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S 一作大神:這個生信分析方法帶你不做實驗快速發論文!

2020-11-30 騰訊網

近期看到一篇發在《Experimental Eye Research》影響因子 3.152 的文章 ,從投稿到接收並發表共 2 個多月。

這是一篇完全基於生物信息學分析的文章,文章的思路:分析 TCGA 資料庫中的數據——利用 R 語言的 WGCNA 包——結合在線工具——發表文章。

不得不說,生信分析類文章最近兩年井噴式發表。在國內生信類文章幾乎能媲美同級別的基礎研究型文章,且普通的雜誌對生信分析很友好,容易接納。

自己累死累活,月月補實驗,年年補實驗,1~2 年才把實驗做完,別人不做實驗,幾個月就能發表一篇文章。

如果你想快速發論文,如果你是:

臨床醫生科研本就薄弱,做實驗攢數據勞心勞力。

夢想升主治醫師,評職稱拿基金全要拼 SCI 文章?

好不容易得到測序數據,聚類分析,富集分析還是不會做?

想用 R 語言分析基因晶片和 TCGA 數據,但是不知道如何入手?

想做高水平的科學數據分析圖,但是連個熱圖都畫不出來?

丁香園特邀CNS 一作張旭東老師開展:《 R 語言與表達數據挖掘》直播課,限時免費,帶你掌握表達數據挖掘原理,零基礎入門 R 語言!

限時免費直播

數據的挖掘、分析和應用,無論是在當下醫療高速發展的時代,還是未來醫療行業進步到巔峰的狀態,都是醫療行業科研的重要的方法。

通過這種方法的優點有很多:

●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做試驗做科研,只要潛心做臨床,在門診、住院、隨訪中發現問題,通過挖掘數據、分析數據,你也能發高分的 SCI 論文。

●通過挖掘現實中的臨床數據,分析數據,得到更多病人與療效之間的信息,從而推斷出更好的診療方法。

●利用大數據分析識別高危人群,實現早發現、早治療的疾病預防管理目標。

●只要你有好的 idea,用公開的公共資料庫發文章將會是一個非常酷炫的選擇。

......

所以只要掌握了方法,2 個月也能拿下 SCI 論文!

比起零零碎碎的收集整理方法,如何系統高效的實踐運用到項目裡更快速,可以來聽聽丁香園特邀 CNS 一作張旭東老師開展的《 R 語言與表達數據挖掘》直播課。

直播時間

3 月 4 日 19:30

直播間精講

高通量測序與生物信息學發展及轉錄組、

表達晶片、GEO 資料庫、差異分析、

富集分析、聚類分析、PCA 分析、

差異分析火山圖繪製,差異分析 HeatMap 繪製

......

