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達生物3款抗腫瘤新藥獲批臨床,靶點涉及CTLA-4、GITR和PD-1
(CDE)網站最新公示,信達生物三款抗腫瘤新藥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包括抗CTLA-4單克隆抗體IBI310、抗GITR單克隆抗體IBI102和PD-1抑制劑信迪利單抗注射液。今年4月,IBI310聯合信迪利單抗在中國用於輔助治療黑素瘤的3期註冊研究完成首例患者招募。 根據信達生物在今年ASCO年會上公布的一項早期研究,研究分為1a和1b期,其中1a期為IBI310單藥治療,針對標準治療失敗的晚期實體腫瘤;1b期為IBI310聯合信迪利單抗治療,針對晚期黑色素瘤。
-
信達生物3款抗腫瘤新藥獲批臨床 靶點涉及CTLA-4、GITR和PD-1
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網站最新公示,信達生物三款抗腫瘤新藥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包括抗CTLA-4單克隆抗體IBI310、抗GITR單克隆抗體IBI102和PD-1抑制劑信迪利單抗注射液。根據CDE官網,此次為IBI102首次在中國獲批臨床。
-
信達生物抗CTLA-4單抗I期臨床研究完成首例患者給藥
蘇州2018年10月18日電 /美通社/ -- 信達生物製藥(蘇州)有限公司今日宣布:由公司自主開發的重組全人源抗細胞毒T淋巴細胞相關抗原-4(CTLA-4)單克隆抗體(研發代號IBI310),I期臨床研究已經完成首例患者給藥。
-
...單抗IBI188(Letaplimab)單藥治療晚期惡性腫瘤的1a期臨床研究結果
美國舊金山和中國蘇州2020年11月11日 /美通社/ -- 信達生物製藥(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01801),一家致力於研發、生產和銷售用於治療腫瘤、代謝疾病、自身免疫等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的生物製藥公司宣布,在2020年癌症免疫治療學會(SITC)線上年會以電子壁報形式公布其CD47單抗(IBI188,Letaplimab
-
信達生物抗PD-1/HER2雙特異性抗體I期臨床研究完成首例患者給藥
(HER2)的重組全人源雙特異性抗體(研發代號:IBI315)I期臨床研究完成中國首例患者給藥。該項研究(CIBI315A101)是一項在中國開展的評估IBI315治療HER2表達的晚期實體惡性腫瘤受試者的I期臨床研究,其主要研究目的為評估IBI315單藥及聯合化療在晚期實體惡性腫瘤受試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抗腫瘤活性和II期研究推薦劑量(RP2D)。
-
信達生物在2020年SITC線上大會公布CD47單抗IBI188(Letaplimab)單...
美國舊金山和中國蘇州2020年11月11日 /美通社/ -- 信達生物製藥(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01801),一家致力於研發、生產和銷售用於治療腫瘤、代謝疾病、自身免疫等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的生物製藥公司宣布,在2020年癌症免疫治療學會(SITC)線上年會以電子壁報形式公布其CD47單抗(IBI188,Letaplimab
-
信達生物公布抗CTLA-4單克隆抗體IBI310 I期臨床研究的初步結果
來源:美通社蘇州2020年6月3日 /美通社/ 信達生物製藥(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01801),一家致力於研發、生產和銷售用於治療腫瘤、代謝疾病、自身免疫等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的生物製藥公司,宣布在第56屆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ASCO)上以在線發表的形式公布其重組全人源抗細胞毒
-
信達生物宣布IBI310(抗CTLA-4單克隆抗體)聯合達伯舒?(信迪利單抗...
美國舊金山和中國蘇州2020年12月11日 /美通社/ -- 信達生物製藥(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01801),一家致力於研發、生產和銷售用於治療腫瘤、自身免疫、代謝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的生物製藥公司,今日宣布:IBI310(抗CTLA-4單抗)聯合PD-1抑制劑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用於治療二線及以上晚期宮頸癌的一項隨機、雙盲、對照的多中心II期關鍵臨床研究(NCT04590599
-
信達生物宣布信迪利單抗聯合索凡替尼治療晚期惡性腫瘤的Ib期臨床...
蘇州2020年7月9日 /美通社/ -- 信達生物製藥(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01801),一家致力於研發、生產和銷售用於治療腫瘤、代謝疾病、自身免疫等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的生物製藥公司,今天宣布,信迪利單抗(商品名:達伯舒®)聯合索凡替尼的Ib期臨床研究(CIBI391A101)完成中國首例患者給藥。
-
創新+國際化,信達生物(01801)打造腫瘤、自身免疫、眼科領域多方位...
信達生物公告指出,其CTLA-4單抗藥物IBI-310聯合信迪利單抗已經於2020年4月在中國順利完成用於極高危型肢端型黑色素瘤術後輔助治療的III期試驗的首名患者的招募。此外,IBI-310用於治療肝細胞癌的I期試驗也於2020年7月完成首名患者的招募。從臨床試驗進展來看,信達生物的IBI-310處於CTLA-4單抗研發的前列。2.3.
