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2019藍鯨商學院 & 藍鯨新媒體成長訓練營第一期落地朝陽十裡堡,30位vlog從業者、愛好者齊聚一堂。
在2019藍鯨商學院 & 藍鯨新媒體成長訓練營上,我們學習了些什麼?
拍攝Vlog的思路和技巧有哪些?
真實生活不豐富多彩的人如何拍Vlog?
遇到突發情況有哪些拍攝技巧?
從策劃到出片,一支Vlog的時間周期是多久?
對新人在短視頻分發平臺的選擇上,有沒有什麼建議?
未來一年有哪些短視頻平臺值得加大投入?
...
「畢導」創始人畢嘯天、極地手記創始人Vlogger 極地、箭廠總製片人鍾偉傑圍繞「vlog的創作技巧「、」如何形成自己的vlog風格」、「如何找到並完成好選題」等vlog的相關話題,分享了自己的心得。
「如何拍出最具個人特色的vlog?」▲藍鯨商學院第一期
▲茶歇
本次活動由藍鯨商學院、藍鯨渾水主辦。
藍鯨商學院是在上海報業集團領導支持下成立的學習項目,分為藍鯨商學院成長營和藍鯨商學院特訓營兩個欄目。
其中藍鯨成長營致力於幫助新媒體人成長,藍鯨特訓營定位於幫助中小企業家成長。
幫助新媒體人成長,是藍鯨渾水成立至今一直致力推動的事情。藍鯨渾水推出藍鯨成長營,希望通過小範圍的精品課程,促進大家更深度的學習和交流流。
在2015年,藍鯨財經旗下的藍鯨渾水,就一直關注新媒體、媒體行業,並持續舉辦各類主題的媒體人沙龍、高校論壇、行業峰會。
同時藍鯨發布了青年傳媒人計劃,致力搭建有志於加入傳媒、新媒體行業的青年人溝通橋梁。
藍鯨商學院後續會繼續落地一系列線上線下的精品課程和活動,給更多的從業者和優秀創業者交流的機會,相關信息會發布在「藍鯨渾水」與「藍鯨商學院」的公眾號上。
我們為你「現場還原」,在2019藍鯨商學院 & 藍鯨新媒體成長訓練營第一期活動中,我們學習了什麼?
畢嘯天
「畢導」創始人
「Vlog的從零到一」
畢嘯天提出,創作者需要首先想清楚自己需要做什麼樣的vlog。根據vlog內容的不同,他簡單分為記錄生活、旅行、炫技流、「隨即挑戰」四類,他認為拍攝vlog,最重要的是自己記錄的舒服,千萬不要擰巴著自己。
如果日常生活不豐富,應該如何怎麼拍vlog?畢導認為這個問題的重點是找到生活的特殊處,要麼你日常生活豐富,要麼你有特殊職業,要麼你妙語連珠很有梗。讓觀眾知道你是幹啥的?看點是什麼?這才足夠。
真實和有趣哪個更重要?畢導認為有趣更重要,因為vlog雖然是記錄也很難說什麼真實,都是你剪出來的,你的鏡頭是你看了八遍鏡頭後挑出來的最好看的鏡頭,你說的詞,也是你日常生活中不會說,而是你對著鏡頭和觀眾特意想說的,所以不用關注它是否真實,這是你的某一個側面。
他認為更需要思考的是,「我和我的選題,誰是誰的主人」,vlog的製作中,更重要的是讓觀眾的記憶力最後落在你自己身上。
如何與鏡頭聊天,讓畫面更有故事感?畢導給大家的建議是,不要掩蓋自己的表達欲、傾訴欲,作為一個博主,你要在鏡頭上說很多。他還分享了幾個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一,一個人錄,可以避免尷尬,說不好就一遍一遍的說;
第二,找一個親密的好朋友,即使兩個人互黑都不會尷尬,互動效果更好,兩個人都很開心,就成了很好的作品;
第三,找一個vlog鼓勵師,他在旁邊說沒關係、再來一次、再加點什麼,畢導團隊裡就有這樣的鼓勵師,效果非常好;
第四個,心態要好,如果你覺得心態壓抑了,不要非逼著自己非說出點什麼。
vlog需要腳本嗎?畢導推薦大家,做任何選題的時候都儘量先做好框架和腳本。他見過很多人出去,回去看一遍發現沒法剪,就浪費掉了。
Vlogger 極地
極地手記創始人
「Vlog的製作流程與技巧」
極地跟大家分享了自己對vlog的個人理解。
他認為要先想清楚,自己拍vlog是為了什麼?如果為了爆火,Vlog很難給你這個東西,這是他拍了兩年的結論。因為vlog本身是一種視頻日記的形式,是對一個人即興的看完一些東西的反映。
反過來說,如果你是想把vlog當作記錄的形式,去記錄你的生活的話,對任何的普通人,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東西,會帶給你積極正向的東西。
