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也會「欺騙」大腦——世界上最有趣的十個錯覺現象!

2020-12-06 騰訊網

視覺的產生是眼睛和大腦共同作用的結果。人眼觀察事物時,往往會受到背景、線條、色塊等外部因素的幹擾。另外,在圖像信息傳遞給大腦的過程中,由於信息的複雜性,會有一定的損失和取捨。另外,大腦的加工過程也非常複雜,因此難免會犯「錯誤」,形成有趣甚至有時會令人心理不安的視覺錯覺。

赫林錯覺

圖中的兩條垂直線似乎向外彎曲,但實際上它們彼此平行。這種錯覺稱為飛魚錯覺,又稱發散線錯覺。它是由德國心理學家伊瓦爾德赫林於1861年提出的。輻射的存在扭曲了人們對線條和形狀的感知。要檢測到這種錯覺,兩條直線與背景對角線之間的角度必須小於90度。

弗雷澤螺旋錯覺

圖片中的圓弧看起來像是在旋轉,但實際上它們是由一組同心圓組成的。這種錯覺是英國心理學家詹姆斯·弗雷澤在1906年發現的。產生錯覺的關鍵是背景中的方向性小細胞,它們將視網膜上形成的簡單連續的線條傾斜,產生螺旋上升的錯覺。

繆勒·萊伊爾錯覺

由於線兩端箭頭的方向不同,向內弟線比向外的長。這個錯覺是由穆勒·萊耶在1889年提出的。原因可能是箭頭向外使直線收縮,實驗表明,當直線長度為8-50mm時,這種錯牙合最為明顯;如果直線長度增加,錯覺會減少。

艾賓浩斯錯覺

在這兩組圓中,右邊的中心圓似乎比左邊的中心圓大,但實際上它們的大小相同。一個被大圓包圍的圓看起來比被一個小圓包圍的圓要小。這種錯覺是由德國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豪斯發現的,他是最早用實驗方法研究人類高級心理過程的心理學家之一,並提出了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佐爾納錯覺

圖中的幾條長線互相平行,但加上不同方向的短線,看起來就不平行了。這就是所謂的佐爾納幻覺。對於這種幾何錯覺,神經生理學理論認為,當兩個輪廓相互接近時,它們在視網膜上的投影也彼此接近,從而導致視網膜內神經細胞之間的相互抑制現象,從而產生幾何圖形形狀和方向的錯覺。

赫爾姆霍茨錯覺

垂直條紋真的能讓你的身體變長嗎?這是一種錯誤的看法。其實,橫條紋的效果比較明顯,這是基於亥姆霍茲錯覺。德國著名物理學家、生理學家、心理學家赫爾曼·赫爾姆霍茲發現,同樣大小的兩個正方形分別填充一組垂直平行線和一組水平平行線。雖然實際面積相等,但垂直線似乎覆蓋了更大的面積。因此,在1867年出版的《生理光學手冊》一書中,他還向時尚界提出,女性穿橫條紋以顯得更高。

德勃夫錯覺

同樣數量的食物,放在不同大小的盤子裡,看起來不一樣,這反映了黛博拉的錯覺。這種錯覺是比利時哲學家德博夫在1865年發現的。這是由對比引起的面積大小錯覺。事實上,在不同大小的圓環背景下,幾個大小相等的圓圈似乎有不相等的面積。

埃倫施泰因錯覺

埃倫施泰因錯覺也是一種主觀的輪廓錯覺。它是由德國心理學家沃爾特·埃倫施泰因在1941年設計的。在圖中,白色圓圈似乎是在水平線和垂直線的虛線相交處畫出來的,但實際上它們並不存在。一旦加上一個細圓,這個錯覺就會被摧毀。

凱尼澤三角錯覺

首先,我們不考慮三角形的輪廓,但我們只考慮三角形的輪廓。主觀輪廓是在一定的感官信息基礎上,通過感性假設在視覺中心形成的輪廓。主觀輪廓錯覺最早是在1900年被發現的,它的秘密尚未被完全揭示。

大小恆常錯覺

當然,這兩個人的深度是一樣的,這是大小不變的錯覺。所謂大小恆定性,是指當物體與我們之間的距離發生變化時,我們感知到物體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不變。物體越遠,視網膜上的圖像越小。但生活經驗會讓我們自動考慮距離和環境背景,並將我們看到的物體的大小調整到它的實際大小。」「近大遠小」是對大小恆定性的普遍解釋。

