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說服爸媽,新冠病毒不是美國製造的

2021-01-11 騰訊網

每次傳染病大流行的事件中,「生化武器說」從不缺席。內蒙古電視臺《新聞聯播》在昨天(8日)報導,快手某主播涉嫌「發布虛假違法信息」,稱新冠病毒為人工製造的「基因武器」,被採取了強制措施,拘留10日,罰款500元。

「科盲」不是「法盲」的藉口,更不能成為辯護理由。但對新冠病毒為人工製造的擔憂,儘管缺乏基本的依據,但仍在流傳。

石正麗被推到了中心。

她是中科院新發和烈性病原與生物安全重點實驗室主任、武漢病毒所新發傳染病研究中心主任。2015年,有她參與的、發表在《自然醫學》的一項研究,被解讀為人工製造了超級毒株,接著被質疑是此次疫情的禍根。

兩個「被」字,需要有數據和論證,而病毒學具有門檻,不容易討論。但是,在2020年1月31日,印度學者發表文章說,經比對發現新冠病毒的棘突蛋白上有4段新的插入序列,具體細節在後文敘述。

石正麗(圖源:武漢病毒所)

印度學者據此說,新冠病毒不太可能是自然形成的。印度論文似乎佐證了「陰謀論」,實際也推動了「生化武器說」。但是,新冠病毒不可能是「人工病毒」,主要理由如下:

1.根據目前公開的新冠病毒RNA序列,變異位點分散,符合自然變異,證明它是自然界的病毒。

2. 基因編輯技術不是仙術,很難對單一的位點編輯。(事實上,因為論證不嚴謹,沒有證明「插入序列」作用於人的機制等,印度論文早就撤稿。)

3. 病毒的基因序列中,沒有人工製造的位點,證明它不可能產生於實驗室。

自1月21日,湖北省科技廳啟動「2019新型肺炎應急科技攻關研究項目」,石正麗擔任了應急攻關專家組組長,她在此次疫情中貢獻突出。技術誠然是一把「雙刃劍」,然而謠言往往更寒人心。

「人工病毒」沒那麼可怕

真正的敵人是冠狀病毒。人類第一次發現它是在1961年,科學家將它從感冒者的分泌物中分離出來,認為它是引起感冒的「元兇」。到了20世紀70年代,第二個感染人的冠狀病毒被發現,於是有了專門的「冠狀病毒科」。

在整個自然界中,冠狀病毒廣泛存在,分為α、β、γ、δ屬等4個屬,截至目前共計有24種。它們的宿主包括豬、牛、貓、犬、貂、駱駝、蝙蝠、老鼠、刺蝟等多種哺乳動物以及多種鳥類。但是,迄今為止,可感染人的冠狀病毒只有7種。

然而,它的攻勢很猛,2003年暴發的SARS病毒,曾給中國一記重拳,並在全球造成大流行。SARS病毒全稱「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屬於β冠狀病毒屬。最終在2016年,科學家終於確定,它真正的自然宿主是中國馬蹄蝠。

SARS的自然宿主中國馬蹄蝠(又名中華菊頭蝠)

SARS流行的10年後,在沙特、阿聯等地,MERS病毒席捲而來。它具有駭人的死亡率,達到了50%,但它持續在人際傳染的能力比較弱,它也是β冠狀病毒屬,全稱叫「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既如此可怕,那麼它如何獲得入侵人體的能力?其他類型的冠狀病毒,又是否有入侵人類的可能?SARS暴發以來,這成為科學家的研究課題,也是石正麗被質疑的研究項目本來目的所在。

冠狀病毒入侵人體的關鍵,在於其病毒粒子囊膜上的一種蛋白,叫S蛋白。冠狀病毒結構呈球形,其表面圍簇著突出的「小刺」,在電子顯微鏡下形如「王冠」,它的名字來源於此,而「小刺」就是S蛋白。

