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亞裔官兵近三萬,控制要害部門制,特殊現象必須加倍警惕

2020-11-30 騰訊網

長久以來,黑人等有色人種曾在信仰白人至上主義的美國飽受歧視和欺凌,而由於黑人經常在衝突後集體示威,而亞裔由於民族性格文化特點,往往選擇息事寧人,長此以往也導致很多亞裔的地位甚至低於黑人。然而凡事並無絕對,美軍雖然往往由於特殊的正確原則提拔一些黑人軍官,但近年來亞裔軍官屢屢得到提拔甚至進入美軍要害部門的案例也愈發增多。很多別有用心的吹噓者甚至將其視為美國由此愈發成為平等民主之地,然而這對於我國而言,卻意味著新的考驗即將臨近。

阮晉勇作為越南裔,能擔任信息戰重要部門指揮官實屬少見

2019年10月10日,美國華盛頓海軍紀念館為新晉升為海軍少將的越南裔美國人阮晉勇舉行了隆重的任職儀式,因為阮晉勇不但是首個成為將軍的越南裔,而且還將擔任美軍海上系統司令部的網絡戰工程的副司令!自2018年美國重申強強對抗戰略思維開始,美國海軍的轉型速度就迅速提升,其中重要轉變就是將網絡信息戰以及己方網絡防禦體系建設作為重中之重,作為亞裔,阮晉勇直接任職於這個至關重要的要害部門,不難相見美軍對其的信任。然而和很多出生在美國的二代亞裔類似,阮晉勇的思維也完全體現了黃皮白心的特點,在任職儀式上雖然他表示這份榮譽屬於所有越南裔美國人,但他和所有越南裔要用加倍的勇氣榮譽和愛國之心報效美國。阮晉勇口口聲聲提到美國代表著夢想,希望和自由,以其無可替代的價值激發了自己在內的越南裔。無疑,阮晉勇的發言不但在討好美國高層中的白人群體,也表現其內心對美國的無條件崇拜。

越戰中接受美軍教官培訓的南越官兵

阮晉勇的美國情懷可以追溯到其9歲時,當年時值越南戰爭時期,他的父親服役於南越裝甲部隊。在這一年,北越胡志明軍隊發動了春節攻勢,在混亂的戰爭中阮晉勇的父母和五個兄弟姐妹都在西貢的家中被對方開槍打死,阮晉勇親眼看到母親因重傷失血,苦苦掙扎兩小時後才痛苦地死去。它自己也身中多槍,不但手臂和大腿遭到貫穿傷,身中一發子彈還差點擊穿其頭骨!阮晉勇只能忍住劇痛裝死,直到天黑後才試著忍受悲痛逃走。隨後他在南越空軍擔任上校的叔叔接納了他,並在1975年南越徹底失敗後一道在美軍第七艦隊協助下和幾千南越難民逃到了關島。當時美軍撤走時也帶走了1.7萬南越軍政要員,並按照每個要員陪7個家屬的比例通過海運帶走了超過14萬人。據統計,後來因戰爭導致160萬南越人出逃,美國因特殊因素接納了其中88萬人!這也讓越南裔成為美國亞裔的第四大團體,僅次於中國、菲律賓和印度而超過了韓國和日本。在關島美軍基地時,阮晉勇特別誇張地描述了美軍水兵專門為他們辛苦提供住所並準備飲食的場景,甚至聲稱這些美軍官兵對自己愛護尊重使得自己認識到什麼是偉大的救世主,也由此產生服役於美國海軍的想法。

