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2012年最激動人心的科學發現就是在CERN(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實驗發現的一種新粒子。
這種粒子被大家認為極有可能是「希格斯玻色子」[1],它以物理學家彼得 希格斯的名字命名。物理學家認為希格斯場使基本亞原子性的粒子擁有質量,包括夸克、輕子這些構成日常事物的基本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的振造成了希格斯場中的振動,就像當你猛拉繩子時繩子產生的晃動。但這個場是如何賦予粒子質量的呢?這個問題讓所有人都很疑惑。
1993年,英國科技大臣要求物理學家們找出一個簡單的方法來解釋所有與希格斯相關的結果。給出的獎勵是一瓶高品質香檳。獲獎的解釋大致是這樣的假想一個在CERN實驗室舉行的酒會,出席的人都是粒子物理學家。這些物理學家代表了希格斯場。此時,一個收稅員進入了聚會,顯然從來沒人願意和徵稅的人談話,於是他們很輕鬆的穿過人群來到了吧檯,徵稅者不會和物理學家們有互動。同樣,有一些粒子也不會和希格斯場有相互作用。
這些不受影響的粒子比如光子,它們被稱為零質量粒子。現在,假設彼得 希格斯進入了這個房間,也許是為了喝一杯。這種情況下物理學家們立即會聚到希格斯教授周圍,同他討論交流那些為了測量希格斯粒子屬性而做的工作。由於希格斯教授和人群密切的互動,他在房間裡會走得很慢。因而,希格斯在與物理學家的互動作用影響下就成為了「一個有質量的粒子」。
那麼,如果那就是希格斯場的解釋,希格斯玻色子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現在假定聚會者均勻分布在房間各處,假設現在有一個人在門口探頭進來,說了一個傳言,這個傳言有關某個遠方的某個對手實驗室的新發現。靠近門的人會聽見,但離門稍遠的就聽不見了。於是這些離門稍遠的人就會向門口靠近,以便詢問那些聽到的人。這會擠出一個密度大的人群。
當這些人聽了傳聞後他們會回來原來的位置來討論這傳聞的意義,但更遠的人這時會來問「發生了什麼」,這樣又會形成一個密度很大的人群穿過房間的情狀。這一堆人形成的波動,與希格斯玻色子形成的波動是相似的。需要記住的是,並不是有質量的粒子會與希格斯場有更多互相作用。
就像在聚會的類比中,所有聚會者在進入房間之前都是毫無差別的一樣,也就是說彼得 希格斯教授與徵稅者在進入聚會前都是一樣的,是他們與人群的相互作用導致他們「獲得質量或者保持質量為零」。再強調一下,粒子的質量是來自粒子與場的相互作用。
總之,一個粒子會獲得多少質量取決於它和場是如何相互作用,就像不同人的穿過人群,行走的速度與他們(在人群中的)人氣有關。希格斯玻色子是場中的一個波動,就像穿過房間的能引起人們騷動的傳聞。當然,這個類比僅僅是個類比,不過這是目前我們能想到的最好的類比了。如上所述,便是希格斯場和希格斯玻色子。我們正在研究是否真的可以找到這個粒子,如果我們真找到了,獎品就不僅僅是一瓶香檳了。
相關知識延伸閱讀
[1]希格斯玻色子(英語:Higgs boson)是標準模型裡的一種基本粒子,是一種玻色子,自旋為零,宇稱為正值,不帶電荷、色荷,極不穩定,生成後會立刻衰變。希格斯玻色子是希格斯場的量子激發。根據希格斯機制,基本粒子因與希格斯場耦合而獲得質量。假若希格斯玻色子被證實存在,則希格斯場應該也存在,而希格斯機制也可被確認為基本無誤。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Dervish Wang-喝茶咯!茗~~- Xuwen Zhu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