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北原山貓演唱組合成員吳廷宏義務為南寧臺灣名品展銷會臺商代言
臺灣北原山貓演唱組合成員吳廷宏義務為南寧臺灣名品展銷會臺商代言 2019年04月18日 09:5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廣西南寧市臺辦) 視頻:跟著臺灣北原山貓吳廷宏逛南寧臺灣名品展「碗糕市集」 中國臺灣網4月18日廣西訊 4月13日,由廣西臺辦主辦,南寧市臺協、南寧飯店承辦的臺灣名品展銷會
-
別樣「三月三」一樣兩岸情 臺灣北原山貓跨海送祝福
吳廷宏在南寧臺灣名品展銷會上放歌助興。(資料圖)中國臺灣網3月26日訊 農曆三月初三(今年3月26日),是廣西壯族同胞一年一度的節慶日。受疫情影響,廣西創新2020年「中華一家親——桂臺各民族歡度『壯族三月三』」活動形式,組織開展豐富多樣的線上活動。
-
臺灣民族歌手北原山貓「民族的東西是相通的!」
和佤族小夥子飆舞一點就通,現學現吹葫蘆絲 臺灣少數民族的朋友和我們大陸的少數民族一樣都是非常熱情、一樣能歌善舞,每到一處都充滿了歡歌笑語。聲回應不絕;只要有人跳舞,臺灣朋友就一定會加入,用臺灣歌手北原山貓的話說「民族東西都是相通的!」 一路上,北原山貓老師都特別活躍。不僅是長發、花須讓他在人群中特別引人注目;更是因為他熱情的泰雅人性格,讓他成為最能帶動氣氛人。只要有人喊一嗓子,他就能和雲南的少數民族朋友唱到一起;只要音樂一響,他一定是第一個跳出來和大家跳在一起的人。
-
「北原山貓」:臺灣原住民歌星多
「北原山貓」 的名頭蜚聲臺灣樂壇,記者在臺北見到了「北原山貓」 中的一員、泰雅人吳延宏先生。吳先生非常熟悉臺灣樂壇,且與歌手多有交往。和吳先生煮茶高談,細數臺灣原住民歌手,我們發現——「北原山貓」成員之一、泰雅人吳延宏先生在臺北接受本報記者專訪
-
貴州:臺灣「北原山貓」到黔東南參加藝術節
貴州:臺灣「北原山貓」到黔東南參加藝術節 中國臺灣網10月8日黔東南州消息 應第四屆中國·貴州·凱裡原生態民族文化藝術節暨鎮遠古城文化旅遊藝術節籌備辦的邀請,臺灣原住民文化藝術永續協會表演團隊「北原山貓」一行20人,於2010年9月29日前來古城鎮遠參加藝術節。
-
臺灣「北原山貓」表演團到黔東南參加藝術節
臺灣「北原山貓」表演團到黔東南參加藝術節 2014年07月29日 11:34:40 來源: 中國臺灣網10月8日黔東南州消息 應第四屆中國·貴州·凱裡原生態民族文化藝術節暨鎮遠古城文化旅遊藝術節籌備辦的邀請
-
兩岸青年共創歷史記憶和民族認同
但是,我們也要認清臺灣島內一部分人在某些政治勢力的挑動之下,正在滑向一種狹隘性的所謂「臺灣民族主義」,其核心概念就是「悲情意識」。通過不斷強化所謂的「臺灣人悲情」來挑動島內的省籍矛盾,挑動兩岸同胞的對立。我們說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的「大悲情」不應發展為狹隘的民族主義。臺灣的「悲情意識」是「中華民族悲情」中不可迴避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臺灣的悲情就是中國的悲情。
-
兩岸農業交流新貌:浙江蒼南對接「臺灣經驗」
中新網溫州9月24日電(見習記者 李苑露)「我在臺灣信義鄉看到,一個梅子可以做成165種文創產品,我很激動,把這165種產品全部都買下來,想著我們的農業也可以借鑑臺灣的模式。如今,我們自己將衍生出200多種!」今天,浙閩臺民族花海生態園的主人鍾政祥告訴正在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採訪的來自海峽兩岸的媒體記者。
-
臺灣記者張美雲:讓兩岸觀眾了解彼此 消除隔閡
作為兩岸信息流通的傳遞者,張美雲有著自己的職業理想,她覺得臺灣這幾年因為政治的原因,兩岸交流一直停滯不前,過去兩岸媒體之間沒有交流,臺灣媒體對大陸報導的都是一些負面信息,致使臺灣民眾對大陸有一種誤判。張美雲認為應該改變這種錯誤的觀念,「臺灣媒體應該更客觀地報導,讓兩岸民眾對彼此有一個真實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消除兩岸的隔閡,臺灣才能進步。」
-
臺灣也有清華大學 盤點兩岸那些同名的高校
歷史的風雲際會,使海峽兩岸出現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不少在大陸創立的學校曾「在臺復校」,導致兩岸有不少名字相似或淵源頗深的學校,而清華大學就是典型的兩岸同名、同源高校。這是臺灣清華大學校園內的一處模型。(新華社記者 魯鵬 攝) 臺灣清華大學位於新竹市,成立於1956年,由曾擔任北京清華大學校長的梅貽琦擔任首任校長。
-
喚醒兩岸共同記憶 開始思考統一後臺灣治理問題|中國世界觀.027
儘管目前臺海局勢詭譎多變,但國家完全統一民族偉大復興的時與勢不會改變,「十四五」期間祖國統一的條件會更加成熟,要將實現祖國統一納入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容,開始思考和共同探索祖國完全統一後臺灣地區的治理問題。
-
臺灣文化為蔡英文兩岸政策敲響警鐘
