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原山貓」:臺灣原住民歌星多

2020-11-30 手機鳳凰網

  「北原山貓」 的名頭蜚聲臺灣樂壇,記者在臺北見到了「北原山貓」 中的一員、泰雅人吳延宏先生。吳先生非常熟悉臺灣樂壇,且與歌手多有交往。和吳先生煮茶高談,細數臺灣原住民歌手,我們發現——

「北原山貓」成員之一、泰雅人吳延宏先生在臺北接受本報記者專訪。

原住民具有天生藝術細胞

在臺灣流行樂壇上,原住民一直佔有重要地位。如卑南人張惠妹、阿美人張震嶽、排灣人組成的「動力火車」等,都是當今炙手可熱的樂壇領軍人物。上世紀80年代被譽為「臺灣情歌皇后」的高勝美來自布農部落,更早些的鄒人湯蘭花、卑南人王幸玲和王忠義(即大家熟知的萬沙浪)姐弟二人,都曾在流行樂壇各領風騷。

雖然張惠妹、「動力火車」演唱的流行音樂已經與原住民的傳統文化不同,但原住民的生活背景對於他們的成名起了很大作用。憑藉《姐妹》、《站在高岡上》聞名的張惠妹,初期舞臺形象是綁著五顏六色的髮辮、明眸皓齒、熱情奔放的女郎,正是「原住民的味道」奠定了張惠妹的歌后地位。《姐妹》是一首雜糅卑南語言的歌曲,《站在高岡上》則頗似原住民民謠。而「動力火車」的魅力在於狂野放肆、激昂震撼的音色,流淌著原住民祖先的爆發力與生命力。

作為製作人、提拔了阿妹的張雨生,由於母親是原住民,因此他也可稱為半個原住民。上世紀80年代紅極一時的原住民歌手高勝美和千百惠,如今仍在大陸發展,可稱為流行樂壇的「常青樹」。當年以《走過咖啡屋》、《想你的時候》等膾炙人口的歌曲而風靡海峽兩岸及東南亞地區的千百惠,近期推出了個人專集《相信自己》、《女人別太傻》,融入了現代都市時尚女人的心聲。

而聲音飄渺如雲的女歌手齊豫、許景純、唐曉詩等,均是由有著深厚古典音樂素養的原住民音樂人李泰祥親手打造而出名的。

在影視界,泰雅人徐若萱在《雲水謠》中,憑藉張弛有度的表演為內地觀眾所熟知。曾經與著名歌手張學友合唱《你最珍貴》的女歌手高慧君是排灣人,因其清亮高昂的嗓音,被稱為與「歌神」合唱最受好評的少數女歌手之一。近年來,她所主演的劇集《回家》得到了「金鐘獎」的認可。

原住民運動造就原住民音樂

原住民音樂或歌手成為一種非常有號召力的音樂概念,可以追溯到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的開幕主題曲《回歸純真》,是根據臺灣阿美人郭英男先生吟唱的傳統古調《老人飲酒歌》而改編的。原住民音樂從此引起世人的關注,這個看似偶然的事件,實際上是受到上世紀80年代初原住民運動的影響,主流社會漸漸發現原住民音樂的力量。

繼亞特蘭大奧運會之後,陳昇的新寶島樂團、張惠妹的《姐妹》採納相似的編曲方式,進一步帶動了「動力火車」、原音社、原始林、布拉揚等以原住民年輕人為主的樂團或樂人的崛起。老將如胡德夫、北原山貓(吳延宏、陳明仁等)、萬沙浪及沈文程、高峰等亦重出江湖,形成流行樂壇一股原住民音樂勢力。

2000年,臺灣第11屆金曲獎最佳男歌手獎頒給卑南人陳建年,而陳的音樂風格是與流行樂壇主流音樂相異的原住民音樂風格;最佳新人獎頒給紀曉君(陳建年的外甥女),臺灣原住民音樂復興達到巔峰狀態。

萬沙浪是原住民歌手中,以原住民曲風立足流行樂壇的第一人。《風從哪裡來》、《娜魯娃情歌》在當時的轟動程度不亞於現在的張惠妹。那個年代,臺灣社會對原住民仍有歧視,萬沙浪卻以卑南語「萬沙浪」(意為青年)作為藝名,憑藉渾厚的嗓音,唱紅不少膾炙人口的歌曲。

