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導:篇篇10萬+,如何設計出腦洞超大、受歡迎的選題?| 渾水課堂

2021-01-21 藍鯨財經

作者:藍鯨渾水 課程總策劃:郭楠 本期編輯:裴勇博 視覺:沈墨

| 藍鯨財經新媒體分享會 第153期 |

本期嘉賓

畢導創始人:畢嘯天

分享主題

畢導:篇篇10萬+,如何設計出腦洞超大、受歡迎的選題?

嘉賓介紹

畢導:原名畢嘯天,原名畢嘯天,曾任清華大學帶班輔導員,故稱畢導。2016年8月創立同名公眾號「畢導」。曾以《一個清華博士在供暖前給廣大學子最中肯的建議》一文創造300萬閱讀量。目前公眾號粉絲100萬+。

刷屏百萬級代表作:《微信紅包先搶和後搶差距居然這麼大!春節搶紅包的大數據分析》、《如何將任意辣雞話題寫成一篇優秀的畢業論文——以本文為例》、《喝完20斤珍珠奶茶後,我終於發現了不剩珍珠的喝法》、以及《困擾10億人的拉屎壓水花問題,我給出了最科學的策略》等。

2018年10月於B站上線《哆啦B夢》視頻欄目,專注於發明沙雕裝置解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需求。同時試水vlog《魔幻兵馬俑主題酒店》,被全網刷屏,播放量超1300萬。

2018年4月,畢導公司完成400萬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嘉程資本。目前公司估值為三千餘萬元人民幣。

01

入行新媒體你必須知道的幾件事

大家好,我是畢導。

很多人熟悉我是因為一個特殊的身份,我曾經是清華化工的博士生,從博士半路出家轉行做新媒體。

我的公眾號創建於2016年8月,到現在兩年半了,粉絲量110萬,閱讀量在十幾到幾十萬。此外也在微博、知乎、B站等平臺各種開花。

此外,大家聽說過我們也可能是通過一些代表作,比如秋衣外穿,搶紅包秘訣,光頭像洗襪子以及去年的西安兵馬俑酒店恐怖試睡體驗等等。

正是因為我對科學、化工的熱愛,所以我在公眾號上也主要以理工科的思路去解讀生活中的有趣。

我講的東西也是我在做了兩年多之後對自己的總結的一些基礎性的思考。

很多人說新媒體不像是一個正經行業,畢業之後去國企、外企、事業單位,這是主流選擇,新媒體小編是什麼?入這一行究竟能幹什麼?

我主要擅長的是內容創作領域。這方面有圖文、視頻、漫畫這幾大工種。

如果你決定做新媒體,首先問問自己的第一個問題:你在這三個方面有什麼擅長或者偏好嗎?

這包括,創意能力、寫文能力、編導、拍攝、剪輯、後期、繪畫、編劇等。

第二個問題:你是否非常擅長創作,你經常被別人認為是一個有趣的人、有創意的人,並且內心深處有創作和表達欲?

如果有,那你有更大概率在行業中茁壯成長。

第三個問題:你是否對某一方面極其擅長,我們管它叫垂直領域,這不僅是說學得好,而是要真正懂了,融會貫通形成了自己的邏輯體系。

自己做號能冒出來的人大多是有獨特人格魅力或者極其擅長某一領域的人。

02

如何設計出腦洞超大的選題?

根據業內的統計數據,現在全行業的平均打開率在3%以下。這是一個非常悲觀的數據。打開率反映的是你的粉絲粘性以及你的內容質量。

在創作中有一個鐵律:創作頻率和創作質量是負相關的。你更新頻繁了,質量一定是保證不了的。如果你能容忍自己質量的下降,那你的更新頻率就會自然而然地有所提高。

因為創作是一件強依賴於靈感和輸入才會有輸出的事情。我們目前在110萬的粉絲下可以保持篇篇10萬+,一個原因是我們打磨得更精細,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更得慢。

但這其中的邏輯是,作為一個苛刻的創作者,我主動選擇了這條慢工出細活的路。

因此,你是想選擇內容的工業化高頻生產,還是精品化低頻生產,是需要仔細想好並確定下來的。

靈感不常有,但經驗和方法是可以後天習得的。那麼,如何設計出腦洞超大的選題呢?可以分享一下我們的流程。

我們的每篇圖文,會有一個連我一共4人的小團隊進行頭腦風暴。

我的團隊基本是從粉絲裡來的。選題來源一是熱點事件,瘦死的熱點比馬大,二是我們粉絲群體主要是學生和初入職場年輕人,我們會針對這個群體在當下階段的痛點去選題。比如4月交論文,6月期末考試,9月開學軍訓等等。