參與直播還可與老師互動答疑

限時免費直播

相關焦點

  • 生信分析幫你湊!學會深度挖掘快速發文章
    優秀的數據能夠幫助臨床醫生更順利地發文章,但是臨床醫生常常沒時間做實驗,更多的是從病歷裡或者資料庫裡收集數據,導致數據單薄很難支撐文章內容。 這個時候需要的是生信分析——深度的數據挖掘和分析處理,可以幫助臨床醫生不耗費大量的時間通過實驗攢數據,而是通過數據處理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更快速地發文章。 學習哪種生信分析的工具?
  • 真的有必要發一大堆meta分析或者純生信數據挖掘SCI嗎?
    記得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有位博士在個人簡介寫上了以第一作者或者共同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46篇,很多外行人看著46篇SCI這個數字會覺得這個學生很優秀,科研能力特別牛。但是懂行的人不會只看這個數字,還會看文章裡面有多少篇是論著,有多少篇是meta分析、綜述、comments、letter等等,期刊影響因子,被引用的次數,通過這些就可以看出真正是否有料。
  • 本科發SCI一區論文,這個「學霸大神」到底是誰?
    ​​ 西安網訊(西安廣播電視臺全媒體記者 劉柳 通訊員 王競婕 焦曼文)大學三年專業成績排名第一,全國大學生水利創新設計競賽二等獎,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二等獎,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二等獎,一項國家發明專利,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環境領域SCI一區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發表學術論文,被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國內多所知名高校預錄取
  • 哪些期刊最喜歡生信類SCI文章(1~5分)?
    下面我們來看看不同檔次的生信類SCI最喜歡發表的期刊(或者期刊最喜歡生信類文章吧)(1)1~2分的生信SCI期刊很顯然這個檔次的工作量不會很大,往往都不需要做任何的溼實驗,沒有Q-PCR實驗、細胞功能實驗這些,有的只是:基因的表達差異分析、蛋白互作網絡分析
  • 為什麼有的人SCI論文比別人多?
    他們專注於內容,關心前沿資源和技術,帶給你不同的思考角度,看到不一樣的世界。你想要的,梅斯全都有!一站式資訊平臺,帶你探遍醫學最前沿。通過大量的生信例子、代碼分享、原理闡釋和錄製視頻幫助快速掌握生信知識。同時提供高顏值免費在線繪圖工具ImageGP為科研作圖助力。目前有7萬+海內外同行一起學習,千篇原創內容,總閱讀千萬次,趕快關注快速提高自己的生物信息分析技能吧!
  • 論發SCI論文和生孩子的共同點:那我這篇懷的也太久了!
    既然要做就要做最好,在學術圈也是這個道理。那麼,我們不妨再將問題上升一個難度:「你問我發SCI有多難?」 @西風殘照漢家陵(知乎)回答你: 寶玉笑道:「除《nature》外,杜撰的太多,偏止我是杜撰不成?"
  • 這個只需一步就可做富集分析的網站還未發表就被CNS等引用超過350次
    ://metascape.org/) 是一個功能強大的基因功能注釋分析工具,能幫助用戶將當前流行的生物信息學分析方法應用到批量基因和蛋白質的分析中,以實現對基因或蛋白功能的認知。不收錢!!!2019年3月4日,Matascape團隊總結了Metascape的使用就發表了一篇Nature communications,可見這個軟體的被認可程度。其中提到Metascape網站在文章發表之前就已經被350多篇論文引用,其中不乏《自然》,《科學》,《細胞》等雜誌。
  • 高分純生信SCI套路【WGS分析實體瘤】
    今天小編帶大家看看這篇今年9月20日發表在《Nature》雜誌(IF=43)的文章《Pan-cancer whole-genome analyses of metastatic solid tumors》,作者運用全基因組測序方法闡明22種轉移性實體瘤樣本的基因組變異。
  • 那個一年發四篇Cell的研究生,後來怎麼樣了?
    關注學術公眾號--「Bio生物世界」,帶你快速解讀最前沿的科研進展,把握最新學術動態,了解最有趣的學術新聞。讓「Bio生物世界」帶你撥雲見日,一覽眾山小!你想要的,梅斯全都有!一站式資訊平臺,帶你探遍醫學最前沿。
  • 單基因生信加點免疫組化,4分sci等你來發!