年紀略輕於萬沙浪的胡德夫,母親為排灣人,父親為卑南人。上世紀70年代校園歌曲盛行時,他演唱的卑南歌曲《美麗的稻穗》成為卑南民謠的代表作。2006年胡德夫以個人首張專輯《匆匆》,一舉奪得臺灣金曲獎「年度歌曲」、「最佳作詞獎」。

「聽一聽民族音樂人嘹亮的歌聲,感召一下故鄉溫情的呼喚……」泰雅人吳延宏和卑南人陳明仁於上世紀90年代組建了「北原山貓」演唱組合,以濃鬱民族風味和幽默輕鬆風格見長,讓傳統的原住民鄉村音樂走上舞臺,把原住民音樂推向了一個高潮。

臺灣政壇人物宋楚瑜等人唱過的《我們都是一家人》,是卑南人作曲家高子洋的代表作,如今,高子洋擔任臺灣中華世界跨族群文化經濟藝術交流協會理事長,經常行走於兩岸進行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交流。

為什麼臺灣原住民多明星

為什麼總人口僅為島內人口總數2%的原住民,卻能湧現出如此之多的歌唱明星?行走在各個原住民部落,我們一直在尋找答案。為了得到這個答案,我們走訪了張惠妹在臺東的老家,走訪了徐若萱在臺中的老家。阿里山地區南投縣信義鄉東埔國民小學校長、布農人馬彼得先生的一番話很有見地。

他認為,從他的教學實踐中,可以看到產生原住民歌星的源頭。一是原住民天生的節奏感。「我帶我們自己組建的合唱團十幾年,發現原住民小孩的節奏感最強。」二是原住民生活的山林環境所決定的。他們可以在山林自由地歌唱,有足夠的肺活量。

原住民歌手往往是粗獷的、原始的、質樸的,充滿了健康與陽光。他們有硬朗的形象,實力派的歌喉,自由的天性,奔放與豪邁的曲風,這與充滿城市傷感、苦悶、無病呻吟形成較大的反差,為臺灣流行樂壇注入了新鮮的風格。

在天性樂觀的原住民傳統生活中,歌舞本身就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活動,這是祖先遺傳下來的天賦,對他們來說唱歌就像呼吸、跳舞就像運動。事實上,唱歌舞蹈,原本就是原住民日常生活、文化活動與心靈的一部分。臺灣原住民在歷史進程中,各種文化積累了音樂的能量,尤其是百年來,原住民坎坷的命運與他們樂觀、能歌善舞的天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就不奇怪在他們族群中的一些人,終於有一天成為了原住民引以為傲的歌唱明星。(記者 聶傳清 王 堯)

