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一家?史前鯊魚頭骨提供魚類起源新證據

2020-11-25 網易手機

(原標題:是不是一家?史前鯊魚頭骨提供魚類起源新證據)

英國《自然》雜誌近日在線發表的一篇化石論文中,科學家分析了一具已滅絕的遠古鯊魚化石,發現它與銀鮫的相似之處比此前所知更多。這一研究成果提供了相關魚類演化起源的證據,並有助於釐清銀鮫在魚類系譜中的位置。銀鮫俗名「鬼鯊」,是軟骨魚綱的一員,軟骨魚綱中還包括鯊魚和鰩魚。然而,科學家此前卻一直沒能理解銀鮫與軟骨魚綱中其它物種的關係,僅僅粗略認為銀鮫應該是軟骨魚類中已發生變異的特殊分支,有可能是一種與鯊魚和鰩魚有親緣關係的魚類。

這一問題模糊不清的原因在於,銀鮫與其它物種的外形實在太懸殊了——它們的眼睛格外大,眼眶的大小甚至扭曲了腦的形狀。而且與鯊和鰩不同的是,銀鮫體側僅各有一個外鰓孔,明明屬於軟骨魚綱,卻與硬骨魚一樣覆有瓣片。

此次,美國芝加哥大學研究人員邁克·寇特斯及其同事在論文中提出了新見解,詳細呈現了相關魚類的演化起源。他們描述了一種已滅絕的鯊魚——杜依卡鯊(Dwykaselachus)的頭骨,這具化石發現於南非一處約有2.8億年歷史的卡若草原沉積物中。從外表看,杜依卡鯊的頭骨類似一種名叫鰭聚鯊的史前鯊魚,但掃描結果顯示,其內在構造更接近銀鮫,而且也有特別大的眼眶。這些結果都表明,銀鮫起源於鰭聚鯊的同一綱中。

新發現還為軟骨魚的早期演化帶來了新的認識。論文作者提出,杜依卡鯊和銀鮫的大眼眶或許有助於它們在昏暗的水體中覓食,這表明鰭聚鯊對光線昏暗環境的適應或許比人們此前認為的更早。

[廣告]活動入口:

買美股,上老虎 - 超低佣金,每股只需1美分

本文來源:cnbeta網站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彌曼魚再研究為解開輻鰭魚類起源之謎提供新證據
    追溯脊椎動物水域徵服者的崛起之路——彌曼魚再研究為解開輻鰭魚類起源之謎提供新證據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2016藉助高精度CT掃描技術,他們對4.1億前的晨曉彌曼魚腦顱結構進行了重新研究,揭示了彌曼魚內顱具有典型的輻鰭魚類特徵,如側顱管與噴水管,為解開輻鰭魚類起源謎團提供了最新證據。該研究還發現「整列層」結構不但見於肉鰭魚類,也存在於某些早期輻鰭魚類,修訂了「整列層」是肉鰭魚類特有結構的傳統假說。硬骨魚類是脊椎動物演化的主幹。硬骨魚類分兩大支系,即肉鰭魚類和輻鰭魚類。
  • 這種史前魚類,一口一個鯊魚,咬合力高達到五噸,卻沒長牙齒
    在古代世界中存在著許許多多的海洋猛獸,其中包括咬合力高達20噸的巨齒鯊,陸地恐龍霸主霸王龍,以及天空頂尖掠食者風神翼龍,但追溯到更為久遠的古生代時期,稱得上是頂尖掠食者的動物卻少之又少,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一種名為鄧氏魚的史前魚類。
  • 伊拉克出土更多尼安德特人遺骸 為研究史前人類提供新證據
    來源:海外網伊拉克沙尼達爾洞穴發現了更為完整的尼安德特人遺骸(圖源:今日俄羅斯)海外網2月19日電日前,考古學家在伊拉克再次發現距今7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遺骸,為史前人類喪葬習俗研究找到新證據。這是繼上世紀中葉發現的部分遺骸後的新發現,具有裡程碑的意義,將會重新引發一場關於史前人類喪葬習俗的爭論。報導稱,在20世紀50至60年代,考古學家在伊拉克沙尼達爾洞穴發現10名尼安德特人部分遺骸。此次出土的沙尼達爾Z遺骸更完整,有看似完整但平坦的頭骨,以及上半身骨頭。
  • 美國生物學家發現人類進化自「史前鯊魚」
    一個可追溯到290萬年前的回溯分析顯示,這是一個現代有頜類動物的早期成員之一 - 意或者稱為「顎口」類動物 ,其中包括數萬名從魚類到鳥類,爬行動物,哺乳動物和人類的生活脊椎動物。 acanthodes,是一個叫做刺的希臘字,該魚在正式從進化樹中分裂出來前,介於最早的鯊魚和硬骨魚類(而這一系列也是人類的進化系列)之間,刺魚的化石目前在歐洲,北美和澳大利亞都有發現。
  • 人類是鯊魚進化的?
    北京時間6月15日消息,科學家表示,人類是從一種3億多年前漫遊在海洋中的史前鯊魚進化而來的。根據最新研究,這種名為棘魚屬的原始魚類是地球上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頜類脊椎動物的共同祖先。  對一個追溯到2.9億年前的頭骨進行的再次分析顯示,它是現代有頜類脊椎動物的早期成員,這意味著頜口動物包括數萬種健在的從魚到鳥在內的脊椎動物、爬行動物、哺乳動物和人等。
  • 這種看起來「萌萌噠」的史前鯊魚,會把鋒利的牙齒,藏在下巴裡
    這種看起來萌萌噠的史前鯊魚,長著大大的眼睛,和隱藏在下巴裡的鋒利牙齒與現代鯊魚磨損的牙齒不斷被新牙齒取代不同,這種鯊魚會在下顎內側,同時長出一排排新牙齒,緊靠著老牙——隨著新牙齒的生長,它們會向鯊魚的舌頭彎曲。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當鯊魚張開嘴時,顎後部的軟骨會彎曲,使下巴兩側「摺疊」下來;較新的牙齒向上旋轉,這樣鯊魚就可以用儘可能多的牙齒咬住獵物。
  • 解密物種起源少年科普叢書丨魚類稱霸
    如果你覺得現在的鯊魚很大,很兇猛,那我要告訴你,恐魚比現在的鯊魚還要大,還要兇狠。這就是它名字的由來。和恐魚同屬恐魚科的鄧氏魚,就如我們熟悉的獅子和老虎,同屬貓科一樣。鄧氏魚,圖片源自《解密物種起源少年科普叢書》它體型呈流線型,有點像鯊魚,頭部與頸部覆蓋著厚厚的盔甲,頸部有關節,頭部可以單獨活動
  • 鯊魚牙齒的起源
    順便來看看「牙齒」的起源故事在介紹鯊魚牙之前,我們先來對比了解一下人的牙齒。圖片引自BruceBlaus.  Blausen.com staff (2014). "Medical gallery of Blausen Medical 2014". WikiJournal of Medicine 1 (2).
  • 白堊紀海洋竟然存在這種生物 十大遠古魚類盤點
    1.5米長的銀鮫和其他鯊魚也很常見。恐龍絕滅前後,新一輪的魚類進化產生了現代的硬骨魚類。鮭魚和大馬哈魚就是從那個時代存活下來的倖存者。矛齒魚沒有存活下來。它是17.5釐米長、像大馬哈魚一樣的魚類,有巨大的牙齒,咬合後像一個捕捉器。高背鰭魚是金魚和鯉科魚類的淡水祖先,體長可達20釐米。從其耳朵中細小的骨片判斷,高背鰭魚具有良好的聽覺。
  • 有比巨齒鯊還大的鯊魚嗎 史前海洋三大霸主盤點
    影片《巨齒鯊》中讓觀眾們對巨齒鯊這種生物感到十分震驚,事實上,史前的海洋霸主不止只有巨齒鯊,還有很多比巨齒鯊更厲害的海洋生物!不過按照體型來看的話,巨齒鯊只能在史前海洋三大霸主中排行第二!不過巨齒鯊確實是體型最大的鯊魚。
  • 鯊魚界的「電鋸狂魔」!俄羅斯發現巨型魚類化石,長著螺旋狀牙齒