頭腦風暴會上定大綱。這是極其重要的。創作一定是大綱先行,結構充分清晰之後再去填內容。有趣、有用、有意義,這三者你一定要佔住某一者。

要麼讓別人看完之後覺得好玩,比如微博時代的天才小熊貓、比如GQ實驗室、比如我們;要麼覺得有切實的收穫或者知識,比如丁香醫生,比如一些教程;要麼發人深思提升思想,比如36氪,各種新聞深度報導。

我們相信,要想在人群中冒出來,你的選題視角一定要足夠獨特,得是別人想不到的。

一個有效的方法是知識遷移。也就是,用一套語言體系去表達另一套知識體系。比如我們的方法論就是用做科研的心態去寫推送。

比如流浪地球出來的時候,鋪天蓋地都是解讀,地球能不能被推動。

那我也不專業啊,湊這個熱鬧沒有意義。所以我們去注意挖掘了電影當中的一些有趣的小bug,並且用科研論文的格式寫出來。就在昨天,黑洞照片公布了。我們還寫過一篇《如何把任何的辣雞話題寫成科研論文——以本文為例》。

這就好像六神磊磊讀金庸,把金庸讀透了,一切問題都可以用金庸來類比。

之後團隊會起草寫初稿,早期我一個人兼職的時候寫一篇大概要一周,現在有團隊後其實一兩天初稿就好了,之後我們的主編和我會再精修到完美。

說到完美,我是一個蠻有完美主義的人,所以可能修會修很長時間,但我覺得這是創作者必備的精神。

我聽過這麼個觀點,創作者要追尋自己內心的聲音,表達自己想表達的事情,不要迎合觀眾,以吸粉為目的,譁眾取寵。

我想告訴各位從業者或者即將從業者,當你進入這一行,漲粉就成為了你的一大工作目標,它也是一個很公平地評價你受歡迎程度的指標,創意的表達欲望和與觀眾的交流欲望就成為了你的基本職業素養。

如果你覺得創作者不應該迎合觀眾,那請你去自己買個本子寫日記,不要來做公眾號。

當你選擇社交媒體上發聲的時候,就要時刻記得內心深處你是想和粉絲說話的,也不要否認自己是想讓自己的作品被更多人看到的。

03

時代潮流中我們應該何去何從?

新媒體這個行業日新月異。2014年的時候公眾號盛極一時,那段時間有個百萬粉絲的都在融資。

等到2016年的時候,業內已經流傳著「微信紅利已過」、「文字要全面轉向視頻」的聲音。

抖音在去年流量巨大,但今年許多博主們在抖音上賺不到錢,開始在創作上迷茫。今年突然微博、B站都在狂推vlog,你可能注意到你關注的許多博主都開始做vlog,包括我。

Vlog真的會成為下一個風口嗎?

這個行業的變化是以月為單位的,媒體形態的更替速度之快總讓從業者害怕被時代拋棄。所以,究竟應該修煉核心能力還是勇敢轉身嘗試新的內容領域?

在我有限的觀察裡,我的同行們分兩類。

一類修煉內功,保持核心能力。寫圖文就一直寫,畫漫畫就一直畫。

另一類選擇轉身開拓,將自己在某一領域的能力遷移到其他領域,比如視覺志做出了少女兔,混子曰做出了混子談錢等矩陣漫畫號,深夜發媸徐老師有圖文有視頻,這樣會增強自己的抗風險能力。

我個人是偏向於後者,建議大家如果想更全面的話,單純從自己職業發展的角度來看,多學點技能是件好事。

畢導Vlog《西安兵馬俑主題酒店》

比如如果不會拍剪視頻的話就增強自己的視頻鑑賞和策劃能力,實在不行就多看看視頻,多學學什麼是好的視頻。

「好的內容永遠都有紅利」、「不管視頻再怎麼流行,圖文都不會消亡」,這在我眼中是兩句大廢話。

紅利少了是一個事實,視頻的流行也是事實。

時代對人的改變遠遠大於人對於時代的改變,做新媒體的一定要順應發展的大勢。比如視頻、綜藝、知識付費、電商、社群這些,技多不壓身。

04

辭職做一名全職網紅靠譜嗎?

