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變成網絡生活中的「山頂洞人」嗎

2021-01-16 光明時評

聶昱冰你會變成網絡生活中的「山頂洞人」嗎

  前些年我曾經在一篇文章中讀到過一個觀點:當一個現代人在一個固定的環境中待久了之後,很容易出現「山頂洞人」似的生活狀態。文中是用官員舉例:一個幹部在一個位置上工作了一段時間,周圍的人都熟悉了他,知道他喜歡什麼、厭惡什麼,就開始事事順應著他,通過各種途徑實現每個人自己的目的。

  久而久之,這位官員覺得自己在工作崗位上得心應手,卻殊不知,他已經被身邊的人置於一個狹窄、幽暗的「山洞中」。放眼所及,全是一成不變的巖壁,看不見外面的世界。他以為自己所處的這個小環境安寧、穩定,盡在掌控之中,卻完全看不到也沒想到,在山洞外面,已經是四季變幻、物轉星移。

  選取「官員」這個例子,是筆者為了更方便表述自己的觀點。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說,一直在家庭中接受全體家長無條件、無限制、上不封頂的欣賞和寵愛的孩子。他們也像是終年生活在一個一成不變的固定山洞中的人,以為整個世界都是這麼牢固的,可以肆意依靠。結果當有一天,走出山洞,到了外面的世界,面對從未見過的風雨野獸,就馬上出現了各種不適應,甚至有的永遠都無法適應。

  由此可見,成為現代生活中的「山頂洞人」,是需要一定的客觀條件的,比如有一群人願意圍繞著你,出於各種目的,也願意主動替你阻斷掉外面的世界。所以,這是被動型的「現代山頂洞人」。

  而現在,由於網絡的發展興盛,出現了一群主動型的「山頂洞人」。

  網絡的一個巨大而顯著的特點,就是海量資訊、自由獲取。你只要喜歡一樣東西,就可以隨時隨地從網絡上得到相關內容。例如,你喜歡看美妝類的內容,那網上無窮無盡的美妝視頻、帖子、化妝品推介,就可以鋪天蓋地徹底淹沒了你的生活。

  這是因為,各家網絡平臺為了更多地吸引用戶和流量,不斷地把內容的精準投放推向極致。你關注了某一類內容之後,相關內容就會源源不斷推送到你面前來。追星、八卦、美食、各種題材的網絡小說以及英日美韓國產的電視劇……總之你只要喜歡上一樣東西,同類的資源基本是要多少有多少,很容易能讓人越來越沉迷其中。它們也就漸漸形成了一個無形、卻又實實在在存在著的「山洞」,讓你每天看到的,只是山洞中的這一小塊世界。

  這些還只是限於個人愛好方面,還有思想方面的「山洞」。在網上說話的人多,五花八門的思想也多,不管你的三觀多麼驚世駭俗,也能從網上找到共鳴,而且每一種共鳴的聲音都挺響亮——沒辦法,中國人口基數大、網民多,所以持任何態度的人都會有。

  人,都是喜歡聽順耳之言,願意和思想相同的人交流。而在報紙和電視還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傳播地位的時候,人們多少還得看看不同版面、不同頻道的內容——你不看這個,就沒得看,所以還能經常聽到與自己不同的聲音。

  可在網絡中,所有選擇權都交回到了用戶自己的手上,「這個論調我不喜歡,關閉頁面,不看,我只找自己喜歡的看」。當滿眼看到的,都是和自己相同的思想的時候,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就再也沒有了「錯」這個概念。

  毫不誇張,一個願意啃老的人,每天都在看各種解釋「年輕人不啃老就完全活不下去」的帖子,就會覺得「啃老」也不是什麼大逆不道的事。

  當一個人的思想被桎梏進了一座山洞,成為了思想上的「山頂洞人」,恐怕比生活習慣和愛好上的「山頂洞人」更可怕。

  尤其是,被動型的山頂洞人,還有被迫不得不走出山洞的那一天;而主動型的山頂洞人,很可能越來越依賴山洞,再也不想走出來。

  網絡帶給這個世界的貢獻,堪比甚至高於大航海時代和工業革命,但任何能夠推動社會變革和發展的事物,對於生活在這個時代中的每一個個體來說,都是雙刃劍。

  面對這把雙刃劍,每個人的肉體和精神都是極脆弱的,所以就更需要人們經常警醒著自己,從每一次已經成為了習慣的生活狀態中,跳出來,換個角度看一看自己的生活。(聶昱冰)