    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木舟~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篇2019年11月發表於《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一篇單基因生信結合組化實驗的文章,雜誌IF= 4.098。話不多說直接進入正題~先用一張思維導圖來直觀的讓大家感受一下這篇文章的思路吧~基於TCGA的RNA序列數據和GEO資料庫,比較了AQP9在腎癌組織和癌旁正常組織中的mRNA表達。IHC染色顯示AQP9在正常腎組織中未檢測到,而在ccRCC腫瘤組織中有中等水平的表達。這些結果表明,與正常組織相比,AQP9在ccRCC組織中的轉錄水平和蛋白質組水平均高表達。
  • 利用這個套路,環狀RNA輕鬆發4.5分SCI
    SCI難嗎VIP會員免費領取這個視頻快速搶發3+SCI一次性付費學習所有課程本次分享的文章套路主要是利用GEO數據挖掘選出一個表達上調的環狀RNA(GEO2R做差異分析),然後收集臨床樣本、細胞實驗進行驗證。
  • SCI 收錄量超過 Meta 分析!回顧性研究才是發論文首選
    對比臨床醫生更熟悉的「Meta 分析」檢索結果只有 3557 篇,回顧性研究的發文量比 Meta 分析高出約 43 %,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隔壁老趙的科室,一年就發了十幾篇回顧性研究!而我只能在一旁默默吃檸檬。
  • 生信圖文鑑賞與解析:LASSO分析
    橘子,生信組技術支持,特徵描述:
  • sci期刊可以快速發論文嗎
    sci期刊可以快速發論文嗎?當然可以。一個領域的sci期刊,都不止一本,每本sci期刊都有其既定的發行周期和排刊要求,只要投稿發表的論文水平與投稿的sci期刊要求一致,就能夠比較順利的安排發表,否則會耽誤不少的時間。
  • 你需要的光催化必備常識—光生自由基及研究、分析方法
    這是確定在光催化過程中產生何種自由基的一種分析測試手段,其原理是依靠具有單電子物質的自旋共振譜來鑑別光催化反應中自由基的種類,詳細的機理百度或是文獻中都有2,這裡不做細說。但可以把這個分析表徵想像類比成紅外光譜,不同物質具有不同的紅外譜圖,而不同的自由基也具有不同的自旋共振譜,以此去理解就行了。而我們只需要注意在表徵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以及ESR譜圖如何解析?
  • 馬上4分年刊近2000的雜誌JCB:對純生信友好還不要版面費!
    因為它的亮點綜合起來就是:偏綜合類+生信友好+不用版面費+年刊量大!鼓勵論文中包含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生物信息學和系統生物學方法等多組學內容。是不是感覺生命科學的大部分都可以上去試一試?關於JCB的純生信文章分類小編把自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的大部分純生信(或者補充少量基礎實驗)的40餘篇文章雜誌進行了如下匯總,大致為9類:單基因分析
  • (1210)全網最全中文protocol免費領取,實驗一網打盡!
    實驗操作 | 生信挖掘 | 雅思託福 | 醫學考博論文寫作作圖 | 臨床資源 | GRE/GMAT | 國自然標書
  • 如何看待和評價浙江大學18級碩士研究生齊俏兩年發14篇論文,獲浙大最高層次獎學金?
    一共6篇一作sci,iot j(第一篇練手的),後面兩篇twc和一篇tsp,一篇letter,一篇綜述。 會議4篇一作,globecom和wcnc是新的work專門做的,另外兩篇國內會議是期刊短截。學術專著類似於博士畢業論文,是總結研究課題寫的。 至於學生工作,黨支部書記和兼職輔導員這兩年確實一直在做的,校級社團是研一加了(因為據說是能夠脫單的社團?
  • 碩博士們是如何在疫情下做實驗,寫論文的
    對於文科、商科的學生來說,延期開學的影響可能微乎其微;但對像陳子旭這樣面臨畢業的理工類碩博生(需做實驗)來說,可能意味著,他們會錯過最佳的實驗時間,從而導致論文受到影響,無法按時畢業……在這個「加長版寒假」裡,這些「學霸」們也曾焦慮,也曾在困境中尋找出路,在寂靜的黑夜中尋找曙光。
  • 鳥屎+石墨烯=SCI論文,華人學者用實驗數據硬核諷刺論文灌水
    crap一詞可謂是生動傳神,一語雙關,此處可以品味一秒鐘:為什麼要發這樣一篇論文?因為材料學界有大把的石墨烯論文,拿各種物質摻進石墨烯測一測性能提升,就能發SCI……於是作者憋不住了,要吐槽也要去頂刊!要知道,ACS NANO是美國化學協會旗下的頂級期刊,影響因子達到13.9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