S蛋白是進攻入侵細胞的武器,相當於一把「鑰匙」,由它來識別和結合位於宿主細胞表面上的受體,相當於尋找宿主細胞上對應的「門」。對SARS病毒來說,人體細胞的ACE2(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就是這扇門。進了門,它就開始為害人體。

2015年發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石正麗參與的一項研究,該研究利用 SARS 反向遺傳學系統,生成並鑑別出一種可以感染人類呼吸道細胞的嵌合病毒。有人據此指出,2019-nCoV 病毒也許來自4年前這一實驗中經改造的病毒洩漏(圖源:Nature Medicine)

或許有人疑惑,既然基因決定了蛋白質的表達,那麼不具備「鑰匙」基因的冠狀病毒,本身對人體沒有危害,何必杞人憂天?但事實上,冠狀病毒是單鏈RNA結構,容易產生變異,通過進化獲得入侵人體的能力。

石正麗飽受爭議的研究項目,是為了檢測另一種冠狀病毒SHC014,是否具有入侵人體的能力。它和流行性SARS病毒都以中國馬蹄蝠作為自然宿主,但在與人ACE2結合的關鍵位點上,SHC014的棘突蛋白與流行性SARS並不同。

根據序列預測,SHC014的棘突蛋白並沒有結合人類細胞ACE2的能力。然而令人費解的是,其他相關的能夠結合人類ACE2的SARS冠狀病毒中卻存在類似於SHC014的棘突蛋白位點。為了解答這個疑惑,石正麗小組進行了功能性研究。

簡單來說,項目研究者的做法是,將SHC014的棘突蛋白嫁接到一個能夠在鼠類中感染並複製的SARS病毒骨架上,也就是去嘗試SHC014的鑰匙能否打開人類細胞的傳染途徑。意外的是,這個「嵌合病毒」能夠感染人體細胞。

SARS與SHC014 病毒的親緣關係(圖源:論文配圖)

研究證明,SHC014的棘突蛋白具備入侵人體的可能性,而其尚未導致流行性疾病,可能是因為病毒的其他部分需要相應的適應性突變,從而能讓進入人體細胞的病毒高效率地繁殖複製。

因此論文對外提示了一種風險,就是在野生動物中流傳的冠狀病毒中可能已經存在一部分潛在的能夠打開人類細胞的病毒。考慮到冠狀病毒的危害程度和它的易變性,這種提示很有必要。

雖然「功能獲得性研究」面臨爭議,但要注意,研究者替換的是「鑰匙」,本體是SARS病毒而非SHC014,即沒有帶給人類世界新的病毒,它也絕對不是所謂的超級毒株。

「印度論文」匆匆被撤

研究中的「嵌合病毒」,雖然容易造成混淆,但實驗經過與結論俱在,澄清並不難。回到新冠病毒,印度學者的一篇論文,提出新冠病毒比SARS病毒「有4段新的插入序列」,而4段序列均能在愛滋病的蛋白序列中找到。然而,這4段序列是新冠病毒所獨有的,在其它冠狀病毒中卻不存在。

論文顯示,印度學者認為,這種不尋常的同一性/相似性,在自然界中不太可能是偶然現象。意思是說,僅僅通過自然進化,新冠病毒不太可能具有這4個序列。所以,一時間內,新冠病毒是「人工病毒」的質疑聲更具陣仗。

1月30 日,印度科學家在預印本網站上發表了一篇研究2019-nCoV病毒進化和致病性的論文,指這種情況在自然界中不太可能是偶然現象(圖源:bioRxiv)

先要說明的是,這篇印度論文沒有接受同行審閱,並且已經撤稿。發表平臺在官網提示說:「這些是未經同行評審的原始報告,不應被認為是具有結論性的,不能指導臨床實踐/與健康相關的行為,或作為既成事實信息在新聞媒體上報導。」

