制劑
    疫情發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致力於了解病毒入侵機理,研究破解之道。疫苗以及抗體作為預防和治療新冠肺炎的重要手段,目前已經取得很大進展。除了這些手段之外,是否還有其他方法能有效遏制新冠病毒?近期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刺突蛋白以三聚體形態存在,因此研究人員設想構建一個ACE2三聚體蛋白是不是有可能和刺突蛋白三聚體實現3對3或者至少2對2的結合?
  • 尋找新冠病毒死穴,讓先行動者先戰勝新冠病毒
    自始至今,新冠病毒四處遊蕩,飄忽不定,時強時弱,時緊時松,善於製造拉鋸戰。在人類發展史上,人類曾經戰勝許多極其狡猾的病毒和細菌。所以,人類實現戰勝新冠病毒目標,或者讓先行動者先戰勝,完全有可能。人類和新冠病毒,是地球生物圈裡的兩種生命。最近一年多,二者產生了密切的相互影響和作用。可以說,隨著新冠病毒跟人類交往越來越多,新冠病毒的真相,將會被看得越來越清楚。新冠病毒被看清,就會被戰勝。
  • 俄羅斯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新弱點,室溫水能殺死新冠病毒?
    新弱點,室溫水能殺死新冠病毒?,在這項研究中提到了一種極其簡單的殺死跟新冠病毒有關顆粒的方法。這也是疫情爆發後,WHO和我國衛健委發布的各種指南中用此前針對SARS病毒和MERS病毒的生物學特徵來替代新冠病毒相應特徵的原因。
  • 【新突破】中科院秦建華等人利用器官晶片和活病毒建立人源性新冠...
    乾貨 | 靠譜 | 實用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已呈現全球爆發,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COVID 19)確診病例仍在持續增長,給公共衛生體系和人類健康帶來嚴重威脅。新冠肺炎主要臨床症狀有發熱、乏力、咳嗽等,重症患者還可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以及多器官衰竭等嚴重表現。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傳播 變異新冠病毒是原始病毒的「升級版」嗎?
    不過與流感病毒等其他RNA病毒相比,新冠病毒穩定性更高。按照世界衛生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的說法,新冠病毒的變異速度比流感病毒慢得多。有關新冠病毒變異的報告早已有之。在疫情早期,全球最主要的新冠病毒毒株被稱為「D株」。然而,病毒很快就發生了變異——其刺突蛋白上的第614位胺基酸由天冬氨酸(D)變成了甘氨酸(G)。有研究發現,發生這種被稱為D614G突變的病毒擁有更強的適應性。該變異病毒早在今年2月就已被鑑定,當時主要在歐洲和美洲傳播。
  • SARS病毒和新冠病毒為城市居民敲響了警鐘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慕盛學,ID:mu030426】人類進入21世紀後,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保健的增強,人民十分重視自己身體的健康。特別是多次病毒性疾病的流行讓全世界出現了恐懼,例如目前正在流行的新冠病毒,讓全世界陷入恐慌。
  • |新冠病毒的複製和神藥Remde...
    |新冠病毒的複製和神藥Remdesivir的作用機理 2020-02-08 15: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冠病毒會和流感病毒結合形成一種病毒嗎?
    每當新冠病毒在人體細胞內複製時,一種蛋白質複合物就像複印機一樣,不斷複製出遺傳物質核糖核酸(RNA)。這些「複印機」有時會出錯,導致遺傳信息稍稍改變,這被稱作突變。這些變化通常是無關緊要的,但其中一些變化可能讓病毒在免疫力和疫苗面前變得更加難以捉摸。
  • 新冠病毒可能令健康人患糖尿病 新冠病毒會破壞人體產生胰島素細胞
    新冠病毒可能令健康人患糖尿病,科學家建糖尿病監測資料庫越來越多的學術研究和新冠患者的臨床證據表明,新冠病毒病毒會破壞人體產生胰島素的細胞,從而令健康人患上糖尿病。糖尿病已經被認為是導致新冠感染重症的一個關鍵風險因素,糖尿病患者更有可能死亡。《自然》援引澳大利亞墨爾本莫納什大學研究代謝性疾病學者Paul Zimmet稱,「如果你感染了COVID-19,糖尿病就是致命的。」現在,包括Zimmet在內的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認為,糖尿病不僅使人們更容易感染冠狀病毒,而且這種病毒還可能引發某些人的糖尿病。
  • 控制川普大腦和控制新冠病毒的方法,原理相近
    2020年,地球人類社會有兩個極其引人注目的超級明星,一個是新冠病毒,一個是川普。這是兩個能夠影響人類社會發展方向的導火索。那麼,這兩個能夠影響人類命運的多米諾骨牌第一張牌,他們是完全為所欲為的嗎?難道就沒有某種力量可以控制他們嗎?難道地球人類對自己的命運就完全無能為力嗎?也許未必。先講幾個科學事實。新冠病毒,是一直蒙著神秘面紗,不斷露出恐怖面孔的詭異力量。
  • 變異新冠病毒是原始病毒的「升級版」嗎?
    不過與流感病毒等其他RNA病毒相比,新冠病毒穩定性更高。按照世界衛生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的說法,新冠病毒的變異速度比流感病毒慢得多。 有關新冠病毒變異的報告早已有之。在疫情早期,全球最主要的新冠病毒毒株被稱為「D株」。然而,病毒很快就發生了變異——其刺突蛋白上的第614位胺基酸由天冬氨酸(D)變成了甘氨酸(G)。有研究發現,發生這種被稱為D614G突變的病毒擁有更強的適應性。該變異病毒早在今年2月就已被鑑定,當時主要在歐洲和美洲傳播。
  • 新冠病毒的來源:由蝙蝠和穿山甲的病毒重組而來
    文章指出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是穿山甲可能性較大。文章的團隊是之前介紹過的華南農業大學的沈永義團隊,他們曾經開發布會指出新冠病毒可能來自穿山甲,並發表了相關論文如何評價鍾南山稱「疫情首先出現在中國,不一定發源在中國」?​
  • 新冠病毒的真面目
    肆虐的新冠病毒究竟長什麼樣?一組彩照揭開它的「真面目」。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落基山實驗室(NIAID-RML)於當地時間13日宣布,其位於蒙大拿州的洛磯山實驗室,11日在掃描和透射電子顯微鏡上拍攝了新冠病毒(SARS-CoV-2)的圖像,清晰顯示出新冠病毒用來入侵宿主細胞的棘突蛋白。
  • 新冠病毒長這樣!我國科研人員揭示新冠病毒全病毒精細結構
    近日,浙大一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李蘭娟院士課題組與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李賽研究員課題組合作,揭示了全球首個解析真實新型冠狀病毒的全病毒三維精細結構,這對深入了解新冠病毒的生物特性、疫苗設計、抗病毒藥物研發等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