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省人口加速衰退,7 月死生差距已破萬!難得的觀察樣本!

2021-01-09 海外黃老邪

今年新生兒原本就在面臨 17 萬的保衛戰,從如今的統計來看,基本上 2020 年應該是人口的黃金交叉,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至今人口自然成長已減少了萬人。

據內政部最新統計,7 月出生人數與同期相比減少近 2 成,自年初累計死亡人數為 103,088 人比出生多了 10,714 人,且幾乎每個月都是如此,恐怕今年趨勢是無望反轉,今年新生兒低於 17 萬的機率很高。雖然這可能與近年疫情也有關,影響國人生育意願,但少子化問題,根本上也沒有被解決。

基本上專家已認為生育率缺口在短期內是無法彌補的,且不僅是出生率低,遷徙移入者也呈現負成長。一般而言,不少國家如日韓,為因應少子化危機,減緩對經濟帶來的衝擊,都推出鼓勵移民的政策,至少來彌補可能萎縮的經濟,然而如今臺灣連人口遷入都呈現負數,這在過往也是罕見現象,最近一次人口大移出是 1996 年臺海危機時期。

邁向超高齡社會

這兩個人口數字都呈現負成長已開始預示著危機,將可能進入人口大衰退的時期,死生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明顯,預計到 2026 年臺灣高齡人口將佔 20% 以上,進入超高齡社會。目前臺灣高齡人口平均 15.6%,不過部分縣市如嘉義已經達標。原本國發會推估今年新生兒仍在 17 萬以上,但如今可能會再下修。

目前談到少子化,基本上輿論已普遍認為是低薪、高房價所造成的,不過政府對此僅較為積極的推動補貼生育政策,所以往往被批為治標不治本的做法。因為在臺灣,人口減少並不是只反應民眾要求更高的生活質量,不願意承擔生育責任,生存條件越來越差可能才是主因。若加班時間越來越長,房價越來越貴,每個青壯年身上的撫養責任也越來越重,薪水卻凍漲,少子化其實也只是一種反應社會制度的自然現象。

不要說打房或是拉高薪水,增加公託等措施都會比單純的生育補貼來得有用處。然而如今,連幼兒園都仍是稀有資源,且質量還參差不齊,政府就算不願面對財閥壓力也仍然沒搞清楚問題本質。也有專家建議,若人口萎縮已成定局,政府應更主動的因應,進行都市改革,改善生活空間,以滿足新的生活需求。

