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8月8日北京電 (歐興榮)今夏,高溫天氣持續「燒烤」江南地區,不少地方紛紛打破百年高溫紀錄,與此同時,華北、東北、西南、華南等地卻暴雨不斷。氣候如此兩極分化,對此,氣象專家認為,全球變暖,對流層的變暖尤其顯著,隨著水循環加速,極端的旱與澇都易出現。這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極端氣候可能會愈發頻繁。
據了解,在全球範圍內,氣溫也與中國類似,法國、義大利、英國,日本和美國等地,都普遍出現高溫乾旱天氣,英國甚至熱死人事件屢見報端,以此相反,德國、捷克、阿拉伯半島、印度、巴基斯坦卻是暴雨洪澇災害,部分地區汪洋一片。
北京大學大氣與海洋科學系教授胡永雲根據近幾年的氣候資料分析稱:溫室效應加劇使然。我們燒的煤和油越來越多,排放的二氧化碳在不斷增多,造成溫度不斷升高。而隨著全球變暖的持續,北半球受副熱帶高壓氣候影響的區域均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降雨帶偏移了,高溫帶也更熱了。
中國氣象局氣候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李維京教授對此深表認同,並進一步指出,全球變暖,最顯著的影響使得大氣中的水分循環加劇,大氣不穩定度也即增加。對流層的變暖尤其顯著,隨著水循環加速,極端的旱與澇都易出現。這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極端氣候可能會愈發頻繁。
水循環加劇會否達到某個臨界點?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呢?目前還沒有答案。但前段時間美國和加拿大科學家刊載在《自然.地球科學》的一篇文章隨著全球高溫的肆虐走紅,與地球大小、質量和密度相似的金星,其歷史上也曾擁有與地球類似的環境,但如今卻是一個十足的煉獄。金星是太陽系中表面溫度最高的行星,達到460攝氏度,足以使鉛、鋅融化;更糟糕的是,金星大氣被高濃度二氧化碳所籠罩,並且還有厚重有毒的濃硫酸雲層,生命在金星上根本無從立足。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失控的溫室效應」,科學家發現行星很可能比以前認為的更容易過度升溫,進入失控的溫室效應階段,最終變成一個扼殺一切生命的超級「大火爐」。
但文章同時指出,幸運的是,由於地球距太陽較遠,目前還是無恙的。地球即使會進入溫室效應失控階段,研究人員認為,那也是在大約10.5億年以後了。當然,我們不可因此就掉於輕心,畢竟人類能夠忍受氣溫的範圍值很小,不用到達上百度,高於36℃就可能發生熱死人事件了。看來愛護地球,減排節能真不是一句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