許多人覺得網紅們似乎每天就是拍拍視頻、參加參加活動、開開箱、寫寫文章,感覺這麼簡單誰都能做。那麼在光鮮亮麗的表象背後,他們的真實生活是什麼樣的?我想當個博主靠譜嗎?

在這個年代,我當然會勸你慎重。

博主之路是很漫長且很靠機遇的。一炮走紅當然好,十年磨一劍也不是不可能。所以如果你打定主意去做博主,首先,你要在心態上做好可能一年內完全沒有收入的準備。

任何一份事業的初期,其實你最重要的是兩件半事。

第一件,好好迭代你的產品,比如讓你的文字達到完美,或者是精剪你的視頻;

第二件,和你的用戶交談,尋求他們的意見,知道他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從而修正自己的認知;

最後半件事兒是健身,保持自己有健康的體魄。

從一個創作者,到現在帶著十幾人的團隊,我覺得關鍵是堅持。歸根到底,你要持之以恆地輸出獨特的內容,你要不斷地保持自己在創作上的先進性,以抵抗自己過氣的生命周期。

我覺得在內容創業裡有一個定律:當你的作品質量不斷上升的時候,大家覺得你挺穩的;當你的作品質量挺穩的時候,大家就覺得你在下行。

每一個個體的網紅都會有自己的瓶頸和下行,這是正常的事情,撐不下去了一定要堅持。

說說容易做做難,我能堅持下去,一方面是熱愛,另一方面是賺到了錢。但我也是因為能賺到錢,也才給了我更多勇氣從博士轉行做了新媒體。賺不到錢的話還蠻難堅持的,但當個愛好是不錯的。

另外,生活是你素材最好的來源,仔細觀察並記錄生活你會發現很多有趣的事。作為一個新媒體人,我勸大家不要把上下班區分開,下班就完全不想著了。這在別的行業成立,在我們這不行。

一個優秀的創作者,刷微博刷抖音看見好玩的梗會把它記錄下來,分享跟大家,在生活中看到有趣的事情的時候都會留意作為自己的素材。一個大熱點來了,你說你下班了不追,那給人感覺挺不專業的。

所以我建議大家準備一個素材本,或者隨時有想法隨時記錄在手機裡,非常有用,高手都在用。

05

我在大學生職業選擇上的一些看法

在我眼中,一份工作最關鍵的是,它要在精神和物質上給你正反饋。

我讀博之前我挺喜歡化工的,我覺得自己應該會喜歡科研、做實驗。但後來讀了博之後我發現我並不能在讀文獻、做實驗中樂在其中,反而失眠、焦慮、掉頭髮。

我在博三的時候開了這個公眾號,起初就是自己瞎寫著玩,意外在秋衣外穿那篇文章之後火了,一夜漲粉10萬,倒逼我從「寫著玩」去認真思考怎麼運營好一個公眾號。

坦率地說,我今天從一個小號成長為擁有一個十幾人團隊的小公司,運氣佔五成,能力佔三成,策略佔兩成。

初期使我堅持下去的,是對寫文字的熱愛,是噴薄而出的表達欲。後期助推我在這個行業中深耕的,是我慢慢接到了小廣告,嘗到了甜頭,這份收入比絕大部分工作都要高。

06

簡歷怎麼寫才能助你成為一匹黑馬?

下面說說求職這回事。

大部分新媒體都是這麼幾關:看簡歷-看作品-面試,可能會有試寫,然後三個月試用期轉正。

作為一個小團隊的老闆,我最看重的是啥?

對新手,我期待在你的簡歷上看到:

(1)你很認同我所在做的事,初入職場的你是因為對這份工作有熱情而來的,所以最好在簡歷上體現你與應聘公司的關係。

如果一個人應聘的時候寫上「我是畢導老粉,從2016年就開始關注,熟讀風格,理解透徹」,絕對是一個大大的加分項。否則,很容易淪為一個「苦逼小編這樣的工種」,你的成長也會不夠大。

(2)你做過和我相關的事,比如你應聘編輯,就得寫出你以前的文風和成果。

比如你應聘段子手,就得讓我看到你的段子,你應聘時尚號,就得讓我看到你的時尚敏感度。我很喜歡會講段子的人,曾經有一個人來我們這,簡歷裡放滿了自己的朋友圈,都很好笑,就直接錄取了。