[責任編輯:陳城]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中國大學生都是「山頂洞人」?
    食堂好吃嗎?南北方能適應嗎?然而除了這些,上流君忍不住提醒一個極容易被大家忽視的點——大學的選址位置!這可是個至關重要的問題,直接決定了你的大學生活是平坦還是起伏。選了建在郊區的學校,要麼忍受「進城式社交」要麼就基本告別了花花世界;選了建在海邊的學校,可能接下來四年陪伴你的是永遠潮乎乎的被窩;至於選了建在山上的學校嘛,恭喜你,加入「山頂洞人」一族!
  • 早期的北京人和山頂洞人
    大家好,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一下北京人與山頂洞人。當時北京人生存的地方有大片森林和水域,氣候溫暖溼潤。這裡常有動物出沒,如梅花鹿、野馬等,也有豐美的水草。北京人用石塊、獸骨和鹿角等製作各類工具。他們製作石器的技術比較成熟。
  • 古時代的山頂洞人!
    山頂洞人,屬於晚期智人。(中國華北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化石)1930年發現。發現地點:中國北京郊外周口店龍骨山猿人洞中曾發現多具北京猿人化石,但在山的最頂端石鐘乳洞,即山頂洞中,1933年有新人階段的化石人骨出土。
  • 相對於北京猿人,山頂洞人的社會有著怎樣的進步?
    而到了山頂洞人時代,他們使用的工具已經變得更加精細,而且每件工具都有被加工過的痕跡,這說明他們對於工具的定位已經十分清晰,並且有了初步的分類。 而且在山頂洞人生活遺址中,還發現了製作相當精細的骨針,這說明他們已經有了製作簡單衣物的能力,這讓他們可以更好地適應逐漸變冷的天氣,也能有效提升他們的活動範圍。
  • 山頂洞人:用紅色埋葬
    文 / 奚牧涼全文刊登於《新知》2016年第6期(總第18期)《紅色專輯》現在的遊客如果來到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猿人遺址,在遊覽完最負盛名的、抗戰前曾發現「北京人」頭蓋骨的猿人洞後,拾級而上,至周口店龍骨山的山頂,便會於此發現一處向下延伸10 餘米的幽深洞穴。這裡就是顧名思義,「山頂洞人」的發現之處。
  • 北京猿人和山頂洞人,相隔60萬年相遇龍骨山
    「北京人」和山頂洞人模型。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和山下猿人洞的猿人不同,山頂洞人是「晚期智人」,無限接近現代人,而晚期智人,一直被認為是現代人的祖先。那麼,兩者之間又有何關係?山頂洞人到底是「單地起源說」中從非洲遷徙而來的?還是「多地起源說」中,本土直立猿人進化而來?迄今為止,仍舊眾說紛紜。
  • 晚期智人:山頂洞人,以及河套人
    晚期智人化石發現的數量比早期多,比較重要的標本有山頂洞人、河套人、資陽人、柳江人等。山頂洞人是在1930年發現於北京市周口店龍骨山頂部的一個洞穴內。與山頂洞人伴出的動物化石有54種,其中哺乳動物48種,大多數屬華北的現生種,滅絕的只有3種,據此表明山頂洞屬晚更新世遺址。斷代距今18860士420年。山頂洞人種屬比較複雜。德國的體質人類學家魏敦瑞曾認為,老年男性頭骨測量指數很像西歐的智人化石克羅馬農人,但根據形態觀察,又可確定它為原始蒙佔人種。
  • 中國人祖先不是元謀人、北京猿人、山頂洞人?而更可能是非洲人
    比如我們常聽到的元謀人,北京猿人,山頂洞人以及藍田人等等。這些都屬於人科,其中山頂洞人屬於智人,其餘都屬於直立人!其實關於人種起源一直都是生物學界爭論的焦點,而教科書相對中立一點,並沒有引入這些爭論點,只是在歷史課本上介紹了遠古中國大地上存在過的古人類而已。但是這卻帶了一個很麻煩的現實問題,由於教科書中沒有直接指出這些「人」是否是現代中國人的直接祖先。
  • 我們的先祖是元謀人、山頂洞人,還是非洲智人?張開嘴你就會明白
    每一個上過學的人,都會對歷史教科書上的元謀人、藍田人、北京猿人、山頂洞人等留下深刻印象。他們都是曾經生活在我國境內的原始人類。其中元謀人生活年代距今約170萬年,藍田人距今115萬年到60萬年,北京猿人距今約50萬年到20萬年,山頂洞人距今約3萬年。
  • 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有什麼不同?
    之前我們對原始人進行了研究,目前在我國境內共發現四類原始人:一是元謀人;二是藍田人;三是北京人;四是山頂洞人。那麼,這四類原始人是如何進化的呢?他們之間又存在哪些不同之處呢?一、時間不同1、元謀人距今170萬年。2、藍田人距今80萬年。
  • 喜馬拉雅驚現「山頂洞女」 身份神秘會說英語
