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維修就像醫生給病人看病,發動機工段負責飛機的動力,像心臟科;電子工段更像神經內科,負責飛機的通信、導航及飛機所有電子故障的處理;結構工段、大翼工段、機身工段則更像骨科……」對於大眾對飛機維修師的好奇,秦罡打了這樣一個比喻。
「轟隆隆……」4月25日,在機器的轟鳴聲中,偌大的維修車間充斥著繁忙和急促的步伐,一架飛機停在車間正中,維修人員們都埋首自己的崗位,認真地檢測著每一個電路、每一個儀器,以確保萬無一失。這便是飛機維修師的日常,而秦罡就是其中的一員。
秦罡是東航技術山西分公司定檢維修車間的一名飛機維修師,曾獲得東航集團首屆機務系統職業技能競賽標準線路施工單項第二名,有豐富的飛機維修經驗。
飛機維修師,俗稱「修飛機的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飛機維修是一項較為陌生而神秘的工作。其實,飛機定檢工作就像我們日常生活中對汽車的保養,定檢車間就像飛機的4S店,飛機運行到一定的時間、一定的飛行間隔之後,就需要對它進行不同級別的檢修,對一些部件進行更換。
秦罡目前在做的是B-1775的C2檢工作,定檢工作計劃持續八天時間,現在已經進行到定檢工作後期,進入了恢復測試的階段。
神秘的飛機維修師的一天究竟有什麼不一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秦罡的一天。
早上8時,新的一天開始。車間開始忙碌起來,秦罡開始換衣服準備上班,上崗之前要先進行酒精測試,以確保工作無誤。準備就緒後,秦罡來到機艙,與班組人員開會,並進行個人工作任務確認,查看今日工作安排。
10時,測試過程中出現了無線電高度表的故障。維修人員做了簡單的機器對照之後,故障現象依然存在,因此,接下來需要在飛機的前貨艙對無線電高度表計算機的設備架做進一步的檢測。
秦罡在電子艙和貨艙中來回奔波忙碌。艙內噪音很大,空間狹窄。維修師需要帶著防噪耳機,並且只能蹲著身子,打著手電筒作業。秦罡仔細排查每個精密的儀器設備,試圖找出故障所在。
14時30分,維修工作仍然在繼續……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維修工作不免使人產生疲態。「飛機一旦運行起來要負擔好幾百人的生命,所以我們的精神壓力比較大。」秦罡坦言,「這項工作看似平凡,卻責任重大。要為旅客的生命安全負責,首先就是對自己的崗位負責。」
(山西新聞網 記者 王擎 攝像 楊昊 實習生 張佳瑤)
(編輯:尚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