蔡英文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後,臺北故宮博物院缺席深圳文博會,今年臺灣館聲勢大不如前。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博士潘罡的評論文章指出,這都因兩岸當前政治僵局,反映在文創產業上,不只意味臺灣少了商機,更嚴重的是臺灣文化發展前景敲響警鐘。
-
「以云為媒」 兩岸青年激蕩創意
除了如今網上交流,兩岸青年之前的交流就很頻繁。圖為臺灣少數民族姑娘赴河南鄭州參加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入場前向著鏡頭大方揮手。(資料圖片)臺灣青年在大陸體驗活字印刷術等中華傳統文化。抓住大陸發展機遇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兩岸關係複雜態勢影響,兩岸各類交流活動或延期或取消,第八屆海峽青年節成為疫情以來首場且規模最大的兩岸青年交流活動,兩岸青年有10萬餘人通過線下和線上參與了「雲上交流」。他們一致的感受是,本屆峰會議題更實,注重提升臺灣青年的獲得感和認同感,增強臺灣青年對來大陸發展的信心。
-
臺灣經濟發展離不開兩岸區域合作
「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為臺灣經濟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出路和機遇,為深化兩岸經貿合作帶來的新的可能性。隨著兩岸經濟交流的不斷增加,兩岸之間經貿關係對臺灣的影響也日益增大。在1991年,兩岸之間的貿易額佔臺灣貿易總額的5.8%,進入21世紀之後,兩岸之間的貿易迅速上升,2002年大陸取代美國成為臺灣第一大出口夥伴,這其中既有中國經濟崛起內部需求增大的因素存在,也因為兩岸之間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得兩岸之間的經濟聯繫更加密切。二十多年來,兩岸貿易給臺灣帶來了巨大的貿易順差,這也使得內地成為了臺灣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而且這些貿易順差總量大、影響大並且還在持續變大。
-
"臺灣海峽漁業氣象海況預報"開播 服務兩岸漁民
中新網福州1月1日電 (記者 孫賢迅)為更好地服務在臺灣海峽及其毗鄰海域作業的海峽兩岸漁民
-
臺灣花蓮強震 臺媒反問蔡英文:「兩岸一家親」錯在哪兒?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花蓮6日晚間發生6.5級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震後,大陸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致電花蓮縣長傅崐萁,表示願意派遣救援隊赴臺,但陸委會卻回應宣稱,無需援助。對此,臺灣《中國時報》9日發表社論稱,花蓮震災再次折射出兩岸政治僵局的扭曲現象,將兩岸關係脫離本應互利互補、合作雙贏的正確道路。原本應是一家親的兩岸關係反而呈現疏離、互疑與敵對。
-
龔鵬程:臺灣是南島民族的發源地嗎?
其他目前正在推動申請認可的原住民族還有基模族(Chimo)、卡卡布族(Kakabu)、馬卡道族、巴宰族和西拉雅族等。 二、跟大陸關聯起來的臺灣少數民族 臺灣光復後,國民政府用平地同胞和山地同胞取代之前的日本的分類,其意義是把本來視為泛漢文化之外的民族,視為「同胞」,納入一個大的「中華民族」體系中。
-
「山貓」指的是哪種貓科動物?
在寶島臺灣的叫法中,歐亞猞猁被叫做歐亞大山貓,而短尾貓叫美國大山貓。和短尾貓一樣,猞猁屬其他動物也喜歡棲身於森林、山地地帶。在溫帶地區,它們表現出很明顯的在高海拔地區分布的趨勢,例如在我國,歐亞猞猁就生活在東北、西北和青藏高原的高山地區。猞猁屬包括四種貓科動物:歐亞猞猁、加拿大猞猁、西班牙猞猁和短尾貓。
-
第二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暨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活動在...
(中國臺灣網 張玲 攝) 中國臺灣網12月4日廣州訊 (記者 陳佳慧 高旭)4日上午,第二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暨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活動在廣州中山紀念堂啟動。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副主任龍明彪,廣東省副省長張新,廣東省政協副主席張嘉極,廣州市市長溫國輝,廣東省臺辦主任黃耿城出席總開營儀式,1000餘名兩岸青年共同參與此次活動。
-
臺灣向「獨」行,大陸向「統」忙,兩岸統一指日可待
美國大選開始倒數計時,臺海情勢也隨之緊張,而大陸軍機頻繁越過所謂的「臺海中線」對「臺獨」勢力進行警告。而臺灣近來確實越來越向「獨」上偏行,通過「臺美復交案」、「請求美國協助抵抗大陸」提案,向美申購武器,無一不是向世人表明其未來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