簡歷分為哪些部分?基本信息、教育背景、校內項目、實習經歷、工作經歷、自我評價。

第一,選個好模板就不用我說了。當老闆之前我一直不理解「HR看你簡歷就5秒鐘」,當老闆之後我發現有時候5秒都不到。打開看一眼,掃一下學校,掃一眼照片,看一下有沒有匹配的東西,沒有就關了。

第二,很多人糾結照片要不要放,一定要放一定要放。好看的要放,不好看的P好看也要放。

不放的話,只會給HR留下無窮的負面想像空間,覺得你醜得連自己都心虛,以後肯定影響辦公室的室容室貌。

此外,我經常看到一些簡歷用有趣、有活力的生活照,這也很好,讓老闆覺得你是一個很開朗很有活力的人,一定很能幹活。

第三,寫你具體做的事情的時候有一個原則,STAR法則。

(STAR法則是情境(situation)、任務(task)、行動(action)、結果(result)四項的縮寫。)

你寫一件你做過的事,你得寫清楚你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完成了一個什麼目標,做了什麼事,取得了什麼成果。

也許你在學校裡運營過系裡或者學校的公眾號,你千萬不要寫「負責學校公眾號XXX的文字採編」,我得不到任何信息,我不知道這個號的團隊裡你負責什麼,我不知道你厲害在哪或者不厲害在哪。但我有可能會懶得花時間去分辨你究竟厲不厲害。

我還看過一類簡歷,寫「曾負責某公眾號的運營,運營期間粉絲從10萬漲到30萬。」這個看著很好,但其實在我眼中是非常差勁的行為。

因為,有可能你是負責這個公眾號回消息、統計數據的,漲粉10萬到30萬顯然不會是你的主要功勞。

因此,STAR法則就要求你,清晰地寫出我面臨的情境是什麼,我的目標是是什麼,我具體做了什麼以及貢獻有哪些?

所以你應該寫的是「我在擔任校團委宣傳部部員期間,原創文章約XX篇。其中獨立創作的《某一篇》取得了XXX的閱讀量,漲粉XX。」現在我知道你牛逼了,你表現出了創意能力、撰寫能力、對漲粉的敏感性,很好。

第四,也是很關鍵的一點,你的簡歷需要有數據來支撐。我最怕別人說自己「擅長文字」、「負責XX視頻拍攝」,因為我真的感受不到你有多厲害。就像我和大家說,畢導我是當代新媒體界的高手,你說你算老幾。我有110萬粉絲,篇篇10萬+,打開率15%,這同行們看到了就覺得喲,厲害厲害失敬失敬。

第五,自我評價的部分。很多人喜歡寫「樂觀開朗」「積極向上」,千萬不要這麼寫!平平無奇!這世界上誰找工作不說自己樂觀開朗積極向上?

自我評價是用來展現自己個性、讓公司更認識你的地方,一定要用非常規詞彙!要爆發出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要讓自己仿佛躍然於簡歷的紙面之上。

如果你比較外向就說自己飄逸靈動,是大家的快樂源泉;如果你比較內向就說自己熱愛思考。算是一種美化的方式,但適度就好。

第六,郵箱。記得一定要改自己的發件姓名。千萬不要搞個QQ暱稱就發過來,第一印象非常差。

第七,也是最關鍵的一點,求職,是為了尋找一個匹配的工作。所以,我個人建議不要在簡歷或者面試當中偽裝自己。

你需要做的是,展現真實的自己,看這家公司和你是否匹配。內向的人不要為了公司而強行裝外向,

現在對於996的討論非常多。但其實新媒體行業也是一個加班偏嚴重的行業我覺得。但本質上來講,新媒體是一個創意密集型行業,它不是一個苦力工種,想做好是需要投入腦子的。