接著,我們看看這篇文章到底提供了哪些推測的「科學依據」。

論文比較了新冠病毒S蛋白的胺基酸序列,以及之前流傳的SARS病毒S蛋白的胺基酸序列,發現四處多出來的胺基酸序列,而這四個多出來的胺基酸序列被發現存在於HIV病毒的結構蛋白中(gp120以及Gag)。

印度論文顯示,研究者認為,gp120以及Gag這兩個蛋白,在HIV病毒中起到了協助HIV和人類細胞受體結合的作用。也就是說,它是HIV病毒進入人體的「鑰匙」。因此,論文作者認為新冠病毒是被給予了「鑰匙」,可能是實驗室人為改造病毒洩露事件導致的。

在這篇論文中,作者聲稱在2019-nCoV突刺蛋白中發現了4個插入序列,其與HIV-1 gp120和Gag高度相似。論文指出,這4個插入序列均為2019-nCoV獨有,在其他冠狀病毒中不存在(圖源:量子位)

這篇文章看似提供了一些科學證據,然而仔細研讀之後不難發現,這些展示的證據帶著作者的主觀意念。首先,多出的4處胺基酸插入序列,僅僅是比較新冠病毒和SARS病毒的結果。

事實上,論文提到的4段插入序列,也存在於其他蝙蝠冠狀病毒中,例如2015年公布的蝙蝠冠狀病毒bat-SL-CoVZXC21的S蛋白序列,和人類SARS病毒相比,就存在3處同樣位置上的插入序列。

甚至,在近期公布的雲南蝙蝠bat-CoV-RaTG13中,更是存在4段所有的插入序列。意思是說,印度論文認為這4段序列為新冠病毒獨有,缺乏最基本的事實依據。

其次,這4段序列並不是HIV病毒所獨有。論文顯示,通過比較序列的方法,文章提出這幾處插入序列來源於HIV的結構蛋白。然而這些短胺基酸片段(6~8個胺基酸),不僅僅存在於HIV的結構蛋白中,還存在於眾多動物病毒的蛋白中。所以,不能說明新冠病毒是「冠狀病毒與HIV病毒的合體」。

事實上,由於插入序列的胺基酸片段過短,僅僅通過比對資料庫,很難給出明確的來源出處。

值得注意的是,文中提到的HIV結構蛋白gp120及Gag,分別由850個胺基酸和499個胺基酸構成,而這兩種結構蛋白都有其獨特的功能,並不僅僅是提供表面正電荷來輔助HIV病毒和細胞受體的結合。

例如,gp120能夠與細胞表面CCR5受體結合,以此輔助HIV攻擊人類細胞。文章並未證明這些6~8個胺基酸片段是否真的能功能性地輔助病毒,並感染人類細胞。也就是說,這4個序列究竟是不是「鑰匙」,還沒有明確的論斷。

被忘記的自然能力

由於存在證據上的漏洞,以及推理弊病,印度論文的作者早已主動撤稿。一名作者留言說,他們將會重新分析數據,並表明自己並無意提出陰謀論的觀點。

這場風波的當事人石正麗,則在2月2日激動地回應說:「2019新型冠狀病毒是大自然給人類不文明生活習慣的懲罰,我石正麗用我的生命擔保,與實驗室沒有關係。奉勸那些相信並傳播不良媒體的謠傳的人、相信印度學者不靠譜的所謂學術分析的人,閉上你們的臭嘴。」

2月2日,石正麗在朋友圈對此事的回應

技術雖是一把「雙刃劍」,但是這場疫情,病毒源自自然,而後因應對不足而擴散。病毒學專家管軼在1月23日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透露,華南海鮮市場的病毒源頭,在此前就早早清除。截至現在,新冠病毒的自然宿主還沒完全確定。

主流病毒學界認為,新冠病毒可能來源於蝙蝠冠狀病毒。石正麗團隊在今年2月初發表在《自然》雜誌的一篇論文顯示,通過比對從病人身上提取出的病毒核酸以及已知的眾多蝙蝠冠狀病毒資料庫,新冠病毒與從雲南蝙蝠中存在的冠狀病毒(bat-CoV-RaTG13)相似度達到了96.2%,說明此次武漢冠狀病毒很有可能來自變異後的蝙蝠冠狀病毒。

如前文所述,RNA病毒的一大特性便是高變異性。冠狀病毒是如何從動物宿主得到傳染人類的能力的呢?