相關焦點

  • 人口冰河時代來了?人口衰退會傷害中華文明的根基嗎
    然而,他的預言並沒有到來,二胎政策帶來的人口生育高潮僅僅維持了兩年,中國人口出生率就掉頭向下,今年甚至可能創下建國以來新生人口最低紀錄。對人口危機很多人持不同觀點,認為中國人口如果降到7億,中國將和美國一樣富裕發達。有這種觀點的人,是典型的空談主義者,根本不了解人口驟然下降的強大破壞力。
  • 中國臺灣省的經濟水平,和中國大陸的哪座城市旗鼓相當呢?
    我今天要和大家談談臺灣省, 我相信中國人對這個省有很多想法, 如果說知道,大家都知道一點,但是說清楚,真的知道的人不多, 臺灣省的經濟水平和我們大陸的省相比怎麼樣?首先,臺灣省是中國第一個大島,有3.6萬平方公裡的面積,人口2350萬,這裡很漂亮,電子產業發達,臺灣省的面積比海南島大,但人口少,人口和上海差不多,從GDP來看,臺灣省為39072億,在中國排名第六,當時排名第一的是廣東省,臺灣省與排名第五的河南省略有差異, 當時河南省的GDP是44988億,臺灣省是第6位,但在人均GDP方面臺灣省是第1位。
  • 經濟學家:中國人口大遷移!東北97.7%區域人口外流
    2011-2015年重點城市常住人口增長大多放緩,但戶籍人口增長加快。受勞動力回流影響,東部地區重點城市常住人口增長普遍低於中西部地區,但人口本地化明顯,小學生數增速較高。2016年起部分重點城市因「搶人」大戰常住人口增長加速,小學生增速顯著躍升。哪些地區人口在流入,哪些在流出?1)中國人口流動已從四六分化走到三七分化,表明人口流動越來越集聚化。
  • 基於人口特徵的重慶市收入差距分解分析
    一、數據和樣本   近年來,隨著對中國收入分配差距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們已經越來越不滿足於定性的討論中國的收入差距狀況,但由於對收入狀況的微觀調查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相關研究仍很缺乏。   本文使用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中重慶市的抽樣調查數據,調查時點是2005年11月1日,該抽樣調查全國首次將居民個人收入情況納入調查,調查對象申報2005年10月的月收入情況。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的規模僅次於人口普查,因此本文使用的數據質量和抽樣覆蓋率達到了很高的水準。
  • 【 2020年是第幾個世界人口日】中國人口統計2020
    2020年世界人口日的日期:2020年7月11日,星期六,庚子年(鼠年)五月廿一。   2020年是第幾個世界人口日:第31個。   世界人口日是在每年的7月11日,這是1990年聯合國根據其開發計劃署理事會第36屆會議的建議決定的。所以1990年7月11日是第一個「世界人口日」。到2020年就已經是第31個世界人口日了。
  • 2020年是第幾個世界人口日?2020中國有多少人口
    那麼,2020世界人口日是哪一天?2020年是第幾個世界人口日呢?和華圖小編一起去了解下吧。   2020年世界人口日的日期:2020年7月11日,星期六,庚子年(鼠年)五月廿一。   2020年是第幾個世界人口日:第31個。
  • 2019年鄭州常住人口主要數據公報發布 鄭州破千萬,金水區以133.3萬...
    在鄭州全區、縣、縣級市中,金水區以133.3萬人口穩居第一。你猜,誰是第二?  連續破千萬,鄭州市人口同比增長21.6萬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2019年鄭州全市共有308.5萬戶,常住人口為1035.2萬,平均每戶的人口為3.4,比上年增加21.6萬,同比增長了2.1%。
  • 數據顯示:中國共六城市實際人口已超過2000萬
    尤其是不少大城市的實際管理人口遠超常住人口。數據顯示,目前包括北上廣深、成都、重慶等城市的實際管理人口均已超2000萬,不少強二線城市的實際管理人口超過1000萬。這也對城市公共資源如何合理分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高雄市人口278萬,GDP630億美元,等同於內地哪座城市?
    說到臺灣省,不得不說的城市是高雄,與新北市日南日北相呼應,作為臺灣經濟重鎮之一,高雄市是整個臺灣省南部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旅遊、工業和商業中心。全市管轄36個地區,總面積2947平方公裡。截至2019年底,高雄市居住人口為278萬人,僅次於臺灣省第二,新北市(新北市總人口400萬人)。20世紀90年代,高雄作為世界第三大貨櫃港口,經濟迅速發展。但目前,高雄跌至全球10大港口之一,2017年高雄港貨櫃吞吐量1024萬箱,居全球第13位。大陸的上海港、深圳港、寧波-舟山港、光州港、青島港、天津港等6個港口均進入世界前10大港口。
  • 廣深實際管理人口均超2000萬 哪些城市人口數被低估?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佛山居住人口首破1000萬,廣深實際管理人口均超2000萬,哪些城市人口數被低估?近日,廣東佛山市政府召開的全市新市民服務管理工作會議透露,截至今年10月30日,全市新市民登記已超547萬人,超過戶籍人口將近100萬。
  • 中國人口年齡結構變化驚人:老齡化全球領先