伊朗裔美軍指揮官哈基姆扎德直接指揮一艘航母

非但如此,阮晉勇和其叔叔一家抵達美國後又得到了美軍上校艾德一家的資助,甚至使得他們不但辦理籤證,而且還搬入俄克拉荷馬州空軍基地家屬區。此後阮晉勇發誓要用加倍的忠誠回報美國,1981年他從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電氣工程系畢業,又獲得另一大學的同系碩士學位,又相繼獲得了工程學學位以及信息技術領域學位,最終得以在1993年成為美國海軍預備的後備工程技術軍官。進入美國海軍服役後,阮晉勇曾參與小鷹號航母的可用性檢測評估工程,並長期負責在日本橫須賀基地進行美軍艦艇維修管理。伊拉克戰爭爆發後,阮晉勇又憑藉電氣專業知識成為聯合無線電簡易爆炸裝置外勤辦公室首席工程師,專門為美軍駐伊拉克地面部隊提供拆爆炸裝置協助,還曾將其業務拓展到阿富汗。此外,阮晉勇還曾在後方機關擔任海上系統司令部軍事計劃主任以及副首席信息官,也有工程值班主任經理的任職經歷,對海上系統司令部,太平洋艦隊海軍研究所都十分熟悉。阮晉勇多次表現出對北越胡志明方面甚至中國的痛恨,甚至向美軍表示如果美軍要重返越南或整個東亞,自己都會竭盡所能協助其行動。而另一名越南裔甚至在當年抵達美國時更露骨地諂媚,聲稱美國已經登上月球,標誌著人類發展的巔峰,隨便一顆美國人造衛星殘骸都會被一些不開化的越南山民視為神,雙方差距不難想像。比起來美國無比強大而越南無比弱小,自己自然更願意成為美國的一份子。

美國太平洋戰區司令哈裡斯是在日本出生的日裔

與阮晉勇在經歷和心態方面十分類似的美國海軍現役亞裔軍官恐怕就是杜魯門號航母艦長哈基姆扎德了,時年52歲的他在幼年時家族在巴列維王朝裡地位顯赫,而巴列維王朝和美國又關係密切。巴列維王朝被推翻後,11歲的哈基姆扎德也隨著父母來到其出生地美國德克薩斯,但其很多親人都在伊朗相繼失蹤,自此哈基姆扎德就對自己真正意義的母國伊朗充滿了敵意,特別是對革命衛隊痛恨至極,所以自幼立下加入美國海軍的目標。通過比白人加倍的努力和忠心,哈基姆扎德最終一路平步青雲最終晉升為杜魯門號航母艦長,今年年初美軍使用無人機刺殺伊朗革命衛隊聖城旅旅長蘇萊曼尼後,雙方關係頓時陷入前所未有的緊張境地,而美軍第一時間就將杜魯門號航母為核心的戰鬥群派往波斯灣。很明顯,美軍認為哈基姆扎德通曉伊朗語和英語,不但海軍業務能力很強而且很了解伊朗,其特殊的背景也會使其在可能的戰鬥中不留餘地進攻。很明顯,阮晉勇和哈基姆扎德這樣的東亞或伊朗裔美軍指揮官對美軍的特殊意義是白人軍官所無法比擬的。據統計,目前美國海軍現役的38萬官兵中僅東亞裔官兵就接近兩萬五千人,甚至美軍太平洋戰區司令哈裡斯就是日裔後代。而美國海軍內職位最高的華裔軍官則是1961年出生於舊金山的喬納斯.袁,此人祖籍廣東,父親作為第一代移民曾服役於美國陸軍。喬納斯.袁自1983年畢業於海軍軍官學校後就從事後勤工作,直到2013年任職美國海軍後勤系統司令部司令,兩年後晉升中將。

二戰時日裔美軍就曾表達自己時美國人而非日本人的態度

無疑,美國海軍內如此之多的亞裔擔任重要職務,絕非是美國徹底改善了對亞裔的態度,而是在重返亞太口號下的特殊戰略需求所致。縱觀這些美國亞裔,無一不是自心底對美國充滿盲目崇拜以至於徹底忘卻自己真正的母國。如今,一些留學或移民者試圖通過參軍方式獲得美國綠卡,這一點也的確曾被美國高層發現並試圖利用,所以新的看不見的軟實力較量已經展開。在這種無形較量中,只有讓自己的形象變得堅不可摧且美好強大,才能徹底讓任何搖擺不定的人堅定對祖國的認識,進而避免其成為潛在的敵對陣營一份子。