目前主流的看法是,宿於動物上的冠狀病毒通過變異(尤其是S蛋白區域),獲得感染其他物種(第二宿主)或者人類的能力。蛋白結構的分析也表明,和其他蛋白區域相比,S蛋白區域往往更多樣。

石正麗團隊在今年2月初發表在《自然》雜誌的一篇論文顯示,新冠病毒與從雲南蝙蝠中存在的冠狀病毒(bat-CoV-RaTG13)相似度達到了96.2%

感染到第二宿主或者人類之後,通過自然選擇,這些變異的冠狀病毒得以在新宿主上擴增,久而久之進一步發展為流行性傳染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通過自然選擇,獲得了新感染能力的病毒,其基因的變異位點分布隨機而多變。經人類修改的病毒,基因變異點則相對集中,並且會裂下「剪切」痕跡。而新冠病毒沒有人工痕跡,也能證明它不是「人工病毒」。

石正麗受爭議的項目,將SHC014病毒的S蛋白區域,嵌合在SARS冠狀病毒中,似乎令人畏懼。但實際上,「嵌合病毒」並不是只能通過人類產生,這樣的重組事件,在自然的冠狀病毒家族中也經常出現。

換言之,大自然是一個不確定性更高的實驗室。從這個角度上看,石正麗等科學家從事的工作,是探索大自然的可能性,如同為我們做出「天氣預報」, 去摸準大自然陰晴不定的脾氣。所以,繞了一大圈,我們又回到原點:敬畏自然,拒絕野味。

作者 | 南風窗高級記者 向治霖

編輯 | 李少威

排版 | 阿麗菜

圖片 | 部分來源於網絡

南風窗新媒體出品

_

_

_

_

_

猜你還想看

_

圍觀

與疫情賽跑的孕婦

故事

無論你在哪兒,幹了這三碗!