極地將整個的vlog工作流程分三個部分:策劃選題、確認後做調研,做梳理準備和腳本的撰寫。
他主要分享了腳本撰寫的經驗,極地的視頻分兩類,一類是分享,比如說分享這個相機怎麼樣,或者說他最近買到一個東西,一般為了好看,他都會去寫腳本,但是極地做Vlog腳本不會有預設什麼地方要哭或要笑,基本是事後總結,拍完之後,回想自己的感受是什麼樣子,想傳達什麼東西。
根據拍攝的使用場景,他還給大家推薦了一些設備。他認為佳能GX3,是相對比較適合普通人的設備,OSMO Action 可以拍攝非常好玩兒的視角,最後是iPhone,現在的手機防抖也很好了,是一個非常好的拍出當下緊急發生重要請的補充器材。
對於剪輯部分,極地首先推薦了群輝NAS用做儲存,他認為蘋果上的 Final Cut Pro 是非常好的入門剪輯工具。
鍾偉傑
箭廠總製片人
「視頻前期選題的策劃思路和技巧有哪些?」
鍾偉傑認為,一個好的博主,他要有很好的人設和很強的魅力,很有特點的東西,觀眾願意看,才能夠成為一個火的博主。所以拍Vlog這個東西本身,風險極大,就是很難有中間的,中間也就等於也沒有人想看,要不就是完全沒人看。
他認為要拍出內容好、受歡迎程度的vlog,首先你很清楚自己要說什麼,你要表達什麼?加上你的內容要有體驗感。
他覺得,很多火爆的內容,通常不是策劃來。最好不要被所謂的流量壓力推著走,特別在這樣快速的時代,被推著走,一來很痛苦,二來不一定有意義。你一開始要想清楚,為什麼自己要做呢?你是不是真的喜歡用這種方式表達?這是先決條件。
對於選題,一定要注重體驗,或者有強烈要表達的觀點。假設你討論電影,你要有很獨到易懂的觀點,還要重視表達的趣味性。
鍾偉傑還分享了箭廠找選題的方式:
首先箭廠不會太追熱點,更關注長期議題,且喜歡尋找反差。比如說性別議題,比如說性侵,多數人馬上會想到女性被性侵,箭廠則拍了一個男性被性侵的片子,相對來說也會得到不錯的效果,這讓大家看到了一個被忽視的男性被性侵的群體。
另外還有「單親爸爸」、「在南京的日本人」這樣的選題,利用反差,觀眾會天然的對這類題材有一個理解和關注。
交流環節
來自不同行業的學員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結合自己創作vlog中遇到的具體情況,與嘉賓進行了現場交流。
Q1:在剪輯vlog的時候,怎樣做一個素材的取捨,來契合主題?
極地:我覺得這個問題不是取捨的問題,這是做Vlog最難的點,就是講故事,把今天發生了什麼告訴大家,就完整了。
考慮的背景就是三要素,你要幹啥,你遇到了什麼,你怎麼解決的。
我建議是,對普通人而言,一開始做視頻,不要太長,5分鐘比較好,用時間控制你要放的東西,因為時間是非常硬的指標。
第二,一個視頻只講一個最重要的東西,不要講太多,要分三個要素,起承轉。我一開始背景是什麼?第二經歷過程中遇到什麼問題?第三怎麼解決的?或者說最後可以有一個升華,通過這個事兒我有什麼收穫。
畢嘯天:我也分享一個感受。大家都希望通過vlog展示我們發生的故事,容易遇到的問題是,觀眾共情不到你們的嗨點。因為你們在嗨的同時,你沒有向觀眾表達你的心情,往往會僅僅加機器錄下來。下次你可以串場你對著鏡頭,同步對話。
第一,你可以嘗試現場對話,第二你可以配音講故事,甚至可以做後期配音,另外還可以做小片頭,比如十幾秒把這個視頻的看點展示出來。
Q2:不同平臺的算法是怎麼樣的?我們要注意什麼?我們是不是主力想在微博做或者想在B站做的話,我更努力的讓我的內容和發布的方式,去適應這個平臺的生態。
畢嘯天:我覺得B站的黏性比較高,掌控感比較好,漲粉比較實在,數據比較真。微博的環境可能早年比較好,現在會更難。
關於數據,我個人最最關注的數據是觀眾的反饋,就是彈幕、評論,這些切實的文字是我看得最多的。我們團隊會不斷的看彈幕,並且特意記錄幾分幾秒畢導說了什麼話,引發了評論,觀眾認為這是比較符合你調性的梗,那麼你的設計成功了。
我們內部也會用視頻評分,通過評論、收藏等數據來推斷我們自己的評分。我們還特點看重初期表現,因為初期越好,會影響B站的分發、推薦,所以初期我們團隊的人也會當彈幕引導手,努力帶下數據。另外就是總結,只有通過好的視頻不斷總結,找到其中的差別才能優化。
Q3:如何保持有趣?同時如何保持一個長久的輸出能力?
