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未生以前,你是誰?
百千年後的你是怎樣的?
無夢深睡中的你又是誰?
這些思考,指的都是同一個東西:
存在於你心中但又超越你的目睹,
與萬有合為一體的空性,
在一味中擁抱萬有的真我。
死亡,含藏了生命最大的奧秘——通往永恆的奧秘。
埃克哈特·託利說過一句與所有神秘主義者共鳴的話:「那些徹底死掉的人,才能得到上帝的精髓。」
拉瑪那·馬哈希尊者也說過:「你將充分體會你的榮光就藏在自我感的止息之中。」
《禪林》中則說:「活著的時候要像個死人,徹底死掉。」
這裡所言的,並不意味著肉體的死亡,而是自我感的熄滅。
你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想像,來「檢測」自己是否熄滅了自我感。
測試一
父母未生前,你的本來面目
有一個著名的禪宗公案:
「什麼是父母未生以前你的本來面目?」
這並不是一個耍詐的問題或象徵式的問題,它是很直截了當的,要的是明白而簡單的回答——你的本來面目,就是那先於現象世界存在的,純然無相之目睹。
這超越時間或先於時間的純然目睹,乃是存在於每一個當下的。所以你的真我當然是在父母未生之前就存在的,甚至在宇宙大爆炸之前就存在了。即使你的肉體和整個宇宙都消失了,你的真我還是存在的。
因為它根本存在於時間之前。你可以在當下直接接觸到父母未生之前你的真我。如果你能安住於當下純然的目睹,它就是你那無相的真我。當下,當下,當下。
如果你被迫「想像」父母未生以前你的本來面目是什麼,你就必須將你眼前的肉體和自我感全都放下。
你被迫去發現那個在你之中但又超越你的東西——也就是純然無相、超越時間的目睹或真我。當你能安住於超越時間的目睹時(「我不是這個,我不是那個」),你的自我感就止息了。
測試二
一百年以後,世界會怎樣
請想像:你死後一百年這世界會是什麼模樣。
你不必想像特定的細節,你只需要知道你死後一百年這世界還是存在的。想像那個世界少了你,許多事物都改變了——不同的人,不同的科技,不同的汽車與飛機——其中只有一樣東西不會變,只有一樣東西會像原來一樣——空性、神性或一味。 其實你當下就可以品嘗到它。
(一味,One taste。參考資料:「佛經中以如來教法,喻為甘味,因其理趣之 唯一無二 ,故曰一味。」)
同樣的無相之目睹正通過所有的眼睛在向外觀看,通過所有的耳朵在向外聆聽,通過所有的手在向外觸摸..那無相之目睹就是你當下的真我、一味、光彩耀目的神性就是你當下所擁有的。
你和一百年前的你有所不同嗎?
一百年後的你和現在會不一樣嗎?
你最深的真我到底是什麼?
你必須相信時間的謊言嗎?
你必須輕信一味是不存在的嗎?
你能不能在當下就獻出這獨一無二的本來面目給我看?
請聽一聽諾貝爾量子力學獎得主埃爾溫· 薛丁格(Erwin Schroedinger)所說的一段話。然而我如何能說服你這段話並不是一個假設,而是真相呢?
意識只有一個,卻有無數的多元展現。
被你佔為己有的這些知識、感覺和選擇不是不久之前某一刻從無中生有的;反之,這些知識、感覺和選擇其實是永恆不變的,它們存在於所有的人和敏感生靈的身上。
你的存在幾乎和那些巖石一樣古老。
數千年來,男人一直為生存而奮鬥受苦,最後註定是被人遺忘;女人則為了生產而飽受痛苦。一百年前曾有另一個男人坐在這相同的位置上,像你一樣滿懷渴望與敬畏之心凝視冰河之上的暮色。像你一樣,他也是男人與女人所生養。 他感受的痛苦和短暫的喜悅與你並無二致。
難道他是另外一個人嗎?他不就是你自己嗎?
那不就是你本初的真我嗎?你不就是全人類嗎?
如果你就是全體人類的唯一見證,難道你不會因此而觸及與全人類有關之事嗎?
難道你不會因此而關愛這整個世界、整體人類以及整個法界?因為你就是它唯一的真我。
某個人受傷時,難道你不感到哀傷嗎?
某個孩子在挨餓,難道你不會落淚嗎?
某個靈魂飽受折磨時,難道你不會吶喊嗎?
當別人在受苦時,你也在「受苦」,而你早就「知道」了!
「受苦的難道是另一個人嗎?
你不就是那個在受苦的人嗎?」
測試三
一千年以後,你會是怎樣?
想像一千年前或一千年後的你會是什麼樣子。
這樣的方法會讓你放下眼前的肉體與自我感,並且發現在你之中有一個超越你的東西——也就是那純然無相、無時間的目睹或真我。
其實每24小時,你都會放下自我感。這不是想像,而是事實。每天的夜裡,在無夢的深睡中,你都會潛回那無相的次元,那沒有客體的純然覺知,那無形無相超越時間的真我。
這就是為什麼拉瑪那· 馬哈希尊者會說:「凡是在無夢的深睡中不存在的東西,就不是真實的。」
那「真實」的東西在三種情境中都是存在的,包括無夢的深睡,而那東西就是純粹的覺知或無相的真我。每天晚上你的自我感都會死去,你會重新潛入你的本來面目。
上述的三種情況——
父母未生以前的你,一百年後的你,及無夢深睡中的你。
指的都是同一個東西:存在於你心中但又超越你的目睹,與萬有合為一體的空性,在一味中擁抱萬有的真我。
只有「這個」才是不變的,永遠不變的,因為它從未涉入時間之流及其帶來的淚水與驚恐。
你與死亡的關係
最後的「靈性測試」就是你和死亡的關係。
(這並非一個單獨的測試,因為以上三種範例的實質內涵指向的都是死亡)。
所以,如果你想知道「究竟真理」是什麼,你只需要臣服於上述的三種靈性測試——
從事佔星學的研究?
如果它無法存在於無夢的深睡中,它就不是真實的。
在大自然中與狼群共舞?
如果一百年後它不存在,它就不是真實的。
照顧你的靈魂?
如果它無法存在於無夢的深睡中,它就不是真實的。
照顧你的內在孩童?
如果它不存在於你父母未生以前,它就不是真實的。
憶起了過去的輪迴轉世?
如果這件事不存在於無夢的深睡中,它就不是真實的。
利用食療來淨化你的心靈?
如果一百年後這件事不再存在,它就不是真實的。
崇拜蓋婭?
如果在無夢的深睡中它不存在,這件事也不可能是真實的。
這些相對次元的修煉和轉譯式的信仰都很好,但請別忘記:它們是次於你的本來面目、次於恆存於當下的神性、次於偉大無生的。
「他難道是另外一個人嗎?他難道不就是你嗎?」
戳原文,精準預測幫您指引人生方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