相關焦點

  • 「如何拍出最具個人特色的vlog?」畢導、極地手記、箭廠這麼說…
    「畢導」創始人畢嘯天、極地手記創始人Vlogger 極地、箭廠總製片人鍾偉傑圍繞「vlog的創作技巧「、」如何形成自己的vlog風格」、「如何找到並完成好選題」等vlog的相關話題「如何拍出最具個人特色的vlog?」
  • 如何撰寫論文,第2篇如何選題(選題來源)
    題目的確定確實是令人頭疼的一件事,正所謂「萬事開頭難」,在撰寫論文中也是這個道理,更何況論文題目決定了論文的方向,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論文如何選題。如何選題我們在選題中,第一步就是想寫什麼,第二步就是確定能不能寫,第三步才是正式確立。
  • 如何設計出能夠引爆英語課堂的環節?
    之所以這麼設計,是因為我們成人的注意力一般在 20 分鐘左右,超過 20 分鐘,我們可能無法很好地消化內容。 「引爆」 課堂環節設計的兩種方法 方法一:好奇心;方法二:好勝心。 如果講體育題材,可以插入足球圖片、播放THE BLACK MAMBA 的視頻來引起學生興趣;如果講文化題材,老師們可以展示藝術作品、聆聽音樂、鑑賞文學。
  • 2018年今日頭條科普內容閱讀量超5000億 知識分子如何走紅?
    同樣在2017年,清華大學學霸畢嘯天以一篇名為《微信紅包先搶和後搶差距居然這麼大》的文章刷屏朋友圈,閱讀迅速突破10萬+。這篇文章被人民網、央視財經等官媒轉載,讓「畢導」這個93年出生的清華化工系博士,成為廣為人知的「愛開腦洞的科學段子手」。
  • 新聞傳播學科10個最值得寫的畢業論文選題!滿分開題必備! | 媒視界
    業界良心全媒派(qq_qmp)為學生黨送來福音:新聞傳播學科年度10大黃金畢業論文選題point,打包放放!更全面適用於新聞、傳播、媒介管理、電視新聞、網絡新聞新媒體、數字媒體藝術等專業方向哦!收下這些選題點,並結合你的研究方向發揮腦洞,大膽擁抱你的論文吧!
  • 論文選題如何以小見大?
    在將近三十年前,我進行博士論文寫作的時候,我國共同犯罪還剛剛開始研究,關於這個論題的框架性、基礎性的知識結構都還沒有形成,因此《共同犯罪論》作為一個博士論文選題,還是符合當時的理論研究實際情況的。現在對共同犯罪的研究越來越深入,所以選題也就越來越小。關於共同犯罪的博士論文選題的變化,充分反映出我國 對共同犯罪問題的研究越來越深入。
  • 專題講座|管延軍:《MBA/EMBA專業學位碩士論文選題與撰寫》
    MBA/EMBA專業學位碩士論文選題與撰寫講座將聚焦於MBA/EMBA專業學位碩士論文的選題、設計、寫作進行系統講解。主要圍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1)如何審視論文選題的價值,提升研究設計的質量?(2)如何針對論文的主題進行系統的文獻回顧?(3)如何對論文的理論架構進行規劃與調整?
  • 清華段子手「畢導」:用科學思維逗悶子
    他用遊標卡尺先測量風衣和秋衣的厚度,然後根據圓筒壁徑向熱流量方程,算出了不同穿法時的散熱功率。實驗準備經計算發現,當把風衣穿在秋衣外面時,散熱功率是330W。而把秋衣穿在風衣外面時,散熱功率就只有328W。「2W是什麼概念?如果你秋衣外穿在寒風裡面站上整整兩天兩夜,你就可以節省出整整一個雞蛋的能量。」
  • 畢業論文如何正確選題?
    選題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首先我們選擇一個合適的選題,要選擇一個你懂,導師也懂的選題,這樣導師可以對你進行一個有效的和管用的指導,在答辯的時候也可以讓答辯老師通俗易懂。選題要從細節方面出發,一個論文題目越宏大,就難以找到相應的論證和論據去支撐,如果你的論文題目越細緻,你的論據就會越好找。有兩點經驗之談,希望同學們牢記:1、千萬不要寫超越時代的選題,找不到最新的一手資料。
  • 放開那條狗,拍爛片的事還是交給那個《逐夢演藝圈》的畢導來
    畢導曾經做了許多抵抗,起訴豆瓣、給國家電影局寫信、還在微博上稱自己在「等待坎城的消息」。他的自信成了網友的笑料,有人把他拉進一個微信群,所有人都在罵他。在爭議風波中盤旋、掙扎了很久之後,畢導終於接受了這一切。2019年3月31日,第十屆電影「金掃帚獎」在北京舉行頒獎典禮,《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被評為近十年來最令人失望的華語電影,畢導親自到場領獎。
  • 畢業論文如何選題?這些選題技巧你一定要知道!