-
醫藥生物單抗行業深度研究:靶點篇
從目前公布的定價來看,君實生物和信達生物的 PD-1 產品定價僅為進口同類產品 的 30%和 50%,恆瑞的 PD-1 定價雖然與進口藥相當,但買 6 贈 20(買 2 贈 2,再 買 4 贈至一年不超過 18 支)的贈藥政策力度巨大,因此三款國產 PD-1 單抗的治療 費用均低於進口產品,價格優勢顯著。
-
2019年國內抗體藥物市場和臨床研究現狀
Top10榜單內的8款抗體藥物中6個為抗腫瘤藥物(阿達木單抗、阿柏西普除外),主要針對TNF-α、PD-1、HER-2、CD20和VEGF等熱門靶點,提示抗體藥物在治療腫瘤領域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HER-2幾類熱門靶點中,僅HER-2還未有國產的抗體藥物上市。目前,國內藥企已有三生國健和復宏漢霖率先提交了抗HER2單抗的NDA申請,其中復宏漢霖的HLX02是按照《生物類似藥研發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試行)》進行「頭對頭」3期臨床試驗後申報的,而三生國健的賽普汀是在7.22臨床自查後重新申報,預計2019年內將會有首個國產抗HER2抗體上市。
-
信達生物「抗癌殺手鐧」創新PD-1單抗上市
)上市新聞發布會舉行,由希思科臨床腫瘤學研究基金會和信達生物共同發起的「希思科-信達腫瘤免疫治療研究基金」也同步啟動,該基金將支持和鼓勵中國臨床醫生開展腫瘤治療相關的基礎研究和轉化研究。 達伯舒為信達生物與禮來公司共同開發的一種創新PD-1抑制劑,至此,國內市場共有四個PD-1上市。因與傳統癌症治療的放化療方法不同,PD-1作用於人體免疫系統,通過激活人體免疫力來對抗癌細胞,屬於免疫療法藥物,也被認為是抗腫瘤治療的「殺手鐧」。
-
...及抗VEGF單抗IBI305聯合化療用於經EGFR-TKI治療失敗的EGFR突變...
信達生物目前正在美國開展信迪利單抗注射液的臨床研究工作。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是一種人類免疫球蛋白G4(IgG4)單克隆抗體,能特異性結合T細胞表面的PD-1分子,從而阻斷導致腫瘤免疫耐受的 PD-1/程序性死亡受體配體 1(Programmed Cell Death-1 Ligand-1, PD-L1)通路,重新激活淋巴細胞的抗腫瘤活性,從而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
-
信達生物將於2019年ASCO上公布多項臨床研究關鍵結果
尤其是將要進行口頭匯報的ORIENT-4研究,研究結果初步肯定了信迪利單抗治療復發/難治性結外NK/T細胞淋巴瘤的有效性、耐受性和安全性,有望為患者帶來全新的治療選擇。信達生物一直致力於『開發出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質量生物藥』,我們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為中國腫瘤臨床研究的進展貢獻一份力量。」
-
2018年10月中國1類新藥臨床動態
2017年5月,信達生物在國家臨床試驗登記平臺上公示啟動PD-1單抗IBI308二線治療晚期或轉移性鱗狀非小細胞肺的III期研究。2016年9月,IBI308獲得CFDA頒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件。2016年3月,信達生物IBI308提交臨床申請。
-
信達生物聯合禮來製藥宣布關於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的六...
臨床前研究表明,抗VEGF受體2(VEGFR-2)抗體可以重啟腫瘤微環境,避免腫瘤細胞產生免疫抑制。在臨床研究中也觀察到同時阻斷PD-1和VEGFR-2可以達到協同抗腫瘤作用。目前有超過20項臨床研究(其中10多項是註冊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以評估信迪利單抗在各類實體腫瘤和血液腫瘤上的抗腫瘤作用。信達生物同時正在全球開展信迪利單抗注射液的臨床研究工作。 關於信達生物 「始於信,達於行」,開發出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質量生物藥,是信達生物的理想和目標。
-
目前熱門藥物靶點有哪些?研發趨勢是什麼?
藥物靶點是指藥物在人體內的作用結合位點,現代新藥研究與開發的關鍵首先是尋找、確定靶點,選擇確定新穎的有效藥靶是新藥開發的首要任務。以下是對目前部分比較熱門的靶點以及在我國上市的相關藥物進行的簡單梳理。阿美替尼:由江蘇豪森研發,今年3月在我國獲批上市。EGFR單抗 目前,我國上市的抗EGFR的尼妥珠單抗由百泰生物研發,在2008年獲批上市,是我國第一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抗EGFR類單克隆抗體藥物。
-
信達生物宣布蘇立信®(阿達木單抗注射液)在中國獲批新適應症...
美國舊金山和中國蘇州2020年11月23日 /美通社/ -- 信達生物製藥(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01801),一家致力於研發、生產和銷售用於治療腫瘤、代謝疾病、自身免疫等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的生物製藥公司,今天宣布,其重組人抗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單克隆抗體藥物蘇立信®(阿達木單抗注射液,英文商標:SULINNO®)
-
上市藥企密集砸重金研發腫瘤靶向藥物
對此,多名與會的專家與產業人士也表示,「這對本土創新技術和藥物的發展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行業人士介紹說,近年來,對創新研發風險的考慮使得國內靶點研究扎堆現象突出,因為藥物研發推進到II期與III期過渡階段失敗率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