相關焦點

  • 海軍醫學研究所:課題立項聽取基層官兵意見
    海軍醫學研究所聚焦戰場需求攻關課題立項聽取基層官兵意見近日,海軍醫學研究所邀請一線作戰部隊官兵參與科研課題立項論證會,其中2項課題因基層官兵認為與戰鬥力建設聯繫不緊密近日,海軍醫學研究所邀請一線作戰部隊官兵參與科研課題立項論證會,其中2項課題因基層官兵認為與戰鬥力建設聯繫不緊密,被當場決定不予立項。該所領導介紹說,課題立項聽取基層部隊意見已是常態,目的是從源頭上保證課題與戰鬥力建設對接,緊盯戰場需求開展科研攻關。在課題申報上,該所實行課題組、研究室和所學術委員會三級把關,邀請一線部隊官兵代表參加開題論證、總體技術方案評審等關鍵環節。
  • 參加環太軍演中國海軍官兵參觀密蘇裡號戰列艦
    記取戰爭教訓 和平才有希望——中國海軍官兵參觀「密蘇裡」號戰列艦見聞■本報記者 李開強 特約記者 曾行賤 通訊員 徐 清夏日的珍珠港風光旖旎,停靠在福特島碼頭的「密蘇裡」號戰列艦引人注目。「密蘇裡」號於1944年服役,1992年退役。
  • 中國海軍鄭和號訓練艦訪問美國
    12日在美國夏威夷珍珠港靠岸,開始對美國進行為期4天的友好訪問。美海軍中太平洋水面部隊參謀長艾瑞克·威蘭曼上校、珍珠港西卡姆聯合基地司令小斯坦利·基弗上校、喬辛號巡洋艦艦長凱文·布蘭德上校、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吳璽公使、國防武官徐南烽少將、中國駐洛杉磯領事館孫魯山副總領事等官員及美海軍官兵代表、華人華僑到碼頭迎接。
  • 著名航海家翟墨與海軍第二十批護航編隊官兵交流
    因為夢想,相聚亞丁灣 ——著名航海家翟墨與海軍第二十批護航編隊官兵交流側記代宗鋒 攝中國海軍網亞丁灣7月9日電 解放軍報記者劉亞迅、特約記者代宗鋒報導:當地時間7月8日,已是海軍第二十批護航編隊為重走海上絲綢之路的「東南衛視」號帆船護航的第4天。被護帆船也從索科特拉島西北30餘海裡處海域安全順利航渡至亞丁灣西部海域。
  • 港媒:中國必須實現海軍的現代化並擴充軍力
    中新社發 李可 攝中新網1月15日電 香港《南華早報》中文網15日刊載《中國海軍致力對外建立互信》一文,文章指出,中國必須實現海軍的現代化並擴充軍力,保衛國土和中國在海外的利益,同時承擔作為一個全球大國應承擔的責任。海軍必須為本國公民、商船、海運能源和航道提供安全保障,但參與國際維和行動也是上策。
  • 美國海軍計劃4年摸清北冰洋情況 組建北極艦隊
    11月24日,美國《海軍時報》披露了美海軍雄心勃勃的北冰洋艦隊計劃:美國要用4年時間摸清北冰洋的情況,搞好戰場建設,為打造一支北冰洋水面艦艇部隊做好準備。報導稱,目前美國海軍水面艦艇遍布世界各大洋,唯獨北冰洋是個例外,美國海軍至今對北極地區的海洋情況知之甚少,僅有少數潛艇蟄伏在冰層之下,也僅有5%的海域被繪製成精確的航海圖。
  • 美國紀錄片講述「亞裔的抗爭」
    本報特約記者 董 銘5月是美國的「亞裔和太平洋諸島後裔傳統月」,一部聚焦在美國生活的亞裔族群的紀錄片《亞裔美國人》本月11日在美國公共廣播頻道(PBS)開播。這部全部由亞裔美國影視團隊製作,展現19世紀以來亞裔生存情況的5集紀錄片,其中既有中國勞工也有社會名流,還有歷史上迫害亞裔的醜聞。聯繫當下疫情期間亞裔受到的歧視,這部紀錄片讓美國人更關注亞裔在各個領域的現狀和困境,其中也包括最具代表性的影視產業及其從業人員。製作班底為「全亞裔陣容」據美國駐華大使館的公開數據,全美共有超過2000萬亞裔,約佔全美總人口的6%。
