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師大倆學院陸續入駐濟寧高新區大學園
原標題:曲師大倆學院陸續入駐濟寧高新區大學園齊魯晚報訊 9月開學季,候純利和同年級的76名同學一起來到了濟寧高新區大學園,他們將在這裡完成大學生活的實習階段。候純利和同學們成為了第一批進駐濟寧高新區大學園的曲師大學生。除了候純利所在的物理工程學院,曲師大軟體學院也將在10月中旬入駐。
-
曲師大數學學科力壓北大排名全國第一,想考入曲師大數學系很難嗎
這可不僅是中國第一,亞洲第一,在全世界也可以排到第19名。 李老師曾畢業於曲阜師範大學,在四年大學期間,李老師深深地知道曲阜師範大學數學學科的發展程度,也知道曲阜師範大學的數學學科是無法與北京大學的數學學科相提並論的。
-
水性聚氨酯材料應用實現新突破
這是繼去年8月,科天健康國內首條水性聚氨酯超薄保險套生產線正式投產後,相關產品的首次正式露面,此舉也意味著國產品牌在這一領域填補了國內空白。新華網梁鴻儒 攝 科天健康的技術帶頭人、中國水性聚氨酯產業開拓者——安徽大學王武生教授表示,天然乳膠保險套的正常薄度區間是0.04毫米至0.09毫米。此次科天健康發布的中川001水性聚氨酯保險套,突破乳膠保險套0.036毫米的極限,將「超薄」做到0.01毫米,幾近於肥皂泡的薄度。 製造難點在哪裡?就在於水性聚氨酯這種高科技材料上。
-
中國碳基半導體材料取得新突破,或將終結矽時代,實現晶片全面領先
近日,北京大學張志勇教授-彭練矛教授課題組發展全新的提純和自組裝方法,製備高密度高純半導體陣列碳納米管材料,並在此基礎上首次實現了性能超越同等柵長矽基CMOS技術的電晶體和電路,展現出碳管電子學的優勢。
-
OLED新材料實現量產 發光材料成本有望大幅下降
「我們專注在新一代的有機發光材料和器件的研發,包括具有可調激發態的發光有機分子的設計、合成和表徵以及它們的結構、電學和光物理性質和相應的器件。」這是華南理工大學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蘇仕健教授與他的團隊研究的課題。聽不懂?簡單來說,他們正在著手研究新材料,用以替代現有採用稀有金屬配體為主的磷光OLED材料,並能繞開歐美企業在這一領域的專利「護城河」,從而達到大幅度降低OLED生產成本的目的。
-
巖漿新材料正式成立,超高溫石墨烯電熱實現零突破
近日,集超高溫石墨烯新材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山市巖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巖漿新材料)在粵港澳大灣區中山市國家健康產業基地舉行開業典禮。巖漿科技創始人,石墨烯發熱體首席專家孫勇軍帶領研發團隊,誠邀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生產力促進研究所名譽所長、研究員王瀋河院士、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趙大慶院士、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盧紅斌、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梁璐博士、中山市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以及格蘭仕集團、美的集團、松井電器、新寶電器、時代高科等企業代表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動,一同為超高溫石墨烯生產製造規模化升級助力。
-
曲師大今年計劃招生8100人
現在除基礎教育師資培養這一特色外,學校重點建設基礎學科和應用型學科這兩大專業學科群,緊貼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培養社會急需人才。 2013年,曲師大招生批次主要在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學校2013年招生計劃總數為8100人,面向全國25個省份招生。2013年學校新增三個本科專業,分別是物聯網工程、商務英語、食品質量與安全。
-
川大張雲&吳昊教授AEM報導:聚銻酸材料的新突破
在此,特別感謝四川大學張雲和吳昊教授課題組的大力支持。謝謝大家對我們的持續關注!研究背景近些年來,研究者們開發了無數的電極材料用以在二次電池中存儲鹼金屬離子(如Li+離子和K+離子)。但是,僅有很少的電極材料可以作為一個通用的主體材料用於存儲鹼金屬離子。
-
潘建偉團隊量子通信獲新突破,這就是該成果的厲害之處,堪稱奇蹟
,中科院潘建偉團隊又給我們帶來了哪些驚人的新成果? 6月15日,世界頂尖學術期刊英國《自然》雜誌在線發表了一篇重量級論文《基於糾纏的千公裡級安全量子加密》,潘建偉團隊聯合牛津大學教授Artur Ekert,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建宇團隊,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中科院光電技術研究所等相關團隊,利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基於糾纏的千公裡級量子密鑰分發。