熱文

「我哭了,只求一張病床」

點擊購買最新一期《南風窗》

在看讓理性的聲音傳得更遠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如何看待新冠病毒的來龍去脈
    科學家們表示,病毒是全人類的共同敵人,國際上有一些人無端指責中國是新冠肺炎疫情傳播的源頭,沒有任何意義也缺乏科學依據。2020年1月26日,《科學》雜誌援引美國喬治敦大學傳染病專家丹尼爾·盧西的觀點指出,武漢海鮮市場可能不是新冠病毒起源地。人民網供圖 王政淇/製圖「華南海鮮市場有一些病例,但不是該病毒的源頭」。
  • @三亞 科學家如何看待新冠病毒的來龍去脈
    美國疾控中心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3月中旬就曾公開承認,「在美國,一些『流感』死者可能實患新冠肺炎」。美國新澤西州貝爾維爾市市長麥可·梅爾哈姆表示,自己在2019年11月就已感染新冠病毒,檢測結果也顯示他已擁有新冠病毒抗體,這比美國今年1月20日報導首例新冠病毒確診病例提前了兩個多月。劍橋大學遺傳學家彼得·福斯特表示,根據基因數據來看,武漢不是新冠病毒的起源地。
  • ...家:武漢絕不是新冠病毒源頭!病毒並非來自實驗室,而是自然產生的
    來 源丨央視新聞、新華社、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李文峰)「新冠病毒不是在實驗室中構建的」根據科學雜誌《自然醫學》發表的證據分析表明,新冠病毒「不是在實驗室中構建的,也不是有目的性的人為操控的病毒」。他們發現,新冠病毒刺突蛋白與人體細胞的結合效率之高,通過基因工程無法達到,只有自然選擇才能實現。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的克裡斯蒂安·安德森博士在一份聲明中說,新冠病毒相關的特徵,即刺突蛋白「受體結合域」部分的變異以及病毒獨有的分子架構,都排除了它是實驗室合成的可能。
  • 世衛再次重申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 駁斥印度記者病毒中國製造言論
    一位印度記者就近日中國港大前僱員閆麗夢在美國炒作「病毒是中國人為製造的」一事挑事,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對此回應稱,世衛堅信科學與證據,目前所有科學證據都表明新冠病毒源於自然,而非人為製造。全球70%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來自10個國家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並不是均勻分布在世界各地,全球70%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來自10個國家,應關注這些國家如何能減少病例數量。現在對新冠病毒的了解比疫情初期更多,也有了非常有效的應對工具,所以要應用好這些工具,並對診斷工具及療法等進行投資。
  • 福奇製造新冠病毒?疫苗將殺死百萬人?「陰謀論者」又拋「陰謀」
    這個節目的標題是《福奇博士製造了新冠病毒嗎?》雖然節目用了一個問句來做標題,但以「吹哨人」自許的茱迪·米科維茨卻宣稱,新冠病毒是現任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院院長福奇博士至少在2014年就「製造」出來的。
  • 佛奇製造新冠病毒?疫苗將殺死百萬人?「陰謀論者」又拋「陰謀」
    這個節目的標題是《福奇博士製造了新冠病毒嗎?》雖然節目用了一個問句來做標題,但以「吹哨人」自許的茱迪·米科維茨卻宣稱,新冠病毒是現任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院院長福奇博士至少在2014年就「製造」出來的。
  • 香港病毒學家金冬雁:「新冠病毒是人為製造」說法完全是含血噴人
    印度的學者說他這個東西跟HIV愛滋病毒是一樣的,所以就一定是有人把愛滋病毒的基因拿來插到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上面來,然後就說這是人工製造的,肯定不是自然的,當時他是這樣說的。我們做生物信息學、分子生物學的人,如果想要親身驗證此事,只要把這插入的片段去基因庫裡面比一下,一比就能比出來。
  • 美國利用FELIX工具檢測新冠病毒,揭示該病毒非人工製造
    根據政府公告,NIHP將整合英國應對新冠疫情過程中的3個關鍵衛生機構:英格蘭公共衛生局、國民保健制度檢測與追蹤部門、聯合生物安全中心,並於2021年春季正式開始運營。NIHP的工作任務將包括疫情防控過程中的檢測和密切接觸者追蹤工作、對未來嚴重傳染性疾病的緊急應對和監控、全球公共衛生研究,以及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關專家意見等。
  • 新冠病毒在美國發生了顯著增加傳染性的新變異?闢謠
    一篇「研究:新冠病毒在美傳播發生變異」的熱文被廣泛轉載,卻讓人看得一頭霧水,整個報導就沒​有​提及新冠病毒在「美國」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變異。新冠病毒的這個突變可沒有少製造新聞。此前與之相關的新聞就是XX地發現了傳染性增加10倍(9)的新冠病毒變異株。
  • 美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新毒株」!我們如何應付變異的新冠病毒?