相關焦點

  • 貴州:臺灣「北原山貓」到黔東南參加藝術節
    貴州:臺灣「北原山貓」到黔東南參加藝術節   中國臺灣網10月8日黔東南州消息 應第四屆中國·貴州·凱裡原生態民族文化藝術節暨鎮遠古城文化旅遊藝術節籌備辦的邀請,臺灣原住民文化藝術永續協會表演團隊「北原山貓」一行20人,於2010年9月29日前來古城鎮遠參加藝術節。
  • 臺灣「北原山貓」表演團到黔東南參加藝術節
    臺灣「北原山貓」表演團到黔東南參加藝術節 2014年07月29日 11:34:40  來源:   中國臺灣網10月8日黔東南州消息 應第四屆中國·貴州·凱裡原生態民族文化藝術節暨鎮遠古城文化旅遊藝術節籌備辦的邀請
  • 臺灣民族歌手北原山貓「民族的東西是相通的!」
    和佤族小夥子飆舞一點就通,現學現吹葫蘆絲  臺灣少數民族的朋友和我們大陸的少數民族一樣都是非常熱情、一樣能歌善舞,每到一處都充滿了歡歌笑語。聲回應不絕;只要有人跳舞,臺灣朋友就一定會加入,用臺灣歌手北原山貓的話說「民族東西都是相通的!」  一路上,北原山貓老師都特別活躍。不僅是長發、花須讓他在人群中特別引人注目;更是因為他熱情的泰雅人性格,讓他成為最能帶動氣氛人。只要有人喊一嗓子,他就能和雲南的少數民族朋友唱到一起;只要音樂一響,他一定是第一個跳出來和大家跳在一起的人。
  • 臺灣北原山貓演唱組合成員吳廷宏義務為南寧臺灣名品展銷會臺商代言
    臺灣北原山貓演唱組合成員吳廷宏義務為南寧臺灣名品展銷會臺商代言 2019年04月18日 09:5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廣西南寧市臺辦)  視頻:跟著臺灣北原山貓吳廷宏逛南寧臺灣名品展「碗糕市集」  中國臺灣網4月18日廣西訊 4月13日,由廣西臺辦主辦,南寧市臺協、南寧飯店承辦的臺灣名品展銷會
  • 別樣「三月三」一樣兩岸情 臺灣北原山貓跨海送祝福
    吳廷宏在南寧臺灣名品展銷會上放歌助興。(資料圖)中國臺灣網3月26日訊 農曆三月初三(今年3月26日),是廣西壯族同胞一年一度的節慶日。受疫情影響,廣西創新2020年「中華一家親——桂臺各民族歡度『壯族三月三』」活動形式,組織開展豐富多樣的線上活動。
  • 臺灣民族音樂家吳廷宏:頻繁行走於兩岸的「山貓」
    他說,「北原山貓」,取北部「原住民(即少數民族)」中敏捷靈巧的山貓之意,與演唱風格也正好吻合。   此次臺灣安居文教基金會海南交流團赴海南進行少數民族文化交流,吳先生作為副領隊,負責整個行程的組織策劃。這是他第二次負責組織瓊臺兩島少數民族間的交流活動。   從一九八八年開始,吳先生就一直熱衷於兩岸的文化交流,特別是兩岸民間的少數民族互動交流活動。
  • 「山貓」指的是哪種貓科動物?
    在寶島臺灣的叫法中,歐亞猞猁被叫做歐亞大山貓,而短尾貓叫美國大山貓。和短尾貓一樣,猞猁屬其他動物也喜歡棲身於森林、山地地帶。在溫帶地區,它們表現出很明顯的在高海拔地區分布的趨勢,例如在我國,歐亞猞猁就生活在東北、西北和青藏高原的高山地區。猞猁屬包括四種貓科動物:歐亞猞猁、加拿大猞猁、西班牙猞猁和短尾貓。
  • 原住民歌手拉卡·飛琅發片 雲南瀘沽湖拍MV
    之所以取名為《流浪的歌》是因為2008年拉卡‧飛琅入選雲門舞集的流浪者計劃,獨自一人前往雲南的瀘沽湖流浪3個月,這裡的摩梭人和臺灣賽德克族一樣屬於少數民族,毫無汙染的大自然景色和純樸的摩梭人帶給拉卡‧飛琅無限的創作靈感,將當地的傳統歌謠曲調寫近自己的創作,成為融合了不同民族的世界音樂,不同文化的兩方借著音樂得以交流!
  • 特別策劃:歌從山上來——臺灣原住民音樂初探
    是的,這裡我們首先要了解的,也正是這樣的一種東西,只是臺灣並不使用「原生態民歌」這一詞彙,與之相對應的詞,應該叫做「古調」,也就是最早流傳於臺灣原住民居住區的各種民間歌謠。  第一個就是有著「臺灣民歌之父」之稱的胡德夫,這是胡德夫在華語樂壇獲得的稱謂,而在臺灣的整個原住民社會,他亦被尊稱為「臺灣原住民運動先驅」。
  • 「山貓」是指哪種貓科動物?為何生活在雪山上的雪豹不叫山貓?
    「山貓」是指哪種貓科動物?為何生活在雪山上的雪豹不叫山貓?在一些書中或新聞裡,我們常常可以見到「山貓」這個詞語。分布在日本西表島上的豹貓被稱為西表山貓,西表山貓雖然體型不大,卻在該島處於食物鏈頂端。南美洲的山貓——安第斯山虎貓安第斯山虎貓,也叫南美山貓、山原貓,是一種生活在南美安第斯山脈的小型貓科動物,屬於典型的「生活在山中、類似家貓的」貓科動物。
  • 臺灣原住民石板屋上放「骷髏頭」嚇人(圖)