    它的牙齒就像銑刀一樣鋒利,甚至讓人覺得它就是鯊魚界的「電鋸狂魔」。最近在俄羅斯發現了來自史前怪物魚的罕見的螺旋形鏈鋸狀牙齒化石。科學家認為它是現代幽靈鯊或者鼠魚的滅絕祖先,它們比恐龍的出現還早數百萬年。研究人員在俄羅斯南部伏爾加格勒的一個露天煤礦中,發現了這塊最新的軟骨魚類化石,上面清晰顯示出了放射狀的致命牙齒的痕跡。
  • 人類的起源:人類以前居然是一條魚?
    人類的起源指人類的歷史淵源。人類如何起源,歷來傳說、爭論很多。其中一個假說:人類是從一種3億多年前漫遊在海洋中的史前鯊魚進化而來的。這種棘魚屬的原始鯊魚是地球上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有頜類脊椎動物的共同祖先。
  • 史前文明存在有證據
    之前研究人員使用線粒體DNA追溯了現代人類的起源,可將人類起源追溯至20萬年前。大約6萬年前,人類從非洲遷徙,並擴散至全球各地區,但是科學家很少知道人類擴散的相關資訊。史前文明存在的證據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現在人類的科學還是很有限的,現在考古學家不斷發現了史前文明存在的證據,而且史前文化十分發達,現在的科技水準都達不到那種程度。
  • 關於史前文明的假「證據」
    我們人類只有近萬年的歷史,但是地球卻有46億年的歷史,那麼在這之中是否存在史前文明,這就有了讓我們想像的空間。在一些遺蹟中確實存在著一些可能與史前文明有關的物品,但是還有很多所謂的證據,只是一個騙局。就比如我們下面說的一些&34;:1、 瑪雅水晶頭骨1927年,探險家米切爾·海吉斯在中美洲的魯班埃頓古城發現了一個瑪雅水晶頭骨,這個水晶頭骨相當精緻,重約5公斤。非常不可思議的是,這個水晶頭骨是在非常了解人體頭骨構造和光學原理的基礎上雕刻而成,在形狀與構成上,幾乎完全等同於人的頭骨。
  • 恐怖的史前海怪們來了!
    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它們滅絕了,現在很多史前動物化石在我們身邊層出不窮,激發了人們對史前動物的關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利用高科技將古生物學家發掘的恐龍等史前動物化石「還原」,讓我們可以一睹這些史前怪物的真面目。
  • 恐怖的史前海怪們來了!(全文)
    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它們滅絕了,現在很多史前動物化石在我們身邊層出不窮,激發了人們對史前動物的關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利用高科技將古生物學家發掘的恐龍等史前動物化石「還原」,讓我們可以一睹這些史前怪物的真面目。
  • 「鬼鯊」進化史解密:科學家3D重建3.3億年前鯊魚頭骨
    「鬼鯊」進化史解密:科學家3D重建3.3億年前鯊魚頭骨2017-01-05 17:07出處/作者:其他整合編輯:Alan責任編輯:leijunhua> 【PConline 資訊】據外媒報導,去年12月科學家首次在北半球發現深海銀鮫,這是一種被人們稱之為「鬼鯊」的魚類,這物種在約3.59億年前從魔鬼魚和鯊魚中演變出來,比恐龍更年長,科學家為了證明「鬼鯊」跟鯊魚存在著進化聯繫,一支由芝加哥大學進化生物學家
  • 新發現的古人類「許昌人」是不是現代北方人的起源?
    現在,生活在世界各地的黃、白、黑等人種,其起源問題是學術界長期爭論的一個焦點問題。人類的起源和現代人的起源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現代人的起源是指早期人類怎樣演變成現在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的問題,是從人到人的問題,它是人類演化過程中最近的一段;而人類的起源則是指古猿怎樣演變成人的問題,是從猿到人的問題。
  • 遼西化石為被子植物起源提供新證據
    關於這個問題現代植物學家提出過各種不同的假說,我國遼西義縣組的被子植物化石曾為檢驗這些假說提供了重要的證據。柳條溝始果作為早白堊世義縣組被子植物家族的最新成員,為相關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證據。始果的標本來自內蒙古寧城縣大雙廟鎮柳條溝的義縣組地層。始果是一個包含了五個形態各異、連接在同一個軸上的由瓶形心皮發育而來的果實的果序。
  • 科技視界 | 張彌曼:追尋"從魚到人"的證據
    青年時代,結緣楊氏魚研究  在北京的中國古動物館肉鰭魚類展區,陳列著一具看上去非常複雜的蠟質模型。如果仔細觀察,人們會發現這其實是一個魚類的頭骨,只是被成比例地放大,以便讓研究者能看清更多的細節。根據史前魚類和兩棲動物化石提供的線索,人們認為肉鰭魚類中的總鰭魚是當年的「開路先鋒」。這是因為,我們今天所見到的大部分魚類都屬於硬骨魚類,身體裡的骨骼都已經完全骨化,而絕大部分現代的硬骨魚類屬於輻鰭魚類,魚鰭裡沒有中軸骨,而是由輻射狀的鰭條支撐;但也有很少一部分硬骨魚類需要歸入肉鰭魚類的範疇,它們的魚鰭不是直接連在身體上,而是通過一個像小臂的結構與身體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