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三屠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叫嘉定三屠?
1645年閏六月十二日,清朝這些禽獸到達了嘉定,並且頒布了剃髮令,嘉定的百姓群情激奮,對清朝這些禽獸進行了圍攻,並且斬殺清朝官兵84人。
清朝的走狗急忙派人到太倉去請求援兵。
嘉定的前明朝官吏侯峒曾與黃淳耀知道清軍必然會回來報復,決定率領嘉定百姓誓死守城,他們在嘉定城頭上高懸「嘉定義師」的大旗,自製了各種武器,嚴陣以待。
七月初一,清兵大軍殺到,兩軍先於會戰於城外集磚橋,嘉定的鄉軍雖然人數佔優,有十幾萬人,但都是平民百姓,沒有受過任何軍事訓練,屬於烏合之眾,清兵分左右兩翼衝殺,結果嘉定鄉兵大敗。被追殺者不計其數。
初三,清軍開始攻城,用紅夷大炮日夜炮轟。嘉定百姓雖拼死守城,但苦於缺少守城器械,組織又比較混亂,形式十分危急。
到了初四,天色突變,大雨滂沱,清軍趁機集中火力猛攻東門,東門被攻破,清軍湧入城中。
城破之後,侯峒曾和兩個兒子均被清兵殺害,鎮守西門的黃淳耀見大勢已去,無可挽回,決定一死殉國,遂奮筆疾書:
「遺民黃淳耀於弘光元年七月初四自裁於西城,嗚呼,進不能報效皇朝,退不能潔身自隱。學道無成,慚愧無地。耿耿不滅,此心而已,他日光復河山,我華夏子孫再見天日,當知吾心。」
書罷,壯烈殉國。
清軍這些禽獸下令進行屠城,一時間嘉定城內血肉橫飛,骨肉狼藉,婦女中容貌姣好者慘遭清軍強暴,有烈女進行抵抗,清軍就用長釘把抵抗的婦女雙手釘在門板上,然後再進行姦淫。
大屠殺持續了一天,大約有三萬人遇害。嘉定遭到第一次屠殺。
第二天,清軍留下了部分軍隊後離開了嘉定城。
三四天後,一位叫朱英的義士重新集結了嘉定的兩千多倖存者,對殘留的清軍進行反攻,將殘留的清軍全部殺死。
清軍主力得知消息後連夜又殺回城中。見人就殺,把很多還在睡夢中的百姓殺死,並放火焚屍。嘉定遭到第二次屠城。
在清軍主力第二次撤走後的二十多天後,南明有個叫的吳之番的將軍率領軍隊猛攻嘉定的殘餘清軍,嘉定百姓紛紛響應,裡應外合,將城中清軍再次殺光。
不久之後,清軍主力再次反撲,把吳之番將軍率領的數百名士兵殺戮殆盡,並再次進行屠城,又屠殺了近二萬嘉定百姓。
兩個月內,清朝這群禽獸在嘉定屠城三次,史稱嘉定三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