    喜馬拉雅驚現「山頂洞女」 身份神秘會說英語小】【列印】 【關閉】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據英國《泰晤士報》1月31日報導,喜馬拉雅山上的一個洞穴裡驚現一名神秘的西方女子,她在洞裡住了至少6年,會說支零破碎的英語,當地的村民稱呼她為「義大利女人
  • 中國人不是山頂洞人、元謀人的後裔,他們早就滅絕了!我們是智人
    有些國人認為,我們中國人一定是山頂洞人或者元謀人或者北京人的後裔!實際上根本就不是!我們在歷史書上學到的這三個人種,早就已經滅絕了!目前,世界上只有一個人種,那就是智人。智人是同一個祖先繁衍下來的。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只是膚色是上的差異,在不同的環境待久了的一種自我適應。為什麼我們不可能是山頂洞人或者元謀人的後裔?因為有生殖隔離!我們的基因裡面,沒有山頂洞人或者元謀人的任何基因信息!如果沒有生殖隔離,那麼,人可以和猴子、猩猩結合,生出來的是什麼?
  • 山頂女什麼意思什麼梗 原來我是山頂女說的是什麼人?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山頂女最新資訊 > 正文 山頂女什麼意思什麼梗 原來我是山頂女說的是什麼人?
  • 堅守喻家山30年,數代「山頂洞人」接力測出世界最精確G值
    30年來,幾代被同窗、同行笑稱為「山頂洞人」的科學工作者穿過這條甬道中潮溼並帶著黴味的空氣抵達實驗室,最終測出了目前世界上最精確的G值。北京時間8月30日凌晨,英國《自然》雜誌刊發了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羅俊教授團隊最新測G結果。這篇論文署名欄中的19個名字,記錄的恰恰就是華中科技大學引力中心30年來為測G做出的努力。
  • 在山頂放一塊石頭,珠穆朗瑪峰高度的測量結果會增加嗎?
    【山頂在哪裡?】回到文章開頭這個問題——「在珠穆朗瑪峰最高點放一塊一米高的石頭(或者澆水讓其凍結以增加高度),此時珠峰的高度該算上這一米嗎?」中國在1975年和2005年兩次測量珠峰高度時,分別測量了珠峰山頂的覆雪深度和冰雪層厚度。注意這裡的區別,1975年測量時,只扣除了覆雪的厚度,所以高度是8848米,而2005年測量時,把積雪下邊冰層的厚度(3.5米)也扣除了,所以測量出來的珠峰高度變「矮」了,變成了8844.43米。
  • 田園洞人到底是誰的祖先?
    基於最新的古DNA技術確認,田園洞人已經屬於現代東亞人,他們會是我們的祖先嗎?或者是部分美洲人的祖先?這些年的研究中,付巧妹和其它研究人員又釣取並拼接出另外幾十條染色體,完成對田園洞人的基因組測序工作,從而得到第一個來自中國的古人類基因組數據,這也是整個東亞目前最為古老的人類基因組數據。2014年新的研究證據顯示,現代歐洲人混入了更為古老的遺傳成分,而這會使得現代歐洲人在遺傳上遠離其他人群,因此無法確定之前的證據是否依然支持田園洞人是古東亞人。
  • 從「山頂洞人」到清純學妹,AVG遊戲的背後承載了多少故事?
    那麼,熱愛冒險的你,又是否了解這些冒險遊戲過去的故事呢?混沌時期:"山頂洞人"的奇幻漂流閱讀,對於那些不愛看書的人來說,這個詞想必令他們頭疼不已。一大段文字的矩陣在他們眼中如同催眠的符咒。不過,如果把這些文字放在交互式小說(Interactive fiction)中,情況也許就變得稍顯不同。
  • 「許昌人」早於山頂洞人 破解非洲起源說(圖)
    一個經拼貼復原後幾乎完整的古人類頭骨化石「許昌人」,將為我國古人類進化研究提供重要線索,它是繼北京猿人之後我國古人類研究的又一重大發現,這一發現填補了中國現代人類起源中的重要一環,並有望打破人類「非洲起源說」的觀點。
  • 貴州最原始村寨,居民常年生活在洞中,是「亞洲最後的穴居部落」
    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在發生著千奇百怪的故事,而我們身處在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由於地理與環境差異,導致了各地區人民生活方式的不同。今天就跟大家介紹一個最原始的村莊,這裡的居民常年生活在山洞中,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而且他們仿佛生活在上個世紀,如此落後與原始的村落就是格井村中洞苗寨。
  • 未來人類生活在網絡世界中,靠想像力創造一切,最後會變成什麼樣
    雖然此前的戰爭已經變成純信息化的戰爭,通過敵我雙方公開的武器和技術,然後通過計算機計算武器的對毀率來決定勝敗,但是無知的人們還是發動了真正的戰爭,世界由此變成黑色。「時間移民」失望於120年後的世界,於是決定繼續前往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