    2014年年底,中國的老年人口數量達到2.12億人,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老年人口破2億的國家。按照專家預測,大約再過20年左右,中國老年人口就將突破3.5億,此後一直到2100年都不會再低於這個數字。
  • 感染1000萬!全球第二人口大國重蹈美國覆轍,已到了生死關頭
    據環球網快訊,截至本月19日,印度新冠確診病例超1000萬例,成為繼美國後,第二個感染人數破千萬的國家。而一個可怕的隱患是,印度雖然現在沒有美國確診數多,且新增人數也沒有美國多,但印度可是全球人口第二大國,總人數是美國近4倍,況且印度的醫療條件、核酸檢測速度都遠遠趕不上美國,早有專家就曾預言,印度可能是這次疫情最大的"黑洞",現在印度成了這樣,真是到了生死關頭。
  • 14億中國人口,月入過萬的有多少人,說出來你可能不相信!
    眾所周知,我國擁有著十分龐大的人口總數,其人口數量已高達十四億之多。如此龐大的人口數量,也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極大的人口紅利和消費需求。得益於此,中國的經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隨著我國居民消費實力和需求的增加,中國的國民財富也得到了極大的積累,不過令人十分好奇的一件事是,我國的財富累積已經居於了世界的前列,但是在如此龐大的人口數量下,我國實現月入破萬的人群,究竟有多少呢?收入低於5000千的群體中國經濟的發展得益於政策的改革。
  • 澳洲人口承載能力比中國還要大?2500萬人口根本守不住這麼大家業啊
    澳洲人口承載能力比中國還要大?2500萬人口根本守不住這麼大家業啊 澳大利亞,大概是世界上對地廣人稀的國家了。7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竟然生活著2544萬人。大量的土地被拋荒,過少的人口,讓這裡始終物無法獲得更高更快的發展水平。
  • 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計劃生育政策調整時候已到
    報告中涉及中國人口結構老齡化的眾多數據,使得國內外媒體對中國計劃生育政策的討論進一步升級。  8月26日,一家英國媒體撰文呼籲中國全面放寬計劃生育政策以應對中國「多老」、「少子」的現狀,認為「單獨二胎」等微調政策不足以扭轉人口結構嚴重老齡化趨勢。
  • 中國人口報告:2020
    我們預測,中國人口將在「十四五」時期陷入負增長,2050年左右開始將急劇萎縮,2100年佔全球比例將從當前的約19%降至7%。4)人口紅利消失,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下滑。勞動年齡人口比例已於2010年見頂,預計2050年比2019年減少23%;2010-2018年中國經濟增速已從10.6%降至6.1%,即將進入「5時代」。
  • 臺灣地區1月死亡大於出生 人口負成長反折點待觀察
    據臺灣相關部門未來人口推估,最早的人口負成長反折點就在今年,而臺內政部門今年1月人口統計顯示,出生人數為1萬2510人,死亡人數為1萬4673人,是否會出現人口負成長的反折點,值得全年觀察。    3月份全臺人口數,呈現逐月遞減現象,曾被外界質疑人口已進入負成長,但戶政部門官員表示,依照有關單位對未來人口推估,最快的反射點出現在2020年,若以3個月的統計斷定人口已負成長,會是過度「大膽」的說法。       而去年全年統計,全臺總人口數為3121人,最後的數字也高於前3個月平均約2359萬人口數;且去年全年出生人數比起死亡人數還多出1471人。
  • 2020世界人口日是哪一天 2020年是第幾個世界人口日
    2020年世界人口日的日期:2020年7月11日,星期六,庚子年(鼠年)五月廿一。   2020年是第幾個世界人口日:第31個。   世界人口日是在每年的7月11日,這是1990年聯合國根據其開發計劃署理事會第36屆會議的建議決定的。所以1990年7月11日是第一個「世界人口日」。到2020年就已經是第31個世界人口日了。
  • 中國人口發展經驗有助解決全球人口問題
    今年7月11日是第三十個聯合國「世界人口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每年這一天,都再次提醒我們人口問題與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緊密相關」。那麼,當前全球人口整體面臨哪些問題?各國人口發展合作進展如何?對人類可持續發展又有何影響?
  • 圖解中國房地產之四 從人口金字塔看房地產需求
    在這兩套房背後,是加速的老齡化。人口老齡化,國際上有個通用的指標,即60歲以上的人口佔總人口比例達到10%,或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作為一國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準。如果按第二個標準衡量,中國在2000年左右就進入老齡化社會了,2000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為6.96%,2001年該數據為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