相關焦點

  • 10個會欺騙我們大腦的視錯覺畫面
    視錯覺,我們也可以將其稱為視覺幻覺,簡單的來說,就是在視覺上對我們的大腦產生欺騙性質的方式。這可能與圖像的排列、顏色的影響,以及光源或其它變量的影響不無關係。視錯覺可能既有趣又迷人,但它們也可以告訴我們關於大腦和感知系統如何運作的大量信息。
  • 會欺騙你我眼睛和大腦的8個視錯覺畫面
    我們的視覺系統並非總是能夠像我們所認為的那樣準確的感知圖像,有一些畫面會非常考驗我們的大腦反應能力。而實際上,這種被稱為視錯覺效果的畫面,很容易欺騙我們的雙眼和大腦。這一次,V哥就要列舉:會欺騙你我眼睛和大腦的8個視錯覺畫面。
  • 神秘的錯覺,欺騙眼睛的視錯覺藝術
    一,錯覺是對客觀事物的一種不正確的、歪曲的知覺。人容易被自己的視覺系統所欺騙。(赫曼柵格:出現,抑或不顯,這是個問題;直接盯著任意方塊,在周圍方塊的交叉口會產生幽靈般的斑點。但當你嘗試轉向那個斑點時,它就會神奇的消失掉 )只有接近注視中心,才能看到物體的細節,越偏離視覺中心,對細節的分辨能力越差,到了視野的最外圍,甚至連辨別物體都困難。但現實生活中,人類習慣不斷的移動眼睛,使得產生各種清晰的錯覺。
  • 艾姆斯房間——視錯覺欺騙你的眼睛
    具體的操作過程如下:兩個身高相同的人,一個站在房間延伸出去的最遠處,另一個站在縮進來的一端。兩個人瞬間在視覺上有了極大的身高差,如果沒有進行實際的身高測量,可能誰也不會相信這兩個人是一樣高。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效果呢?這是由於在我們的認知中,房間一定是上下、左右各自平行的,所以,當我們把一個不平行的房間當作平行的參照物時,在視覺上我們會認為遠處的人變小了,而近處的人長高了。
  • 可以欺騙大多數人的7個網際網路視錯覺現象
    大約在2015年的時候,一張連衣裙的照片傳播世界各地,人們為其到底是白色和金色,還是藍色和黑色爭論不止,而事實上,這與人類色彩感知的差異有關,你也可以認為這是一種視錯覺效果。然而, 在網絡世界出現了許多讓人們感到困惑的東西。而今天,安迪就將為你帶來,可以欺騙大多數人的7個網際網路視錯覺現象。
  • 趣了解 你的眼睛欺騙了你——視覺錯覺
    1.視覺惰性:當手電筒靜止照在牆上時,它呈現出一個圓形的亮斑,然而當其做往返反覆運動時,你看到的則是一條亮線,這就是視覺惰性,作用於人的光線消失後,亮度感覺並非立即消失,即物體雖消失,但其留在大腦的影像會保留一段時間,這就是為啥子會將亮斑看成亮線。它的存在,會將原本不連續的看成連續的(看電影),會將原本不是同時出現的看成同時出現。
  • 沉迷「欺騙眼睛」,這些參加世界大賽的視錯覺你能看穿幾個?
    ▲ 2017 年度最佳視錯覺大賽亞軍作品,奧妙在於交錯的黑白點用一個直尺或者卡片作為參照物對比每一條橫線,你會發現每一條線都是平行的水平橫線,但拿走參照物後,即使腦子確定它們是直橫線,眼睛也會情不自禁看到它們詭異地變歪了。故弄玄虛並不是視覺錯覺圖的本意,迷惑眼睛才是它們的初衷。
  • 幾張欺騙人類大腦的視覺錯覺圖,你能看「清」幾個?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人們在大多數情況下,總願意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可是眼睛所看到的並不一定就是事實的真相,事物的表面現象下一定有著本質存在,只要牢牢的把握住事物的本質和內在聯繫
  • 「欺騙」大腦的錯覺無處不在,善用「錯覺法則」,開啟積極人生
    不過,如果暫時拋開心理隱喻不談,這幅圖片也屬於「視錯覺」的範疇,換言之,我們看到的內容,往往只是自己希望看到的東西,大腦可能會被眼睛所「欺騙」。更典型的視錯覺圖片還有很多,如繆勒-萊耶錯覺(三條長短一致的平行線中,人們會傾向於認為箭頭向內的線條更短)、「老婦與少女圖」(觀看視角不同,看到的女性肖像迥異)等。
  • 這些現象都是我們的錯覺!欺騙了我們的眼睛