    《生命時報》採訪專家,分析為什麼病毒會不斷變異,並提醒如何做好與病毒長期共存的準備。這與SARS(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簡稱非典)病毒在疫情中後期的鹼基大量缺失相似。雖然這一突變對病毒的具體影響尚不清楚,但裡姆教授認為,鹼基缺失對病毒來說,可能不是好消息。第二項研究來自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杜克大學和英國謝菲爾德大學。
  • 外行 再論「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是"自然"的還是"人造"的?是一個嚴肅的「科學"問題而非「行政"問題。理應由「科學家"回答,而不是「政客"胡說"。如同一棵柳樹上長出桃子,究竟是自然進化的結果,還是人為嫁接的結果?
  • ...並有意釋放」、該病毒是「美國製造的基因武器」等謠言。據美國...
    美國動手了!新冠肺炎由人類設計並有意釋放?白宮要求科學家徹查自從出現由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以來,各種錯誤不實信息在網上不斷傳播。其中,就包括新冠病毒由「科學家製造,並有意釋放」、該病毒是「美國製造的基因武器」等謠言。
  • 關於「新冠病毒不是源自實驗室」的科普
    前幾天寫了篇博文《新冠病毒不是源自實驗室》,寫完之後被各路朋友吐槽到體無完膚。 最最嚴厲的批評就是:說好的通俗易懂、詼諧幽默哪兒去了?於是,有了下面的科普版本。
  • 中國人吃蝙蝠染上新冠病毒?美國二十四謊言
    美國新澤西州貝爾維爾市市長麥可·梅爾哈姆表示,自己在2019年11月就已感染新冠病毒,檢測結果也顯示他已擁有新冠病毒抗體,比美國1月20日報導首例新冠病毒確診病例早2個多月。5月6日,《今日美國報》報導,美國佛羅裡達州171個新冠肺炎患者早在今年1月就出現了相關症狀,所有人均無中國旅行經歷,比該州官方報告的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出現時間提前了幾個月。
  • 新冠病毒與美國右翼的反科學狂熱
    法意導言 本文主要探討了美國國內抗擊新冠病毒大流行過程中,專家和政客們就口罩的防疫功能發表的意見與政策的反轉以及引發的巨大爭論,反思當今美國政治、文化對待科學的錯誤認識和態度。如果把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和他的政府當作現代保守主義(modern conservatism)的體現,那麼在他們對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反應中,很容易看到右翼與科學和專業知識的最終剝離。有報導稱,總統幾個月來無視自己的情報專家之警告,即該病毒威脅到美國的國土。
  • ...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是怎麼回事 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是什麼意思
    近日,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新冠病毒是一個新型冠狀病毒,目前所有科學證據都表明新冠病毒源於自然,而非人為製造。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並不是均勻分布在世界各地,全球70%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來自10個國家,應關注這些國家如何能減少病例數量。
  • 新冠病毒不是人工合成,俄衛生部說的「病毒重組」是什麼?
    但病毒重組是什麼?新冠病毒是如何重組的?重組意味著什麼呢?重組是一種自然現象病毒之所以難以對付,最大的難題是變異快。病毒變異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基因突變,即病毒DNA或RNA在複製過程中產生錯誤,形成單鹼基或多鹼基突變。
  • 新冠病毒不是生物戰!五角大樓發生,真實來源公布
    新冠病毒不是生物戰」!五角大樓發聲,真實來源公布。當然,誰都知道,如今美國所面臨的麻煩可不止這一個,除了疫情大爆發,伴隨著各種證據浮出水面,美國也成為了病毒來源的第一懷疑對象,儘管美國方面一直在否認,但外界依然眾說風雲,有人說新冠病毒是美國造的「化學武器」,有人說,新冠病毒是第一個在美國爆發,基本上後者已經是鐵板釘釘的事實,無論是羅斯福號航母,還是劍橋大學的研究報告,都在證明著這一說法。
  • 新冠病毒到底是從哪裡起源的?
    在這個月的《巡山報告》中,他想和你討論一個被很多人關注的問題:新冠病毒到底是從哪裡起源的?歡迎你查看下面的文章。目前,雖然新冠病毒的天然宿主應該就是蝙蝠,但是蝙蝠體內的哪種病毒、通過什麼途徑進化出了能夠感染人類的新冠病毒,通過什麼樣的中間宿主的傳導,這些進化過程又發生在什麼時間和什麼地點,仍然有太多的未知數。
  • 美國CDC的實驗室出現汙染!拖了全美新冠病毒檢測工作的後腿
    當地時間4月18日,《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爆了一則重磅新聞,堪稱美國CDC的一大汙點,一時引起全球關注。簡單來說,就是美國CDC的實驗室出現了汙染問題,拖了全美新冠病毒檢測工作的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