畢嘯天:保持有趣,依賴於什麼呢?一個方面,輸入代替輸出,做內容這行越做越會發現,自己的輸入跟不上輸出了,這是一件自然的事情。
另外你還得是一個積極向上、熱愛生活的人,我是非常喜歡觀察生活中每件小事兒的,vlog博主也是一樣,你腦子裡有一個開關,你在參加每一個事兒、看每一個東西的時候,你都能想到這個事情裡面,特殊的事情是什麼,你比別人更能觀察細節。
再一點,只有少部分人才能在付出沒有回報的時候依然保持付出,所以時不時你就需要一些勝利來保持自己或團隊的激情,需要一些爆款作品,激勵自己繼續做下去。
極地:你還可以嘗試一些你做不到的事情。因為普通人都不會做超出自己邊界的事情,挑戰你自己的事。比如我非常喜歡的一個博主,他會去數米,或者是去舔一個巨大的棒棒糖,聽起來很無聊,但是很好看,他還在家裡把浴缸拆了種水稻,就是這種類似很不尋常的事情,做出來吸引人。
你想成為一個視頻博主,想成為被關注的人,你要有你的特殊性,就是做出別人做不了的東西。
Q4:怎麼才能抓到隨時可能遇到的突發情況?
極地:解決方法有兩個,第一個是,隨著你拍得越多,你可以預測一些,比如接下來你要看一個展,很有趣,你會做準備;第二個,隨時帶相機,24小時準備拍東西的狀態。
我認識一個紀錄片導演,他每天就是拿著相機,拍他和他孩子的故事,我們就當相機不存在,把真實發生的事順帶記錄下來。
Q5:更良性的視頻的商業化是什麼?
畢嘯天:自媒體邏輯非常的單純,你是一個優秀的創作者、有流量,於是甲方把經費投放給你。我作為自媒體,對未來的想像,僅限於在更加激烈的競爭當中,打磨自己,接一些甲方的廣告。
整體上而言,這個生態裡,廣告就是最大且最直接的收入,但的確,以後慢慢的賺廣告的錢的難度會加大,所以還是要練好自己的基本功,創造更好的內容,使甲方願意選我。
極地:我這邊也會接廣告,但不會那麼穩定,而且我現在初期不會放開來接,因為我覺得接廣告是對我的關注者的傷害,我會儘量的挑真正好的內容。
我自己的定位,只想成為跟大家一樣的視頻博主,幫助觀眾體驗他們平時體驗不了的東西。當然接下來可能賣一些東西,現在也準備做付費課程,讓普通人更簡單地做出更好看的視頻、爆款之類的,這個東西是良性的。
我通過我的付出做有價值的東西,你覺得值,你就付費,你覺得不值就算了。
鍾偉傑:有了新媒體之後,大家現在反而收入的方式多了。個人博主也好,有團隊也好,能跟不同品牌合作的機會是更多的,甚至不一定只是賣東西,或者只是在片子裡面植入品牌或者商品。
現在有原生廣告的概念。那些品牌會想要藉由不同途徑去給更多的途徑、更多的內容,讓更多的消費者感受到他們品牌概念的東西,而不是單純的是產品這樣。
像我們跟一些傳統品牌合作,以前他們會投到很多媒體,可能一個TVC就需要500萬,但現在可能會拆開10份給10個博主,每人50萬。
我覺得反而現在的媒體收入方式變多了,只是你有沒有辦法給自己的收入做一個定位。
以上就是2019藍鯨商學院 & 藍鯨成長訓練營第一期活動現場回顧啦~
關於藍鯨商學院新媒體成長營
藍鯨商學院新媒體成長營是藍鯨商學院專為新媒體人成立學習集訓社群,提供前沿新媒體運營思維,分享新媒體實操經驗,助力新媒體人成長,共建有影響力的新媒體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