    我們人體的器官對我們來說都很重要,眼睛對於我們來說,作用更大,因為有了眼睛,我們才可以看見整個世界,感知這個世界。我們曾經常常說眼見為實,但是現在眼見可不一定為實,這可能都是我們產生的視覺錯覺。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說說繆勒萊耶錯覺實驗。
  • 眼見未必為實 有種欺騙叫「視錯覺」
    有時我們看見的東西並不一定存在,而會受光、形、色、位置等知覺因素的幹擾,在大腦中產生錯覺。眼睛不同於照相機,不是對客體的簡單機械複製,是一種再加工的心路歷程。眼睛所見,在很多情況下確實與視覺世界的特性相吻合,但在某些情況下,盲目的「相信」眼睛所見會導致錯誤,形成所謂的視錯覺。在現實生活中,視錯覺的現象客觀存在。
  • 日本視錯覺大師作品震撼世界:你親眼看到的只是一種欺騙
    近日,日本視錯覺大師、明治大學特任教授杉原厚吉的「錯覺箭頭「作品又引起世界人民的關注: 反射,透視和視角的巧妙結合產生了這種驚人的幻覺:箭頭向右?轉過來還是向右?
  • 以假亂真的視錯覺,不知騙過了多少雙眼睛,你敢來挑戰嗎?
    這只是眼睛戲耍你大腦的例子之一,點開下方視頻,讓我們來玩一場有趣的視錯覺遊戲吧!#點擊播放按鈕,觀看視頻#桌面上的多米諾牌,在你以為是真的的時候,換個方向你才會發現是畫在紙上的,可是等你好不容易接受這是假的,輕輕一推瞬間倒下,原來這一次的是真的。
  • 《錯覺的法則》:是欺騙大腦,還是被大腦欺騙?這關乎你的人生
    如果你認為自己的現狀不盡如人意,又希望擺脫這種狀況,那麼這本書裡面對錯覺的方法也許會對你有幫助。為什麼你的生活總是不盡如人意?因為你的錯覺讓你否定了自己人生的不幸,大多源於對自己的事情採取了錯誤的思考方式。因此,對事物進行完整的判斷,是邁向幸福生活最重要的第一步。
  • 視覺錯覺圖片 欺騙你的眼睛(圖)
    原標題:視覺錯覺圖片 欺騙你的眼睛(圖)   圖1:此圖創作於2003年,名為「轉動的蛇」。溫馨提示:此圖會導致部分觀賞者噁心嘔吐  視錯覺,是當人或動物觀察物體時,基於經驗主義或不當的參照形成的錯誤的判斷和感知。
  • 不要懷疑你的眼睛, 欺騙你的是自己的大腦!
    來源於:新聞資訊有時候我們無法抗拒某些錯覺,我們感覺不到哪裡不對,是因為周圍的環境讓我們的大腦得到了錯誤的認知,這種現象深深的迷惑著人們,人們也在不停的去尋找答案。當我們提到光學幻覺時,通常會想到一種稱為認知幻覺的致幻形式。這些幻象與海市蜃樓不同,大部分是我們的大腦無意識的行為。
  • 26張可以欺騙大腦的怪異的視覺錯覺圖
    我們習慣於相信我們所看到的東西,因為我們確信沒有人可以欺騙我們的眼睛。但有些圖片可以讓我們看到不存在的東西。這是因為我們沒有用眼睛看到,而我們用大腦看到了。也就是說,我們的大腦其實很容易被欺騙。而我們將在這篇文章讓你相信它。擼哥收集了26個視覺幻象,向你證明你自己的大腦是可以欺騙你的。1、向上和向下滾動此圖片,你將看到方塊的移動。
  • 眼睛為什麼會「欺騙」我們?耶魯科學家在「複眼」中發現驚人線索
    有時候,我們的眼睛會欺騙我們,就比如:你看下面這張圖是靜止的嗎? 不同物種眼睛的相似性確實是顯而易見的。先前對視錯覺的研究表明,非人類靈長類動物、貓和魚都會被視錯覺欺騙,從而看到並不存在的運動。但研究人員從未在與我們從進化角度來看關係非常疏遠的果蠅中證實過這一現象。
  • 眼睛為什麼會「欺騙」我們?耶魯科學家在「複眼」中發現驚人線索
    有時候,我們的眼睛會欺騙我們,就比如:你看下面這張圖是靜止的嗎?還有些科學家認為最初只有一種眼睛,然後在數百萬年的時間裡,它又進化出不同的分支。不同物種眼睛的相似性確實是顯而易見的。先前對視錯覺的研究表明,非人類靈長類動物、貓和魚都會被視錯覺欺騙,從而看到並不存在的運動。但研究人員從未在與我們從進化角度來看關係非常疏遠的果蠅中證實過這一現象。
  • 眼見不一定為實,為何眼睛會欺騙我們?科學家在果蠅身上找到答案
    但是科學家卻告訴我們,眼見的也不一定為實,因為有的時候眼睛會欺騙我們。就拿下面這張圖來說,雖然我們潛意識裡都知道這是一張靜止的圖,但是為什麼在看上去的時候,它卻是像水波紋一樣起起伏伏的呢?這種現象已經困惑了科學家們幾十年,他們一直在尋找能夠完全解答這個現象的科學理論,最後終於在小小的果蠅身上成功了,真的很不可思議。