-
重慶大學這項成果實現超快科學研究突破!登上該領域頂級期刊封面
厲害了!重慶大學唐文新教授團隊成功研製像差校正自旋極化低能電子顯微系統並發表《Ultramicroscopy》封面文章。、復旦大學等國內外高校學者,研製的超快自旋極化像差校正低能電子顯微鏡,開啟並建立了原位超快高分辨表面物理化學領域新方向。
-
曲師大喜迎2018級新同學 8504名本科生邁入校園
在「熱烈歡迎2018級新同學」的條幅下,科技樓前、陽光廣場早已人聲鼎沸,輔導員、學長學姐、志願者有條不紊地引導新生辦理入學手續,乾淨整潔的校園和宿舍環境迎接著祖國四面八方來到的「萌新們」。 憑藉數字迎新系統,採用「掃碼迎新」新方式,能夠給新生帶來了不一樣的註冊報到體驗。掃碼後,後臺可實時統計出已報到和未報到的比例及人數。據了解,這是軟體學院利用假期,組建團隊,開發了「面部識別」系統與「通道優化」系統來協助2018級迎新活動的開展。
-
我科學家在氮化反應領域實現新突破
目前,發現於1923年的施密特反應,被廣泛應用於天然產物及藥物合成中,但這一反應依賴於具有潛在爆炸性和高毒性的疊氮化物的使用,嚴重製約了該方法在更多藥物、精細化工品和材料合成中的應用和發展。因此,如何發展溫和、廉價、高效的含氮試劑,從而解決施密特反應中疊氮試劑弊端,已成困擾合成化學家多年難題。
-
西北大學於遊教授團隊實現高性能聚合物凝膠材料快速合成
近期,西北大學化材學院於遊教授課題組在高性能聚合物凝膠材料合成與應用方面實現突破。該研究得到了西北大學信息學院鄧周虎教授、西安交通大學前沿科學技術研究院郭保林教授和香港理工大學鄭子劍教授的大力支持,同時也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博士後科學基金和陝西省自然基金的資助。
-
3D列印材料新突破:乳膠3D列印
要實現科學工程的突破,需要大量的工作和研究,更需要專業團隊技術攻關。 近日,據白令三維了解,來自高分子創新研究所、科學院和工程學院的維吉尼亞理工學院跨學科團隊共同提出了一種新的乳膠3D列印方法,並獲得了國家科學基金會獎。維吉尼亞理工大學也與米其林北美合作開展這個項目。
-
「聲子液體」助熱電材料實現突破
「液態」特徵的離子來降低熱導率和優化熱電性能,突破晶格熱導率在固態玻璃或晶態材料上的限制。審稿人對該文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其拓展了已有的「聲子玻璃—電子晶體」概念至「聲子液體—電子晶體」,為熱電材料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史迅介紹說,熱電轉換技術利用半導體材料的塞貝克(Seebeck)效應和帕爾貼(Peltier)效應實現熱能與電能直接相互轉化,在工業餘熱和汽車尾氣廢熱發電等領域具有重要而廣泛的應用。
-
中國農大陳紹江教授團隊實現雙子葉植物單倍體誘導技術突破
中國農大陳紹江教授團隊實現雙子葉植物單倍體誘導技術突破 2020-05-27 04: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可控核聚變材料提取和環流器均有新突破
通常世界的原料提取方法,高純度、高濃度的氘是通過分離『氫-氘』混合氣體來獲得的,但目前實現這種分離的技術能耗大、效率低、價格昂貴。由英國皇家學會會士、利物浦大學教授安德魯·庫珀帶領的中英聯合團隊設計出一種新材料,它能通過一種被稱為「動態量子篩分」的過程,將氘氣體從混合氣體中有效地分離出來。
-
晶片科學家的雄心:全新通道材料實現存算一體,突破AI算力瓶頸
這為更小、更強大和更節能的設備打開了大門。」存算一體化的突破之日,也是 AI 算力瓶頸的突破之日。為解決上述問題,微軟、英特爾等公司,已經投資過該技術方向,但是目前仍未誕生可大範圍應用的產品。本次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由提出的新辦法,有望解決上述難題。
-
這就厲害了!在極其簡單的材料中產生超短自旋波
HZDR離子束物理與材料研究所的Sebastian Wintz博士解釋說:現有概念已經達到極限;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正在研究一種新的策略——自旋波。這種方法不再涉及電荷的傳輸,而是只傳輸磁性材料中電子的固有角動量(自旋)。電子本身保持靜止,只有自旋發生變化。
-
新材料構建新體系 新發展引領新未來——2020新材料國際發展趨勢...
編者按縱觀人類文明發展史,每一次的變革都離不開新材料的開發與利用。作為其他高新技術及其產業發展的基礎和先導,新材料的研發關係著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的發展,新材料的創新為下遊產業的突破和發展提供了機遇。因此,在全球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背景下,世界主要國家都在搶佔這一戰略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