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信息網訊 2011年8月30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主辦的「第22屆多國儀器儀表學術會議暨展覽會(Miconex 2011)」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隆重開幕。本屆Miconex有500餘家國內外公司參展,近萬個品種的儀器儀表新型產品集中展出。
Miconex展會同期還組織召開了主題為「科學儀器服務民生」的大型學術會議,其中「在線儀器分析檢測技術」分會場邀請了浙江大學金欽漢教授、國家海洋中心哈謙先生、天津大學趙友全教授、西安交通大學湯曉君書記及上海悅特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總經理俞嘉德博士作了精彩報告,30餘位業內人士到場聽取了報告。
會議現場
浙江大學金欽漢教授
報告題目:過程分析控制技術的新發展—微型模塊化在線採樣和分析技術
金欽漢教授在報告中分別列舉了幾種應用於氣相色譜(GC)、液相色譜(LC)、核磁共振(NMR)以及表面等離子共振儀(SPR)的微型採樣裝置,並指出,NeSSI(新型取樣裝置)可應用在石化、化工、煉油等行業的分析測量過程中,可以包括原料或最終產品的質控、環境的安全與保護、能耗的降低或過程的控制。
最後,金欽漢教授提出了兩點建議:(1)能否在我國也組織一個類似於NeSSI的通用微型模塊化在線分析控制平臺,把有中國特色的「樣品取樣處理系統」等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技術集成進去;(2)與美國相應的學術機構(會議)建立直接聯繫,加強國際學術和技術交流,加快提升我國在線分析控制技術。
國家海洋中心哈謙先生
報告題目:水下營養鹽現場自動分析技術的研究
哈謙先生介紹到,目前營養鹽的測量方法主要包括分光光度法、螢光法、紫外光譜吸收法及離子選擇電極法,其中分光光度法可適用於海水、淡水中五種營養鹽的測量,因此更為其他方法更為適用。
此外,國家海洋中心還研發了一款集化學分析、光學測量、機械設計和微機控制等技術於一體的海洋現場測量儀器,可安裝到海洋浮標、岸邊碼頭和監測船等多種試驗平臺,亦可用於陸地上的湖泊、河流和水庫淡水中營養鹽的監測,可在現場無人值守情況下,自動完成對五種營養鹽的同時測量。
天津大學趙友全教授
報告題目:基於光學法的水中油在線分析儀器研究
趙友全教授在報告中首先提到了美國墨西哥灣原油洩漏、大連石化多次起火、陝西渭南柴油洩漏等惡性事件,指出油汙染對環境生態破壞嚴重,具有不可預見的未來影響,且當前技術手段難以及時跟進的現狀與啟示。
目前,用於水中油的檢測方法包括重量法、色譜法、光聲色譜法、紫外吸收法、紫外螢光法、光散射法及紅外法等,對此趙友全教授指出,基於光學法的監測技術是一種實時在線技術,可應用於船舶(艙底水)、碼頭、河流、管道洩漏、鍋爐循環水、工業冷卻水等石油類汙染物的檢測監測過程中,無需試劑,無二次汙染;一次即可校正,操作簡單、維護量少;分析速度快、有多種安裝、通信方式。
西安交通大學湯曉君副教授
報告題目:油氣探井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氣測錄井儀
湯曉君副教授說到,氣測錄井是油氣探井結果研判的重要手段,目前常用的油氣探井氣測錄井儀是氣相色譜儀。近年來,探井技術發展很快,探井速度獲得了很大提升,氣相色譜儀分析速度慢,不能放在井口錄井,錄井結果有平滑性和滯後性,且維護麻煩,已成為探井發展的障礙。
據此,劉君華教授、湯曉君副教授等人採用紅外光譜分析技術,自2004年研製至今,歷時7年,創建了一種全新的油氣探井氣測錄井儀——YQJK井口遠程測定儀,分析速度快、維護簡單,尤值一提的是該儀器在保證動態特性的同時,還能保證分析結果的準確性。據悉,目前國內外還有採用光譜分析技術構建同類儀器的相關報導。
上海悅特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總經理俞嘉德博士
報告題目:最好液相色譜「紫外檢測器」的要點及國內獨創的「脈衝安培檢測器」色譜應用創新點
俞嘉德博士介紹到,上海悅特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現擁有四個專利技術產品:紫外可見分光自動增益檢測器、螢光雙分光檢測器及紫外可見-螢光雙檢測器、液相和離子色譜—脈衝安培檢測儀、氣相和液相色譜檢測超靈敏儀。
其中,紫外可見分光自動增益檢測器採用了自動增益等多種專利技術,克服了因波長變化導致靈敏度,噪音和漂移變壞的問題,還克服了計算機無法解決靈敏度,噪音,和漂移的問題;液相和離子色譜—脈衝安培檢測儀採用世界獨創的自動消除噪音和降低漂移的雙重專利技術,儀器穩定,靈敏度,信噪比和性價比極高,可一機可以替代多種儀器分析,能替代紫外檢測,螢光檢測,電化學檢測,示差折光檢測,電導檢測和生化檢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