  • 專訪丨李漪蓮:亞裔華人在美國的困境、抗爭與身份認同
    在教育領域的平權運動上,有相當多的亞裔家長認為,亞裔學生普遍考試成績優秀;但是,美國頂尖大學為了給其他族裔的學生保留一定名額,有意地控制亞裔錄取者的人數,大大增加了亞裔被大學錄取的難度。與此同時,亞裔美國人從以前的底層族裔上升到「模範族裔」,但為什麼這種制度化歧視依舊在美國存在呢?1960年,美國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華裔;現在,人口佔比已經超過了百分之六。
  • 我海軍第一支核潛艇部隊水下發射運載火箭[圖]
    這就是中國海軍「殺手鐧」部隊——海軍北海艦隊某潛艇基地。  42年來,以該基地為代表的海軍核潛艇部隊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不斷發展壯大,託舉起了威懾強敵、反對霸權的海上核盾牌。  在基地,有一個流傳了幾十年的「36棵青松」的故事。北國隆冬,滴水成冰。從海軍各艦艇部隊抽調的36名官兵組成中國核潛艇第一批接艇隊員,開始了探索駕馭核潛艇的艱難歷程。
  • 在美國,亞裔男性和白人女性結婚的多嗎?
    在二戰之前,美國社會是嚴禁跨族群婚姻的,38個州都出來了類似的法律。在二戰之後,美國社會對跨族群婚姻的態度發生明顯轉變,直到2001年,美國各州均已承認跨族群婚姻的合法性。而隨著20世紀後葉的移民浪潮,不同族群的通婚現象越來越多。不過,諸如亞裔等少數群體,在各地之間的差異仍比較明顯,跨族群婚姻並不是美國社會的常態或者說是主流。2010年,美國新婚跨族群比例達15.1%,是30年前的兩倍多。而已婚夫婦中跨族群的也有8.4%,同樣是30年前的兩倍多。
  • 美國高校亞裔高層稀缺 與亞裔學生比例嚴重失衡
    美國高校亞裔高層稀缺 與亞裔學生比例嚴重失衡   中新網5月18日電 據美國《星島日報》報導,美國加州州立大學華裔校董方瑞賢(Kenneth Fong)指出,面對目前加州亞裔校長稀缺,後繼乏人的現狀,作為加州州大目前唯一的亞裔校董,他認為需要注重管道鋪設,方可令學校亞裔領導與校園亞裔學生的比例相適應。
  • 對抗精神瘟疫,美國亞裔要向「美白」說不
    病毒之所以讓人感到恐懼,正因為我們對它缺乏了解,但《瘟疫公司》把病毒置於遊戲玩家的控制之下,這讓人感到心中有數。而人類,大家都知道,是很容易犯錯的。 對新冠病毒大流行病的應對不力,以及由此引發的種族仇恨、社會敵意的大流行,已經痛苦地表明了這一點。尤其是在美國。
  • 解放軍單兵口糧單挑全世界第八集:海軍救生口糧PK俄國SOS口糧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如果轉載請務必註明軍用口糧中有一種相當特殊的,就是SOS緊急口糧!今天我們要PK的,就是「俄國緊急情況部SOS口糧」和「解放軍海軍JT07緊急口糧」!這種口糧非常非常重要,每個國家的軍隊都有,樣式內容大同小異。什麼叫做SOS口糧,就是用於海軍空軍遇難時候使用的口糧。對於空軍來說,主要是飛機被擊落,飛行員必須依靠口糧維持生存。
  • 高分卻進不了哈佛耶魯,美國亞裔起訴常春藤大學「種族歧視」