    聯合報圖 中新網8月5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屏東縣春日鄉老七佳石板屋部落,有50幢完整石板屋,是目前原住民族石板屋聚落保存最完整的地方,4年前被列為「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這些石板屋上竟擺放著無數「骷髏頭」嚇阻敵人,排灣族人鍾一心笑說:「這是先民的智慧所演變而來的美麗誤會。」
  • 光彩明豔的華池民歌
    「頭上戴著爛草帽,野巧巧來壘窩,頭叫我知道掏出了七八窩,塵世上受苦人那個多,哪一個就像我……」吼起蒼涼的信天遊,走在漫漫討飯路上,一路向著未知的南邊,南邊有什麼?有甜生生的清水、有香噴噴的白面饃嗎?從北往南,幹山土霧,一片焦黃,逃出家門時的破鞋已露出幾個趾頭,焦渴的嗓子就要冒煙。
  • 崖州民歌:傳唱瓊南六百年_海南故事_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主要原因是明清時期福建沿海地狹人稠,戰亂飢疫不斷,人們為求生路,成群結夥乘搭海船,或遷移臺灣創業,或來到海南謀生。乾隆初年,清廷發布「勅開墾瓊州荒地令」,「召民開墾」。據中山大學司徒尚紀教授估算:「本島人口從康熙時四十萬增加到嘉慶時一百五十萬人,幾乎增長三倍。這樣就造成了勞動力與耕地兩者結合的地區分布不平衡的複雜情況。」
  • 鬥山山貓公司簡介
    1965年「山貓」進入歐洲市場1986年「山貓」小型挖掘機面世並且在全球範圍內大受歡迎。這是當時美國唯一的小型挖掘機。1995年英格索蘭併購了克拉克公司。英格索蘭公司是領先的基建和工業設備生產廠商,在全球有近5萬名員工。
  • 勇敢的喬治亞女人徒手與山貓搏鬥 並殺死山貓
    當她環顧四周時,她看到一隻山貓就在她的幾步之遙。然後,山貓發動攻擊。這是一隻染了狂犬病的山貓。Dede徒手和山貓搏鬥,兩隻手的手指都被咬斷了,渾身是傷,但是她沒有退,因為5歲的孫女正在屋裡睡覺,她用雙手掐住山貓的脖子,直到把山貓掐死。
  • 原矛頭蝮屬(Protobothrops)總結
    Protobothrops jerdonii 菜花原矛頭蝮 Protobothrops kaulbacki 緬北原矛頭蝮Protobothrops maolanensis 茂蘭原矛頭蝮Protobothrops mangshanensis 莽山原矛頭蝮 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 (尖鱗)原矛頭蝮 Protobothrops
  • 關於民歌有話說
    對於民歌的寫作,首先要熟悉民歌的體裁和藝術形式,特別是它的結構、句式特徵以及手法、韻腳等,一般民歌的韻腳要一韻到底,必要時也可轉韻,但不能多,否則民歌手不好唱,手法上多以比興手法、習慣套句起頭。至於內容上,可以寫傳統的,也可舊瓶裝新酒,寫些現時代與民眾生活相貼近符合國家政策法規的內容。生活是藝術的源泉。沒有生活的東西,人民群眾是不會歡迎的。
  • 山貓中國迷你挖掘機新品震撼發布!
    山貓中國迷你挖掘機新品震撼發布! 「微挖新旗艦,創富新選擇!」 7月30日,「探·非凡」2020年山貓中國迷你挖掘機新品發布會在蘇州工廠揭幕發布!鬥山山貓中國總裁崔允詳常務與工廠全體員工共同見證了E17Z與E20Z兩款新品發布的盛況。
  • 陝北民歌新秀—記定邊「榆林市陝北民歌十大歌手」 張秀田
    這裡是貧困的白於山腹地,陝北最高峰魏梁距這兒十來裡地,檸條灣村是一個有30多戶人家的小山村。山大溝深,老一輩的農民都認為他們這裡比魏梁的山頭高。可見檸條灣也是很高的。這時正在收割蕎麥的李月霞突然感到腹痛難忍。她清楚這第二個孩子要出生了。她馬上喊來丈夫張立成攙扶她回家。回到老張家的農家大院自己的那孔土窯洞一個小時後,窯洞裡傳來一陣嘹亮嬰兒啼哭聲。
  • 臺灣十三大原住民族 部分仍保有母系、父系特點
    人民網12月4日電 臺灣原住民約有48萬人,分為13個族。其中阿美族約17萬7千多人,為人數最多的原住民族。達悟族定居於蘭嶼,是臺灣唯一的一支海洋民族,約有3600人。    據中評社報導,臺灣13個原住民族,屬山地原住民的有排灣族、太魯閣族、泰雅族、魯凱族、布農族、鄒族、達悟族等7個。平地原住民的有阿美族、撒奇萊雅族、噶瑪蘭族、卑南族、邵族、賽夏族等6個。明年1月12日新制「立委」選舉,山地原住民與平地原住民將各選出3席「立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