    想要快速完成論文寫作,首要做的第一步就是選題了,做好選題工作,才能快速進入論文撰寫階段。那麼畢業論文如何選題呢?今天小編也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好用的選題技巧和選題注意事項,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一、論文如何選題1、找突破口很多人都不知道怎麼進行選題,其實論文選題關鍵要找準突破口,通俗來講就是找準「切入點」,我們可以先將論文主要研究的內容確定下來,然後再從中找準切入點,從而確定論文的選題。
  • 畢業論文如何選題?掌握這3個選題方法,你能輕鬆完成論文選題!
    畢業論文如何選題?對於不少朋友來說,論文選題非常難,但是這一關又非常重要,選題不好的話,不僅影響後續的論文撰寫,還會影響自己最終的得分。那麼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論文選題的方法以及選題注意事項,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 畢導講「理工男」
    畢導,本名畢嘯天,清華大學化工系博士生,今日頭條優質科普內容創作者。這次畢導來到海綿演講,把自己作為研究對象,一本正經地跟你聊聊理工科男博士的那些事。理工男的腦迴路到底可以驚破幾層天?如何一本正經用科研思路琢磨生活中的雞毛蒜皮 ?從男廁所泡利不相容原理到令人窒息的求婚綠光,理工男們用腦洞證明了什麼是硬核浪漫與實力較真。
  • YY直播被指粉絲造假遭渾水做空 回應:包含大量錯誤
    渾水公司做空中概股歡聚時代引發媒體關注。  在報告中,渾水公司稱,歡聚時代直播業務中90%收入為假,直播過程中虛擬禮物的50%來自於公司自己的伺服器,另外40%來自外部機器人或主播自己打賞。
  • 畢業論文如何選題及論文的6個選題方向
    有一些課題還有可能進一步發展為新成果、新產品,得到社會的歡迎,實現選題的實用價值。這種老師根據教學、科研工作的需要,指導學生選題,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論文選題方法。總之,無論是教師提供選題還是學生自選課題,都要隨時聽取指導教師的意見。二是從精讀本專業往屆優秀畢業論文開始。
  • 三部喪氣但腦洞超大的美國動畫,一定不容錯過
    今天向大家推薦三部非常受歡迎的美國動畫,每一部都充滿了奇異的幻想和腦洞,當然還會有一點喪氣。>第二部 瑞克和莫蒂 Rick and Morty瑞克和莫蒂這是一部美國成人動畫科幻情景喜劇,多的是你想不到的腦洞
  • 科研與智庫成果選題與思考切入點
    這些內容都體現出學科交叉和領域突破的研究特點。  3.3 關於如何牽住科技創新牛鼻子的選題  這是一個時評文章,帶有智庫建言的性質。  5.4 關於全球大都市圖書館空間設計的發展特點與讀者服務的選題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與世界許多城市出現了數量頗為可觀的新圖書館建築,這些建築作為公共空間所展示出的美與文化的力量為學界進行理論的提煉和總結提供了豐富的實踐案例。
  • 2020年度浙江省高校畢業設計選題方向與企業設計需求對洽會報名
    為進一步促進高校畢業設計成果轉換,提升高校畢業設計社會化,以及高校畢業生的實踐能力,為企業提供前置化的設計人才,促進校企合作,特推出2020年度浙江省高校畢業設計選題方向與企業設計需求對洽會,為企業與藝術類高校及藝術設計類畢業生搭建雙向供需選擇平臺,以充分利用社會資源作為教學資源輔助辦學
  • 關於社科論文選題擬定與完善的8條建議
    論文選題為什麼重要?主要在於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發現問題,選題,這是我們論文寫作的第一步,也是最難的一步。俗語說得好,「題好文一半」。這篇文章,我想就論文選題究竟該如何擬定和完善的問題介紹八點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 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的8個方法
    在選題前,應先在自己熟悉或有興趣的範圍內廣泛閱讀有關文獻信息,分析已有研究成果,開闊思路,擴大視野。張世英教授曾深有體會地說:「選題過程中,要大量翻閱資料,東翻翻西翻翻,左想想右想想,題目中心也就醞釀得差不多了。」這是經驗之談。通過讀書,了解信息、思考選題,是培養研究生獨立科研能力的良好途徑。王力先生也主張通過讀書培養選題能力,他說:「提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頭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