    王認識的一些亞裔和白人混血家庭的學生,他們會在申請中稱自己是白人,以免被歸入優等生的行列。一些錄取諮詢公司,比如紐約的「常春藤教練」(Ivy Coach)也承諾,會讓自己的客戶在申請材料中「顯得不那麼亞裔」。王覺得這種情況必須得到改變。2013年 6月,王向美國教育部民權辦公室提起了對耶魯大學、史丹福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的歧視投訴。
  • 海軍軍事研究所方堃:核潛艇官兵打造水下核盾牌
    中國網4月19日訊(記者 孫潔 王小歡)近日,2013年度海洋人物評選終審會在京舉辦,來自國家海洋局、中宣部新聞局、全國人大環資委、海軍政治部、中國海油、中船重工集團、中遠集團、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網、中國海洋報等單位的21位評委到會,對候選的年度海洋人物進行了充分的討論和交換意見,並投票產生2013年度海洋人物。
  • 中國護航軍艦海水淡化裝置保證官兵隨時洗澡
    自2008年12月以來,中國海軍已先後向亞丁灣、索馬利亞海域派出了5批護航編隊13艘艦艇。從首次護航到進入有序接替、常態化運行的新階段,護航官兵的工作和生活也隨之不斷發生新變化。本期「亞丁灣護航月報」將帶你走近護航艦艇官兵,感受正在走向深藍的人民海軍新生代,從印度洋上吹來的清新之風。
  • 臺灣海軍性醜聞連環爆!「藍委」批:蔡英文上任後軍紀敗壞
    臺灣海軍近日連番爆出醜聞,重創臺灣軍人形象。對此,國民黨「立委」陳以信在批評蔡英文,不僅把兩岸和平關係搞砸外,軍紀也日益敗壞。臺灣海軍「紀德艦」頻頻爆發性醜聞,日前基隆級軍艦「左營號」停靠蘇澳港時,輪機官不但違反規定在艦上飲酒,甚至酒後還與女士官發生關係,挨告性侵。
  • 中國海軍戰鬥力離不開它:排水量近萬噸,是將士們的搖籃
    1986年美國海軍派出了一支由滿載排水量為8200多噸的「裡斯夫」號巡洋艦、「奧爾登多夫」號驅逐艦、「倫茲」號護衛艦組成的海上編隊訪問了中國的青島市,在訪問期間雙方海軍官兵興致勃勃地參觀了對方軍艦。這是中國海軍第一次近距離接觸世界頭號海上強國的現代化大型軍艦,感受到的震撼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 海軍司令員吳勝利:建造航母一直是劉華清的心願
    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軍隊有關部門和單位、武警部隊、湖北省負責同志,劉華清同志親屬、生前友好、原身邊工作人員和家鄉代表等參加座談。 1980年5月底,時任國務院副總理耿飆訪美,劉華清陪同其登上了美國海軍CV-61「突擊者」號航母。圖為正在參觀的劉華清。
  • 必須警惕了!
    一個消息,拜登說,他已經達成了新協議,美國又拿到兩億劑mRNA新冠疫苗(輝瑞、莫德納分別多提供一億劑)。如此一來,美國掌握的輝瑞莫德納mRNA疫苗達到六億劑,足以覆蓋全美,讓每一個符合條件的美國人接種,以形成群體免疫。你會奇怪,美國人口3.3億,輝瑞、莫德納的mRNA疫苗每人需要接種兩次,使用量會超過六億劑。不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